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4118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docx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

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增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

4、积累反义词,会认7个生字。

5、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

6、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展示。

教学重点: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

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增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难点: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

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创设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注意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重点:

创设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创设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现代生活环境美

1、看录像,展示现代住宅生活小区优美环境的画面。

老师以导游身份加以解说。

2、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在全班交流。

二、了解现状,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

1、谈话过渡,观看图片资料:

⑴ 河面漂浮着垃圾。

⑵ 山上树木被砍伐。

引导学生看后自由谈感受。

2、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身边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交流方式可多样。

3、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本组同学可补充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请求解答。

师生参与评价。

三、改善环境,人们正在做各种努力

1、谈话过渡,相机板书“保护环境”:

教师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用文字、录像或图片展示介绍。

(如:

世界环境日、污水处理工程等)

2、交流资料

⑴学生可采用各种形式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人们为改善环境所做工作的有关资料。

教师可下来参与各小组讨论,并引导学生重点围绕身边的所见所闻来说。

⑵各小组讨论怎样汇报,并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师生参与评价,比比看哪组同学汇报得最好。

3、创设互动情境:

教师当记者,请一个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一名劳动者,进行模拟采访。

(假设记者采访一名驾驶洒水车的司机或园丁)

⑴ 提醒学生注意人物对话的语言、态度。

学生参与评价,说说谁演得好,为什么?

⑵ 学生当小记者,同桌分角色互相采访,教师巡视了解,对个别表达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

⑶ 请部分学生上台答记者问,师生参与评价,并评选出“优秀小记者”若干名。

四、从我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1、谈话过渡提出问题,相机板书课题:

“我们能做点什么?

2、⑴个体思考想点子,然后在四人小组交流各自想出的点子,并说出理由。

小组成员要注意倾听,发表不同的看法。

比比看谁的点子有创意。

⑵全班交流,师生参与评价,发表看法,评选出“金点子”。

如:

①见到破坏环境的现象要及时劝告。

②周末组织几个同学到社区当义务环保劝导员或宣传员。

③同桌合作办小报宣传环保。

④为校园或社区设计环保广告牌。

⑤提出环保建议等。

3、创设生活情境,检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环保意识:

⑴两个学生上台分别扮演不同角色:

①一位阿姨在马路上随地吐痰。

②一个小孩将一袋垃圾从阳台上扔下。

⑵学生观看后个体思考:

如果你见到这种现象该怎么做?

同桌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彼此互评。

⑶请几对同学上台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其他同学当评委参与评价。

4、四人小组讨论,为一处环境设计一条环保广告语。

全班交流,评选出最佳广告语。

五、谈话小结:

希望同学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

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拓展延伸活动。

课后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讨论为保护环境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付诸行动。

教后反思:

这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学习,先是创设情境感受现代生活环境美,通过看录像,展示现代住宅生活小区优美环境的画面。

老师以导游身份加以解说,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激发他们美的意识,接着展示课件,让他们了解现状,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然后让他们了解为了改善环境,人们正在做的各种努力,最后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从我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这样指导了后

学生都能了解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为接下来的写作顺利地铺了路。

这次口语交际,虽然课前已经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搜集相关的资料,但是由于学生家庭条件,个人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别,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找到环境保护的内容,收获很少。

因此,导致了这些人无话可说当然,在学习需要课下搜集学习内容的其他课时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这将是下面的语文教学中急需努力解决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调查家乡周围环境,增强学生保护家乡周围环境的意识。

2、引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3、通过交流、展示,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调查家乡周围环境,增强学生保护家乡周围环境的意识。

2、引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展示,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1、成立调查小组,明确分工。

2、制定“调查家乡周围环境”的调查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3、教师搜集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有关环境污染的短片,咱们来看看吧!

(播放一组环境污染的图片)

2、你们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预设1:

我看到河里都是垃圾,是哪些人扔的,太没有环保意识了。

预设2:

我看到工厂的污水都排到河里了,虽然赚钱重要,但是保护环境更重要呀!

(学生各抒己见)

3、保护环境是目前全世界都关注的话题,它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关系到我们生活质量的好坏。

前些天,同学们都实地调查了我们家乡的环境受到了哪些污染,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做了那些工作,有一个小朋友也参与了这次调查活动,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出示课件)

4、(出示污染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你们猜猜这是在哪儿拍的?

(生纷纷猜测)

5、这条河就是塘河,谁能说说在你印象中是什么样子呢?

6、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呢?

(出示调查表,指导学生交流调查内容)

那么你们了解了什么呢?

比如,空气和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

花草树木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

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

在调查活动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呢。

咱们来一起交流交流吧!

二、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

先在小组内交流,要求听的同学要认真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等会儿看谁最勇敢,把自己调查的结果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听。

2、全班交流:

谁最勇敢,上来给大家说说。

(生各抒己见)

3、引导讨论

大家调查的很认真,那么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预设1:

我要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

预设2:

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牌。

预设3:

我要种花种树,美化环境。

4、出示病文,指导习作

大家提的建议都很好,那么,你们一定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吧!

有个同学也把她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了,我们来看看吧!

(1)(出示例文)

星期天,(天气怎样?

)我和哥哥到沮河公园去玩。

(心情怎样?

来到公园,公园里可热闹啦!

(看到了什么?

)这里真是一个休息的好地方呀!

“妹妹,咱俩看有没有人钓鱼。

“我随哥哥爬上河堤,看到河里的水好脏。

(看见了什么?

想了什么?

我跑去问散步的老爷爷,老爷爷叹了口气说:

”原来这里多美。

(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晚上我们在这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可是现在污水全部都排在这条河里,使这里很脏很臭。

“听了老爷爷的话,我想我们小学生也应当保护家乡环(该怎么保护环境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

(心情怎样?

(2)你们觉得她写得怎么样?

(3)是呀!

老师也觉得她没有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具体,所以老师在相应的地方加了提示,你们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帮她写具体吗?

 

5、修改补充(出示课件)

让我们打开词语百宝箱,用我们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帮帮她吧!

(同桌讨论修改补充,然后全班交流)

在你们的帮助下,这篇作文已经写的很具体了,你们看还差什么?

咱们来帮它想一个合适的题目吧!

(生各抒己见)

6、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你们也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

有的在活动中还发生了有趣事情那,你一定也想和罗玉琪一样把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吧!

三、自拟题目,自主习作(课件出示好词好句)

(巡视个别指导。

四、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相互修改

请同学们写好后读给同桌听一听,让他给你提一提建议,再根据他的建议认真改一改。

(同桌相互读自己的习作,相互修改)

2、全班评析

咱们来读读他的习作,看看有哪些让你欣喜的地方?

你还可以给他提出建议。

(实物投影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全班同学评议)

3、总结延伸:

课后,请大家把习作读给家长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根据别人的建议改一改,然后把自己的习作张贴在教室里。

 

教学反思:

有的时候自己也很困惑,习作指导如果按写作思路去指导,逐步去说,学生就容易多了,但是没有创新,思路受到了老师的限制,也束缚了高水品的学生,使他们有才能发挥不出来。

我觉得良好的习作指导不是在技巧上,而是在拓展学生的思路上着力,从内容上入手,写作的思路开阔了,就不愁“无米下锅”。

所以在开课伊始,我设计了让学生观看环境污染的图片,再以外校同学调查事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紧接着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打开学生思路,为后面的写奠定基础;从说到写,是作文教学遵循的一个原则从“眼中之物”到“心中之物”到“笔下之物”,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飞跃,要引导三年级的学生把调查的内容写具体,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写作的难度,以病文到范文,层层推进,为书面表达铺设台阶。

不足之处是,在课堂时间分配上,重于学生的口语交际,留于学生练习写作的时间比较少。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我发现,感受祖国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的多样。

2、巩固学过的生字,借助反义词自主学习新的生字,同时积累反义词语。

3、读背古诗佳句,积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4、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专题,交流和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

1、巩固学过的生字,借助反义词自主学习新的生字,同时积累反义词语。

2、读背古诗佳句,积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增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难点:

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增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引渡发现

(1)这么长的句子,你们能发现什么呢?

出示句子,指名读。

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一颗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

一颗高大的橡树像草原上的哨兵,挺立在路旁。

(2)小组讨论后交流。

(3)还有什么发现呢?

2、文本假借。

请到本册前两个单元学过的课文找一找,画一画,看看有哪些句子也这么生动形象。

3、脱口成秀

谁能给这几个句子加点色彩,让它更生动、更漂亮?

出示:

(1)天上的星星一眨一眨的。

(2)海浪激起的浪花,美极了!

(3)五星红旗在空中随风招展。

(4)路上的行人穿来穿去。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三年级上册我们学过一组“读读背背”,是对词句,第一句是“天对地”,大家记得起来吗?

现在我们来一次针锋相对:

天对(),雨对(),大陆对(),山花对(),赤日对(),秋月白对(),水绕对(),雨中山果落对()。

2、自主学习

(1)大家对得真工整,现在我再提高一点难度,看谁能行。

出示:

清对()廉对()功对()正对()

奖对()优对()善对()勤对()

(2)刚才大家是自由配对,对得好不好?

学了课文你们自然有数,请打开课文,翻到第31页,看看“日积月累”,自己读一读,认一认,记一记。

(3)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齐读。

(4)同桌互相对应。

(5)小组竞赛:

离开了拼音,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3、丰富认识

(1)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对对反义词)

(2)清朝有个进士叫车万育,把许多相对或相反的词集中在一起,编成一本叫《声律启蒙》的书,读起来很有味道,大家试着赏读一小段。

出示: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均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3)这是古代的蒙学教材,是古代小孩子学习的,大家课后不妨去读读。

(二)读读背背

1、引渡发现

会发现就会学习。

现代文中的字词句都给你们发现了一二三,你们再来读读这些诗句共同的特征。

出示: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维)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王建)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

2、诵读诗句。

(1)自己练习熟读诗句。

(2)指名读诗句,注意指导读准字音,读出韵律。

(3)再读,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新的感受。

3、尝试背诵。

(1)根据诗句填动物。

(2)根据动物猜诗句。

(3)男女同学合作背。

4、拓展练习。

学过的古诗中还有哪些含有“小动物”?

三、展示台

1、了解内容:

学生自读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代表主持:

让天空碧蓝,让河水清澈,让草木茂盛,让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这段时间我们通过调查了解等方式来追寻自己心中的梦现在就请各小组在自己的展示台上拿出自己的成果,放飞自己的理想。

3、参观学习:

6人为一小组,3人负责组内展示和交流任务,3人外出参观其他各组的展示成果,合作推荐两个最佳小组,准备推荐理由。

4、评议表彰。

四、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有较大的收获,请课后回家将你的收获跟爸妈讲讲。

2、作业:

抄写诗句。

教后反思:

这节练习课,我在教学书上内容的同时,还注意了知识的迁移运用,比如在学习第一题,我先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生在初步交流自己的发现后,再请学生到本册前两个单元学过的课文找一找,画一画,看看有哪些句子也这么生动形象,然后再给出一些没有修饰过的,简单的句子,谁能给这几个句子加点色彩,让它更生动、更漂亮?

学生个个都兴趣盎然,学习的劲头很高,在读读背背,读准诗句后,我设置了一个尝试背诵的环节:

根据诗句填动物;根据动物猜诗句。

学生的兴趣大增,课堂里一片琅琅的诵读声音,很快,学生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已经会背诵了。

教学中,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的表面发现和浅层认识,要耐心地引导学生从“字数多少”向更深处思考、对比、发现,还要鼓励表扬有独特发现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