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4144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docx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docx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氧气、二氧化碳)

课型:

上课时间2011年4月2日

主史正红

审核:

化学备课组

班级姓名

组名

号辩手

组长签名__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__

[复习目标]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检验方法;归纳制取气体的方法、思路和实验注意事项。

[复习导航]

一、经典回顾,清晰网络

[活动1]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表示)

制氧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2]

实验装置(结合图1装置回答问题)

⑴写出图1中指定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⑥_______。

⑵用图1装置代号填下表:

气体

药品名称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O2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氯酸钾、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CO2

大理石和稀盐酸

图1

[活动3]

实验操作

1.步骤:

制氧气的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二氧化碳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氧气操作中的追问

⑴气体发生装置组装好后,为什么先要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

如何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什么要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⑶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为什么要先预热,再定点加热有药品的部位?

⑷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⑸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试管内的导管为什么不宜过长?

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

⑻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什么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⑼为什么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盖好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3.制取二氧化碳操作中的追问

⑴实验室制CO2气体为什么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制出的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

⑵为什么不能用粉末状的碳酸钙或碳酸钠代替块状的石灰石?

⑶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⑷为什么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

⑸实验室要制备干燥的CO2气体,应选择用什么做干燥剂?

⑹如何检验实验室制备CO2气体装置的气密性?

[活动4]实验检验(验满和证明)

验满:

⑴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如何知道氧气是否收集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知道氧气是否收集满?

⑶使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如何知道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

证明:

如何证明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证明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自评1]

通电

1、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MnO2

A.通电使水分解:

2H2O

2H2↑+O2↑

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

2H2O2

2H2O+O2↑

MnO2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2KMnO4

K2MnO4+MnO2+O2↑

D.氯酸钾加热分解:

2KClO3

2KCl+3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

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①②⑤③

二、思维拓展,突破难点

[引导预习]

[活动5]装置的思考

气体发生装置的思考

初中气体发生装置分两大类:

固体物质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气体(如图1中的A),我们简称为固-固加热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制备气体(如图1中的B),我们简称为固-液不加热装置。

由此可知,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应考虑:

比较右边几套装置:

A装置的优点是

B装置的优点是

C装置的优点是

A

B

C

如果把B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或注射器,则装置的优点是

气体收集装置的思考

⑴在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时应考虑:

①物理性质:

同条件下,密度与                  比较;能否溶于          。

当制取的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接近时,          (填“能”或“不能”)选用排空气法收集(如CO、NO)。

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比较的判断方法:

当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29时,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当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29时,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②化学性质:

常温下不与

反应,不与

反应。

排水法(依据是

⑵收集方法有

向            排空气法(依据是                                                        )

                            向          排空气法(依据是                                                        )

注意:

收集后气体的放置。

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          (填“正放”或“倒放”,下同);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则应该

[活动6]洗气瓶的用法(集气、洗气)

⑴当气体由        管进___

管出时,可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例如          和          ,

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当气体由

______管进

_______管出时,可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例如            ,相当于向下排空气法。

⑵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则瓶内装满水,气体从          处进入;如果要将装在瓶内的气体导出,可从_______

处注入水。

⑶若用其干燥气体,应在瓶中装入的液体物质是                        ;若用其测定气体体积时,可在瓶中充满水,气体从

处进入,并在_____

处添加量筒。

[活动7]

气体的净化、干燥与检验

⑴气体的净化装置:

①A为洗气瓶(长导管通入);②B为U型管;

③C为干燥管(大口通入)。

⑵检验、净化顺序:

A.先净化后收集

B.先验水后验其他

C.先除杂后干燥。

①气体干燥剂:

                      、                        、                        等;(不能用NaOH干燥CO2,因NaOH与CO2发生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②气体净化剂:

酸性气体(CO2、SO2、HCl)用                溶液吸收,写出SO2、HCl分别与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灼热的                    除去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预习自评2]

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三、综合提升,迎战中考

发生装置

净化装置

干燥装置

收集装置

吸收装置

 

[活动8]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固体草酸(H2C2O4·2H2O)受热可分解,其化学方程式:

H2C2O4·2H2O

CO↑+CO2↑+3H2O,该课题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制取CO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

⑵若用C装置收集CO,则进气口应为

⑶若要验证固体草酸(H2C2O4·2H2O)受热的分解产物为CO、CO2、H2O,则仪器连接的顺序为

 

(提示:

无水CuSO4遇到水会变成蓝色,NaOH可以吸收CO2且吸收量大于澄清石灰水,生成可溶的Na2CO3,溶液为无色)

⑷某同学设计用草酸制取并收集CO的实验,装置如下图,请你对他的方案提出评价意见。

 

[预习心得和疑问]: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2、逐步养成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学习重点: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学习方法:

听讲解、记笔记、自主阅读

【化学小魔术】(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其中的奥秘所在)

 

【讨论与思考】

话题: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科学家们已经创造出许多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

请你展开想象,解释下列神奇的现象吧。

(1)科学家创造出一种高分子薄膜的鸟笼,让人们看到小鸟和鱼儿一同愉快地生活在水中的情景。

 

(2)一只小猫在一块平放的玻璃板上,对小猫所在的玻璃板下面加强热,小猫却露出一种浑然不知的表情。

 

【问题与思考】

(1)什么是化学?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哪些属于化学范畴?

 

 

思考:

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为什么化学能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3)化学发展史:

可将其分成几个阶段来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