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5118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docx

《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docx

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到这里就是要当科学家

作者:

李新玲原春琳来源:

中国青年报

今年30岁的中科院研究生院经历和参与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和重大改革,是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开拓者和见证者。

它创造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上的许多第一:

在全国率先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授予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学位;全院在学研究生总数全国第一;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获奖论文总数第一;在全国率先推出博士论文复审评估制度、青年博士生导师上岗培训制度和海外博士生导师制度……

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破茧起飞”1978年10月14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开学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

典礼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首任院长严济慈先生主持,“文革”后恢复招收的第一届研究生1000多人和几百名科学家一道参加了典礼。

这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创办的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前身。

那时,研究生院所面临的困难任务繁重如山,所面临的挑战不仅需要大无畏的气概,更需要“竭尽全力”的坚实付出。

1977年全国科教座谈会召开后不久,研究生院即将成立的消息就在10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同时刊登了严济慈先生题为《为办好研究生院而竭尽全力》的文章。

时年已77岁的他为青年学子作出这样的承诺:

“我虽已古稀之年……决心为培养我国年轻一代的科学技术人才而竭尽全力。

知识的大门被打开了。

在短短的几个月里,近万名青年学子纷纷报考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组成了堪称“史上最牛”的招生领导小组:

组长严济慈,组员包括钱三强、叶笃正、王应睐、王大珩、钱人元、朱洪元等著名科学家。

这批科学家作出了一系列在今天看来还是“非常超前”的决定:

对于成绩优秀的报考者可以破格录取。

于是,相当一批甚至没有大学文凭的优秀青年被破格录取,他们在后来大多都发挥了很突出的作用。

根据成绩可以多录取一些。

钱三强先生说,人多了,即便条件差一些也无关紧要,当年西南联大的条件不是也很差嘛。

于是,最终录取了大约1000名左右的研究生。

1979年夏天,在李政道先生的提议下,哥伦比亚大学应邀组团到研究生院讲学。

在与研究生院马大猷先生等座谈时,为了提高效率,双方直接采用英语对话。

这在今天极为平常的事情,在30年前却另当别论。

“和外国人谈话,怎么可以直接用英语交谈呢?

”事后竟有人这样质问时任研究生院党的领导小组组长的马西林同志。

面对这种质问,马西林同志坦然地反问道:

“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和外国人交谈?

办开放型的大学,就是要对外国人开放,就是要允许中外学者自由交谈。

1980年,教育部规定全国每年将派遣500名大学生出国深造。

就全国而言,每所学校分配的名额非常有限。

研究生院的美籍英语老师MaryVan.DeWater对时任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主任的李佩老师说,你们的学生专业都很强,英语水平也不错,为什么不让他们试试申请自费留学?

如果他们能被美国的学校录取,很容易得到资助。

解放前,自费留学很普通,新中国成立后尚无此例。

尽管Mary的话有道理,但这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

考虑再三后,李佩老师和Mary一起去找当时研究生院的副院长彭平。

彭平是个老革命了,他思索了一番,就表示同意。

他说,你们先找部分学生谈谈,出问题我负责!

Mary找来一份去美国留学的申请表,和李佩老师一起复印了几百份,立即有200多名学生填写了给两三个大学的申请书。

最后,申请的学生中约有100多名接到了录取通知书。

从此,自费留学的大门敞开,教育部也认为这是培养人才的好途径,国内其他院校的学生也闻风而起。

“为了这一刻,我们整整奋斗了20多年”

在1998年研究生院建院20周年之际,中科院开始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时任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的余翔林说,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在领导体制、培养模式、协调管理、办学条件、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是中科院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

“建立全新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他说。

2000年6月12日,中科院教育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决定对研究生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对研究生教育资源进行战略重组,更名组建新的研究生院,并对其性质、任务、定位、体制、组织结构和“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等作了明确阐述。

200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成立。

更名后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中国科学院分布在全国20余个省(市)的100余个研究所为培养单位,建立起以北京为主体、覆盖全国的网络式研究生教育体系,实行“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和“院所结合的领导体制、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院所结合的管理制度、院所结合的培养体系”,即“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

与中科院不一样的是,西方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有合作,但学位授予都在大学。

如俄罗斯科学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德国马普学会等国立科研机构,都不具备研究生培养的学位授权。

“德国马普学会、俄罗斯科学院的学者们,非常羡慕中科院拥有学位授予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多次这样说。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主任ArdenL.Bement2006年访问中科院研究生院时留言:

“中国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最伟大奇迹之一。

”2001年5月22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北京玉泉路园区举行更名揭牌仪式。

余翔林说:

“这不仅是我院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改革,亦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的重大突破。

它的本质是国家在制度化层面上,承认了国立研究机构可以设立没有本科生教育,只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研究生院,并独立招生、培养、授予学位。

事实上,这等同于宣告了在我国一所大规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院大学的建立。

路甬祥在研究生院更名揭牌仪式上兴奋地说:

“为了这一时刻,我们整整奋斗了20多年!

融教育和科研于一体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在上世纪70年代末,马西林同志曾与钱三强先生一道拜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先生。

当时吴老已是80岁高龄,身体非常虚弱。

在这样的情况下,吴老依然为初创的研究生院提出了非常精辟深刻的建议。

吴老认为,几位教授集体培养研究生比导师个人培养好。

不同于甲,可向乙学,不为导师个人框框所囿。

研究生要有机会可以出国培养、不限于国内,这点要给导师讲清楚。

要请外国科学家讲学,假期培养研究生。

吴有训先生在此番谈话之后不到一周,就与世长辞了。

可是他的这些建议后来都很快在研究生院成为现实:

体现教育与科研紧密结合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力邀国外知名科学家来讲学所展现的“开门办学”的格局、为研究生开创CUSPEA(中美联合招考物理学研究生项目)这样特有的留学渠道等。

多年来,研究生院最有特色的培养模式就是“两段式”了。

“两段式”培养模式是“三统一、四结合”方针的具体体现,“三统一、四结合”方针又进一步把“两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研究生一年级在北京集中教学园区、各教育基地进行课程学习,二年级后跟随导师在各研究所的科研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和完成学位论文。

这种模式适应了中科院既集中又分散的网络教育结构,充分发挥了研究生院在宽广深厚的学位课程教学优势和研究所在学术前沿的科研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共享中科院现有的教育和科研资源;这种模式把高水平科研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真正结合了起来,促进了学生在基础理论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认为,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教育和科研这一对基本关系,两点都不能偏废,不能脱离科研工作来搞研究生教育,也不能单纯为了出科研成果,而忽略了人才培养。

向军辉教授是研究生院化学学院的副院长,他认为第一年的集中教学,让学生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能把基础打得更加扎实。

同时,需要实验条件的学科,比如化学,也必须加强教学实验室的建设,现在化学学院已经有了可以容纳550多名学生的实验室。

“两段式”模式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还在不断创新。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从2007年开办了新型实验班,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共招收80名学生,但学生入校第一年不分专业和研究所,而是广泛学习、充分接触,再确定导师和研究方向。

集中教学结束后,学生还要到企业实习两个月,了解新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企业需求。

“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让学生毕业时就走在技术的最前沿。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颖教授这样阐释这一改革的目的。

“我们班60多个同学,分别来自8个培养单位,除了研究生院直属院系外,还有中科院南海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第二研究所、分析中心、预报中心以及河南大学。

从哈尔滨到广州、从上海到乌鲁木齐,天南海北都有我们的同学。

”谭静强,地球科学学院2006级研究生,他觉得这种第一年集中教学形成的“混合班级”对现在的知识结构和今后的学术交流都有很大帮助。

正如中科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教授所指出的,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与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同步进行,在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创新实践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最大的特色与优势。

而这种特色和优势正是通过“三统一、四结合”办学方针和“两段式”培养模式得以很好地落实。

科学家的梦想在这里产生

南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饶子和是中科院研究生院78级的学生。

他说,自己当科学家的梦想是到了中科院之后产生的,以前对科学只是一种兴趣,目标也是模糊的。

读研究生之后,“进中科院就是当科学家”的思想一下子进入大脑,而且这个目标一下子变得很近。

“都是最好的科学家来给我们上课,我们有最好的研究条件。

”不过,饶子和院士仍旧记得这些学问一流、平时和蔼但教学严格的老师对自己训练的益处。

他的导师是梁栋材院士,同学们每次做完实验听到梁先生带有广东口音的“60分”,就会非常高兴。

因为梁先生经常给学生打不及格,让学生重做。

“我就是受益于中科院的这种严格训练,另外就是群体效应,同学之间都比着学。

”饶子和院士认为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观念也总是在不断更新,各种教学改革也比高校快一些。

地质学家刘嘉麒院士曾师从刘东生院士攻读博士学位。

刘东生先生从不言老,年过80岁仍奋斗在科研和教学第一线,野外考察从不马虎,站上讲台可以连续讲两个小时课。

“这就是无言的教导!

”刘嘉麒说,老先生这样严谨、这样孜孜以求地从事科研与教育,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去效仿?

这样的影响,让刘嘉麒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与此同时,他也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讲台上坚守了20多年,并且积极追踪前沿科学进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从1985年至今,他每年的讲义都根据当年的最新进展进行更新。

建院30年来,中科院研究生院已经为国家培养了6万余名研究生,其中博士2.3万人,他们中有我国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有30多位当选为两院院士,更多的人成长为我国科学、教育、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

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副院长李静海、李家洋、丁仲礼,著名科学家郭雷、卢柯、王恩哥等都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在1999年到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中科院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140篇论文入选,以仅占全国总人数9%的在学博士生作出了占全国15.8%的优秀论文。

杰出的校友、雄厚的科研和教育实力、优良的培养质量,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进入中科院研究生院。

物理所光物理实验室的李景娟今年就要博士毕业,她说,如果让自己再选择一次,还是到中科院读博士,因为经过几年的严格训练,感觉在科研这条路上越走越宽,这足以证明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高能物理所2005级博士研究生谢聚军已经确定了工作单位,他要去郑州大学,从事高能物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在中科院读了5年书,谢聚军说自己已经对许多事情都没了感觉,良好的科研环境、充实的实验室生活和令人激动的论文发表,几乎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他说,就是因为中科院有太多这种能够坚持下去的科研人员,所以才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许多东西都是潜移默化的”。

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去一所在物理学科方面并不太突出的学校时,总强调自己对什么都没感觉的谢聚军说了句很有色彩的真心话:

“别人说差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个地方需要有人去做。

”李景娟、谢聚军们继续着科学家的精神,践行着“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执著地走向把自己锻造成科学家的圆梦之路。

“研究生院在创新教育和造就创新人才的实践中,要努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对研究生院未来寄予厚望。

“在中科院,很难找到一项没有研究生参与的重要科研活动”在中科院有几句近乎尽人皆知的名言,那就是路甬祥院长说过的: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已很难找到一项没有研究生参与的重要科研活动,也很难找到一项不包含研究生贡献的重要科研成果”,“研究生队伍不仅塑造着中国科学院的未来,也支撑着中国科学院的现在。

”“我想中科院培养研究生与高校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学生可以直接参与许多国家重大科研课题。

这对于应用学科人才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中科院院士、计算所所长李国杰这样总结自己对中科院研究生院培养特色的理解。

中科院研究生院每年招收研究生1万人左右。

目前,在校研究生已经达到3.4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占51%。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研究生在成长过程中,已逐渐从知识传播的受体,向知识创新的主体过渡。

随着各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例如,物理所研究生参与发表的论文已占到该所每年发表论文总数的60%,其中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占到30%。

他们的身份虽然还是学生,但已经活跃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龙芯”的研制、神舟飞船的发射、绕月探测工程等重大科学项目和工程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计算所办公大楼的八层,微处理器技术研究中心的100多名成员都在这里办公,他们主攻“龙芯”系列的研发,其中研究生占总人数的一半之多。

在这里,工作人员和研究生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都是一样的办公条件。

他们大多都是奔着“龙芯”这个耀眼的名词而来。

蔡嵩松,15岁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他是从一位大学同学的哥哥那里知道“龙芯”团队的。

同学的哥哥是“龙芯”团队的成员之一。

“他向我介绍了整个团队的情况,并对我说,想来这个团队就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实验室度过,还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行。

如果没有这个心理准备,或是吃不了这个苦,就不要来。

我认为年轻的时候吃苦是必要的。

”蔡嵩松硕士毕业后,他首选留下来继续读博士。

而蔡嵩松所在的系统结构组组长高翔也是一位刚刚毕业的20多岁的博士。

读了5年博士之后,高翔选择了留下来。

其实计算所的研究生毕业后出去找工作很容易,很多毕业生都选择知名的跨国公司。

但是,“在‘龙芯’团队,只留最好的学生”。

几乎每一位接受采访的研究生都认同这一点。

毕业后,能够继续留在团队工作的研究生占10%~20%。

像蔡嵩松、高翔一样,中科院承担的许多国家重大科研工程给了众多“70后”、“80后”研究生们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群自由翱翔在科研天空的研究生,在一流导师的指导下,在一流的实验室里,参与着国际前沿领域的研究课题,他们秉承着中科院固有的自主创新的科学精神,汲取学术养分,苦练基本功,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开拓进取。

一切改革都是为了提高培养质量2002年,遗传发育所一位博士生入学不久就申请办理退学手续。

因为他发现自己的研究工作与原来的想象完全不同,因此丧失了兴趣,他宁可回家随父母种地也不愿意再继续学业。

针对这一情况,研究所的领导给他提供了相关信息,希望他能够通过再选择,找到感兴趣的研究领域。

通过老师介绍,他对所里引进的“百人计划”学者——杨维才博士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很感兴趣。

于是这名学生很快办理了转导手续,并顺利完成了学业。

2007年毕业时还获得了院长优秀奖。

这就是遗传发育所在学籍管理中增设的转导制。

他们发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按照入学时选择的研究方向完成学业的方式存在许多弊端。

一是这一群体主要是大学毕业直接报考的研究生,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对某些领域还不十分了解;二是有的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性格、脾气等相差甚远,给学习、科研乃至交流都带来一定难度;三是某些新建立的交叉学科需要培养跨学科的人才。

除了转导制,该所还让研究生入学后至少经过3个实验室的轮转,再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

当两位以上导师同时选择了一个研究生时,最终的选择决定权交给学生。

遗传发育所的改革只是整个中科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一部分。

物理所陈兆甲研究员除了博导的身份,还有一个头衔就是教育督导。

据物理所原研究生部主任、所长助理王松涛介绍,从2000年开始,物理所的研究生大幅度增长,这些学生中的很多人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有着非常明显的独生子女特征。

他们又是大学扩招后的学生,有些人基础知识较为薄弱。

如何教育指导这些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一流的高质量的人才,关键在于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德才兼备的导师队伍。

同时,近几年来,老导师随着年龄的增长陆续都退了下来,现在在岗的100名导师中,无论是“百人计划”还是“杰出青年”获得者,多数是刚从国外归来的年轻人。

他们普遍已经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但在教书育人、人才培养方面还是新手,缺乏经验。

为使这支导师队伍尽快成熟起来,2003年物理所决定实行教育督导制。

他们选出了8位治学严谨、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学术地位的博士生导师担任督导,其中有两位院士。

学生入学面试、中期考核、答辩审定、学位授予,这些德高望重的督导们都全程参与。

“有些腼腆的学生有问题不敢和导师讲,这个时候我们还要充当年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陈兆甲研究员说。

目前,中科院绝大多数培养单位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这从一个角度反映着研究生的科研学术水平。

但就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而言,却一直坚持不以论文篇数多少论英雄,从而也形成了符合该院实际的研究生培养方式。

据该院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副院长汪寿阳介绍,数学院鼓励学生做重要工作,鼓励学生树立这样的人生目标:

我的一生中,是否做出了一些有国际影响的工作?

是不是在学科前沿做出的?

对我国的科技或经济发展是否有重要影响?

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努力和未来的学术生涯来验证这一目标。

“数学本身是一个很困难的研究领域。

”汪寿阳说,在这个领域做研究,需要非常艰辛的努力,包括阅读许多相关文献,才能走到学科前沿,才能在前沿领域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又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实际上,这并不比要求在读期间发表多少篇结果一般的论文容易。

2007年,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研究生院推出了深化教学改革创新的4项举措,即“跨学科专业选择计划”——让有潜力的优秀学生突破专业限制、“跨学科课程兼修计划”——让学有余力的优良学生增加跨专业知识、“通识案例必修课程”——增加学生综合常识课程教育、“相对标准考核规则”——推动形成淘汰分流机制。

目前,这4项措施已全面展开,其成效正逐步显现。

夏季学期让学生享受学术大餐今年夏季学期,中科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将开设33门课程,聘请15位包括来自哈佛、伯克利、NASA的美国教授。

这是该院夏季学期计划中的一部分。

始于2004年的夏季学期,是中科院研究生院在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两段式”培养模式的充实和完善。

从原来传统的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改成了“秋季、春季和夏季”两长一短的三学期制度。

“夏季学期不是课程补充的‘加强式’或者‘实践式’,它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与春季、秋季学期同等重要。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务长苏刚教授说:

“从基础理论知识到学科前沿存在鸿沟,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交叉学科知识。

我们希望能够用一段比较集中的时间,聘请国内外非常优秀的专家学者以及中科院在科研创新第一线工作的优秀研究人员,为同学集中讲授各自的学科前沿”。

夏季学期包含了强调“前沿”与“交叉”的立体课程体系。

据介绍,2007年的夏季学期一共开设课程245门,其中前沿系列讲座95门,高级强化课程100门,其他课程50门。

这些课程以学科前沿系列讲座为主体,交叉学科课程和学科综合课程为重点,其他高级强化课程和人文、社科、管理类等公共选修课程为补充。

夏季学期从每年6月中上旬到7月中旬结束,为期5周。

时间不算长,但这样一种高密度的教学方式,给研究生们带来的收获是持久的。

孙亮是中科院物理所2003年入校的研究生,2004年暑假他赶上了第一次夏季学期。

当时他选了“李政道讲座”,12位CUSPEA(中美联合招收物理研究生)学者讲授物理学前沿。

夏季学期就是通过邀集各专业领域的一流学者,为研究生即将进行的科技创新进行集中点拨,让学生顺利实现从课程学习向科学研究的过渡。

从2004年到2007年,累计有136人次的中国两院院士及外籍院士、285人次的外籍教师来院授课。

其中,2007年参加夏季学期授课的教师中,来自培养单位和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科研一线主讲教师共有736名,其中包括47位两院院士、两位外籍院士、129位“百人计划”学者、50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6位“长江学者”、世界排名前50名大学的34位著名学者、51位外国专家等。

“闻人见人”是研究生们给夏季学期作出的最形象的总结。

夏季学期开设的每门课、每个讲座,都经过精心设计。

系列讲座既体现了学科前沿性,也与国家战略需求密切相关。

如“21世纪新能源系列讲座”中,集中研讨“中国能源战略与风能发展”、“21世纪的生物质能源”等话题;“网络经济新发展”系列讲座中,XX公司总裁李彦宏、新浪全球副总裁陈彤将等就搜索引擎、网络新闻阐述他们的观点。

研究生院的夏季学期恐怕是目前国内能够提供的最高层次的学术大餐之一。

“布告栏里没有托福和雅思广告,都是学术报告通知”

今年4月22日的“地球日”,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2006级硕士生谭静强和他的同学们主办了系列主题活动。

活动的开篇是刘光鼎院士的“中国油气的二次创业”的报告。

此外,他们还通过学生会请了另外两位院士来做系列报告。

“刘光鼎院士是我国油气开发利用方面的权威,听他的讲座可以了解我们的宏观能源战略,这对哪个学科的学生都是有益处的。

”但是对今年的活动情况,谭静强并不十分满意:

“今年准备不充分,去年我们请了7位院士来给我们做地球日的报告呢!

刘嘉麒、施雅风、丁仲礼,都大名鼎鼎。

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玉泉路和中关村两个教学园区,平时各种学术讲座接连不断,全院范围内的有“爱因斯坦学术讲座”、“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老布什、李光耀等各国政要经常站在未来的科学家们面前。

此外,各个院系也有面向本学科或是相近专业的学术讲座,谭静强所在的学院就有“地科讲堂”,每月一次,面向全校师生。

让谭静强非常自豪的是:

“在中科院读书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科一流的院士专家给我们上课,像我们地学领域,十五六个院士在教学第一线,他们不光是给我们讲课,还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和老一代科学家的故事。

我就听丁仲礼院士讲过刘东生先生的人生,他们的经历和科研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几乎每天都有院士出现在讲台上。

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广告栏里贴着的不是托福和雅思广告,而是各类学术报告的通知。

学术氛围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正是这种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营造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独特的校园文化。

今年3月下旬的一天,“计算所研究生百味俱乐部”举办了第37期活动。

在之前的一周里,计算所研究生部向全所同学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中最感困惑的问题。

调查显示很多同学对于如何找到好工作非常感兴趣,于是“我把经验留下来——求职专场”就成了这次活动的主题。

一名即将毕业的博士介绍了其在微软、XX、摩根斯坦利等4个大公司的求职经历,并详细介绍了成功拿到摩根offer的过程;另一位师兄为大家介绍了他去一家移动公司成功求职的经验。

这个活动吸引了附近几个所的学生参加,许多人没有座位,站着听完了全场报告。

像这样活跃的学生社团,中科院研究生院仅在北京地区就有舞蹈协会、戏剧社、志愿者协会等40多个,京外还有武汉的小洪山记者团等。

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