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对外贸易现状与对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5521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对外贸易现状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对外贸易现状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对外贸易现状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对外贸易现状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对外贸易现状与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湖南对外贸易现状与对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湖南对外贸易现状与对策.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对外贸易现状与对策.doc

《湖南对外贸易现状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对外贸易现状与对策.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对外贸易现状与对策.doc

湖南对外贸易现状与对策

2009-07-0809:

44  文章来源:

湖南省商务厅

湖南对外贸易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1、外贸经营者队伍不断壮大,民营企业进出口发展迅速。

从党的十三大关于外贸体制改革的“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方针的提出,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提出了中国利用市场机制走向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方向。

依靠市场机制发展出口的一个最重要的政策就是放开经营,外贸改革特别是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的改革,使我省获得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打破了国有外贸企业垄断经营的局面,出现了外贸企业、生产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几路大军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的局面。

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由1978年的7家发展到2007年的4180家。

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进出口的比重从1999年(开始使用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的起始年度)的3.36%和15.27%提高到2007年的39.27%和17.2%。

2、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出口质量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外贸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近几年,外贸规模扩大的步伐逐步加快,呈现出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突破的良好发展势头。

2004年,我省外贸进出口突破50亿美元大关,2005年突破60亿美元大关,2006年突破70亿美元大关,2007年突破90亿美元大关,预计2008年将突破130亿美元。

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97版)出口的比重分别从1999年的85.8%、16.7%、2.3%提高到2007年的93.6%、26%、3.3%。

自有品牌商品出口的比重逐步提高,到2007年底,已有省级出口名牌48个,国家级出口名牌1个。

3、形成了一批支柱性出口产品,市场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培育了机电产品、钢材、有色金属、纺织服装、农产品、陶瓷和烟花鞭炮等一批支柱性出口产品,这几类产品占总出口的比重从1999年的75.4%提高到2007年的82.3%。

逐步形成了一批出口商品基地,如钨锑出口商品基地、锰出口商品基地,白银出口商品基地、陶瓷出口商品基地,烟花鞭炮出口商品基地、生猪和肉品出口加工基地、绿色有机茶出口商品基地、罐头食品和盐渍菜出口商品基地、打火机和小五金出口商品基地。

进出口市场不断扩大,与我省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逐年增加,从1999年的158个增加到2007年的189个,对新兴市场贸易额占比不断扩大,与拉丁美洲、大洋州、非洲的进出口比重从1999年的8.5%上升到18.3%。

4、外贸增速远高于GDP增速,对社会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大。

近几年来,我省外贸每年的增长速度远高于GDP的发展速度。

1999-2007年我省外贸进出口年平均增长22.14%,比同期GDP年平均增长速度高出9个百分点。

2007年我省外贸依存度为8.24%,外贸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6.42%,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和3.8%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改革开初期,外汇非常紧缺,出口创汇为我省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引进创造了条件,加快了我省企业技术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外贸进出口还扩大了劳动就业。

我省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按照每出口1亿元产品为8000人提供就业机会、每进口1亿元工业生产成本容纳6000个劳动力来计算,2007年,我省外贸进出口就可以解决大约534万人的就业问题。

二、今年上半年外贸运行的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省完成进出口总值60.5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比全国平均增幅高4.3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38.93亿美元,同比增长23.3%,高出全国平均增幅1.4个百分点,进口21.63亿美元,同比增长44%,高出全国平均增幅13.4个百分点。

上半年进出口的主要特点是:

1、6月份出口再创当月历史新高,进口规模和增速明显放缓。

6月份,当月出口额达到74892万美元,同比增长11.7%,继4月份突破7亿美元后,连续第三个月突破7亿美元,再创当月历史新高。

但6月份进口规模和增速明显放缓,当月进口额为31518万美元,同比增长24.2%,规模和增幅均为今年以来单月最低。

2、加工贸易进出口及出口增幅高于一般贸易。

上半年,我省一般贸易进出口54.9亿美元,增长29.6%,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90.64%。

其中出口35.4亿美元,增长22.1%,占全省出口总额的90.93%;进口19.5亿美元,增长45.7%,占全省进口总额的90.15%。

加工贸易进出口4.88亿美元,增长30.4%,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8.06%,比去年提高0.03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3.36亿美元,增长33%,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63%,比去年提高0.63个百分点;进口1.52亿美元,增长25.1%,占全省进口总额的7.03%,比去年提高1.07百分点。

3、市州进出口规模逐步扩大,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突出。

上半年全省14个市州中,实现出口、进口双增长的有10个市州,株洲市出口下降14.3%,衡阳、益阳和郴州三市进口下降均在40%以上。

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益阳、郴州、娄底和湘西等8个市州出口过亿美元,共出口357040万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91.7%。

长沙、株洲、湘潭和娄底等4个市进口过亿美元,共进口187194万美元,占全省进口总额的86.6%。

1-6月,出口增幅超过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市州有10个,包括:

岳阳市45.8%、长沙市40.6%、湘西州37.9%、常德市34.8%、张家界市34.5%、益阳市32.5%、邵阳市32.4%、怀化市28%、郴州市27.2%、娄底市23.4%。

4、民营企业出口高速增长,占全省总额的“半壁江山”,对全省的贡献进一步加大。

上半年,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279233万美元,增长64.37%,占全省进出口额的46.1%。

其中出口198715万美元,同比增长55.45%,占全省出口额51.04%;进口80518万美元,增长91.34%,占全省进口额37.19%。

1-6月,国有企业出口持续低迷,出口139156万美元,下降3.5%,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5.74%;进口94282万美元,增长35.74%,占全省进口总额的43.54%。

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92694万美元美元,增长16.6%,占全省进出口总额15.3%。

其中出口50978万美元,增长17.14%,占全省出口额13.09%;进口41716万美元,增长15.97%,占全省进口额19.27%。

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幅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13.4、6.2和28个百分点。

5、主要出口市场中,除对香港下降外,其他均保持稳定增长,对南非等市场出口成倍增长。

上半年,欧盟、香港、美国、东盟和韩国为我省前5大出口市场,其中,对欧盟出口66381万美元,增长7.13%;对香港出口44301万美元,下降9.58%;对美国出口42009万美元,增长23.79%;对东盟出口39744万美元,增长66.2%;对韩国出口3.7亿美元,增长92.3%。

但是对日本出口22098万美元,仅增长7.9%。

                         

对南非出口2368万美元,增长174%;对秘鲁出口3144万美元,增长335.7%;对俄东出口11149万美元,增长112.9万美元。

上半年,我省前5大进口市场是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和美国。

对澳大利亚、印度进口额分别为3.6亿美元和1.6亿美元,分别增长1.1倍和2.6倍,对欧盟、日本、美国进口额分别为5.43亿、3.77亿、1.2亿,分别增长52.6%、71.1%、15.7%。

南非位列第6,进口额超过1亿美元。

6、机电、高新技术及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良好态势,钢材、白银和未锻造锰等资源性产品6月当月出口下滑。

上半年我省机电产品出口11.5亿美元,同比增长53.6%;进口8.6亿美元,同比增长42.5%。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亿美元,增长31%;进口1.2亿美元,增长12.4%。

农产品出口近2亿美元,增长26%,进口7235万美元,下降34.2%。

在国家对“两高一资”出口商品实施调控政策的大背景下,尽管钢材、白银、未锻造锰等上半年保持了10-12%不同幅度的增长,但是6月当月出口出现下滑。

6月份钢材出口14220万美元,同比下降2.9%;白银出口3394万美元,同比下降28.9%;未锻造锰出口5250万美元,同比下降1.9%。

6月份烟花、爆竹出口猛增,当月出口3116万美元,增长102.5%,奥运之前抢关出口特征较为明显。

进口方面,资源性产品、原材料等受国际价格大涨影响依然突出,铁矿砂、钢材、汽车零件、废塑料等进口大幅增长。

上半年铁矿砂进口65467万美元,增长156.4%;钢材进口9299万美元,增长48%;汽车零件进口2509万美元,增长132%;废塑料进口6538万美元,增长149.1%。

三、存在的问题

1、外贸总量仍然比较小。

2007年,我省外贸进出口只占全国的0.45%,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进出口排第18位,出口排第18位,进口排第22位;在中部6省中,进出口排第5位,出口排第5位,进口排第6位。

出口规模不大与我省工业经济基础有关,我省产业基础不够雄厚,有实力的规模型企业和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少,使我省大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

2007年,出口上亿美元的企业只有7家,平均出口额为427万美元;进口上亿美元的企业只有8家,平均进口额为530万美元。

出口过亿美元的单项商品只有10种,进口过亿美元的单项商品只有5种。

2、外贸结构仍然不够优。

一是进口和出口不协调。

2007年,我省出口和进口的比为206:

100,而全国的比为127:

100,我省进口在外贸中占的比重太小。

二是贸易方式不优。

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比重很小,2007年占比为8.43%,而全国的比重为50.7%;外商投资企业对全省进出口的贡献较低。

三是出口商品结构不优。

2007年,我省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为25.97%,而全国的比重为57.6%。

我省出口商品以传统资源性产品为主,附加值不高,2007年,陶瓷、烟花爆竹、有色金属、钢材4种产品出口占全省的43.35%;出口品牌建设还比较落后,只有一个国家级出口名牌。

目前我省外贸的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后劲不足的问题比较明显,出口结构仍然以“两高一资”为主,在国家政策调整的大环境下,发展的空间有限,我省近几年来,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但仍然不能满足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需要,将制约我省外贸的发展后劲。

3、各地区外贸发展仍然不平衡。

我省外贸发展地区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2007年,长株潭三市外贸进出口为63.79亿美元,占全省的65.83%,而进出口最少的三个市州仅有2.1亿美元,只占全省的2.17%。

2007年,长沙市有进出口业绩企业数851家,株洲市233家,湘潭市111家,三市占14个市州企业的69.12%,而最少的市州仅仅只有5家。

进出口企业数的多少决定了各市州外贸增长的稳定性,长株潭三市企业多,外贸增长平稳,部分企业较少的市州则很容易出现猛涨猛跌的情况,发展不稳定。

从各县市来看,外贸强县和外贸薄弱县之间的差距更大,进出口过亿美元的县市有4家,而进出口为零的县市有12家。

4、大外贸的格局仍未形成。

一是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开放意识还不够。

部分企业还没有树立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意识,主要立足点还是在国内;一些部门、甚至是商务部门的同志都认为外贸不重要,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大,可以可无;一些地方部门的同志思想观念落后,看待问题片面,认为外贸退税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对外贸不仅不给予扶持,还进行压制。

二是外贸环境不够优、服务意识不强。

外贸涉及的部门比较多,一些部门在行使自己的职能时,不是从为企业服务出发,而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一些地方招商引资环境不优,好的企业不愿意落户,使得外资对外贸的支持作用有限;我省进出口通关不够畅通,环节多、时间长、成本高,许多企业宁愿跑到外省报关出口,也不在本地出口。

 

湖南外贸发展的对策

过去的几年,在国际市场稳定、国内宏观经济面向好的情况下,湖南外贸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不断变化,对我省外贸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

一、主要机遇

国际方面,未来几年,经济全球化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将继续加深,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美、欧、日和亚洲地区经济继续呈增长态势;世界贸易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国际投资仍将活跃,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发达国家将继续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和拓展市场。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将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

国内方面,通过近几年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的发展模式的探索实施,我国经济将步入新一轮的稳定增长周期,为外贸创造较好的发展环境。

国外、沿海资本向内陆转移的趋势也日趋明显。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CEPA的深入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步伐的加快,都将对我省扩大引进资本、技术、人才,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外贸等带来巨大机遇。

省内方面,我省GDP已达9145亿元,为外贸发展奠定了基础;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三化”进程加快,三大产业全面发展,为外贸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产业基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开放和外贸工作,即将采取一系列更加有力的支持政策和措施。

二、主要挑战

国际方面,美国等一些发达国际次贷危机的影响还不明朗,有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摩擦日益加重,科技、能源、人才、市场等领域的竞争成为新一轮国家竞争的焦点;发达国家在技术、品牌、市场以及战略资源上的垄断难于撼动,贸易保护主义和各类贸易壁垒措施有增无减;由于经济结构等方面的部分同质性,在国际市场、资源和国际流动资本的争夺上,部分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竞争将更趋激烈。

国内方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的增长模式下,国家将在许多重大政策方面做出新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自主创新型转变。

与此同时,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可能会带来一些暂时的困难和压力,如汇率政策和出口退税的进一步调整将对出口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区域之间、各省市之间特别是中部兄弟省份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省内方面,我省外贸基础仍相对较弱,缺乏较多的大项目、大企业和知名品牌的支撑;外贸发展的整体环境仍有待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行政管理和政策创新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抓住重点、强化措施,实现外贸跨越式发展

2007年以来,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鼓励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核心是对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实行差别政策。

一是沿海地区新设立的生产企业,不予批准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中西部新设立的企业没有限制;二是对于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的沿海现有企业实行银行台账保证金“实转”,而中西部地区则实行“空转”;三是出台了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措施。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产业转移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强化措施,主动作为,立足带动全省发展,立足发挥比较优势,立足产业融合发展,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进“一化三基”的重大措施,作为事关全局的工作来抓,把我省建设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厅党组提出了实现外贸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是到2011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要达到500亿美元,年均增长50.7%。

其中出口320亿美元,年均增长48.8%,进口180亿美元,年均增长54.4%。

到2011年,我省外贸依存度要达到22.4%(全省GDP按年均增长10%计算,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按1:

6.0计算)。

为完成以上目标,必须紧紧抓好以下重点:

1、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要积极抢抓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把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作为主要着力点,积极开展加工贸易。

以积极有效的政策支持为引导,以加强基础设施、功能配套设施和产业发展环境建设为保障,以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重点承接市、加工贸易龙头企业等为主要载体,主攻“珠三角”,拓展“长三角”。

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200亿美元以上,成为全省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努力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

随着我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近几年我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要继续围绕推动新型工业化,发挥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优势,加快产业升级。

要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有一定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广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在全省对外贸易中的比重。

要认真贯彻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继续抓好“中国出口名牌”推荐和“湖南出口名牌”的评选工作,努力扩大国家级和省级出口名牌数量,逐步提高名牌出口商品对全省出口的贡献。

3、保持传统出口商品的稳定增长。

要依托我省的产业和资源优势,确保钢材、有色金属、纺织服装、农产品、陶瓷和烟花鞭炮等传统出口商品的稳定增长。

要积极开发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努力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同时,还要利用我省的劳动力优势,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

4、积极培育出口产品基地。

要把推动重点地区发展,与培育出口产品基地结合起来,以重点地区吸引产业聚集,以产业聚集形成地区特色,从而形成出口产业集群,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未来三年,要依托现有基础,重点建设和壮大出口商品基地,主要包括:

以郴州、永州和衡阳为主体的湘南三市加工贸易基地,重点依托郴州出口加工区和“蓝宁道”(蓝山、宁远和道县)三县,建设以承接广东产业转移为主要方向、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以钨锑优势品牌集聚的株洲硬质合金、中南锑钨、锡矿山锑钨出口商品基地;郴州永兴县白银企业集群的白银出口商品基地;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的株冶、锡矿山、水口山、湘西金属锌出口商品基地;以醴陵、界牌和洪江民营企业为主体集群的陶瓷出口商品基地;以浏阳、醴陵传统技术优势为集群的烟花鞭炮出口商品基地;以长沙、湘潭、洞口为重点的生猪和肉品出口加工基地;以省茶叶公司、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省茶叶研究所为主干的优质绿色有机茶出口商品基地;以永州、湘西、岳阳为集中区的罐头食品和盐渍菜出口商品基地;以邵东县民营企业为主体集群的打火机和小五金出口商品基地。

5、进一步壮大经营主体。

要广泛宣传、认真实施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重点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对外贸易格局。

要迅速扩大加工贸易企业数量,从政策、业务和人才等各个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引导更多的企业投入到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中来。

鼓励有条件的优势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实行重组、兼并、联合经营,打造我省对外贸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

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是:

1、进一步加强对外贸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要加大舆论导向宣传,在全省上下积极营造重视外贸、推动外贸、扶持外贸的社会环境,彻底扭转近年来在对外贸易发展问题上的模糊认识。

要完善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考核体系,把进出口贸易的完成情况,纳入对各级政府的考核内容,作为评价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主要领导干部任职和升迁的重要指标。

要制定表彰和奖励办法,对发展较快的地方、部门、龙头企业法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有关专项经费中单列。

要鼓励各地、各部门制定推动外贸工作的措施,对各地出现的阻碍进出口发展的“土政策”,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

2、以产业联动为纽带实现“三外”融合。

要强化产业招商意识,根据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重点扩大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产业招商,积极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扩大产品出口外销比例。

要注重“外向型、高起点、国际化”的原则,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扩大进出口、提高外商投资质量结合起来,引进外向型企业和出口型企业,广泛开展加工贸易。

同时,还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支持我省具有相对优势的机械设备、家电、农机具、农产品种养殖、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到境外投资设厂,开发境外资源,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承揽境外工程,开设境外分销机构,以此带动资源、原料型产品进口,扩大我省技术、机械设备及相关产品出口。

3、优化加工贸易的发展环境。

我省对外贸易能否实现超常规和跨越式发展,重点在加工贸易能否得到快速发展。

因此要把加工贸易作为带动全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战略支点,实现政策、行政和载体资源的整合。

要加快政策资源整合,把现行的“中小开”、中部资金、湖南外经贸发展资金、技改研发、进口贴息贷款等政策集中起来,汇聚一点,产生“爆发力”。

要加快行政资源整合,重点解决我省大通关建设严重滞后、口岸管理体制不顺、部门间的协调难度大的问题。

要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努力推动口岸通关系统资源整合,推动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口岸通关、服务和协作机制。

产业转移基地所在市及区县,要采取各种办法“筑巢引凤”,在土地使用、地方税收、各种规费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提供有效服务,引导已经落户的加工企业在本地报关,吸引有转移计划的沿海企业首先在本地报关,逐步转移搬迁。

4、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

要抓住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发展机遇,以长株潭为核心,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

要积极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打造一批有影响的农产品出口品牌,在猪、粮、油、茶、果、菜、竹、麻、烟、鱼的深加工上着力,解决农产品出口比重过低的问题。

要突出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提升纺织、服装、陶瓷、花炮、钢材、有色金属的生产水平和质量,提高深、精加工能力,确保出口稳定增长。

要积极扩大电子信息、技术设备、交通电机、工程机械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成为全省进出口的重要支撑。

要大力开展服务贸易,在动漫影视、文化出版、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现代物流等行业,大胆尝试,努力扩大服务贸易出口。

5、突出重点地区的龙头和带动作用。

各市州、区县,要结合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突出产业特色,选准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向。

长株潭三市作为全省对外贸易的核心区域,要根据“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总体要求,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湘南三市及郴州出口加工区,要把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作为主攻方向,郴州出口加工区、蓝山、宁远和道县要发挥靠近广东地域优势,加快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示范地;岳阳、益阳等湘北地区,要力求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上取得重大进展,整体发挥湖南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纺织、服装、鞋帽、塑料、玩具、箱包、家具、五金工具、陶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各类开发园区,要因地制宜地加速产业培育和集聚,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重要载体。

还要不断争取国家支持,申请新的国家级基地和加工区,落实各项配套政策,逐步扩大集中发展区域。

6、积极推动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

在抓好重点地区的同时,要认真推动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构建全方位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氛围,夯实基础。

依法下放各类审批、备案的职能、权限。

向符合条件的县市区下放各类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备案登记、办理事项等,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方便广大企业,提高行政效率,调动县市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积极性;帮助县市区拓展外联渠道,积极组织县市商务部门和企业,参加招商引资、进出口贸易洽谈等活动。

利用我厅已有的网站,搭建专门的县域外向型经济平台,向海内外推介县市资源、招商项目和优势商品,帮助更多的县域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开辟招商、投资和贸易渠道。

7、坚持“进出并重、以进促出”。

要突出进出结合,利用国家下调进口关税和对资源性产品的进口贴息政策,扩大资源性产品、原材料产品、机械家电、纺织服装、电子元件等行业的中间产品进口。

尤其是这几年,要抓住“十一五”技改全面实施的机遇,突出抓好冶金、化工、建材、电子仪器、电力、造纸、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

积极利用广交会、华交会、上海跨国采购大会和东盟博览会等进口采购平台,积极组织、扩大进口采购商参会,努力扩大进口成交。

8、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要巩固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