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5414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2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docx

中考总复习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

中考总复习:

加深对化学元素和物质分类的认识·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

【考纲要求】

1.掌握元素的概念;正确地记忆和书写常见的元素符号;知道元素、原子的内在联系。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能从周期表中获得有关信息。

3.能用元素的观点给物质分类,初步学会分类的思想方法。

【知识网络】

元素

单质

化合物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

分子

构成

分成

离子

得或失电子

构成

 

构成

构成

 

【考点梳理】

考点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1.元素的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元素”是描述某一类原子种类的概念。

“一类原子”就是指其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所含中子数并不相同的一类原子,之所以称为一类,是因为尽管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但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相同。

(1)理解元素的概念应把握“同质子,类原子”六个字。

①“同质子”即指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与原子中的中子数、电子数无关。

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一定不相同。

②“类原子”是指一种元素可能有不止一种原子或离子。

它包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例如:

碳元素有三种原子:

,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也包括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的原子和离子(例如:

铁原子通常有三种存在形式即Fe、Fe2+、Fe3+,它们均属于铁元素)。

(2)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当然不包括多个原子所形成的分子或离子,例如:

水分子(H2O)、氖原子(Ne)都含有10个质子,但水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原子,所以根据元素的定义可知两者虽然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一种元素。

只有质子数相同的单核原子或离子才属于同一种元素,因此“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的说法是错误的。

2.元素符号的表示:

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该元素,如果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元素符号是全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应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并明确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

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一个氢原子。

3.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如H、C、S、P、K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

如Na、Mg、Ca、Zn、Si等。

【要点诠释】

1.元素种类:

100余种,由此组成了3000多万种物质。

2.地壳中含量位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

氧(48.60%),硅(26.30%),铝(7.73%),铁(4.75%)。

3.生物细胞中含量位列前四位的元素:

氧(65%),碳(18%),氢(10%),氮(3%)。

4.同一种元素可组成不同单质,如石墨、金刚石。

5.元素汉字名称可表达元素分类和常温下单质的状态(如下表)。

字旁

分类

单质状态

金属元素

固态(汞是液态)

气氵石

非金属元素

气:

气态氵:

液态石:

固态

考点二、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要点诠释】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之分,没有数量之别。

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成分时,应该用“……由某元素组成”来描述,其中只涉及种类而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原子、分子、离子是微观的概念,当讨论物质的微观结构时,就应该用原子(或分子、离子)来描述,不仅要讲种类而且要讲个数。

故在讨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应注意规范地运用这些概念、分层运用。

牢记:

混合物由纯净物组成,纯净物由元素组成,物质由微粒构成,即“宏观对宏观,微观对微观,个数对个数,微观构成宏观”。

现举例如下: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三种说法(以二氧化碳为例)。

(1)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的。

2.由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汞、食盐),有两种说法。

(1)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食盐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2)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考点三、元素周期表(高清课堂《元素》二)

1.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100多种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中的“格”: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占据一格。

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如下图)。

此外,在元素周期表中,还用不同的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了分区。

3.周期:

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4.族:

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

【要点诠释】

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应用:

1.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性质(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2.判断元素的活动性。

在同一族中越到下面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在同一周期中越到左边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所以金属活动性K>Na、Na>Mg>Al。

3.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元素的最高正价数与族序数相同,元素的最低负价数为最高正价数-8(稀有气体除外)。

例如,镁、钙的最高化合价为+2,铝为+3价,硫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分别为+6和-2,氯为+7价和-1价。

考点四、物质的分类

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要建立分类思想。

对于物质根据探究的需要可按不同标准分类,如按物质状态分类,可分为:

固、液、气;按溶解性分类,可分为难溶、可溶、易溶;按物质组成和化学性质分类如下:

【要点诠释】

1.比较法理解概念。

例如:

(1)纯净物与混合物,可通过它们所含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进行比较。

(2)单质与化合物,可通过它们所含元素的种类数进行比较。

(3)酸、碱、盐、氧化物,可通过它们的概念、所含元素、组成特点以及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

2.为了加深对物质概念的理解,近几年推出了概念关系图题型。

要解答这样的试题,首先要理顺概念的关系。

(1)并列关系(A∪B):

如:

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酸、碱、盐、氧化物互成并列关系。

(2)包含关系(A

B):

如:

纯净物

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酸、碱、盐、氧化物,酸

含氧酸、无氧酸,盐

无氧酸盐、含氧酸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3)交叉关系(A∩B):

如钠盐∩含氧酸钠盐。

考点五、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性质的关系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有密切关系。

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

原子的电子层数=周期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主族),所以只要知道一个原子结构示意图就可以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之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可以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2.构、位、性的关系:

知道原子结构或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能确定元素的性质

(1)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可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来确定。

原子最外层8个电子(氦为2个电子)是稀有气体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电子层数是金属元素(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3,应是非金属元素。

(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可确定元素的化合价,如

最外层1个电子,常见化合价为+1;

常见价为-2和+6;

常见化合价为-4和+4。

【典型例题】

类型一、考查元素、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以及物质的分类

1.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如果两种粒子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B.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相同

D.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思路点拨】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所以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但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未必就是同种元素。

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不一定相同,如金刚石和石墨,氧气和臭氧。

【答案】A

【解析】

A、如果两种粒子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故A正确。

B、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如H2O和HF质子数都是10,但是不属于同种元素,故B错误。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故C错误。

D、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如钠离子和氟离子都是十个电子,但是却不是同种元素,故D错误。

【总结升华】牢牢抓住“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一概念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类似的概念辨析可以通过一些特例进行反驳和否定,这是解题的捷径。

2如图①、②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是两种原子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的质子数为,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A和B两种原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Cl—的结构示意图为。

【思路点拨】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

(2)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来分析;

(3)根据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来分析。

【答案】

(1)11;1;

(2)最外层电子数 (3)

【解析】

(1)由元素周期表可知,钠的原子序数为11,即核内有11个质子;由钠原子核外电

子排布为:

2、8、1,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填:

11;1;

(2)由A和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二者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故填:

最外层电子数;

(3)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氯离子,故填:

【总结升华】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15•大庆模拟)

(1)金属铁是由(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小明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思路点拨】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微观构成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答案】

(1)原子   离子

(2)10    阴离子  O2- 

(3)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解析】

(1)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填:

原子,离子。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当a=10时,该粒子是原子,故填:

10;

②当a=8时,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阴离子,表示的是氧离子,故填:

O2-。

(3)小明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是因为氯化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填: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如图A、B是碳元素和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C、D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仔细观察,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2)氮元素的质子数是;(3)若D粒子的化学符号为O2-,则X=;(4)上述四种元素都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5)上述四种元素可组成几种常见的化肥,请写出其中一种的化学式。

【思路点拨】

(1)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碳元素的原子序数;

(2)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氮元素的质子数;

(3)若D粒子的化学符号为O2-,说明氧原子得2个电子形成了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可推测X的值为8;

(4)写出以上四种元素的汉语名称,根据其偏旁可知其元素种类;

(5)由碳、氮、氢、氧四种元素可组成几种常见的化肥:

如碳酸氢铵、碳酸铵、硝酸铵、尿素等。

【答案】

(1)6

(2)7(3)8(4)非金属(5)(NH4)2CO3

【解析】

(1)由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可知,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

(2)由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可知氮元素的质子数为7;

(3)若D粒子的化学符号为O2-,说明D粒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又因为它的质子数为8,可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10个,故可推测X=8;

(4)以上四种元素的汉语名称分别为:

碳、氮、氢、氧;故四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5)由碳、氮、氢、氧四种元素可组成几种常见的化肥:

如碳酸氢铵、碳酸铵、硝酸铵、尿素等,任意书写一种,如(NH4)2CO3。

【总结升华】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以及知道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5.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看,B图表示:

3(填化学符号);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字母符号);

(2)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若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E和F的质量比;

②若F为氧化物,且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

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思路点拨】

(1)①利用图示中有关的物质的分子结构的知识对微粒的个数以及对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②混合物含有多种分子。

(2)①F是氮气时,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氧气与氨气,生成物是水与氮气,可书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对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

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F一定是氮的氧化物,用AB的分子个数比可确定其化学式,进而写出方程式。

【答案】

(1)①NH3②CD

(3)①27:

14②5O2+4NH3

6H2O+4NO

【解析】

(1)①图示中所示B中含有三个氨气分子,可表示为:

3NH3;②混合物含有多种分子,C、D含有多种分子,都是混合物。

(3)①是氮气时,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氧气与氨气,生成物是水与氮气,其化学方程式是

3O2+4NH3

6H2O+2N2,则水与氮气的质量比=(6×18):

(4×14)=27:

14。

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F一定是氮的氧化物,因AB的分子个数比5:

4,进而写出方程式是

5O2+4NH3

6H2O+4NO。

【总结升华】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纯净物中只含一种分子,混合物含有多种分子。

6.将化学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对问题的认识。

请你参与下列有关分类问题的讨论.

(1)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在K、H、O、N四种元素中任意选择三种组成合适物质,将其化学式分别填在下面②、⑥的横线上。

请将上面③、④两种碱继续分类,可分为。

(2)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

 

下表中X、Y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选填下列表中选项)。

A

B

C

D

X

化合反应

置换反应

化合物

钠盐

Y

氧化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物

碳酸盐

【思路点拨】

(1)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类比H2SO4的化学式书写硝酸的化学式;类比硫酸钠的化学式书写硝酸钾的化学式;将上面③、④两种碱继续分类,可考虑其水溶性。

(2)因为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分析上表中X、Y的关系,则可知答案。

【答案】

(1)②HNO3⑥KNO3可溶性碱和不溶性碱

(2)A、D

【解析】

(1)K、H、O、N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化合物:

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类比H2SO4的化学式书写硝酸的化学式(HNO3);类比硫酸钠的化学式书写硝酸钾的化学式(KNO3);将上面③、④两种碱继续分类,可考虑其水溶性:

可溶性碱和不溶性碱。

(2)分析上表中X、Y的关系:

A、有些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B、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只有并列关系;C、化合物包括氧化物;D、碳酸钠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

故选A、D。

【总结升华】掌握物质的简单分类,掌握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氧化反应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7.下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原子(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离子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10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填“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

O2-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思路点拨】根据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解答。

氯化氢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答案】

(1)原子铜、硫、氧三种元素

(2)108阴离子O2-(或“9阴离子

”或“11阳离子

”或“12阳离子

”“13阳离子

”)

(3)氯化氢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解析】

(1)铁是金属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硫、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①由于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故答案为:

10。

②当a=8时,即质子数为8,电子数为10,质子数比电子数少了2个,说明该粒子为阴离子,而且是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故答案为:

阴离子,O2-。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说明氯化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

【总结升华】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三大类:

①金属单质,②非金属固态单质,③稀有气体。

在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带电荷数就是质子数和电子数之差;在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带电荷数就是电子数和质子数之差。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H”既可以表示宏观的氢元素,也可以表示微观的一个氢原子

B.烧碱、熟石灰、纯碱按物质分类均属于碱

C.金刚石、C60均为碳单质,所以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是提高了可燃物质的着火点

【答案】A

【解析】

A、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故“H”既可以表示宏观的氢元素,也可以

表示微观的一个氢原子,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C、金刚石、C60均为碳单质,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D、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主要是利用生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进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变式2】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8

2

8

2

8

2

+12

2

8

+11

2

8

+12

 

①②③④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答案】B

【解析】由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②④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元素只有三种。

①表示微粒属于氧元素,②③④表示的元素均属于金属元素。

①表示的离子是氧离子,属于阴离子;③表示的离子是钠离子,属于阳离子;④表示的离子是镁离子,属于阳离子。

【变式3】分类就是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结论也不尽相同。

下列每组中有一种物质具有特殊的组成或性质,而其他两种物质的组成或性质相似。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将其区分出来并说明理由。

化学式

被区分的物质(名称)

理由

CO2、CO、H2O

Na、NaOH、Na2CO3

HCl、H2SO4、H2O

【答案】

化学式

被区分的物质(名称)

理由

CO2、CO、H2O

不含碳元素(或含有氢元素)

Na、NaOH、Na2CO3

单质

HCl、H2SO4、H2O

氧化物

【变式4】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

(1)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_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____________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

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选用表中元素填空:

A2B2型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一种阴离子__________。

某耐火材料是由Mg元素、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写出其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错误正

(2)②H2O2Cl-MgO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

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2.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盐中可能含有氧元素

C.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D.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3.电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B.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

C.两种不同的分子

D.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4.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B.该粒子为阴离子

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D.该粒子为Na+

5.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B.①单质,③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7.下列关于元素及其符号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钴的符号为CO

B.一般金属元素的符号是由两个字母组成的,非金属元素用一个字母表示

C.符号“2N”既表示2个氮元素,又表示2个氮原子

D.符号“Fe”既可以表示宏观意义,又可以表示微观意义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SO2)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B.二氧化硫由硫和氧气组成

C.二氧化硫由1个硫元素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