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5534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2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docx

高考生物逆袭秘籍必做高考真题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特殊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对各种物质的出入具有运输作用

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其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对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D.神经递质能够识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答案】D

【解析】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故B项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并且对细胞外的化学反应也具有催化作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能识别神经递质,从而体现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

2.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进行差速离心,分离细胞核与线粒体的正确方法应是()

A.首先是高速离心,分离出细胞核,然后是低速离心,分离出线粒体

B.首先是低速离心,分离出细胞核,然后是高速离心,分离出线粒体

C.首先是低速离心,分离出线粒体,然后是高速离心,分离出细胞核

D.离心速度不变,线粒体在沉淀物中,细胞核在上清液中

【答案】B

【解析】细胞结构越小,离心时需要的速度越高。

由于细胞核的体积远大于线粒体的,故需先低速离心分离出细胞核,再高速离心,分离出线粒体。

3.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B点后,适当升高温度,曲线将出现c所示变化

C.酶量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答案】D

【解析】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测定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若温度、pH发生变化,酶促反应速率降低。

酶量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上升。

4.图甲为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间期连续的三个时期,④代表分裂期;G0期细胞表示分裂结束后细胞的去路之一,即细胞暂时不分裂,但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分裂能力。

图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变化规律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完整细胞周期可用④→①→②→③表示

B.图甲中的③和④时期,相当于图乙中的bd段

C.细胞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D.体液免疫中的记忆细胞属于图甲中G0期细胞

【答案】D

【解析】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A错误。

图甲中的③④时期表示G2期和分裂期,对应图乙中的bcde时段,B错误。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而非突变的结果;另外,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

体液免疫中的记忆细胞暂不分裂,但保持对抗原的记忆能力,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会迅速增殖分化,因此属于G0期细胞,D正确。

5.血清白蛋白合成于肝脏,是人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合成于未成熟的红细胞,是人成熟红细胞中最丰富的蛋白质。

下列与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均属于分泌蛋白,其分泌均与高尔基体有关

B.两者均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C.两者的出现说明某些细胞发生了分化

D.人体所有细胞中均含有合成这两种蛋白的基因

【答案】C

【解析】血红蛋白存在红细胞中,不属于分泌蛋白,也不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在人体的成熟红细胞中不再具有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

6.牙鲆生长快、个体大,且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已成为海水养殖中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大型鱼类,而且雌性个体的生长速度比雄性明显快,下面是利用卵细胞培育二倍体牙鲆示意图。

其原理是经紫外线辐射处理过的精子入卵后不能与卵细胞核融合,只激活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代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卵细胞。

关键步骤包括:

①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②卵细胞染色体二倍体化等。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方法一获得的子代是纯合二倍体,原因是低温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

B.方法二中的杂合二倍体,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所致

C.如果图中③在正常温度等条件下发育为雄性,则牙鲆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D.经紫外线辐射处理的精子失活,属于染色体变异,不经过②过程处理将得到单倍体牙鲆

【答案】D

【解析】由于低温抑制第一次卵裂,DNA复制后,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导致细胞不能分裂,因此方法一导致细胞核中基因相同,是纯合二倍体。

减Ⅰ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而导致同一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可能会含有等位基因,因此方法二低温抑制极体排出,会获得杂合二倍体。

③来自卵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由于细胞中的染色体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所形成的,细胞中含有的是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根据性别决定方式,若③发育为雄性则为ZW型。

经紫外线辐射处理的精子失活,不一定属于染色体变异,不经过②过程处理可得到单倍体牙鲆。

7.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蛙成熟的红细胞中一般不含有遗传物质

B.生物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遗传物质传递过程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生物遗传物质均能进行自我复制和性状表达

【答案】D

【解析】蛙成熟的红细胞不同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其含有细胞核,故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DNA;生物的遗传物质为RNA或DNA,其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进行自我复制和性状表达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特征。

8.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通过杂交、测交实验提出了分离定律,下列对此实验分析合理的是()

A.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的过程为提出问题→演绎推理→作出假设→检验推理

B.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目的是检验分离定律

C.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的说法属于演绎内容

D.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豌豆只有一对相对性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孟德尔实验方法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的过程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A项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验证推理,B项正确;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的说法属于假说内容,C项错误;豌豆有多种相对性状,D项错误。

9.如图为有关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遗传系谱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根据遗传系谱图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

B.致病基因始终通过直系血亲传递

C.Ⅰ1、Ⅱ2、Ⅲ3的基因型不同

D.Ⅲ3与Ⅲ4生男孩患病的概率为3/4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病,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进行;该致病基因是通过父亲或母亲遗传给后代的,因此为直系血亲遗传;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伴X隐性遗传病,Ⅰ1、Ⅱ2、Ⅲ3的基因型都为XAXa;Ⅲ3与Ⅲ4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生男孩的发病概率为1/2。

10.某实验小组将多株高粱的成熟花粉分别授给多株玉米成熟的雌蕊,结果一粒种子也没有产生。

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结果可以说明高粱和玉米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此实验每一株高粱与玉米的杂交组合与其他杂交组合形成对照实验

C.此实验说明玉米卵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高粱精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区别

D.此实验还需要多次重复,才能排除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答案】A

【解析】生殖隔离是指两种群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包括不能交配、交配后不能完成受精、受精卵不能发育或不能发育成可育个体等,A正确。

本实验没有设置对照组,一个杂交组合与其他杂交组合体现的是实验的平行重复原则,而不是对照,B错误。

从授粉到不能发育成种子,可能有多个环节受影响,如花粉是不是萌发,精子是不是可以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和受精极核是不是能正常发育等,所以此实验结果并不能确定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C错误。

本实验中已经使用了多株高粱和多株玉米分别授粉,已经体现了重复性原则,D错误。

11.用生长素类似物可以将单子叶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杀死。

如图表示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反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曲线表示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反应

B.无论是甲曲线还是乙曲线,都表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作物或杂草的作用不同

D.如果使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过高,也会将作物杀死

【答案】C

12.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三种方式。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它是由下丘脑分泌并释放的

B.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激素④和①(或②)两种激素的分泌

C.胰岛中的B和C两种细胞虽然分泌的激素不同,但它们含有相同的核基因

D.图中的A最可能是生长激素

【答案】A

【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A错误。

根据激素分泌调节中的反馈调节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垂体(分泌激素④)和下丘脑(分泌激素①或②)的分泌活动,B正确。

图中的B和C分别是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虽然它们分泌的激素不同,但由于来自同一个受精卵,所以含有相同的核基因,C正确。

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所以图中的A最可能是生长激素,D正确。

13.下列蛋白质中,在发挥一次作用后会失活的是()

A.接受信息的受体

B.运输作用的载体

C.催化作用的酶

D.免疫作用的抗体

【答案】D

【解析】抗体与抗原结合后会失活。

14.如图表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

在图a和图b中,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别为10μg/L和30μg/L的培养液中的水蚤数目变化情况,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环境改变可改变两种生物之间原有的种间关系

B.在铜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甲的耐受力更差

C.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生态优势明显;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生态优势明显

D.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两种水蚤在一定阶段均有可能呈现“S”型数量增长变化

【答案】A

【解析】因为甲、乙两种水蚤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相似,所以这两种水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而铜污染改变着两种水蚤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生态优势明显;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生态优势明显,随着污染程度的加大对甲种水蚤的影响更加明显,甲的耐受能力差些。

由图可以看出,两种水蚤在一定阶段均有可能呈现“S”型增长。

15.科研人员在适宜条件下研究了接种密度对蒙古裸腹搔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种密度为800个·L-1时,蒙古裸腹搔种群在前4天内呈“J”型增长

B.接种密度为200个·L-1时,蒙古裸腹搔种群的K值约为1000个·L-1

C.接种量高,蒙古裸腹搔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所需时间较长,达到高峰时数量较多

D.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对蒙古裸腹搔的需要日期和需要量来决定接种数量的多少

【答案】D

【解析】据图可以看出,接种密度为800个·L-1时,在前4天内其种群数量并没有以一定的倍数增长,故不符合“J”型增长,A错误。

当接种密度为200个·L-1时,在调查期间种群数量一直在缓慢上升,还没有达到稳定状态,故无法判断蒙古裸腹搔种群的K值,B错误。

通过比较两条曲线可以得出当接种量高时,蒙古裸腹搔在较短的时间内种群数量达到高峰,C错误。

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只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

B.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D.生态系统中植物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

【答案】B

【解析】通常物理信息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如自然界的光照对植物就是一种物理信息;动物可以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进行信息传递,如蜜蜂的圆圈舞等;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生态系统中植物不但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而且也有行为信息,例如棉花遭受棉铃虫侵害时,会产生某些挥发性信息化合物,虽然放出的信息是以化合物为载体的,但平时植株体内并不含有这种物质,所以这种自我保护的机制也是一种行为,可以称为行为信息。

17.下列关于生态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无论何种情况,就地保护都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雾霾的产生是造成地面紫外线增强的直接原因

C.森林和草地对水土具有保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原理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性环境问题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态环境等知识的理解能力。

选项A,当因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导致种群数量过少时,易地保护更有效。

选项B,臭氧层被破坏是造成地面紫外线增强的直接原因。

选项C,森林和草地对水土具有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选项D,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原理,充分依靠生态系统的自身能力,辅以人为手段,尽快使生态系统从受损的退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1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

B.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两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信息可以双向传递

D.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都减小说明该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答案】D

【解析】通过对图的分析可知,乙种群的数量随着甲种群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有滞后的现象,说明甲和乙两种群间是捕食关系,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

M点时甲种群数量在减少,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而乙种群数量在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任意一个种群的特征都为另一个种群提供大量的信息,如食物增多或减少、天敌增多或减少等。

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稳定性加强,生态系统正趋于稳定。

19.如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甲、乙、丙过程分别表示         。

其中甲、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以发生在         (填细胞结构)中。

(2)为研究甲过程的物质合成情况,常使用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这一化合物,原因是                。

(3)在乙过程中,与DNA上起点结合的酶是         。

已知该过程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

(4)丙过程通过   与mRNA上的密码子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

在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乙、丙过程但不能发生甲过程的细胞有    。

【答案】

(1)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线粒体或叶绿体 

(2)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据放射性强度变化来判断DNA合成情况(答案合理即可) (3)RNA聚合酶 26% (4)tRNA上的反密码子 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

【解析】

(1)根据图示生理过程可知,甲表示以DNA两条链为模板的复制过程、乙表示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的转录过程、丙表示合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在真核细胞中,复制和转录既可以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或叶绿体中。

(2)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是合成DNA分子的原料之一,故可根据放射性强度变化及出现位置来判断DNA合成情况。

(3)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结合在DNA分子的某些部位,催化RNA分子的合成;根据题意,可推知模板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5%,α链中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100%-54%-19%=27%,故模板链中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也为27%,由此可计算出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25%+27%)÷2=26%。

(4)在翻译过程中,tRNA上的反密码子会与mRNA上的密码子相互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

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发生甲、乙、丙过程。

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会发生增殖和分化,故可以进行甲、乙、丙过程。

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增殖,但可以进行蛋白质合成,所以能发生乙、丙过程。

20.某自花受粉、闭花传粉的花卉,其花的颜色有红、白两种,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

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控制,但不清楚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控制情况。

回答以下问题:

(1)若花色由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该植物种群中红色植株均为杂合体,则红色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2)若花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如图所示。

①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符合孟德尔的    定律。

②该植株花色为    ,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    。

③该植株进行测交时,应对母本如何操作?

          。

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    ,红色植株占    。

(3)假设茎的性状由C、c,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有d基因纯合时植株表现为细茎,只含有D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

那么基因型为CcDd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答案】

(1)红色∶白色=2∶1 

(2)①分离 ②红色 同源染色体 ③花未成熟前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白色 1/2 (3)粗茎∶中粗茎∶细茎=9∶3∶4

【解析】

(1)从“该植物种群中红色植株均为杂合体”可推导出,红色为显性性状且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不能成活,红色植株(Aa)自交后代AA(死亡)∶Aa(红色)∶aa(白色)=1∶2∶1,故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白色=2∶1。

(2)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但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从题图中信息可知该植株(AaBb)的表现型为红色。

该植株为自花受粉、闭花传粉植物,故杂交时应在母本花未成熟前去雄→套袋→授粉→套袋处理;由于A、b位于一个DNA上,a、B位于另一个DNA上,故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可得到AAbb(白色)∶aaBB(白色)∶AaBb(红色)=1∶1∶2,故后代中红色占1/2。

(3)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C_D_的植株表现为粗茎,基因型为ccD_的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基因型为C_dd和ccdd的植株均表现为细茎。

由于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故基因型为CcDd的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为:

C_D_(粗茎)∶ccD_(中粗茎)∶C_dd(细茎)∶ccdd(细茎)=9∶3∶3∶1,即粗茎∶中粗茎∶细茎=9∶3∶4。

21.如图一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

图二为从蛙体内剥离出某反射弧的一部分,甲为神经中枢,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

(1)F处的结构名称是     ,在F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其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原因是      。

(2)图中E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

(3)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动作电位传导方向    (相同、相反)。

(4)欲探究图二中左侧神经为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方法步骤是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3的神经纤维外(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②用电刺激实验位点   ,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次,则左侧神经元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次,则左侧神经元为传入神经。

(5)某患者体内产生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可与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并使其失活,导致患者肌肉萎缩。

这种疾病从免疫调节看属于    病。

【答案】

(1)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2)内正外负 (3)相同 (4)4 2 1(或1 1 2) (5)自身免疫

【解析】

(1)F为连接D、C两个神经元的结构,应为突触。

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神经冲动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2)神经纤维上E点兴奋时,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3)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为正电位,正电荷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故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相同。

(4)由于甲为神经中枢,与其左右两侧的神经纤维通过突触连接,因此神经冲动在两侧神经纤维与甲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本小题可以采用“假说—推理”的方法解答:

首先假设左侧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则兴奋的传导方向只能是“4→3→2→1”,刺激4,兴奋经过3和2时,各引起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一次;若左侧神经元为传入神经,则兴奋的传导方向只能是“1→2→3→4”,刺激4,兴奋只能到达3,不能到达2,故微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一次。

(5)患者自身产生的抗体攻击自身的神经递质的受体并使其失活,这属于自身免疫病。

22.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南区建有一个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展示了较新的生态污水(常富含N、P)处理技术。

如图是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构造示意图(箭头示水流方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的上行池和下行池中均栽有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具有一定    能力的湿地植物,它们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能通过    作用合成有机物,并将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    营养级。

这些人工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避免       ,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

(2)人工湿地的植物根系常形成一个网络样结构,网络样的根系不仅能直接吸附和吸收污水中的    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    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它们能够通过分解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湿地基质常使用碎石等多种材质,碎石间留有一些空隙有利于促进根部的    。

(3)污水脱氮过程离不开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据此分析,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分别生活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   池和    池。

流入湿地的污水在“先下后上”的过程中,与        充分接触,得到了明显净化。

(4)若研究该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能力,应对    的水质进行监测,通过比较    含量的差值,来分析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

经人工湿地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作为非饮用水用于很多生产过程,不仅减少了污染还    。

【答案】

(1)净化污水 生产者 光合 太阳能(或光能) 第一 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生物生存造成威胁) 

(2)N、P 微生物(分解者) (有氧)呼吸作用 (3)下行 上行 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分解者) (4)进水口和出水口(缺一不可) 进水口和出水口N、P 节约了水资源

【解析】

(1)因该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展示了较新的生态污水处理技术,所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应具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它们属于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将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

这些人工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避免外来物种入侵,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植物生长需要吸收N、P等,而且为分解者提供环境条件,有利于分解者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3)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正常生活分别需要好氧环境和厌氧环境,下行池属于有氧环境,而上行池属于无氧环境,所以硝化细菌在下行池中,而反硝化细菌在上行池中。

“先下后上”有利于水分和植物、微生物充分接触。

(4)如果检测净水能力,需对进水口、出水口进行N、P含量的比较,如果净水效果好的话,出水口的N、P含量要比进水口中的低许多,反之则说明净水效果不好。

净化后的水可作为非饮用水用于很多生产过程,如灌溉等,可以节约水资源等。

23.科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