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56951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docx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性质:

必修课

(二)课程类型:

B类

(三)课程类别:

专业(技能)课

(四)开设学期:

第一、二学年2、3学期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基础护理技术》是助产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护理专业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案中被确定为主干课程之一,是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为学生提供从事助产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

本门课程的任务是以基础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是研究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是学生具备护理专业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目的是培养护生必备的基本护理能力,加强其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护生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满足护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基础护理技术》是助产专业必修课程,以公共人文课程、护理学导论和医学基础课程为基础,让护生一入学就接触和了解护理专业,从而激发护生的专业情感和学习热情并对护生职业生涯起指导作用。

基础护理学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为后续的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儿科护理、社区护理、急危重症护理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2.熟悉护理的基本概念,树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指导实践

3.了解护理学的形成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能力目标

1.能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

2.能将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术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各项护理操作中

3.学会用科学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的专业能力

4.学会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提供系统化整体护理

(三)素质目标

1.具有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观念,具备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2.具有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的专业能力

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护士职业素质、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修养

5.热爱助产专业,具有为助产事业献身的奉献精神

四、参考学时 144学时

五、课程学分 8学分

六、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

参考课时

1

医疗护理环境

教学内容

1.医院

2.门诊部

3.住院环境

4.病床单位的准备

知识要求

1.掌握医院物理环境的具体要求

2.熟悉医院的社会环境及人体力学在护理中的应用

3.了解医院的概念、性质、任务、种类和医院的组织结构

能力要求

能运用人体力学原理进行各种铺床法

素质要求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病人关心体贴,确保安全

1.通过讲解掌握理论知识;

2.通过参观医院掌握医院门诊、急诊的护理工作,以及掌握病区的环境管理;

3.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回示、多媒体演示、模拟实训等的教学活动掌握铺床的操作技术。

14

2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教学内容

1.入院的护理

2.出院的护理

3.运送患者法

知识要求

1.掌握入院出院护理工作内容、分级护理的适应对象和护理要点

2.熟悉入院流程

3.了解平车、担架运送法,出院患者床单位的终末处理

能力要求

能正确实施轮椅运送法、平车运送法

素质要求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病人关心体贴,确保安全

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

2.通过录像,示教,练习,角色扮演等多种学习形式掌握运送患者的技术。

4

3

舒适与安全

教学内容

1.舒适

2.卧位

3.疼痛

4.患者安全的护理

知识要求

1.掌握临床常用卧位、掌握疼痛病人的护理措施;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2.熟悉不舒适病人的护理原则;疼痛的性质;病人安全意外的一般处置原则

3.了解舒适卧位的要求;疼痛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病人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能力要求

1.能正确安置各种卧位

2.能正确使用保护具

3.能正确协助病人更换卧位

素质要求

具有爱伤观念,做到护理操作过程中,语言亲切、态度和蔼,保证病人安全与舒适

1.通过讲解掌握理论知识;

2.通过角色扮演为患者安置各种卧位及协助其变换卧位;

3.通过练习掌握保护具的使用。

4

4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教学内容

1.医院感染

2.清洁、消毒、灭菌

3.洗手与手的消毒

4.无菌技术

5.隔离技术

知识要求

1.掌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隔离原则

2.熟悉各种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方法;隔离种类

3.了解医院感染的概念、分类、发生因素及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能力要求

1.学会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2.能正确完成无菌技术和隔离技术操作方法

素质要求

具有无菌和隔离观念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工作认真、求实,,确保病人安全

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

2.通过演示、回示、看录像、操作考核掌握无菌技术和隔离技术操作;

3.通过参观供应室了解供应室的工作。

18

5

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教学内容

1.病历管理

2.护理相关文件的记录

知识要求

1.掌握住院病历、出院病历的排列顺序;病历记录的原则

2.熟悉医疗护理文件记录的意义、和管理要求;熟悉医嘱的种类、医嘱处理的注意事项;病室报告书写顺序及要求

3.了解医疗和护理文件书写的重要性

能力要求

能正确绘制体温单;能正确处理医嘱;准确书写各项护理记录单、出入液量记录单

素质要求

具有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具备处理医嘱和护理文件书写的能力

1.通过讲授、图形演示法掌握理论知识;

2.教师指导学生自己绘制体温单、书写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病室报告、护理相关文件的记录;

3.通过医院见习进一步加强对相关护理文件记录的掌握。

6

6

患者的清洁护理

教学内容

1.口腔护理

2.头发护理

3.皮肤护理

4.会阴部护理

5.晨晚间护理

知识要求

1.掌握口腔护理常用溶液及其作用;压疮的概念、发生的原因、好发部位、预防、临床分期和护理

2.熟悉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晨晚间护理的目的、内容

3.了解床上梳头、沐浴法及卧床病人床整理

能力要求

能正确实施特殊口腔护理、床上洗发、床上擦浴及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素质要求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病人关心体贴,动作轻柔,确保病人安全

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

2.通过示教、回示、录像,掌握口腔护理、床上擦浴、及卧有患者床更换床单法的技术。

10

7

休息与活动

教学内容

1.休息

2.活动

知识要求

1.掌握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2.熟悉休息的条件,睡眠时相、周期、影响睡眠的因素、睡眠障碍类型

3.了解休息和活动的意义

能力要求

1.能正确运用护理措施促进病人休息和睡眠

2.能正确运用被动性关节活动范围练习,肌肉的等长练习和等张练习

素质要求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关心体贴病人、动作轻柔、确保病人安全

1.通过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掌握理论知识;

2.通过教师示教,同学的回示,教师指导学习操作技术;

3.通过练习(两人为一练习组)掌握操作技术。

4

8

饮食与营养

教学内容

1.营养与健康

2.医院饮食

3.饮食护理

4.特殊饮食护理

知识要求

1.掌握医院饮食的种类、原则和适用范围;一般饮食护理

2.熟悉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要素饮食的目的、适应证、注意事项

3.了解人体胃肠外营养

能力要求

能对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能规范进行鼻饲法操作

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操作规范、关心体贴病人,确保病人安全

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

2.通过网络,查阅资料认识饮食与营养,饮食与疾病的关系;

3.通过示教、学生回示、反复练习掌握鼻饲的基本操作。

8

9

排泄护理

教学内容

1.排尿护理

2.排便护理

知识要求

1.掌握排尿、排便异常病人的护理;导尿术、留置导尿术及灌肠术的注意事项

2.熟悉排尿、排便活动的评估内容;导尿术、留置导尿术及灌肠术的目的;常用的灌肠溶液的种类及作用

3.了解口服高渗溶液清洁肠道、简易通便法

能力要求

能正确实施导尿术、留置导尿术及灌肠术

素质要求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操作规范、关心体贴病人,保护病人的隐私,确保病人安全

1.通过教师讲授、多媒体、图片演示掌握理论知识;

2.通过教学录像、示教、实践训练掌握操作技术。

14

10

冷热疗法

教学内容

1.概述

2.冷热疗法的应用

知识要求

1.掌握冷热疗法的禁忌;热水袋、冰袋应用方法;乙醇拭浴

2.熟悉冷热疗法的应用目的、效应

3.了解冷热疗法的影响因素

能力要求

能正确实施冷、热疗法

素质要求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操作规范、关心体贴病人,确保病人安全

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

2.通过示教,实物演示,多媒体掌握技术操作;

3.反复练习掌握冷热疗的技术。

6

11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教学内容

1.体温的观察和护理

2.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3.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4.血压的观察和护理

知识要求

1.掌握生命体征的正常值、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异常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2.熟悉生命体征的生理变化;体温计、血压计的种类及构造

3.了解生命体征有关的解剖和生理知识

能力要求

能正确测量和记录生命体征,并对异常病人给予相应的护理

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操作规范、数值准确、关心体贴病人,确保病人安全

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

2.通过示教、回示、录像、反复练习及角色扮演等方式掌握生命体征的测量及护理技术。

10

12

药物疗法

教学内容

1.给药的基本知识

2.口服给药法

3.雾化吸入法

4.注射给药法

5.局部给药法

知识要求

1.掌握药疗原则、注射原则;各种注射的目的、部位及注意事项;青霉素过敏休克的预防及处理

2.熟悉给药的基本知识,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

3.了解局部给药法

能力要求

能正确实施口服给药、各种注射技术、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

素质要求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操作规范、关心体贴病人,确保病人安全

1.通过讲授、多媒体试听教学结合实物演示法来掌握理论知识;

2.通过示教,回示、教师指导、学生练习(两人为一组练习)掌握技术操作。

114

13

药物过敏试验法

教学内容

1.青霉素过敏试验

2.其他药物过敏试验

知识要求

1.掌握青霉素过敏休克的预防、临床表现、皮试液的配置及青霉素过敏休克处理

2.熟悉其他药物过敏试验

3.了解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

能力要求

能正确实施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

素质要求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操作规范、关心体贴病人,确保病人安全

1.通过讲授、多媒体试听教学结合实物演示法来掌握理论知识;

2.通过示教,回示、教师指导、学生练习(两人为一组练习)掌握技术操作。

4

14

静脉输液

教学内容

1.概述

2.静脉输液技术

3.输液微粒污染及防护

知识要求

1.掌握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静脉输液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

2.熟悉静脉输液的目的;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

3.了解静脉输液的原理;输液微粒污染

能力要求

1.能正确实施周围静脉输液

2.正确计算输液速度和时间

3.能准确判断和处理静脉输液反应、输液故障

素质要求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操作规范、关心体贴病人,确保病人安全

1.通过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掌握理论知识;

2.通过教师示教,同学的回示,教师指导学习操作技术;

3.通过练习(两人为一练习组)掌握操作技术。

6

15

静脉输血

教学内容

1.概述

2.静脉输血技术

3.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知识要求

1.掌握输血前的准备;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静脉输血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

2.熟悉静脉输血的目的、血液制品的种类及适应证

3.了解自体输血

能力要求

能准确判断和处理静脉输血反应

素质要求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操作规范、关心体贴病人,确保病人安全

1.通过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掌握理论知识;

2.通过教师示教,同学的回示,教师指导学习操作技术;

3.通过练习(两人为一练习组)掌握操作技术。

4

16

标本采集

教学内容

1.标本采集的意义和原则

2.各种标本采集的技术

知识要求

1.掌握标本采集的原则;掌握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

2.熟悉各种标本采集的目的

3.了解标本采集的意义

能力要求

能正确实施各种标本的采集

素质要求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操作规范,方法正确

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

2.通过演示,录像教学掌握技术操作;

3.通过练习掌握标本采集技术。

2

17

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抢救技术

教学内容

1.病情观察

2.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知识要求

1.掌握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各种抢救技术的注意事项

2.熟悉病情观察的内容、方法;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及抢救设备的管理要点

3.了解胃管洗胃的原理

能力要求

能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术、吸痰法、洗胃法、吸氧法;能正确计算吸氧的浓度;准确判断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

素质要求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急救意识,操作规范、关心体贴病人,确保病人安全

 

1.通过见习急救中心,了解急诊室的环境及常用抢救物品;

2.通过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掌握理论知识;

3.通过教师实物演示,学生回示,反复练习掌握操作技术;

4.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了解抢救的过程。

14

18

临终护理

教学内容

1.临终关怀

2.临终护理

3.死亡教育

4.濒死与死亡

5.死亡后护理

知识要求

1.掌握死亡过程的分期;临终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及护理;尸体护理的注意事项

2.熟悉濒死、死亡的定义;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

3.了解临终关怀的发展过程及安乐死的由来

能力要求

能正确实施尸体护理

素质要求

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维护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1.通过讲授掌握理论知识;

2.通过举例、观看录像、讨论进一步掌握临终患者的身心变化及丧亲者的护理。

2

七、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探索以临床护理工作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的护理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学校的护理实训室,模拟病房等,运用示教练习、情景模拟、护理实践与技能考核、分组练习比赛等手段与方法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团队精神,职业素养。

  《基础护理技术》贯彻了“三基”原则,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操作,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爱伤观念、独立性思考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教授法、PBL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法、体验学习教学法、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室、护理实训室,通过展示图片、视频播放、模型展示、讨论分析、临床实习与见习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评价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将日常考核(10%)、实训考核(30%)和理论考核(60%)相结合给予综合成绩评价。

日常考核根据出勤率、课堂提问、作业、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

日常考核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训考核包括平时实践课练习考核和技能竞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心理素质、应变能力、临床实战能力。

分类比例

平时成绩10%

实训考核30%

期末成绩

仪表

出勤率

课堂表现

作业

练习

比赛

期末考试

100%

2%

3%

2%

3%

15%

15%

60%

 

(三)教学条件

1.课堂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借助多媒体、医学模型协助教学。

2.校内实训基地:

理实一体化教室和基础护理技能实训区、护士礼仪训练区、护理技能演示厅等功能区,创造与真实工作环境相同或相仿的训练环境,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

3.校外实训基地:

第五学年进入医院实习,科室实习结束由带教老师统一组织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书写实习总结,达到了规定的实习要求。

进一步完善学生临床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4.课外学习条件:

学院图书馆、学校精品课程网站、学院数字图书馆等。

(四)教材选用及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特点:

一是以“临床案例”导入,根据该案例的临床护理工作程序(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展开,所有知识和技能内容围绕案例讲解,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感性认识。

二是每项操作均从目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三方面进行阐述,在操作程序中又按照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的护理程序步骤进行了说明,注重突出技能。

三是增加了“知识拓展”,不但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扩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研室编写《基础护理实训》、《基础护理习题集》教材的编写,制定了规范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结合临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效的结合。

建议教材优先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材。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数字资源开发:

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资源网站,将各种教学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形成课程教学资源中心,实现师生网上互动和多媒体资源的共享,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不断增加教学资源的品种,提高教学资源的针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