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59811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1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docx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

丝印部分

1.与其它印刷方式相比,丝网印刷的特殊之处,也即它的主要特点?

一:

印品墨层厚:

立体感强、遮盖力强、墨膜强度大、耐光性好。

二、适用各种类型油墨(丝印油墨统称印料)油性、水性、合成树脂型、UV、粉状及各种涂料。

三、不受承印物种类、尺寸、形状的限制(1.印版柔软富弹性,接触性好2.印压小3.丝印版和印机具有多样性)。

四、产品耐光性强。

五、印刷方式灵活多样

2.丝网印刷有哪些种类,各种印刷方式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一、平面丝网印刷平面丝网印版:

固定,刮墨板移动平面承印物:

不动

二、曲面丝网印刷平面丝网印版:

沿水平方向移动,刮墨板固定曲面承印物:

随印版同步移动

三、轮转丝网印刷(圆网印刷):

连续印刷圆筒型丝网印版卷料圆筒印版与承印物作等线速同步移动

四、间接丝网印刷(可进行异形面印刷)间接丝印=平面丝印+移印(例:

丝印在玻璃上,硅胶头转印)花纸转印(丝印转印纸+转印(热转印、压敏转印、溶剂活化转印))

五、静电丝网印刷(非接触)高压电源正极:

金属丝网印版负极:

金属板承印物介于两极之间加热等法定影形成印迹,主要用于高温承印物,如出炉钢板。

3.了解丝网印刷的应用范围。

一、电子产品类如印刷电路板、厚膜集成电路、液晶器件、薄膜开关及印刷电阻

二、织物类服装、包、袋、鞋、帽、床上用品、印浆

三、转印花纸类陶瓷、玻璃转印花纸

四、广告类广告牌、巨形招贴画、灯箱广告

五、标牌类包括金属和塑料标牌、仪器面板及商标

六、艺术品类丝印版画、丝印线条画、丝印字画、壁挂及丝印油画等

七、包装类纸盒、容器

八、其他类剥墨印刷、玩具印刷、盲文印刷、香味印刷

3.丝网的性能要求、颜色要求?

1.抗张强度大抗张强度是指丝网受拉力时,抵抗破坏(断裂)的能力。

抗张强度大,丝网耐拉伸,可制高张力网版。

另:

吸湿强度变化应小。

2.延伸率小延伸率是指丝网在一定张力下其伸长量与原长之比,以百分比表示。

延伸率大,平面稳定性差,但丝印还要求丝网在一定张力下具有足够的弹性。

因此延伸率也不能为0,而是以小为好。

3.回弹性好回弹性是指丝网拉伸至一定长度(如伸长3%)后,释去外力时,其长度的回复能力,亦称伸长回复度,以百分比表示。

其值愈大愈好。

回弹后,印迹边缘清晰。

4.对温湿度变化的稳定性好。

软化点高的丝网,才能适应热印料丝印的要求;吸湿率小,制版质量才能稳定。

5.耐摩擦。

6.油墨通过性好。

跟织物表面光洁度有关。

7.对化学药品的耐抗性好。

未经着色的合成丝网是白色的,晒版时会引起紫外光的漫反射使感光图像出现光侧蚀,而降低成像的分辨力和清晰性。

丝网:

金黄、红及琥珀色(吸收紫外光,防止光晕现象)以淡色为好,深色要延长曝光时间

4.丝网的规格参数:

目数、丝径、孔径、网厚、网孔面积率。

1.目数(Mc):

单位长度内的网孔(目)或网线个数目数大小主要影响印刷图像的分辨率

2.丝径(D):

网线的粗度丝径大小与丝网的寿命及图像的分辨率关系密切S(细)、M(中细)、T(中粗)、HD(粗)

3.孔径(Mo):

网孔的开度,网孔面积平方根方孔:

Mo=1/Mc-D孔径与油墨的颗粒尺寸及印迹墨层厚度的关系密切

4.网厚(Ft)丝网无张力状态时平均厚度Ft=1.5~2.0D

5.网孔面积率(A):

单位面积内网孔面积所占的百分比A和Ft一起决定墨层厚度或油墨通过量墨层厚度:

Ih=Ft×A透墨量:

V=Ft×A×面积

5、 绷网的质量要求。

张力适当。

绷网张力受材料的弹性极限和印刷时丝网的伸长极限的制约。

丝向一致:

经、纬线各自平行,互成垂直,正拉:

力向与丝向保持一致,网夹可横向移动

张力不足引起卷网。

张力均匀:

绷好的网在网版上各处的张力基本一致,保证印版图像的相对稳定性,防止印版图像在印刷时发生形变。

4.张力稳定:

绷好的网张力不变或少变

6、 影响丝网版张力下降的原因?

丝网松弛:

“持续拉网”和“反复拉紧”的绷网方法

网框变形:

网框预应力处理或选用强度更大网框

7、为减少网框变形对张力的稳定性影响,如何对网框做预应力处理?

8、 绷网有哪些步骤?

第三章

1、 丝网印版有哪些方面的质量要求?

一、再现性:

建立在丝网上的模版,对原稿图像的再现能力,表现为图像精度、像边清晰性及图像的分辩力。

1图像的精度:

图像的位置及尺寸精度。

2清晰性:

模版像边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整齐程度。

包括三要素:

肩锐性、架桥性、平整性。

3丝印版的分辩力:

能印得最小的图像及间隔尺寸,它与模版本身的分辩力和丝网的参数有关。

二、印刷面模版的厚度;丝印版印刷面的模版厚度影响到印迹的墨层厚度及清晰性,尤其对细小图像(如电路板、网点等)的影响更大。

三、耐印力;模版能承受印刷次数的能力

四、脱膜性;指模版从印版的丝网上去除的难易程度。

2感光材料有哪些基本组成成份?

其基本组成为:

成膜剂+感光剂+助剂。

1、成膜剂起便于施工的作用,它决定着模版的粘网牢度和耐抗性。

2、感光剂是在蓝紫光照射下,能起化学反应,且能导致成膜剂聚合或交联的化合物。

3、助剂为调节主体成份性能的不足,需要加入的一些辅助剂,如分散剂、着色剂、增感剂、增塑剂、稳定剂。

3丝印感光胶选用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①图像的分辩力和清晰度;

②印数;

③油墨类型;

④承印面的情况;

⑤丝网目数;

⑥制版速度、价格及方便性。

4选择丝印晒版设备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1)光源的发射光谱与感光材料感光光谱匹配

(2)光源发光效率高、强度大

(3)光源的活性光稳定性好

(4)光源的热辐射尽量小

(5)光源的光线几何性好

(6)面发光强度尽可能均匀

(7)安全卫生,经济高效

5丝印感光胶的感光机理是什么?

感光膜因曝光而硬化,成为不溶水的版膜。

1.重铬酸盐:

在6价铬离子进行光还原变成3价铬离子时,如果与PVA共存的话,其羟基的一部分受到氧化,其PVA的水溶性也因此减小。

同时由于生成的3价铬离子的非共有电子,形成聚乙烯醇的羟基并配位结合,通过交联反应,PVA的不溶水性更进一步深化,使胶体产生光固化。

2.重氮盐类:

聚乙烯醇与重氮树脂交联反应,曝光部分硬化后形成模板,未感光部分显影除去。

3.丙烯醇酯:

具有高感光度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酯有3个光官能团以双键结合,显示了极好的光硬化性,其硬化后是不溶于水的。

因此,与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的混合就变得很困难。

把长皂化值低的具有可溶性的有机溶剂聚乙烯与丙烯酸酯一起进行混合溶解¬¬¬,可以制成丝网PS版用的感光材料。

6丝印制版的制版机理?

利用感光胶(膜)的光化学变化,即感光胶(膜)受光部分产生交联硬化并与丝网牢固结合在一起形成版膜,未经感光部分经水或其它显影液冲洗显影形成通孔,而制成丝印版。

7影响曝光的因素有哪些?

1.晒版曝光量2.曝光时间的确定3.曝光距离的确定4.温,湿度的影响5.双光源造成的光衍射的影响6.晒版机真空度造成的光衍射6.曝光光源的种类

8直接法、间接法、直间法制版各自的工艺流程?

三者的优缺点比较。

1、直接法制版直接把感光胶涂布在网面上,经晒版显影制得印版。

感光胶调配——感光胶涂布——涂布感光液——晒版——显影——晾干、全面曝光晾干

2、间接法制版在涂有感光液的胶片上制版,再转拓到丝网。

胶片敏化——曝光——活化——显影——转拓——涂胶——揭去胶片片基

3、直间法制版先把感光胶层转贴到丝网上,揭去片基后晒版、显影得到印版

转贴感光胶片——干燥——剥离片基——晒版——显影——修整

三种工艺的比较

直接法:

直接把感光胶涂布于网上,图像直接晒到丝网上

间接法:

图形晒到感光片上,显影后把感光层转移到网上把

直间法:

感光片上的感光层转贴到网上,图形直接晒到网上

直接法:

工艺简单,质量差,耐印率好,成本低

间接法:

……复杂,……好,………差,……高

直间法:

……较简单……居中………居中……居中

第五章

1、丝网印刷机的分类方式?

一、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

手动、四分之一自动、半自动、四分之三自动、全自动丝印机。

二、按网版形式分为平网机和圆网机两大类。

三、按承印物表面形状可分为平面丝网印刷机和曲面丝网印刷机。

四、按印台形式分类可分为平台式、滚筒式、扇式及夹件式四种

五、按用途分类其大类有印染业用丝印机,电子业用丝印机。

六、按印刷色数分类分为单色机和多色机

七、按印刷面积分类除有印几毫米电子元件的专用机外,还有八开、四开、全开的通用机。

八、按油墨转移方式分类;丝印机油墨转移方式除了有用墨刀刮印实施油墨转移外,还有磁辊丝印机,静电丝印机及间接丝印机。

2、墨刀的作用、种类、刮墨刀的断面形状对印刷的影响?

刮墨刀亦称刮板,是用来刮动网版上的油墨,使之漏印在承印物面上的一种工具。

它主要有四方面的功能:

填墨:

行刮时,能使油墨充分地填入网孔内;

除墨:

行刮时,能尽可能地除尽网面上的油墨,刀过墨除;

匀墨:

印刷行程完成后,用回刮的方法将油墨均匀分布在网版上。

刮墨刀压网版与承印面接触;

刮墨刀的种类:

固定式刮墨刀、活动式刮墨刀、V型刮墨刀

刮墨刀的断面形状对印刷的影响:

断面形状的关键部分是发挥线接触功能的边锐度,它会影响到接触率、出墨量和印迹清晰度。

因此,选用刮刀时要考虑多种因素:

承印物材质;承印物外形;墨层厚度要求及图像特点等。

3、刮墨刀的性能要求?

1、弹性2、硬度:

通常规则是:

印软质材料用硬橡胶,印硬质材料用软橡胶。

3、耐磨性4、耐溶剂性5、抗曲变性

4、丝网印刷的干燥有哪些种类?

一、自然干燥热稳定性差的印品,尤其是多色彩色套印的纸类印品采用。

二、热风干燥通过强热气流循环的干燥方法。

三、红外线干燥:

红外线能转换成较大的热量,且对油墨的穿透力强,比常规电热器的能量使用率高。

四、紫外线干燥即用紫外线照射油墨使其干燥的方法。

五、微波干燥

5、选择干燥设备应考虑哪些因素

①根据使用的油墨选择干燥设备。

油墨主要有挥发干燥型、氧化聚合型和加热固化型等。

在印刷后要根据所用的油墨的类型选用相应的干燥设备。

②根据印刷工艺要求选择干燥设备。

如果使用自动化程度高、印刷速度快的印刷机,就要选用与干燥速度相适应的干燥设备。

③根据承印物种类选用干燥设备。

由于承印物的规格不同、形状不同、重量和材质也不同,所以,选用干燥设备时要综合全面考虑这些因素。

④根据承印物的印刷批量来选择干燥设备。

在丝网印刷中,承印物的印刷批量大小不一,少则几件、几十件,多则上千件、上万件,选择干燥设备时,要考虑到印刷批量的大小

印刷故障解决方法:

书208

凹版印刷工艺部分

第一章概论

1、凹版印刷原理;

◆凹版印刷的原理是供墨装置将油墨供到凹版的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

◆在刮墨刀的作用下,将凹版印版表面(印版的非图文部分)的油墨刮除干净。

◆通过印刷压力的作用,凹版网穴(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完成一次印刷。

2、凹版印刷特点,应用;

特点:

(1)墨层厚、色彩鲜艳

(2)耐印力高,相对成本低(3)适合连续绵延的图案的印刷(4)适用范围广(5)适合长期投资(6)凹印设备的综合加工能力强(7)采用短墨路的供墨方式(8)凹版印刷机的印刷速度快(9)凹版印刷图像的层次和色彩通过油墨的厚度来再现(10)凹版印刷采用直接印刷方式进行印刷(11)油墨中的溶剂易挥发,凹版印刷对环境污染大(12)制版工艺复杂,不稳定因素多,周期长,费用高(13)印品墨迹处有白线或印品的边缘有锯齿(14)不利于文字的印刷

应用:

(1)塑料包装印刷

(2)纸质包装(3)装饰印刷(4)转移印花(5)出版印刷

4、凹版印刷的分类,区别;

1、手工雕刻腐蚀凹版:

定义:

在金属版材上用手工雕刻出原稿图文,再用化学腐蚀液进行腐蚀制成凹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

特点:

①没有网屏,印刷品为连续调②完全手工雕刻

③主要用于有价证券的印刷④主要是点与线的组合

2、机械雕刻凹版定义:

采用机械方式直接在金属版材上雕刻出原稿图文制成凹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

特点:

①没有网屏,印刷品为连续调②图案比较复杂,一般为装饰图案③主要用于有价证券的印刷④防伪能力更强

3、照相凹版制版

4、照相腐蚀凹版特点:

①印版网穴开口面积相同、以网穴深度不同表达印刷品的层次②原版无网点、连续调阳图分色片

5、照相加网腐蚀凹版特点:

①印版网穴深度相同、以印版网穴开口面积不同表达印刷品的层次②原版半色调阳图分色片

6、道尔金腐蚀凹版特点:

①以印版网穴深度不相同、开口面积不同表达印刷品的层次②原版为连续调、半色调阳图分色片两套③具有胶印品擅长表现明快亮调的特点④具有凹印品在深调区颜色厚重的优点

7、电子雕刻凹版特点:

①以印版网穴深度不相同、开口面积不同表达印刷品的层次②原版为连续调反射分色片

第二章凹印刷制版工艺

1、凹版对原稿的要求;

①原稿的文字不能太小因为有锯齿

②尽量避免设计过多的专色色块和不同颜色的线条和文字。

③设计原稿时,原稿中的各种图元应该便于分开。

④设计原稿时,应该充分考虑印刷过程中的陷印。

2、网屏的组成、作用;

凹版网屏由透明的白线和不透明的黑地组成。

白线与黑块宽度之比为:

1∶2.5~1∶5;比值小则网墙窄,网穴大,图像再现性好,网墙易被刮墨刀损坏;比值大则网墙宽,网穴小,网墙耐磨,亮和中间阶调再现性差。

作用:

形成的网墙线,支撑刮墨刀,防止网穴中的部分油墨被刮墨刀刮去;防止印刷过程中油墨在网穴之间流动

3、凹印网线与平印网线的区别;

平版:

1、各色版的网点角度不同2、各色版的加网线数相同3、各色版上存在100%

凹版:

1、各色版的网点角度不同2、各色版的加网线数不相同3、各色版上不存在100%各色版的网穴个数相同

4、凹版网穴形态、形状、角度、线数等参数及其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凹版网穴形态

平版:

每一个网点可能有几百个曝光点(方形、圆形、菱形)

网点的形态变化多网点的排列变化多

凹版:

每一个由雕刻刀一次完成,不是多次雕刻的组成

网点的形态受到限制,只能是方形,菱形,扁菱形

激光雕刻:

六边形,八边形,圆形、个性化等网穴

凹版网穴角度

照相版:

改变网屏的角度30°、45°、60°、75°

凹版网穴线数

照相凹版:

由网屏的线数决定

电子雕刻凹版:

由网穴的深浅和开口决定,受网穴形态、网穴形状、网穴角度三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 凹版的制版

1、各种制版工艺流程细节;

2、各种制版方式的制版特点:

第四章凹版印刷设备

1、凹版印刷机的机构组成;给料机构、印刷机构、收料机构、干燥装置等四部分组成

2、凹印机供墨系统的种类,各自的特点;

给墨装置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即直接着墨、间接着和喷射式着墨。

1.直接着墨:

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其缺点是油墨易浸入印刷紧固机构内。

印版滚筒约有1/3浸入墨槽内,在它转动时,油墨直接传给印版滚筒,版滚筒表面多余油墨由刮墨刀2刮掉。

2.间接着墨:

间接着墨由墨斗辊进行着墨的方法。

墨斗辊8由橡皮布或牛皮胶辊制成。

墨斗辊半浸在墨槽1中旋转,其表面沾上的油墨转到上部位置时与印版滚筒P接触进行着墨,单张纸凹印机一般采用着墨方式,为了保证墨层的均匀上墨,中间墨斗辊与印版滚筒的压力可以调节。

3.喷射式着墨:

印版滚筒约1/3浸入油墨槽,供墨装置结构由油墨刮刀2刮下的油墨可流回油墨容器1内。

经油墨过滤装置4过滤后,流到有盖的油箱5中,(由于油箱封闭,可减少油墨的挥发)墨泵6将油墨箱内的油墨打入油管然后提升到喷射口7,向印版滚筒着墨。

墨泵由单独的电机驱动。

由于油箱容量较大,所以能充分供给油墨,如不需大量供墨时,墨泵可停止工作。

4.循环输量装置有以下优点:

油墨可连续不断地被搅动,并能有效地防止沉淀和起皮,从而保证了墨色均匀性;可以灌入大量油墨,在印刷过程中不需经常补灌油墨,使印刷品能保证色度一致。

这种供墨装置被各种类型的凹印机所广泛采用。

柔版印刷工艺部分

1、柔性版印刷的原理?

定义:

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

原理:

最初被称为“苯胺印刷”。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从墨槽经输墨辊传到网纹辊上,再传到印版上,经与压印滚筒之间的接触,把油墨传递到承印物上。

2、柔性版印刷的特点?

版材使用高分子树脂,柔软可弯曲、富有弹性2.制版周期短、设备简单、费用低3.承印材料广泛4.应用范围广5.油墨干燥速度快、无污染6.印刷速度快、效率高、生产周期短7.经济效益高8.印刷着墨量大,印品底色饱满9.机器结构简单,造价低,设备投资少,操作维修方便10.采用轻印压印刷,有利于瓦楞纸印刷11.印刷质量良好(相对)12.设备综合加工能力强(组合印刷)

3、描述一到两种柔性版印刷新技术(定义、原理、相对传统技术的优缺点)。

定义:

1、套筒印版技术:

在套筒上直接制版,然后把套筒版套在版滚筒上就可印刷,工作效率更高。

2、无轴传动技术:

无轴传动又称为虚拟电子轴、电子齿轮传动,将机械传动比转化为电子比,通过运算直接输入。

原理:

1、套筒印版技术:

在套筒上直接制版,然后把套筒版套在版滚筒上就可印刷,工作效率更高。

2、无轴传动技术:

无轴传动印刷机利用同步驱动技术,将传动轴、变速齿轮组等机械装置去掉,采用许多个交流电机来代替这些“轴”。

优缺点:

1、套筒印版技术:

低成本,高效率;装卸版安全.容易,减少装卸时间;储存方便,占地面积小;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使用寿命长;系统精度高。

2、无轴传动技术:

效率更高、磨损更小而且品质更卓越。

消除了机械齿轮传动中的齿轮侧隙及齿轮侧隙积累误差。

柔性版印刷新技术:

1.无溶剂型柔性版制版系统2.数字激光直接雕刻制版系统3.柔性版加工处理设备4.电子控制套筒清洗干燥装置5.无缝感光树脂套筒6.套筒印版技术7.印版衬垫8.新型网纹辊9.无轴传动技术10.模块化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11.高清网点柔版技术12.平顶网点制版技术

4、柔性版印刷主要的应用领域。

●包装印刷领域:

软包装印刷、瓦楞纸印刷、不干胶标签印刷、折叠纸盒的印刷

●出版印刷领域:

报纸、期刊、教材

●其他领域:

纸质手提袋及多层复合袋的印刷、信封、开窗信封的印刷、无间断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材料印刷

●第二章柔性版印刷的印前处理

1、柔性版制版有哪些特殊性?

为什么要进行网点增大补偿?

1)色彩简洁、明快、颜色鲜艳;

2)高光和暗调处层次平,中间调层次丰富;

3)线条和文字不要过细过小。

在实际生产中,从底片、晒版、印刷过程中网点始终在变化(主要是扩大),而柔印表现尤为突出,网点增大更为严重,网点的扩大会引起图像清晰度下降,细微层次丢失,整个画面色调变化。

所以网点增大是不可避免的,即要进行网点增大补偿。

2、网点增大的规律是什么?

1)网点的增大总是发生在点的边缘,即边缘部分均匀地向外扩展;

2)不同百分比的网点扩大是一致的,但网点增大部分覆盖的面积是不同的,周长大的覆盖的面积增加的多(50%的网点扩大后覆盖的面积最大);

3)网点的扩大变化不是直线而是曲线,通常指的网点增大量是指50%网点处的网点增大值。

3、网点形状、加网线数对网点增大有何影响?

1)网点形状的影响同等面积而形状不同的网点在所受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周长越大的网点,其网点增大量也越大。

2)加网线数的影响网点增大量还与加网线数有关,一般说来,加网线数越高,网点增大量也就越大。

4、柔印版为什么要进行印版变形补偿处理?

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图文沿印刷方向(圆周方向)的尺寸被伸长,而滚筒方向的尺寸基本不变,这种变形波及到印版表面的图文,使得印刷出来的图文与原稿尺寸发生偏差。

5、什么叫陷印技术?

陷印的规则是什么?

1)陷印技术(补漏白技术):

为防止因印刷套印不准而引起的文字、图形、图像交界边缘露出承印物颜色的缺陷,对交界边缘进行收缩或扩张的处理方法。

2)基本原则是浅色入深色

浅色入深色的顺序大致是:

白、黄、青、绿、品红、红、蓝、黑

当内缩背景色为浅色时,增加背景的面积——“内缩”

当外延背景色为浅色时,减少背景的面积——“外延”

6、如何进行网点增大的补偿,采用什么方法?

1)层次曲线的调整,将扩大部分进行压缩(降曲线);

2)网点再现范围的调整,控制在10%~90%;

3)使用柔印高清网点技术,使用调频和调幅混合加网技术,完成印刷。

第三章柔性版印刷制版

1、版材的结构、特点?

结构:

聚酯保护层、感光树脂层、聚酯支撑膜

特点:

尺寸稳定、制版时间短、图像清晰质量高、版材厚度均匀、耐磨性好

2、版材的种类?

橡胶版(手工雕刻、模压、激光雕刻)、感光树脂版(固体感光树脂版、液体感光树脂版)、常用固体版——Cyrel版、CTP版(光敏型(银盐(复合型、扩散型)和非银盐(光聚合、光分解))、热敏型(热溶解型、热交联型、热烧蚀型、相变化型))

3、版材的选择依据(如判断题、填空题)?

1.硬度的选择:

表面光洁的承印材料,印版弹性要小些,硬度要大些;粗糙的承印材料表面,印版的弹性要大些,硬度要小些。

印刷实地或文字,印版的弹性要大些,其硬度应小些(肖氏硬度40~50);印刷网点或细线条,印版的弹性要小些,其硬度要大些(肖氏50~60)。

高速和长时间连续印刷后,印版硬度会逐渐增大,弹性降低,回弹不足。

要求印刷时须保持轻压力印刷,避免印版弹性下降过多。

为保证油墨转移性,弹性承印物印刷时,要选软的印版,瓦楞纸印刷用肖氏硬度为30±5的印版;塑料袋:

44~58;窄幅包装印刷:

49~58。

2.塑料薄膜印刷:

属于非吸收性材料,进行层次印刷时,一般选高品质版材。

如CyrelUXL和CyrelNOW。

标签和软包装印刷:

印品质量要求高,应选曝光宽容度大的版材,如CyrelEXL。

瓦楞纸箱印刷:

CyrelTDR、DRC,要求版材图文深度大,硬度(34-42)适合瓦楞纸板的印刷要求。

4、版材的存储

1.未曝光固体版材的储存:

平放,不能受重压;阴凉干燥储存,温度4-38℃,湿度40%-60%,避紫外线保存;存放时每两块印版间应有隔离材料。

注意:

应在生产后12个月之内使用。

2.印刷后固体版材的储存:

储存温度4~38℃;远离热源和光源;远离臭氧源;黑色PE膜封存,且互相隔开;喷洒防护液。

5、感光树脂的组分,各组分的作用?

感光树脂——又称为感光性高分子或光敏树脂,在光的作用下,能够短时间内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高分子物质。

——主要包括:

光分解、光交联和光聚合

组成作用:

高分子材料——版材的主要成分,决定版材的物理性能。

增感剂(光敏剂、光引发剂)——通常使用羰基化合物。

不饱和单体(交联剂)——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聚合或交联的主体。

热阻聚剂等助剂——在加工成型、运输、储存过程中阻止其反应。

6、感光树脂版的制版机理?

感光性树脂版材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首先引发剂分解产生游离基,游离基立即与不饱和单体的双键发生加成反应,引发聚合交联反应,从而使见光部位(图文部分)的高分子材料变成难溶甚至不溶性的物质,而未见光部位(非图文部分)仍保持原有的溶解性,可用相应的溶剂溶去未见光部位的感光树脂,而见光部位保留,形成浮雕图文。

7、液体型、固体型感光树脂版的制版工艺流程,各流程起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晒版光源要求:

1.光源辐射能量要大,保证有足够的能量让其产生光化学反应。

2.能量分布均匀,使版材在各个方向都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液体(P45):

放置阴图片——将阴图片的乳剂面朝上放在下玻璃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