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9454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包装 印刷技术 复习精.docx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精

名词解释:

1.印刷:

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工艺技术。

2.定量:

定量是单位面积纸张的重量,单位为g/m2,即每平方米的克重。

3.纸张表面强度:

纸张的表面强度是指纸张在印刷过程中,受到油墨剥离张力作用时,具有的抗掉粉、掉毛、起泡以及撕裂的性能,用纸张的拉毛速度来表示,单位是m/s或cm/s。

4.文字信息处理(文字排版):

依据文字原稿及对印刷品的要求,确定适当的字体,字号,行距,字距,版式等,并利用文字信息处理设备对文字稿进行版面设计和排版。

5.印数,是一种图书或其它印刷品出版所印的数量。

6.图像信息处理定义:

对连续调图像原稿进行颜色分解和缩放处理,得到网目半色调图像底片的过程。

7.透射密度:

通过像片之前与之后光通量比值的对数,适于透明正片或负片。

一种过滤器的遮光能力。

8.反射密度:

照射于像片的光通量与被像片反射的光通量比值的对数,适于不透明的感光材料。

一种表面的遮光能力。

9.层次:

层次是指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阶调的密度等级。

通常用灰梯尺来量度

10.层次曲线:

原稿密度和复制品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层次曲线。

11.连续调图像:

相对于人眼分辨临界数值(1’-1’30”),空间上不能分割成像素的图像。

以小于人眼分辨力的物理介质(极细的染料、颜料等)构成的图像,均是连续图像,其中颜色及明暗变化是连续而不分等级的连续调图像。

11.印刷像素重构将原稿像素转变为可传递印刷像素的过程

12.线条图像

13.半色调图像

14..阶调:

阶调是图像信息还原中,一个亮调均匀的面积的光学表现。

阶调值通常用阶调对光的透射和反射的程度(密度)表示。

15.压痕是利用钢线,通过压印,在纸片或印刷品上压出痕迹,或留下供弯折的槽痕。

16.原稿:

是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

17.印版:

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18.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又名DTP(DeskTopPublishing),可以完成对图像的输入、图像分色及处理、图形绘制、文字输入、页面排版、图文混合排版、输出胶片等基本工作。

GUI图形用户界面,形象化的图标操作,统一的操作风格,便利的开发环境,多任务系统,系统资源,共享,WYSIWYG所见即所得

19.油墨:

是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

它主要由色料、连结料和辅助剂组成。

20.承印物:

是指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

21.特种印刷:

是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的总称。

22.包装印刷:

以满足包装要求为目的,在包装材料、包装容器上印刷图文。

23.色光加色法:

按红、绿、蓝三原色的加色混合原理生成新色光的方法为色的加色法。

色光相加得到的色光亮度等于相加色光的亮度之和。

RGB模式为加色法模式

24.色料减色法:

指按黄、品红、青三原色料(如颜料、油墨)减色混合原理成色的方法。

色料混合后得到的颜色明度降低。

CMYK模式为减色法模式

25.人眼的分辨率:

图像像素的边长或直径小于0.073mm,或视觉角度小于1′30″即可认为图像是视觉连续的。

26.层次:

层次是指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阶调的密度等级。

通常用灰梯尺来量度。

27.龟纹:

任何两种周期性结构的图案叠加时,很可能产生第三种周期性结构,即莫尔花纹,当莫尔花纹能被人眼看见时,就称作龟纹。

28.连续调:

色调值是连续渐变的画面阶调称为连续调.

29.网目调:

用网点大小表现的画面阶调。

30.网屏线数:

是指网屏上单位长度内所含有的平行线的数目(线数/英寸、线数/厘米)

31.网距:

丝网版与承印物之间的距离。

32.网线角度:

基准线与网目线的夹角。

33.三色学说视网膜存在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对红、绿、蓝三种光线敏感的视色素

34.对立颜色学说:

也叫做四色学说,假定视网膜中有三对视素:

黑一白视素,红—绿视素,黄一蓝视素.

35.阶段学说

36.孟塞尔颜色标定方法:

它用双椎体模型,把各种表面色的3种基本特性:

色调、明度、饱和度全部表示出来。

从底部的黑色过渡到顶部的白色共分成11个在感觉上等距离的灰度等级。

37.CIE标准色差学系统: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颜色测量原理、基本数据和计算方法,称做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CIE标准色度学的核心内容是用三刺激值及其派生参数来表示颜色。

38.色差:

又称色像差,是透镜成像的一个严重缺陷,色差简单来说就是颜色的差别,发生在以多色光为光源的情况下,单色光不产生色差。

(一)各种波长的光将以不同的程度而色散。

(二)定量表示的色知觉差异。

40.四色工艺:

用黄,品红、青、黑四种油墨进行彩色复制的工艺。

41.底色去除:

四色复制过程中,暗调部分降低三原色比例,相应增加黑色比例。

41.非彩色结构工艺:

在整幅印刷图像中所有的非彩色成分由黑色油墨印刷而成。

42.彩色校正的必要性

43.AM网点:

调幅加网,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固定,网点按行列排布。

44.FM网点:

调频加网,网点出现的频率随频率随图像的深浅随机分布。

45.彩色复制原理(分色原理):

颜色的分解是利用红、绿、蓝滤色片,对原稿反射或透射的色光选择性的透过和吸收,制作色光三原色的补色版。

46.油墨粘度:

是一层流体对另一层流体作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阻力,即流体流动的内部阻力。

47.油墨的干性:

油墨的干性是油墨印到承印物上后干燥需要的时间。

48.油墨的流动度:

一定体积(0.1cm3)的油墨样品在规定压力(200g)下,经一定时间(15min),所扩展成圆柱体直径大小,以毫米(mm)表示。

49.印刷实地密度的概念:

指用某一色墨在承印物上印成实地色块的反射密度。

50.PS版:

预涂感光树脂版预先涂布的感光层可随时进行晒版平印版

51.喷墨印刷:

有时也称喷码印刷,是指有计算机控制,通过喷墨器件使液体油墨形成高速微细墨滴组成的墨流,将细墨流有控制的从喷嘴射在承印物上,由微小墨滴组成图文的无版无压印刷方法。

52.电子分色加网工艺,指利用电子分色机,通过电子扫描分色方式和电子加网,将彩色图像原稿分解成单色(黄、品红、青、黑)的网点阴图或网点阳图并输出底片的过程。

53.工艺设计:

是将包装设计稿或一张原稿加工成成品的工序、技术方法的总体设计,是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化技术操作的重要措施。

54.灰梯尺:

梯尺是由浅至深逐一排列的密度块所组成,图像的每一级明暗层次都可在梯尺上找到相应的密度梯级。

55.色标:

检验色误差的量具。

制版设备颜色校正部分的设计就是以特定的色标为依据的。

色标有透射与反射两种。

56.色谱:

是彩色印刷的“蓝本”,反映了某一色彩域的色彩组合情况,其作用帮助人们分析、解剖某一色域的Y、M、C网点配比,色谱中反映出中性灰平衡的数据,是正确进行彩色复制的重要依据。

57.信号条:

主要用于人的视觉评价印刷品,功能比较单一,直接表达印刷品的外观质量信息。

58.测试条:

以密度计检测评价为主的多功能标记元件,通常是以视觉鉴别与密度计测试相结合,并借助于图表、曲线进行数值计算的测试条。

59.控制条:

是将信号条、测试条的视觉评价与测试评价组合在一起的多功能控制工具。

60.上光:

在印刷品表面涂上(或喷、印)一层无色透明涂料,干后起保护及增加印刷品光泽的作用,这一加工过程叫做上光。

61.烫金以金属箔或颜料箔,通过热压,转移到印刷品或其它物品表面上的加工工艺,叫做烫箔,俗称烫金,其目的是增进装饰效果。

62.模切:

是把钢刀片排成模(或用钢板雕刻成模)、框,在模切机上把纸片、印刷品轧切成一定形状的工序。

用普通切纸机无法裁切成圆弧或其它复杂外形的印刷品都需要进行模切。

63.压痕:

是利用钢线,通过压印,在纸片或印刷品上压出痕迹,或留下供弯折的槽痕。

简答题

1.传统印刷五大要素

(一)原稿

(二)印版(三)油墨(四)承印物(五)压力【印刷机械】

2.特种印刷

与普通印刷是相对而言的。

在国家标准《印刷技术术语》中,特种印刷定义为:

特种印刷是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的总称。

特种印刷的特点:

印版材料、施印方式、转印材料、承印物多种多样,在印刷数量上,一般少于传统的印刷

3.特种印刷的分类

(1)按印版特点分类命名。

例如:

孔版印刷、珂罗版印刷、柔性版印刷等。

(2)按承印物材料分类命名。

例如:

铁皮印刷、织物印刷、玻璃印刷、塑料印刷等。

(3)按承印物形状分类命名。

例如:

球面印刷、曲面印刷等。

(4)按印刷油墨分类命名。

例如:

苯胺印刷、发泡印刷等。

(5)按印品的用途分类命名。

如:

电路印刷、商标印刷、盲文印刷、证券印刷等。

(6)按印品加工后的特点分类命名。

例如:

立体印刷、变画印刷、香味印刷、磁性印刷等。

(7)按印刷原理分类命名。

例如:

喷墨印刷,静电印刷等。

(8)按印刷品各自的使用目的和职能对主要的印刷方法给以分类命名

4.包装要求的基本适性,如:

(1)耐摩擦性。

承受自动包装时的机械摩擦和机械夹持.

(2)耐包装充填性。

充填物料时,不发生粘滞现象。

(3)耐内容物性。

不受内容物中的油脂、酒精、界面活性剂的侵害。

(4)耐水性。

在蒸煮中不脱落.

(5)耐光性。

能承受在流通、陈列时的光线照射。

(6)无臭性。

印墨气味不转移到内容物中。

(7)引人注目性。

准确表达商品特点,强烈吸引顾客注意。

5.简述层次压缩调整的必然性和调整依据。

(10分)

答:

必然性:

彩色复制中采用的原稿种类繁多,密度范围相差甚大,但其密度范围通常都大于印刷复制能再现的密度范围,因此,复制过程中必须对原稿的层次进行压缩以适合于印刷工艺的要求。

(4分)

压缩调整的依据:

(1)人眼的视觉非线性。

根据盂塞尔视觉原理和视觉生理特性,证明人眼视觉对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不同,在亮凋区的分辨灵敏度高,在暗调区的分辨灵敏度差。

通过大量优质印刷品的分析和反应,层次调整的重点应放在高光调和浅中凋。

(2分)

(2)印刷工艺条件。

考虑实际生产中机械设备、材料(纸张、油墨等)、工艺参数等具体条件。

(2分)(3)艺术加工的需要;要视原稿和客户对复制品在艺术加工上的要求而灵活掌握,即强调主要部分,损失次要部分,突出主题。

(2分)

6.一般印刷工艺概略

7.网点图像印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原稿上图像的明暗层次,依靠每个网点面积的变化,在印刷品上得到再现。

(2)利用人眼分辨力,网点图像在宏观上呈连续性的原理。

8.四色工艺

用黄,品红、青、黑四种油墨进行彩色复制的工艺。

9.非彩色结构(GCR)与底色去除(UCR)工艺的区别

①底色去除在去除范围上有局限性,去除量也受到限制,一般只能作30~40%的去除。

非彩色结构则可作全阶调去除,且去除量不受限制,原则上可达到80—100%的去除量。

②在底色去除工艺中,黑版的补充量一般由操作者托经验而定,而非彩色结构中黑版补充量和层次曲线可自动改变。

③最主要的区别是,底色去除只对图像暗调区域起作用,非彩色结构则可对整个图像和复色系统起作用。

通过计算机计算的黑版补充量确保了整个颜色系统的性质不变.

10.黑版作用:

(1)由于黄、品红、青三色墨的色彩特征缺陷,影响图像的灰色再现,黑版的加入,可弥补三色灰严衡的不足,

(2)提高画面对比度;

(3)改善暗调的细微层次,

(4)用黑墨可取代一部分彩墨,降低成本高的彩墨消耗,

(5)用黑墨取代一部分彩墨,避免了油墨层堆积过厚。

更适合于高速湿压湿印刷。

黑版的分色可以很灵活,其调子长短、深浅可根据原稿情况,材料、设备情况确定。

11.选择网频线数的依据

原稿种类;(2’)印刷品用途;(2’)印刷机种类;(2’)油墨、纸张等(2’)(阐述明确,另加2’)

12.色彩再现原理:

并列呈色——先减色,后加色

部分重叠——重叠部位减色,未重叠部位同并列

重叠呈色——减色

 

13.灰平衡的概念:

灰平衡指以黄、品红、青三色版按不同网点面积配比在印刷中生成中性灰。

14.确定灰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印制灰平衡图表

直接从专门设计的灰平衡图表中找出若干不同深浅的中性灰色可绘出一组中性灰平衡曲线。

(2)印制色谱

以实际生产中所用的三原色油墨印制色谱,从色谱上选择一系列中性灰色块。

鉴别印刷品是否千衡时,从色谱上选择近似的中性灰色块与之对比,求得各色版网点值。

(3)直接找出图像或三原色油墨叠印的梯尺中的灰色部分,进行分析

油墨的检验:

1).油墨颜色2).油墨的着色力3).油墨的细度4).油墨的干性5).油墨的粘性6).油墨的粘度7).油墨的光泽8).油墨的耐溶剂性9).油墨的流动性

15.印刷材料的表面特性对油墨转移量的影响:

1).吸附

2).润湿度:

当液一固两相接触后,体系自由能的降低即谓之润湿。

3).固体表面分类

极性物质较非极性物质具有更高的表面张力。

通过实验将固体按表面能分成了两大类:

凡是表面能在100【dynes/cm】以上的固体称为高能表面;

在100【dynes/cm】以下的固体称为低能表面。

物化理论表明,在承印物上要获取良好的可印性,承印物的表面张力应高于油墨的表面张力。

16.油墨的印刷适性对油墨转移量的影响

1.油墨的流变行为;2.油墨的触变性;3.油墨的干燥性

17.印刷实地密度的概念:

指用某一色墨在承印物上印成实地色块的反射密度

18.实地密度与印品质量的关系:

1、印刷时常用测量实地密度的大小来控制印刷时墨膜厚度的大小。

墨膜厚度越大,密度也越大,画面反差增大,色彩更趋饱和、实在,复制效果越好。

2、印刷实地密度的增加,实际上增加了油墨的厚度,因此也就随之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19.实地密度的控制:

1、实地密度与网点增大值的关系;

2、利用印刷反差K控制实地密度;

3、利用彩色反差C控制实地密度

20.色序对印刷复制的影响

(1)油墨特性

三原色油墨并不是完全透明的,其中的一部分不透明颗粒还具有阻光性,因此,两种颜色的油墨叠印时,即使叠印墨层的厚度完全相同,而叠印色序不同,呈现的颜色也不同。

同时,光照光程不同.会产生漫反射和二次反射,使呈色情况产生不同.

(2)油墨叠印情况

由于后一色油墨在前一色油墨上叠印的时候,常因为第一色油墨的表面干燥而形成非常光滑的膜层表面,使第二色油墨不能按照预期的墨量转印到印刷品上,轻则印出的网点收缩,重则根本就印不上去;或者是因为上—色墨层尚未干燥就叠印下一色油墨,则印出的网点容易扩大,并产生串色和反叠印的印刷故障。

因此,印刷色序的不同,对于彩色印刷复制的质量影响很大。

21.确定色序的基本原则:

1)印刷机种类:

单色机-Y、M、C、BK,双色机-CMYBKY、MCBKY,四色机主要根据墨层厚薄安排,厚先。

(2)印品的主要色:

后印

(3)油墨性质:

粘度大先印、透明性好后印

(4)套准要求:

要求高的,C、M宜用二三色序

(5)纸张性能:

白度低,黄先;白度高,BK或C先

(6)印版调子:

长调先印,短调后印

(7)墨量大小:

某色墨量大,先印

(8)油墨色相:

Y-M-C-K

(9)其他:

叠印与非叠印,印金、银等。

金银最后印或烫,平地叠网先印平地。

22.影响套色叠印的因素:

1、套色叠印的时间间隔;2、油墨的粘度和干燥性能;3、纸张的表面性能4、印刷条件,如压力、速度、衬垫材料等

23.激光照排工艺:

激光照排机外鼓式结构,具有精度高、对位准、尺寸误差小、网点效果好、色彩还原逼真等优点

24.平版制版工艺(PS版)

PS版:

预涂感光版(Pre-Sensitizedplate)特点:

操作简单、耐印力高,性能稳定、质量好等。

PS版的版基是0.5mm,0.3mm,0.15mm等厚度的铝板。

铝板经过电解粗化、阳极氧化、封孔等处理,再在板面上涂布感光层,干燥后可存放备用,所以叫预涂感光版。

使用PS版晒版时,可省去从磨版到烤版等一系列工序,直接与底片密接曝光、显影等即可,具有操作简单、耐印力高,性能稳定、质量好等优点。

25.平印测控条控制晒印质量的原理:

1.网点增大的必然性a)油墨挤压铺展b)双重反射效应

2.网点面积增大与网点边缘长度呈正比

c.同样条件下,网目越粗,网点增大值就越小。

网目越粗,单个网点面积越大,总面积上网点个数越少,总的网点边缘长度越短,在同样条件下打样印刷网点增大值就越小。

d.利用几何图形位置相等,阴性与阳性网点相反原理进行控制.

e.利用50%面积率的等宽折线和斜线摔制不同方位的网点变化。

f.利用等宽线的同心圆,来控制任意方位的网点变化。

g.在边缘增大的条件下,角度处比弧度处变化敏感

26.打样的定义及作用:

打样是将拼组完成的图文信息,在打样设备上复制出供用户及制作人员检查、审校用样张的工序,是制版印刷中的重要环节。

打样是联系设计人员、制版工人、印刷工人及客户的桥梁和纽带;审校通过后的打样稿是后工序生产的质量标准。

27.打样的目的及分类

1.打样的目的:

第一,对原版的质量进行检查。

第二,为正式印刷提供样张或印刷的基本参数,如墨色、网点再现的范围等,使印刷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

2.打样的方法

(1)硬打样:

如机械打样、感光材料打样、喷墨打样等。

(2)软打样:

如屏幕显示。

28.机械打样

机械也叫模拟打样。

一般是在和印刷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如纸张、油墨、印刷方式等),把用原版晒制好的印版,安装在打样机上,进行印刷,得到样张,然后对照原稿或版式设计图样进行校对,直到阶调、色彩、文字、版面规格尺寸无误为止,最后由客户签字,即可付印。

29.打样质量控制

(1)以印刷条件为基础确定打样的条件。

(2)为控制印刷以及打样的质量,在印刷机、纸张及油墨的基本配合中,必须满足下列基准条件:

①打样及印刷用纸统一;

②打样及印刷用油墨统一;

③打样及印刷用版材统一;

④打样及印刷色序统一;

⑤打样及印刷机某些参数的确定一致,如包衬材料、印刷速度、印刷压力、温湿度等。

30.印刷图象质量评价方法

一、与印刷品质量评判相关的因素

(1)美学因素

(2)技术因素

(3)一致性因素

二、主观评价

①色;②调;③清晰度;④均一性;⑤表观质量

三、客观评价

(1)阶调层次的复制再现;

①测量各色油墨层的印刷实地密度;②测量并计算各色墨层的叠印率;③测量印刷网点增大值;④测量计算印刷K值;⑤检查油墨网点的转印质量;⑥测量并描绘印刷品对原稿的密度层次再现曲线。

(2)色彩再现的评价

就印刷色彩对原稿色彩的再现的接近程度,来设定客观技术衡量尺度标准,应当包括:

②印刷油墨色彩再现范围的测量检验;③印刷灰色平衡再现的测量检验;④印刷色彩对原稿色彩绝对再现精度的量度检验,以及相对再现程度的测量计算。

(3)清晰度再现的评价

①图像层次轮廓的实度;②细微反差;③质感。

(4)印刷品的各项表现质量。

31.印刷时的抽样检查——数据监测

中性灰数据、密度值数据、网点转移数据、润版液PH值数据、滚筒包衬厚度及压力调节数据、车间温、湿度控制数据、油墨乳化值数据、K值数据、油墨色偏、灰度、色效率数据、色墨调配数据、辅料使用原则及使用数据、水墨辊调节压痕数据、叠印率数据、信号条使用数据。

32.数字成像技术

1.静电成像技术

2.喷墨成像技术

3.电凝成像技术4.磁记录成像技术

33.晒版底片的制备

(1)网屏线数的选择

(2)网线角度的确定:

一是要保证各色版不产生龟纹,二是要避免与网纹传墨辊的网穴角度产生龟纹。

(3)网点阶调范围和网点增大值

网点阶调范围:

橡皮版:

15%~85%树脂版:

5%~95%

网点增大值:

该值应根据生产当中具体的增大情况设定,出片时,将该值补偿到图象数据中

(4)灰平衡再现

34.网纹辊的选用原则

1、根据承印物表面的粗糙度及吸收性选择。

2、根据图文的精细程度选择。

3、根据印品的加网线数选择。

4、根据不同输墨装置选择网纹辊。

5、根据不同的磨损程度选择网纹辊。

35.覆膜原理及特点

将聚丙烯等塑料薄膜,覆盖于印刷品表面,并采用粘合剂经加热、加压使之粘合在一起的加工过程叫做覆膜。

36.覆膜方法

1.预涂覆膜工艺:

将粘合剂预先涂布在塑料薄膜上,经烘干、收卷,作为产品出售。

2.即涂覆膜工艺:

覆膜准备→放卷→涂粘合剂→烘干→复合→复卷

覆膜产品质量要求

1、表观质量好  

覆膜粘结牢固,表面干净、平整、不模糊、光洁度高。

无皱折、无起泡和膜痕。

膜后干燥程序适当,无粘坏表面薄膜或纸张的现象。

2、尺寸准确 

覆膜后分割的尺寸准确、边缘光滑、不出膜、无明显卷曲。

破口不超过10mm。

3、保温检验过关:

覆膜后放置6~20小时,产品质量无变化.

计算题:

一、晒版底片某处网点值为75%,实测印品相应位置密度为0.86,实地密度1.20。

试计算该处网点增大值和印品的印刷反差。

(15‘)

解:

写出默里-戴维斯公式(4’)

写出网点增大值计算公式(4’)

写出印刷反差计算公式(4’)

数据正确代入和计算出正确结果(3’)

例题:

在一次印刷作业中,通过密度计测量印品的梯尺,测得梯尺的实地的密度为1.25,7.5成网点(即75%网点)处的密度为0.85。

试计算该处网点增大值和印品的印刷反差。

解:

已知DV=1.25,DR=D75%=0.85

根据默里-戴维斯公式计算DR=D75%处的网点值FD:

 

网点增大值:

印刷反差:

 

二、套色率与表观套色率

三、现有一户外大型广告牌,尺寸:

10m×5m,广告牌设置于高速路边,视看者坐于车上,视看距离约为20m。

现为该广告牌设计原稿,原稿类型为彩色连续调图像,制作采用喷绘方式。

请为原稿设计和喷绘作业确定需要的最低分辨率(质量因素取2)。

解:

已知视看距离:

L=20m=20000mm,

人眼分辨临界视角:

θ=1’30”=0.00029(弧度)

单个像素大小和边距:

d=θ×L=0.00029×20000=5.815mm

计算喷绘分辨率:

DPI喷绘=2.184≈3DPI

原稿分辨率:

DPI原稿设计=2质量因数×DPI喷绘=6(DPI)

原稿应具备的物理分辨率:

总像素=宽像素*高像素=2362*1181≈279万(Pixel)

原稿大小=(宽/2.54*DPI原稿设计*宽/2.54*DPI原稿设计*色位数*通道数)/(8*1024*1024)(MB)

按此计算:

RGB16位原稿大小=15.96M32位原稿大小=31.93M

CMYK8位原稿大小=10.64M16位原稿大小=21.29M

设计题:

工艺设计与版样制作

(一)工艺设计(会为具体包装设计印刷工艺方案)

工艺设计的一般步骤,确定印刷工艺方式,制定工艺方案。

1、原稿分析

原稿色调、阶调、清晰度和颗粒度检查;

2、设计

平面设计(根据印刷方式);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结合印后工序)

3、输出

(1)分色:

彩色桌面系统软件分色[Photoshop]:

分色模式:

SWOP(Coated),20%,GCR,中,380%,UCA10,BK100%

(2)照排参数:

网屏线数:

175LPI

网点:

圆形

网线角度:

Y-45º,M-15º,C-75º,BK-90º

记录定标:

白场-Y3M3C5

黑场-Y65M65C75BK90

(3)打样:

打样条件限制;打样质量评价

4、拼版 

5、印刷

印刷机:

四色全开胶印机;印版:

PS版

质量要求:

按《CY/T5-1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