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6022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docx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docx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

年度

编号

 

洛阳师范学院

教改项目立项申请书

 

项目名称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

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

项目类别(重点、一般)一般

项目负责人黄文秀

负责人所在部门洛阳师范学院

填表日期二零一二年十月

 

洛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填表说明

一、申请书各项内容要如实认真填写,内容表达要简洁、明确、严谨。

二、申请书复印时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栏目空格不够时,可自行加页。

三、封面上方框申请人不填,其它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

四、主要参加者,必须真正参加本项目的研究工作,不得超过6人(含项目负责人)。

 

一、简表

项目名称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

负责人姓名

黄文秀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92.08

行政职务

职称

名师班

学生

研究专长

最后学历

最后学位

担任课程

工作部门

洛阳师范学院

联系电话

152********

通讯地址

洛阳市龙门大道71号

邮政编码

471022

 

 

 

 

姓名

年龄

职称

分工

工作部门

签名

王超玉

张萌萌

栗帅迎

秦延然

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

预期完成时间

2013年12月

二、完成项目的条件和保证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和组织完成过哪些与本项目相关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成果(注明项目来源、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发表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或出版时间、获奖情况)。

三、项目论证

1、选题:

本项目校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2、内容:

本项目研究的内容简介,重要观点。

3、价值:

本项目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4、主要参考文献(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

(一)选题:

本项目校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教师队伍,但卓越教师的数量却少。

尤其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卓越教师的作用更加凸显。

作为教育界先进教育理论的参与者、先行者、领航人,卓越教师的影响不可估量。

因此“如何培养卓越教师”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要求,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在探索“如何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坚实可靠的卓越教师资源”的形势下,我国部分高校开展了“名师实验班”模式的实践探索。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是根据我国现有的高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

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实践环节和师范技能淡化,于2007年设立的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卓越教师实验基地。

通过构建“学习、反思、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由通识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教育以及理论讲授、校内实践实训、校外见习实习构成的“三三制”课程体系,培养创新意识强、教学水平高的未来教学名师。

目前已培养了四届学员,2007级、2008级名师实验班60余名学员现已毕业。

目前在校共有2009级、2010级、2011级三个教学班,每班30人。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实行的是“平台加专业”课程模块,坚持“通识教育与教师教育高度融合”的卓越教师教育模式,构建以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为架构的三大模块式新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三大模块课程按1/3的比例设置。

在课程设置和传授上着重体现课程的基原性、课程的前沿性、课程的交叉性、课程的方法性。

“名师实验班”要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培养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热爱教育事业、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全面、教学技能娴熟的优秀教师,必须优化课程设置,做到增强课程衔接度、及时更新与调整课程、兼顾课程内容广度与深度、充分考虑现有资源与开设课程的匹配度、细化课程考核体系。

通过对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四年来开设课程的调查、分析、比对,发现现有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1.“关键课程”衔接不连贯

所谓“关键课程”,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直接且重大影响的课程。

大二上学期开设的《名师成长论》和大二下学期开设的《教学设计》等均属于“关键课程”。

这些关键课程的设置存在的问题突出,如:

对于涉及到卓越教师素质养成的课程——《名师成长论》,只安排了一学期的课时,并没有后续的相关课程衔接;对于涉及到培养教学技能的课程来说,大二上学期的课程安排出现空缺,造成这类课程整体衔接不连贯。

2.课程开设课时不够

如大二上学期的辅助教育教学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一个学期内涉及了四个部分的内容:

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多媒体课件的制作、original软件及应用、网络与安全。

课程容量大,课时少,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3.课程设置与具体资源协调度不强

教学资源是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丰富的教学资源能使教学活动持续、有效、健康的开展。

如名师班图书角的藏书量与阅读“双百”名著的设想不甚协调;艺术鉴赏类课程之《钢琴课》,学员有学习的热情,但电子钢琴教室的紧缺致使这门课程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4.课程设置不够灵活

从07、08、09、10级名师班所开设的课程比对上来看基本一样。

而从09年开始,学校实习时间就做出了调整,由原先的两个月改为现行的一整个学期,并且各院系的实习时间不同步,加之大三期间参加省里的说课比赛等事项,很大一部分学员无法保证对名师班

 

班课程的正常出勤。

这就对培养法案的实效性产生了巨大影响。

5.部分课程与院系课程设置冲突

就2010级名师班课程设置而言,《教学设计》、《中外文化简介》等课程与各院系同时期开设的课程产生内容的重复现象,导致学生出勤率不高。

6.评价课程体系尚待修正

针对学员对于课程设置问题的反馈情况,发现一下问题:

学员对于课程内容或教师有意见,不清楚到哪里反映;以前存在问题的课程,没有得到及时改善,现在仍然在开设。

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实现最初的设想,即通过学生网上评教、专家督导、干部听课、教师自评和学生信息员反馈等方式,多方面、多层次监控所有教学活动的进行。

如何使考核体系具有可行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是一项关乎育人、育卓越教师的大课题。

此项课题的研究是对“名师实验班”四年发展的总结,也是未来“名师实验班”的再发展的借鉴。

(二)内容:

本项目研究的内容简介,重要观点

改革和创新的措施

本项目以学生的视角,以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为立足点,以名师实验班人才培养目标为参考,进行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

1、整体课程构想

为了更好的实现“学习、反思、实践”“三位一体”的“名师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课程的链接度,整体课程应遵循“三步走”,即“先内修、后外放、再收成”,的战略。

针对培养教学技能类的课程,先内修:

“阳光支教”后,学员应进行充分的反思、评价并接受理论指导。

大二上学期开设《教学设计》等课程,提高学员教学技能;后外放:

大二下学期学校安排学员进校实习、顶岗、听课等;再收成:

大三上学期名师班学员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成组申报教育教改课题,进行科学研究。

从而弥补大二上学期此类课程出现的空缺,并促进学员尽早成为具有过硬教学技能的人才。

2、保持课程设置适度灵活性

在整体课程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实习、说课等情况,及时、适当调整课程安排。

根据名师班学员构成、时政新闻及就业形势增设相应课程。

3、延长关键课程课时

为了达到名师实验班人才培养目标,名师班已经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开展了相关课程,但是某些关键课程的深度不够。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延长某些“关键课程”的学时,如名师成长论等,这一课程应该贯穿名师班课程的始终,从而使学员能够更深入了了解、学习到名师成长之路,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4、协调开发有效教学资源

学校应尽力保证名师实验班学员所需教学设备的完善及资源的充足,同时协调好各院系的相关负责人,充分高效利用丰富资源,从而满足名师实验班的课程需要。

如钢琴教室的使用,扩充名师班图书馆的藏书量。

5、完善学员评价课程体系

名师实验班仍处于探索阶段,学员评价课程的体系较不完善。

学校应尽力开设名师实验班网上评教,从而建立起名师班教师与学员沟通的平台,使教师自评和学员反馈相结合,完善学员评价课程体系。

6、调查已毕业学员对名师班课程设置的建议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创建于2007年,如今已有四届学员,07、08两届毕业生,调查两届毕业生对名师班课程设置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总结名师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教师师范技能等方面的理论书籍与文献资料,同时查阅有关洛阳师范学院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的论文,从而为本文的实践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就课程设置、教学体系以及学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问题

向09、10级名师实验班学员进行调查,从确定本实践的方案。

3、访谈法:

通过访谈07、08级已毕业的名师实验班学员,从而得出名师实验班课程设

置的问题。

(三)价值:

本项目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本项目的理论意义:

作为培养卓越教师的探索,“名师实验班”模式的创立具有重要意义。

而完善并逐渐形成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有益于“名师实验班”的发展。

便于科学的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基础教育领军人物。

本项目的应用价值:

1、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名师知识素养探索,有其代表性和独特性,有益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由“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的研究,启发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并由此开启“名师实验班”模式的其他方面的针对研究,逐步完善当前环境下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四、研究计划

工作进度、方法、手段、阶段性成果及成果形式

一、研究步骤:

2012年12月——2013年1月:

搜集整理洛阳师范学院2007、2008、2009、2010四届名师实验班的课程表。

对比分析四届课程设置的特点,将每届名师班所设课程进行分类。

2013年2月——2013年4月:

访谈本校名师班的相关领导和老师,获取名师实验班所设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2013年5月——2013年6月:

调查我们2010级名师班学员对所设课程的认识和意见。

2013年7月——2013年8月:

利用暑假时间通过电话、传真、走访等方式联系已经毕业的历届名师班学员,倾听他们对名师班所设课程的认识。

2013年10月——2013年12月:

总结调查成果和阶段性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项。

二、阶段性成果及成果形式:

1、调查报告:

四届名师实验班课程设置对比分析报告。

2、访谈录:

名师班相关领导和老师访谈录。

名师班毕业学员访谈录。

3、研究报告:

洛阳师范学院名师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研究报告。

五、项目负责人所在部门意见

1、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

2、项目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项目的研究工作;

3、本部门能否提供本项目所需的时间和条件。

部门公章部门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六、项目审定

项目评审组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

教务处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

学校意见:

 

签字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