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60889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docx

最新中级经济师课程讲义经济基础知识第14章

第十四章财政管理体制

第一节、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类型

【本节考点】

(1)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熟悉)

(2)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掌握)

(3)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熟悉)

(4)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了解)

【本节内容】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1)、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2)、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例题1:

单选】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是()。

A.财政收入制度

B.税收管理体制

C.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D.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

【答案】C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与政府管理体制相适应,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各级财政部门内部又设置不同业务分工的机构,分别负责各项业务管理工作。

2.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

财政管理体制作为划分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根本制度,其依据是政府职能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

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一般遵循以下重要原则:

事权支出划分原则

具体内容

受益原则

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受益范围来划分政府间事权。

(1)对于全国范围内受益的事权划归中央:

(2)在区域范围内受益的事权划归地方;

(3)受益范围涉及多个区域的事权划归相关地区政府协商承担,或者由中央政府出面协调由受益地区共同承担。

效率原则

根据产品的配置效率来确定事权的归属。

区域原则

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区域性来划分政府间事权。

(1)将没有区域性特征、需要按统一规划和标准提供的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事权划归中央政府,如外交、国防事务等;

(2)将具有区域性特征、需要因地制宜来提供的地区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事权划归地方,如社会治安、城市供水、公园事务等。

技术原则

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大小、技术难易程度来划分政府间事权。

将规模庞大、需要高技术才能完成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应由中央政府负责,如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公共工程;

3.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市场经济成熟国家一般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收入划分

原则

具体内容

集权原则

收入份额较大的主体税种划归中央政府。

效率原则

(1)将一些流动性较强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2)将一些流动性不强的收入(如以土地为课税对象的收入)、地方政府比较了解税基等基本信息、收入相对稳定的,划归地方政府,既易于操作,征税效率也比较高。

恰当原则

将一些调控功能较强的税种作为中央政府收入;对于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如关税),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对于收益与负担能够直接对应的收入(如使用费等),一般作为地方政府收入。

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按排。

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例题2:

单选】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是()

A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B政府间财政支出的划分

C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D政府间财权的划分

【答案】B

【例题3:

单选】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A收入的来源

B事权的划分

C支出的性质

D税种的性质

【答案】D

【例题4:

2011年多选】各级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遵循的一般原则有()。

A.受益原则

B.效率原则

C.区域原则

D.技术原则

E.公开原则

【答案】ABCD

【例题5:

2011年单选】根据国际经验,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

A.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对称性安排

B.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对称性安排

C.收入增长与支出增长的对称性安排

D.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

【答案】D

三、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两种模式

从世界各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差异看,一般分为两种模式或类型:

1、财政联邦制模式:

(1)在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划分遵循“州余权主义”原则,即在宪法中未指明或者未列举的联邦权属之外的事务,州有权立法和实施。

联邦与州在宪法规定的领域内相对独立、平等、互不从属。

(2)联邦制下的财政管理体制模式下,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地方上级财政与下级财政之间没有整体关系,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来实现。

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墨西哥、印度等国家实行财政联邦制。

2、财政单一制模式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权划分及与之相适应的财权财力划分,统一财政预算和分级管理的一种体制模式。

财政单一模式下,财政大政方针和主要的规章制度由中央统一制定、安排,地方在中央决策和授权范围内对财政活动进行管理。

财政单一制模式下,地方政府拥有的分权水平较低,自主性较小。

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实行财政单一制。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总体上讲,我国一直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包干制”财政管理体制;94年实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包干型财政管理体制

具体形式

1980---1984: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1985---1987: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1988---1993:

包干财政体制

四、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

1.保证各级政府和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

2.调节各级和各地政府及其财政之间的不平衡

3.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政效率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管理体制要以坚持公平、效率原则为出发点,以促进社会稳定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基本目标。

第二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本节考点】

(1)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2)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掌握)

(3)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4)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本节内容】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税制,是指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借以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其实质是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财权,通过税种的划分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收入体系。

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

2.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

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间的财力分配关系。

4.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中央税、共享税和地方税的立法权集中在中央。

税收实行五级征管,中央税和共享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

5.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1.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按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事权,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2)依据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中央税:

为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

中央地方共享税:

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

地方税:

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

(3)按统一比例确定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

为了保持地方既得利益格局,逐步达到改革的目标,中央政府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以1993年基期年核定。

1993年中央净上划收入全额返还地方。

1994年以后,税收返还额在1993年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本地区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率的1:

0.3系数确定。

即本地区两税每年增长1%,对地方的返还则增长0.3%。

如果1994年后上划中央的收入如果达不到1993年基数,相应扣减税收返还额。

(4)妥善处理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

(5)确立了新的预算编制和资金调度规则。

2.近年来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完善

(1)在收入划分方面

①证券交易(印花)税:

中央分享97%;地方分享3%

②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

现在是5%

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将新批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部分收入上缴中央财政。

④打破隶属关系,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

国务院决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

除铁路运输、国家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外,其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实施增量分成,2003年以后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

中央因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办法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⑤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机制。

⑥【2013年新增,P110第二段】调整铁路运输企业税收收入划分办法。

I:

财政部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调整铁路运输企业税收收入划分办法。

Ⅱ:

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不含铁路建设基金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由中央收入调整为地方收入。

Ⅲ:

铁道部集中缴纳的建设基金营业税仍作为中央收入。

Ⅳ:

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所得税(含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由中央与地方按照60:

40的比例实行分享。

Ⅴ: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合资铁路企业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为地方收入,企业所得税由中央与地方按照60:

40的比例实行分享。

【总结】目前,收入划分办法如下表:

项目

内容

中央固定收入

①关税;

②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③消费税;

④国家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⑤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利润、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⑥中央企业上缴利润。

⑦【2013新增:

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建设基金营业税仍作为中央收入】

地方固定收入

1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I:

【2013新增:

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营业税(不含铁路建设基金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Ⅱ:

不含各银行总行、保险公司总公司缴纳的营业税。

2地方企业上缴利润

3城镇土地使用税

4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5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

6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

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①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

②资源税:

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其余资源税归地方

③证券交易(印花)税:

中央地方各50%。

④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60%;地方分享40%。

【注:

2013新增包括铁道部集中缴纳的铁路运输企业所得税、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合资铁路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例题6:

07年单选】按照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中央固定收入。

A.铁路运输部缴纳的房产税收入

B.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缴纳的营业税收入

C.国家邮政局上缴的利润

D.省属企业缴纳的消费税收入

【答案】A

【例题7:

08年单选】下列税种中,从2002年1月1日起成为我国中央地方共享税的是()

A增值税

B所得税

C证券交易印花税

D资源税

【答案】B

【例题8:

09年单选】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是()。

A.增值税

B.营业税

C.资源税

D.消费税

【答案】D

【例题9:

2011年单选】2010年某省征收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为500亿元,按照现行所得税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该省应分享的个人所得税收入为()亿元。

A.125

B.250

C.200

D.300

【答案】C

【例题10:

2012年单选】国务院决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规定到2003年以后中央与地方对所得税收入增量分享的比例分别是()。

A.60%和40%

B.75%和25%

C.50%和50%

D.25%和75%

【答案】A

三、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1.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2.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3.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四、“十二五”规划关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规定

(1)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分税制。

(2)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特别是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调减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3)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

(4)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制度。

第三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本节考点】

(1)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及特点

(2)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分类

(3)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本节内容】

一、财政转移支付及其特点

在上海,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商铺应运而生,并且在重要商圈已经形成一定的气候,投资经营地铁商铺逐渐为一大热门。

在人民广场地下的迪美购物中心,有一家DIY自制饰品店--“碧芝自制饰品店”

(一).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及作用

1.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时,协调上下级财政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

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他在1928年出版的《财政学研究》中第一次使用这一概念。

2.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二、资料网址:

(1)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弥补其收支差额,这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最基本作用。

这一制度增强了地方政府提供本地区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能力,有利于实现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纵向平衡。

(2)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各地方之间因财政状况不同而造成的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均等。

(3)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政府通过对地方政府的专项拨款,可以对地方的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调节,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

【例题11:

单选】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

A.庇古

B.凯恩斯

c.亚当·斯密

附件

(二):

D.费里德曼

(一)大学生的消费购买能力分析【答案】A

(二).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

(1)完整性。

(2)对称性。

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移支付的财力,与能够满足该级政府承担、履行的事权职责需求相对应。

(3)科学性。

(4)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5)法制性。

2、价格“适中化”【例题12:

多选】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有()。

图1-1大学生月生活费分布A.完整性

2003年,上海市总人口达到1464万人,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地区。

B.科学性

2003年,上海市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就达到46700元,是1995年的2.5倍;居民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为14867元,是1995年的2.1倍。

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在增加。

2003年上海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040元,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为3369元,是1995年的3.6倍。

C.非对称性

D.统一性

上述所示的上海经济发展的数据说明:

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上海的饰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为造就了一个消费额巨大的饰品时尚市场提供了经济基础。

使大学生对DIY手工艺品的时尚性消费,新潮性消费,体验性消费成为可能。

E.对称性

【答案】ABDE

二、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因为是连锁店,老板的“野心”是开到便利店那样随处可见。

所以办了积分卡,方便女孩子到任何一家“漂亮女生”购物,以求便宜再便宜。

(一).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转移支付的具体形式有很多种,但一般都可以归结为均衡拨款与专项拨款两大类。

通常情况下,对于地方事权范围的支出项目,中央政府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实施财力匹配与均衡;

专项转移支付严格限于中央委托事务、共同事权事务、效益外溢事务和符合中央政策导向事务。

(二).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由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组成。

1、一般性转移支付:

(1)含义:

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中央财政安排给地方财政的补助支出,由地方统筹安排。

(2)类别:

一般性转移支付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等具体项目。

【注】均衡性转移支付,是指按照公平、公正、循序渐进原则,主要参照各地标准财政收入和标准财政支出的差额及可用于转移支付的资金规模等客观因素,按统一公式计算确定的转移支付。

2、专项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财政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对委托地方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务或中央地方共同承担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补助资金,需要按规定用途使用。

专项转移支付重点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等公共服务领域。

专项转移支付具体项目比较多。

(三).税收返还制度

目前,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包括分税制体制改革后的“两税返还”(即增值税、消费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享改革后的基数返还)和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税收返还。

三、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合理使用转移支付方式

(1)属于地方政府的事务,其自有收入不能满足支出需求时,中央财政原则上通过一般转移支付给予补助。

(2)属于中央委托事务,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足额安排资金;

(3)属于中央地方共同事务和支出责任的支出,明确各自的负担比例。

2.进一步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

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

分类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

3.提高转移支付的法制化水平

【例题13—单选】我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当前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B.合理使用转移支付方式

C.提高专项支付的比重

D.提高转移支付的法制化水平

【答案】C

【本章重要考点总结】

1、财政管理体制的狭义含义

2、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原则;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原则)

3、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财政联邦制模式、财政单一制模式)

4、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5、十二五规划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规定

6、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和特点

7、财政转移支付的类别(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