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6128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docx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docx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

德化寺庙宫观教堂联(四)

  迎仙宫

  位于盖德乡林地村的迎仙宫,居北朝南,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公元1064年前后),距离县城13公里。

  宴林口桥及迎仙宫革命遗址,1988年被列入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古迹有古壁画、神像、古联文、古大钟、木刻案桌、捐资名碑、葫芦泉井、姑婆石、两侧古马头、古桥梁、姑婆游泳池。

  迎仙宫,为德化县早期的古宫之一,由于年代久远,历经风雨侵蚀,被严重破损。

1990年以砖木结构重建。

2003年7月被台风摧毁。

同年,依其旧制,用砖木结构重建。

  迎仙宫对联:

  迎仙仙宫迎;

  仙宫宫迎仙。

  徒巴蜀云游德化,新择五华圣地;

  自五华锡驻上林,首开一栋迎仙。

  迎益迎芝迎诚意;

  仙到仙萃仙下降。

  迎驾陆禅图长报;

  仙宫恩主度慈航。

  迎佛诚意佛自在;

  仙到人间庆众生。

  卓载乾双蓬莱境;

  东西南北弟子情。

  一泓法水八方泽;

  五朵花开四海香。

  迎非诚意宫无佛;

  仙到人间景尽春。

  迎立三教儒道释;

  仙凤二者尊炎黄。

  迎厥祥来,春同赐福;

  仙其萃止,佛其流恩。

  (文史办辑)

 

  碧象岩

  碧象岩,位于德化县风景优美的观音岐(白泥岐)南侧,东五凤飞翔,南天马行空,西紫云缭绕,北金鸡报晓,山峦叠翠,峰回岫复。

岩宇四周林木苍茂、松涛阵阵、鸟语声声、曲径通幽、云蒸霞蔚、山花烂漫、清香怡人。

明万历年间重建的碧象岩,规模雄伟壮观,正殿供奉何朝宗泥塑的观音、善财、龙女,达摩和三代祖师、吴公真仙诸圣像,曾有“万家祷告万家灵”之传闻。

时大学士张瑞图撰写对联曰:

  怎得山因佛得山,个个峰峦成佛骨;

  那知佛缘山知佛,声声梵语皆山名。

  “碧者,石之青美也”;“象者,象教之简言也”。

碧象岩,顾名思义,是说白泥岐山中,方圆数平方公里,富藏白而泛青的瓷土、釉石,岩中供奉观世音菩萨。

历代瓷人在其山麓四周烧制陶瓷,瓷器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著称于世。

明万历年间,一代大师何朝宗于岩中泥塑观音大士圣像,从此“白泥岐”便称为“观音岐”。

何派瓷雕产品千姿百态,有“东方艺术”、“天下共宝之”美誉,后人尊称何朝宗为瓷圣。

  2000年9月,由原创建碧象岩之陈、邱、苏、颜、孙、林等姓氏后裔,再倡组董募捐重建。

翌年第一期工程竣工的正殿为砖木结构,层顶为重檐歇山式,上盖金红色琉璃瓦,殿堂为四点金皇宫式结构,供奉由何派瓷雕高级工艺美术师邱双炯重塑的观音菩萨、善财、龙女,以及达摩祖师、吴公真仙。

正殿大门悬挂赵朴初款“圆通宝殿”、新加坡妙灯法师书写的“古刹重光”横匾。

佛龛悬挂陈怀晖书“佛光普照”横额,主殿两侧建有僧寮、斋堂,现香火旺盛,朝圣者络绎不绝。

碧象岩已成为德化陶瓷文化、宗教文化和生态旅游的胜景之一。

  (文史办辑)

 

  安土庙 (略)

 

  西天寺

  西天寺,原名西天室,又名西天岩,位于德化县浔中镇祖厝村,地处海拔920米的西天山北山坡上,山深林密,层林叠翠,花草繁茂,景色清幽秀美。

始建于唐末宋初,历代均有修葺。

明代以前寺僧甚多,农耕自给。

大跃进期间,一度被作为县化工厂厂部。

1981年以来,乡人多次修护增建。

常年香火旺盛,游客络绎不绝。

该寺被德化县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仍名为“西天寺”。

  西天寺主建筑有两座,一座是西天寺清代遗构,悬山式土木结构,三进三开间双护廊,建筑面积505平方米,简朴庄严,古色古香。

殿内中奉观世音菩萨,左侧供奉普明祖师,右侧供奉西天寺一至四代住寺僧神位。

内有清康熙二年(1663年)进士李道泰及其子孙、住僧捐铸的铁钟一口,清代雕塑的地藏五佛一尊,西天净土历代祖师古檀木牌一块,清光绪八年捐献的铜香炉一个等。

还有清雍正十年(1732年)的牌匾和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贡生曾观生、曾乃生,清乾隆丁丑科进士曾西元、乾隆壬戊科进士曾重登及曾清杨等的题刻木板和楹联七对。

曾西元的两对楹联:

  宝月耀科峰,原是西天慧眼;

  昙云腾德水,总归南海慈航。

  彼西耶,此西耶,灵爽如来法界,何分彼此;

  是天哉,非天哉,浮云不染寸心,自悟是非。

  曾重登的题联是:

  母何吕名慈,是由来显佑默持,有类恩勤执意;

  子胡然称谊,总为此处祈恩祷,无惭孺慕真情。

  内容含蕴丰富,书法飘逸秀美,是难得的墨宝。

深井中两株五色茶花树,是进士曾重登于清乾隆间从云南带回种植的,姹紫嫣红、艳丽无比,每朵花都有十八个草书芯蕊,名“正宗十八学士”,十分珍贵。

  另一处建筑是“观音阁”,两层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344平方米,上层排列百态观音百余尊,木质鎏金,流光焕彩,形态各异。

下层为圆梦室,供香客住宿圆梦。

  沿林间小径走五百多米,即为“和尚田”遗址,现已辟为放生池。

池前有一深涧,遍布巉岩怪石,流水潺潺,池旁建“慈心宫”等佛阁亭台,相互掩映,别有意趣。

 (文史办辑)

 

  聚星宫

  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大约1732年)的聚星宫,1942年7月迁建于城关富东街(原岳尾街),驾云亭山东南麓。

  经1995-1996年初、2000年的两次修缮扩建,庙祠重光、重塑金身,初具规模。

庙门设计新颖,金亭外观典雅,灯光配置成套,夜景尤为辉煌。

宫内奉祀统军爷、大使公、天后娘妈,增祀温公元帅。

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

建筑规模简约,但久负“庙小神灵”之盛名,香火日益兴旺。

泉州市楹联学会会长许复进先生曾为该宫撰写冠头联一副,文曰:

  聚胆忠诚求一统;

  星火义勇冠三军。

  (文史办辑)

 

  缨溪宫 (略)

 

  西华岩

  西华岩,位于德化城关西门外半公里许的大族山上。

旧名西华室,俗称“室仔岩”。

始建于元代,明万历年间重建,原为德化城关一大香火胜地。

  大族山,系戴云山脉自然延伸至县城的一个小峰峦。

因形如展旗,拥卫县治,旧城堞环其巅而得名。

此山北依戴云,南临浐溪,西望雪山,东屏瓷都,溪流环绕山前,形如玉带,山中有西华岩、古塔、古樟等景点,“登山带三分仙气,进殿生一片禅心”。

  西华岩在“文革”期间遭毁,片瓦无存。

1993年11月动工重建,德化莹玉艺术陶瓷研究所所长苏清河先生捐资百万支持工程建设,2000年秋西华岩落成开光。

古刹重光,气势恢宏,华丽有加,规模胜昔。

大雄宝殿主供西方三圣,配供地藏王、弥勒佛等菩萨;佛缘阁供奉释迦牟尼佛,附设功德堂,可供四方善信委托代办超渡先人亡灵之需。

放生池的创建,为岩寺添增了灵性与仙气。

登山道路等配套设施,正在不断完善。

  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台湾佛教会理事长、丁仃、陈奋武等名家和领导,均题书匾额、撰写对联为岩寺润色增辉。

“西谷有泉尽甘露,华岩无叶不菩提”。

而今的西华岩古刹焕新彩,山门长敞开,善花结善果,欢迎有缘来。

  (文史办辑)

 

  龙凤殿

  位于德化县浔中镇凤池街的龙凤殿,原名攀龙宫(也称下市宫)。

原址在德化县城内南门对面(现县财政局大楼前),供奉一尊粉红面金相公,一尊朝天圣侯(开闽王王审知)。

德化于公元993年建县,不久便建攀龙宫。

相传金相公显灵,于清朝初期援助清朝官兵击败流寇,朝廷下旨敕封为“武德尊王”。

  1957年迁到县政府后山上。

1994年冬重新扩建,改名“龙凤殿”,殿内增添奉陆祖师和邢府元帅各一尊。

  殿内部分对联:

  龙浔钟灵毓秀;

  凤翥拔地冲天。

  龙殿灰尘不染;

  凤山景色非凡。

  龙盘佛境,尘凡朝洁净;

  凤舞修梧,社稷庆承平。

  龙胜大海,人安盛世;

  凤舞高岗,佛度群元。

  龙浔山美,葱茏佳木饶生气;

  风翥雾开,灿烂朝墩映佛光。

  龙象入佛门为护法;

  凤凰历火劫而涅槃。

  (文史办辑)

 

  霞碧宫 (略)

 

  大洲宫

  境主苏王(名一侯,字万仁,号留义,善均里人),素精忠扶宋。

1274年,宋主南徙,苏接驾入闽,受封殿前都指挥使。

后返德化,倾其家资,募义兵十万屯罗城寨、天平城,遂改名称为“苏十万”。

1280年,血战元兵于水府,殉难挺立不仆。

元主感其气节,嘉封武烈苏王,各地相继立庙以祀。

邑人于大洲立宫塑像,即为大洲宫。

清道光年间,是宫毁于洪水;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复建。

“文革”期间被毁,1996年冬至次年秋,重建大洲宫,再塑金身,续奉武烈苏王。

  大洲宫位于南埕桃花岛上,始建于宋末元初,坐南向北(丁癸兼末丑),前后深18米,左右宽15米,高约7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

宫宇建筑原为土木结构,屡经修建,后改为砖木结构。

屋顶为歇山式,屋梁雕有龙、凤及其它鸟兽、花草图案。

宫内供奉南宋抗元英雄苏十万神像,香火鼎盛。

大门及神龛上挂“宋代忠烈”等匾额,柱子上书有“大宋忠烈留芳千古;洲迴皈依布德万年”等楹联。

1988年五月,德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文史办辑)

 

  彭祖祠 (略)

 

  董坂宫 (略)

 

  柱峰岩 (略)

 

  登龙亭 (略)

 

  威灵宫 (略)

 

  英显庙

  英显庙(古称临水宫,俗称王宫),位于德化县上涌镇中洋村九仙山麓南天池下。

庙堂崇奉聪灵、威正二侯王。

1991年该庙被德化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该庙依王侯府第制式建造,依山三殿式砖木结构、穿斗抬梁式、屋顶单檐悬山式,翘脊青瓦,飞檐画栋,北斗拱顶,建筑面积377米。

  据民间传说和《临水宫志》记载,五代十国时期,有张谟、张烈二昆仲徙居于桂林坊,他俩为人忠厚,取善辅仁,深得桂林坊和四周民众喜爱和拥戴。

  谟、烈兄弟谢世后,众人追慕他俩生前的恩泽,鸠财立祠名曰:

“临水宫”,并雕刻其兄弟神像,奉祀于宫中,从此香火长盛。

宋天子仁宗御赐前临水宫“敕封英显庙”竖匾额。

宋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二月,宋朝皇帝敕旨领诰敕封英显庙二神:

左曰讳张谟如龙封聪灵侯王,右曰讳张烈如虎封威正侯王;二位夫人淑配明神:

左位陈氏淑助夫人,右位王氏美助夫人。

每年农历二月十一日,乃二王寿诞,四方香客纷至,崇拜者络绎不绝。

下午至晚上演古戏、放电影、演木偶,连续十日。

此庙会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沿于今世,载入邑志。

  英显庙为宋期皇帝敕建的皇宫式建筑,经历次维修,千年古庙金碧辉煌,香火旺盛,可惜在“文革”期间被毁。

1991年依原状复建,庙貌焕然一新。

  英显庙上堂供奉圣父、圣母,临水尊王、临水夫人神像,右边立金童,左边立玉女。

联文:

  英赫灿灵威,尊其亲,曰是父是子;

  显荣昭临水,敬其德,乃至圣至神。

  中堂正殿供奉聪灵、威正二位侯王及二位夫人,东侧供奉户公元帅(名猛号昭惠)张公元帅(名振号忠顺)。

西侧供奉众公元帅(名众号英济)旁立直符使者。

联文:

  英气壮山河,羡当年护国功高,不愧封侯荣伯仲;

  显名垂竹帛,知历代尊钦宝相,咸宜宿庙享千秋。

  显飞炉火镇中林,员筹无边,光锡詹惠公开心让土;

  阴率神兵扶北阙,升平有象,荣膺宋天子颁敕加封。

  下堂东侧供奉翁岩功曹、董俊良元帅,宛朝将军,千里眼。

西侧供奉彦会功曹,赵烈元帅,鲁轩将军,顺风耳。

联文:

  英名垂竹帛;

  显圣震山河。

  英赫长存千家福;

  显神永耀万年春。

  下堂门大走廊左右各设一木栅,内立大白马二尊,马童二人。

据民间传说:

明代初期,一张姓老人路过英显庙门前一溪潭时,见二童子在溪潭中洗刷二只白马,再走近一观,倏息不见。

翌日告诉庙祝,再转告乡绅,因而塑白马与马童各二尊。

  (赖超)

 

  云龙庙

  云龙庙位于赤水镇永加村云龙桥亭内,明万历十年(1582年)由永加村许、易两姓联合筹建,是闽南较为少见的以桥亭为依托而建架庙宇的古式建筑这一。

  云龙桥亭为屋廊式建筑,长25米,宽3.5米,杉木结构,屋顶为歇山式,盖黑色瓦片,两边有风雨披。

云龙庙设在桥亭正中,庙里奉祀明洪武年间保存至今的渡海观音菩萨一尊,庙堂上挂有“水月观星”牌匾一块,整座庙宇及桥亭,画满山水、花草、鸟兽及许多历史人物,廊柱上有古人撰写的对联:

  西方有道人难到;

  南海无桥我独行。

  民国十三年(1924年),时住中央军团长兼德化县长许振光为该庙提写对联:

  方接西天,时洒甘露;

  龙腾南海,常显恩光。

  每年农历二月十六日,有木偶、南音、高甲戏、舞狮等文娱节目演出。

云龙庙成为永加村及周边农民文化活动的场所之一。

  (许耀东)

 

  茂春宫(略)

 

  通济宫 (略)

 

  城关基督教堂 (略)

 原载:

德化文史资料 整理制作:

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