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6254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93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3页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93页
亲,该文档总共1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1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docx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

一、考纲解读

(1)能独立完成17个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实验题按能力要求可划分为四大题型:

(1)实验分析题型——根据提供的实验方案,分析其中的步骤、现象、结果,作出解答。

(2)实验方案的纠错或完善题型——对实验方案中的错误或不完善处,进行改正、补充,使实验方案趋于完善。

(3)实验设计题型(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4)实验有关的综合类题型——以实验为背景,主要涉及代谢、遗传和生态相关知识。

所有实验设计的主要问题就是“六依托”,即细心审题、原理分析、材料分析、变量分析、结果分析和正确表达。

审题

①浏览试题②明确要求③挖掘条件

类型

分析

验证性实验题

探究性实验题

实验目的

试题中已知,用线画出即可

把试题中提出的问题变为陈述句

实验假设

不需要假设

对探究问题提出一种可能性

原理分析

实验原理即实验所依据的科学道理,涉及到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哪些方法和原理。

要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并充分利用题中给出的实验条件,来确定实验原理。

材料分析

一般试题会给出材料用具,但完全开放性试题要求根据实验目的,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原则:

不要少用也不要多用)。

变量分析

步骤1

获取实验中的变量(唯一不同的量),将材料用具用1、2、3…等进行分组标号。

步骤2

①不施加实验变量(自然条件或模拟自然条件)设为对照组;②施加实验变量,设为实验组;(也可能是相互对照)③控制无关变量,即其他条件相同。

(考虑可操作性原则和重复原则)

步骤3

根据反应变量,反应或培养一段相同时间后,寻找具有可操作性的观察指标(特异颜色变化、沉淀反应;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变化等

),或测定指标(生长发育速度、生化反应速度等)、记录数据。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原理确定已知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描述

对应假设,分类讨论:

①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变量无影响;②实验组比对照组好,实验变量有利;③实验组比对照组差,实验变量不利。

(如果是相互对照,也分类讨论)

实验结论

对应实验目的做出肯定结论

表达

将实验分析的成果用语言、文字、图表曲线予以表达

检查

检查实验设计及语言表达有没有科学性错误

二、专题训练

1、某同学由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温度能否影响甲状腺素的活性。

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他做了一个实验。

在实验步骤

(1)、

(2)、(3)中各有一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改正并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步骤:

(1)取三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编上号,分别装上等量的蒸馏水、河水、自来水。

(2)取发育状况不同的1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人1、2、3号玻璃缸中,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的适宜外界条件下培养。

(3)每天同时向1、2、3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普通饲料、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用60℃温水处理1小时的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

(4)过几天比较蝌蚪的发育状况。

改正: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参考答案1。

改正:

(1)蒸馏水/河水/自来水改为河水,

(2)不同改为相同,(3)投入后加等量。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若B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而A、C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说明高温使甲状腺制剂失活。

②若B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C玻璃缸内次之,A玻璃缸最慢,说明高温使甲状腺制剂活性降低。

③若B、C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而A玻璃缸内较慢,说明高温未影响甲状腺制剂活性。

 

2.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并完成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材料用具:

试管、量筒、烧杯、酒精灯、温度计、新鲜唾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清水、碘液。

用正确方法完成实验中的一些步骤:

(1)第一步:

实验至少要取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后分别注入1mL新鲜唾液。

(2)第二步:

(3)第三步:

分别向试管中注入2mL淀粉溶液,振荡手将试管下部浸入装有_的烧杯中,这样处理的原因是。

(4)第四步:

10min后。

(5)实验结果分析:

参考答案.2。

(1)三只

(2)分别向1、2、3号试管中注入1mL盐酸溶液,NaOH溶液,1mL清水

(3)35℃温水;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4)取出试管,分别滴入1滴碘液并摇匀

(5)1、2号试管变蓝,淀粉未被分解,因为过酸过碱的环境都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3号试管不变蓝,淀粉已被分解

 

3、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试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请你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方法与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

材料和用具:

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两组,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小动物活动测定仪等。

(实验提示:

给药途径为每日灌胃,给药剂量和仪器操作,不作考试要求,室温恒定)。

方法与步骤:

(1)将两组雄性成年大白鼠分别标号为甲组和乙组,并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与记录耗氧量和活动量。

(2)每日用灌胃器给甲组鼠灌胃甲状腺激素溶液,给乙组鼠灌胃等量的蒸馏水,饲养一定时期。

(3)测定与记录甲、乙组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

结果预测与分析:

 

参考答案:

3、

(1)未给甲状腺激素时,甲、乙两组鼠耗氧量和活动量相近。

(3分)

(2)给甲组鼠甲状腺激素后,其耗氧量和活动量均大于乙组鼠。

(3分)

(3)结果表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动物的耗氧量和活动量增加。

(4分)

 

4、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和用品:

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

方法步骤: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参考答案4.方法步骤:

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

②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也萌发(或答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该种植物的种子萌发不受光的影响。

②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不萌发(或答有光组发芽率高于无光组,差异显著),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有光级不萌发,无光组萌发(或答无光组发芽率高于有光组,差异显著),光抑制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

 

5、蚕豆叶片是观察气孔的优良材料,尤其是下表皮气孔数目较多,气孔是各种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

下图为气孔结构示意图,气孔两侧的细胞称为保卫细胞,决定着气孔的开闭。

有人提出气孔的开闭与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

请你根据试题中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一实验,探究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相应结论。

 

(1)材料用具:

显微镜,镊子,刀片,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

(2)实验步骤:

步骤1取载玻片2片,分别在中央滴加蒸馏水和蔗糖溶液各一滴

步骤2

(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参考答案:

5.步骤2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下表皮两块,分别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盖上盖玻片

步骤3将装片分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如果蒸馏水中气孔开放,蔗糖液中气孔关闭,说明失水使气孔关闭,吸水使气孔开放

如果蒸馏水中气孔关闭,蔗糖液中气孔开放,说明失水使气孔开放,吸水使气孔关闭

 

6.材料1:

1642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进行了一项著名的柳树实验。

他在一个花盆里栽种了一棵2.3kg的柳树。

栽种前,花盆里的泥土经过高温烘烤干燥后称重为90.8kg。

以后的5年中,海尔蒙特除了只给柳树浇水外,没有在花盆里添加任何物质,每年秋天柳树的落叶也没有称重和计算:

5年后,他将柳树和泥土分开称重,发现柳树的重量变成了76.7kg,泥土烘干后的重量为90.7kg,比原来只减少0.1kg。

于是他得出结论:

柳树获得的74.4kg物质只是来源于水:

材料2:

科学家将一盆绿色植物放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照射,然后测量该植物对不同光质的吸光率,结果列于表:

根据你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判断海尔蒙特的结论是否确切?

为什么?

(2)花盆内的泥土减少了0.1kg,其原因是。

(3)请用上表数据在指定方格纸内绘出植物叶片光吸收变化曲线,并分析得出结论。

(4)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规律如右图。

当外界C02浓度处于A时,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

CO2量与相等;为提高封闭大棚内作物产量,棚内人工释放CO2应控制在(填图中字母)浓度为宜。

 

参考答案:

6.1不确切。

柳树干重的增加来自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2土壤中的矿质离子被柳树吸收3。

略,结论:

光合作用时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4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量。

C

 

7、某课题小组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

”他们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记作X)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他们把X细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X细菌,用该培养基再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菌仍然不能生长和繁殖。

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X细菌与其周围细菌之间的关系称        。

(2)X细菌周围的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原因最可能是            。

(3)为验证

(2)中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参照上述题目中给出的有关材料,补充相关的实验步骤及结果:

第一步:

取两个培养皿,按相同营养成分配制成甲、乙两个培养基。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

在相同条件下,让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细菌生长繁殖。

实验结果:

 

 

参考答案:

7.

(1)竞争 

(2)X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了能抑制其他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物质 (3)在甲培养基上接种X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将X细菌除去;乙培养基上不接种X细菌作为对照   在这两个培养基上分别培养接种相同的其他细菌  甲培养基上的其他细菌不能生长繁殖,乙培养基上的其他细菌能正常生长繁殖

 

8、为了验证植物的根总是向着重力方向生长,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

第一步:

取已萌发的玉米4粒,分别放在培养皿的四个位置上(如图所示),并且幼苗的根尖都朝向培养皿的中心。

第二步:

将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盖在玉米粒,再盖上湿棉花,直到填满整个培养皿。

然后盖上培养皿盖,使玉米粒不能移动位置。

用胶布将培养皿和盖粘牢。

第三步:

把培养皿竖立放在恒温箱内(无光照),不让其滚动,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请根据上述实验的设计思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培养皿竖立起来后,位置C在正下方,那么,四粒玉米中,处于_______位置的玉米粒可作实验对照。

(2)请你预测该实验的结果。

 

(3)萌发的玉米粒在恒温箱内培养期间,其总重量和所含有机物重量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

原因是什么?

 

(4)现提供栽有玉米幼苗的花盆和纸箱若干,请你设计一个验证植物茎具有背地生长特性的实验。

 

参考答案8.

(1)A

(2)A处作对照的玉米幼根竖直向下生长,B、C、D三处作实验的玉米幼根都弯曲向下生长。

或四粒玉米的根均向下生长。

(其它正确答案也给分)

(3)萌发玉米粒总重量增加,因为幼根生长吸水较多。

有机物重量减少,因为细胞呼吸作用消耗了部分有机物。

(4)将一盆幼苗(花盆)竖直放置,一盆幼苗(花盆)侧放(或倒放),用纸箱罩住花盆,一段时间后观察,可见两个花盆中的幼苗茎均向上生长。

(其它正确答案也给分)

 

9.南方红豆杉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具有极其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

虽可利用种子繁殖,但种子的休眠期长,种子萌发率低,为挽救这一珍稀濒危物种,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这一目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结果。

请分析回答:

处理方法

发芽率

机械破损后直接播种

28.2%

0.05%赤霉素浸种24小时

23.8%

机械破损后,再用0.05%赤霉素浸种24小时

80.4%

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0.05%赤霉素浸种24小时

96.6%

(1)根据该小组的研究内容,请为他们的研究课题拟定一课题名称:

(2)该小组实验前做出假设是:

(3)概括该小组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

①将种子分为四组。

②;

③。

(4)该实验可能得出的重要结论:

(5)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更具有说服力,应做哪些方面的改进?

 

参考答案9.

(1)打破(提前解除)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期的技术(方法、措施)研究。

【或探究人工处理红豆杉种子提高发芽率的技术(方法、措施)研究】(2分)

(2)机械破损、植物激素、温度等外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1分)

(3)②按表上要求对各组种子进行处理。

③播种并分别记录各组发芽情况。

(每步1分)

(4)机械破损、赤霉素浸泡、温度对解除种子休眠都有作用,但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赤霉素浸泡效果最好。

(2分)

(5)设置对照组(1分)

 

10、在人群中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

某小组计划调查上海市50个家庭的父母与子女间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假设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作为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1)如果你是该小组中的一员,请你确定本次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

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张表格(写在下面),用于调查时统计数据,并给表格起一个标题。

(3)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

(1)确定这一性状是否为伴性遗传(或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调查基因频率等)(2分)

(2)上海市部分家庭耳垂性状遗传的调查统计表(7分)

父亲性状

母亲性状

儿子性状

女儿性状

有耳垂

无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无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无耳垂

(3)被调查的家庭数目太少(1分)

 

11、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

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正常实验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班氏糖定性试剂,注射器,试管,烧杯等。

(二)实验步骤:

(实验提示:

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

(三)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

 

参考答案:

11.

(二)实验步骤:

(1)确定1只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只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

(2)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班氏糖定性试剂。

(3)给药1小时后,对两只小白鼠采尿液,实验鼠尿液放入1号试管内,对照鼠尿液放入2号试管内。

(4)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

(三)预测、解释:

1号试管中应该出现砖红色沉淀,表明实验鼠尿液中有葡萄糖;

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表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

实验结论:

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尿糖,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

 

12.植物的根具有向重力生长的特性,下列是研究根向重力生长机理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

将空白琼脂和含EDTA的琼脂做成帽状,分别套在甲、乙两组玉米胚根的根冠外(示意图如下)。

提示:

EDTA的作用是去除与其临接部位的Ca2+。

将胚根水平放置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甲组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乙组胚根水平生长。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二:

水平放置的胚根弯曲向下生长,与根冠近地侧的Ca2+浓度明显高于远地侧有关。

研究表明,根总是朝着Ca2+浓度高的方向弯曲生长。

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和用具:

胚根等长的萌发玉米种子,含EDTA的琼脂帽,含Ca2+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若干个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放置适量的萌发玉米种子,按实验一中乙组的方法处理胚根一定时间后,移去根冠外的琼脂帽。

第二步:

(3)实验结果:

(4)科学家进一步证实,根冠中生长素的分布受Ca2+浓度影响。

当胚根水平放置时,重力诱导Ca2+向根冠下侧移动,导致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高。

请分析胚根的生长素分布与向重力生长的关系:

 

参考答案12.实验一结论:

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与(根冠部位的)Ca2+有关。

实验二

(2)实验步骤:

第二步:

将培养皿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组、B组。

第三步:

在A组的胚根上方放一个空白琼脂块,在B组的胚根上方放一个含Ca2+的琼脂块。

第四步:

将胚根水平放置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胚根的生长方向。

(3)实验结果:

当A组胚根仍在水平生长时,B组胚根已弯曲向上生长。

(4)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生长素可促进生长,高浓度则抑制生和。

对根来说,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慢;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较低,生长快,因而胚根弯曲向下生长。

 

13、为丰富植物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利用钴60的γ射线辐射植物种子,筛选出不同性状的突变植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钴60的γ辐射用于育种的方法属于育种。

(2)从突变材料中选出高产植株,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盐新品种,利用该植株进行的部分杂交实验如下:

①控制高产、优质性状的基因位于对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联会期(能、不能)配对。

②抗盐性状属于遗传。

(3)从突变植株中还获得了显性高蛋白植株(纯合子)。

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①步骤1:

选择和杂交。

预期结果:

②步骤2:

预期结果:

③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如果与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参考答案:

13.

(1)诱变

(2)①两(或不同)不能②细胞质(或母系)

(3)①高蛋白(纯合)植株低蛋白植株(或非高蛋白植株)后代(或F1)表现型都是高蛋白植株

②测交方案:

用F1与低蛋白植株杂交后代高蛋白植株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是1:

1

或自交方案:

F1自交(或杂合高蛋白植株自交)后代高蛋白植株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是3:

1

③实验结果预期结果

 

14:

有人发现某种花卉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

(1)请你设计—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

(2)如果花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参考答案:

14、

(1)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l的性状表现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

(2)3红∶1白或3白∶l红

 

15.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原因是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原因是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②

 

参考答案:

15.1减少,缺乏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2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少,小雨呼吸要消耗部分二氧化碳4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

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

 

16、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

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将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芽末端4mm切去,再将剩余的10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保持在25℃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2天。

(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1,浓度分别为10-13、10-12、10-11、10-10、10-9……)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胚根及胚芽的末端4mm切去的目的:

                 

                。

(2)、为什么要用10条一组而不是1条一组放入生长素溶液中进行实验

                  。

(3)、理论上,胚根、胚芽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是:

         。

(4)、请你设计一个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

参考答案:

16、

(1)、胚芽、胚根的顶端都能产生生长素,去掉后能保证所配生长素浓度不受影响。

(2)、较多数量一组可获得精确的平均结果

(3)、胚芽为10-1mol·L-1胚根为10-10mol·L-1

(4)、表格设计如下

2天后的平均长度mm)

生长素溶液的浓度(mol·L-1)

10-13

10-12

10-11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胚芽

胚芽

(说明:

只要设计合理,均可给分,但要注意生长素的浓度梯度。

★表格的设计技巧:

要理清设计思路:

①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在表格“工作区”记录的内容。

(题目中有明确的要求)②其次要明确表格的第一列写什么?

第一行写什么?

注意在第一列或第一行中肯定要写组别,即实验组和对照组(相互对照中组数可能更多)。

③再绘制表格(切记:

表格“工作区”是预留给所设计的实验中记录到的数据,而不是要学生造出数据来填入其中。

因此只要设计完成一张空白表格即可。

设计表格时,要先在草稿纸上画出表格轮廓,再写入答题纸中。

)表格设计好后,切勿忘记给表格添上题注(即表格名称)。

17、一些环境因素可能影响植物的生长,三位同学分别在三个相同的花盆里,放入来自同一处的土壤,各植入一株相同的幼苗,其目的在于通过控制外部条件,探索不同生长条件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内容

学生

幼苗的质量(克)

第1天

第30天

4

24

4

35

4

64

(1)、甲、乙、丙三位同学通过控制不同温度(乙、丙均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和光照条件获得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请指出最可能的组合形式。

甲:

乙:

丙:

(2)、请你利用所给的材料,设计一组实验,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