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6521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doc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doc

高中生物专题训练·生物实验

生物

1.(2012石家庄第一次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等变量都应保持相同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数据测量时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答案]1.C

2.(2013年山东潍坊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哪项是以下实验共有的()

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A.使用显微镜观察

B.实验材料不需要保持活性

C.使用盐酸

D.需染色处理

[答案]2.A

3.(2013江苏,9,2分)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

A.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答案]3.A

4.(2013福建,4,6分)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A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B

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C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D

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答案]4.B

5.(2013江苏无锡高三期末)(5分)有人在1980年对栖息于岩石地带原来生活在一起的大、小两个种的鬣蜥作了相互移走的实验。

四年实验中,其中两年气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

实验者将实验分成六组,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鬣蜥。

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实验设置  

结果

干旱

A组:

将大鬣蜥移走

A组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B组明显增加

B组:

不作处理

C组:

将小鬣蜥移走

C组大鬣蜥的存活率比B组略有增加

湿润

D组:

将大鬣蜥移走

D组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与E组差别不大 

E组:

不作处理

F组:

将小鬣蜥移走

F组大鬣蜥存活率与E组差别不大

(1)如果只在A组与B组间比较,在干旱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B组明显增加。

据此分析,大、小两种鬣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_____________,再将C组与B组比较后,可以排除两种鬣蜥间有_____________关系。

(2)从实验来看,大鬣蜥的竞争能力强于小鬣蜥,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在湿润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与E组差别不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B、E两组在实验中都起对照作用。

根据实验过程的气候条件分析,两组中小鬣蜥种群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组。

[答案]5.

(1)竞争和捕食  捕食

(2)将大鬣蜥移走对小鬣蜥的影响较大,将小鬣蜥移走对大鬣蜥的影响较小

(3)食物充分,竞争较弱

(4)E

6.(2013年江苏南京、淮安两市模拟)(8分)“探究和验证”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一种以实验为核心的实践活动,其核心都是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

 

(1)验证胰岛素缺乏会引起糖尿病的实验:

  实验材料:

两组健康、大小相同的同种狗,胰岛素,试管,现配的斐林试剂及其他必需用品。

  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两组健康、大小相同的同种狗,将A组狗的胰岛切除,B组狗不做任何处理。

  第二步:

分别收集两组狗的尿液于试管中,滴加现配的斐林试剂并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第三步:

每天定时给A组狗喂食适量的胰岛素,然后收集尿液,用现配的斐林试剂鉴定,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分析:

  ①上述实验步骤中的一项不严谨之处是:

     。

  ②不严谨实验步骤前和纠正后,两者相应实验现象分别是:

      。

  ⑧本实验设置了两种对照:

一种是           ,另一种是          。

 

(2)探究二氯二乙胺能否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实验:

  实验材料:

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实验步骤:

  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②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S;

  ③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

  ④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5号试管中应加入的S是   。

经过上述实验步骤,请判断其测量数据是否准确,并解释原因:

          。

②另有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实验组别

  1

  2

  3

  4

  5

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

O.1

 0.2

 0.3

 0.4

  O

  细胞密度(个/mL)

 320

 275

 186

 96

 560

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

[答案]6.

(1)①第三步给A组狗喂食适量的胰岛素

②纠正前出现砖红色沉淀,纠正后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③A组狗与B组狗的空白对照     A组狗补充胰岛素的前后自身对照

(2)①细胞密度等量生理盐水不准确,没有从摇匀的培养液取样,容易出现数据偏大或偏小的结果

②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7.(2013江苏,28,7分)雨生红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是天然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物种之一。

虾青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色泽鲜红,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着色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培养雨生红球藻以获得虾青素,科研人员研究了A、B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单位体积藻液内雨生红球藻细胞数、干物质质量、虾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

其质量浓度(mg/L)

细胞数增加量

(%)

干物质增加量

(%)

虾青素含量

增加量(%)

对照组

0

0

0

0

A

0.1

36.8

133.3

57.1

0.5

43.4

150.7

137.8

1.0

81.2

266.7

-48.9

5.0

98.2

142.7

-95.4

B

0.05

6.7

50.5

5.8

0.1

32.3

119.7

8.5

0.5

32.5

41.7

3.9

1.0

8.3

0.3

-87.8

(1)雨生红球藻和蓝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发生的场所不同,前者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2)B的浓度从0.1mg/L提高到0.5mg/L时,雨生红球藻单位干物质中虾青素含量的变化是    。

(3)与B相比,A的浓度变化对虾青素含量影响的特点是    。

(4)两种生长调节剂中,与细胞分裂素生理功能更相似的是    。

(5)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进行比较,虾青素和其中的    分子结构最相似。

(6)在本实验基础上,设计实验探究A、B的协同作用对雨生红球藻增产虾青素的影响,选用A、B时首先应考虑的浓度分别为    。

[答案]7.

(1)叶绿体 

(2)增加 (3)上升较快,下降较快 (4)A (5)叶黄素 (6)0.5mg/L,0.1mg/L

8.(2013江苏,26,7分)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

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cm。

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

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    。

(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

放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    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

在此期间,有利因素占据优势。

(3)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    关系。

(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    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    的速率。

(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    (填序号)。

①鸟    ②土壤质地    ③光照    ④水体肥力    ⑤稻田杂草

[答案]8.(7分) 

(1)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精确性) 

(2)浮游动物 (3)竞争 (4)营养结构(食物网或食物链) 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 (5)①

9.(2013重庆,9,14分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

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

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

培养基+L-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

培养基+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分组

生长状态

L-天冬酰胺含量

培养液

细胞内

实验组

缺乏

缺乏

对照组

正常

缺乏

正常

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    特性;表中①应为    ;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         。

(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    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             。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          。

[答案]9.(14分)

(1)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 专一性 抑制 能合成L-天冬酰胺(有合成L-天冬酰胺的酶)

(2)免疫(拮抗) 酶被分解失活

(3)对肿瘤细胞有专一性杀伤作用,对正常细胞无影响

10.(2013课标Ⅰ,31,12分)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            ;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            (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

①该实验的思路:

 ;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

[答案]10.

(1)AABBCCDDEEFFGGHH aaBBCCDDEEFFGGHH(或8对等位基因中任意1对等位基因为隐性纯合,且其他等位基因为显性纯合)

(2)①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

②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子代全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全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