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阅读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6645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四年级阅读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阅读上.docx

《四年级阅读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阅读上.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阅读上.docx

四年级阅读上

四年级课外阅读集训

一、《陈毅》

陈毅五岁半就在一家书塾读书。

他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学们都称他“小神童”。

//

一天,毛老师来到陈毅家,看到他正在灶前一边烧火一边看书。

因为他看书入了迷,火烧得太旺了,从锅里透出了糊味儿。

妈妈刚从井边洗菜回来,发现米饭烧糊了,气得火冒三丈,抄起刷子,就往灶前冲去。

“不要打孩子!

”毛老师连忙劝阻,“饭烧糊了,可以将就吃,这孩子专心用功,我就喜欢。

”说着,毛老师又亲切地对陈毅说:

“以后做事,要多多留心!

”陈毅点点头。

毛老师从陈毅手里那过书一看,原来是一篇还未教的课文,他已经用笔在上面画了许多圈圈点点。

毛老师惊奇地问:

“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

”陈毅回答说:

“打圈圈的,是懂得的;打半圈圈的,不太明白,等老师讲明白了,再打圈圈;打墨点的是生字。

原来陈毅每次听课前,总要把新的课文先预习一下,把生字和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听课时,格外留心,再抓住不懂的地方,便直接向老师提出问题。

毛老师十分高兴地称赞道:

“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今天我总算发现了你学习成绩好的‘秘诀’。

人们称赞你是‘小神童’,说你天资聪明,其实更重要的是你勤奋,你真正懂得了‘学问学问,多学多问’的道理!

”//

1. 短文已用“//”分为两段,写出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同学们都称赞陈毅为“小神童”的原因有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问学问,多学多问”中的“学问”指,“多学多问”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秘诀”的意思是。

用“–––”在文中划出具体描写陈毅学习成绩好的秘诀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秋天的香山公园》

秋天的香山公园,以它独特的美迎接着众多的游人。

走进公园大门,放眼望去,峰峦重叠,挺拔壮观。

山上长满了各种树木,枝叶浓密,人走进去,便淹没在其中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红叶。

近看红叶的形状不一,有长圆扁圆、扇形,还有三角形的。

远看,山坡上树树交错,叶叶相连,层层叠叠相互辉映,映红了半边天空。

在大片大片的鲜红中央杂着深黄色、褐色……就像千万只彩蝶上下飞舞,真是姿态万千,绚丽多彩。

一阵爽人的秋风吹过,传来柔和的“沙沙”声,枝摇叶摆,像是在向游人频频招手。

人们不由赞叹:

“多美呀!

香山的红叶。

香山公园里潺潺的流水也很动人。

小路旁,石缝里,溪水愉快地流淌着。

阳光洒在水面上,闪着耀眼的光芒。

有时,溪水聚在几块碎石中间,静静地躺着,小鱼儿在你追我赶地嬉戏。

再看,路旁的花坛里,花儿展开笑脸,争芳斗艳。

一串连成片,鸡冠顶起了花冠。

那品种繁多的菊花,伸开了卷曲的花瓣;没有开放的花瓣紧缩着,像一个个彩球。

不管是什么花,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美丽的香山公园,使游人流连忘返。

1. 查字典。

“爽”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再查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再查___画。

字典中的解释有:

(1)明朗,清亮;

(2)率直,痛快;(3)舒服;(4)违背。

“爽人的秋风”中“爽”应取第____种解释。

2. 用“——”分别画出概括第3、4、5自然段意思的中心句。

3. 读第3自然段,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描写红叶的。

4. 第5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花,是从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介绍的。

5这篇短文中,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种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划出首尾照应的句子。

三《公园一角》

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园的一角。

这里有一个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别致的假山。

池里的水清润(rùn)得宛如一块天然的翡(fěi)翠,平滑无暇,清澈见底。

当微风拂过水面时,水面上就泛起层层鱼鳞般的波纹。

池中的假山是由好几块奇石巧妙地堆成,很精巧。

假山顶端喷出一股又细又高的水柱。

那水柱喷出后,又斜落下来,成了一串银白的水珠,晶莹耀眼。

微风吹过,犹如点点白梅撒在水面上,荡漾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yī),飘散在空中,仿佛给假山披上一层轻纱,格外美丽。

池中有许多色彩斑(bān)斓(lán)的金鱼,它们互相嬉(xī)戏,好不自在。

瞧,一条花尾金鱼刚浮到水面上,嗖的一下,转头又钻入水底下去了。

看,又来一条,眼睛大大的,鼓鼓的,穿着黑色的晚礼服,好像是要去参加隆重的盛会。

它昂着头,不停地摆动着尾巴,像是在炫耀自己:

“瞧,我多漂亮!

喷水池的周围,摆着一盆盆绽蕾吐艳的菊花。

粉红色的花蕊嵌在金黄的花瓣中,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

微风吹来,菊花就像一个个少女在翩翩起舞。

小池.、假山、金鱼和菊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1.填空。

“翡翠”的“翡”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部,再查____画。

第一画名称是_____;

“翠”与“翡”相比,从“羽”的写法上,你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择下列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好:

a、非常b、很多c、表示同意d、优点很多

(1)它们互相嬉戏,好自在。

()

(2)池中的假山是由好几块奇石巧妙地堆成,很精巧。

()

盛:

a、用力很大,程度深b、兴盛、旺盛c、盛大、隆重

(1)春天是月季花盛开的季节。

()

(2)看,又来一条,眼睛大大的,鼓鼓的,穿着黑色的晚礼服,好像是要去参加隆重的盛会。

()

4.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夸耀。

()

(2)新奇,跟平常不同。

()

(3)形容轻快地跳舞。

()

(4)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

5.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波纹披上()()鲜艳

()的花蕊钻入()()道歉

6. 造句

(1)格外---

(2)显得---

7. 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最少三处)。

8. 读短文,填空。

(1)短文第一段有顺序地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写___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先概括写___________,再具体写___________。

由面到点,具体细致,表达了作者对金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四《齐白石》

齐白石是我国杰出的画家,他的画举世闻名。

许多人纷纷拜访齐白石,要他介绍经验,传授画画的秘诀。

齐白石在一次接待客人时,诚恳地说:

“作画并无秘诀,全在一天也不能空闲。

这的确是他的经验之谈。

齐白石从四十六岁起就定居北京,从那时开始,他坚持每天都要画画,从来没有间断过。

他八十五岁那一年,有一天,一连画了四张画。

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够累的了。

但他还是继续画,坚持又画了一张。

画完以后,他在画上题了几行字:

“昨天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特此一张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1. 选择带点字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举:

a、往上抬;b、提出c、全;d、推选

举例()举世闻名()举目()

(2)杰:

a、才能出众的人;b、超过一般水平。

杰出()杰作()

2. 用“——”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3. 齐白石在自己的画上题了这么几个字:

“________________”。

“心绪不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教一日闲过也”用文中的语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老鼠买鱼》

一天, 鼠倾巢出动,窜上大街要把所有的鱼全买下来。

鱼行老板问:

“你们不愁吃喝,买那么多鱼干啥?

“虽不愁吃喝,可要平安无事总得破费些钱财呀!

”老鼠狡黠地笑了笑。

鱼行老板仍听不明白,却狠狠地敲起竹杠来。

一下子,鱼价抬高了几倍。

买完鱼后,小老鼠们有的把鱼扛在身上,有的举在头上,有的抱在手上。

这时一个小老鼠跑到老鼠头领面前说头儿咱们买这么多鱼干啥呀老鼠头领说笨蛋咱们()不愁吃()有老猫就过不了安稳日子猫爱吃鱼咱们送些鱼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哈哈说着,露出得意的笑容。

小老鼠仍听不明白,但也不想去问了,心想:

头儿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跟着头儿干准没错。

()老鼠把鱼买完了,()街上没有鱼卖。

猫只好自认晦()气,运气不好。

不过,从此每天都有老鼠给猫送鱼,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

不久,该市鼠患成灾,鱼行老板这才猛然醒悟,叹息道:

“我()赚了钱,()上了老鼠的当。

1选择带点字的意思(在括号里填序号)

(1)费:

a:

费用b:

花费c:

复杂,不容易

费事()破费()费工夫()

(2)头:

a:

人身器官的一部分b:

物品多余部分c:

头目d:

第一e:

量词

一头羊()头领()梳头()铅笔头()

2.找出短文中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

3.在第5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选择下列合适的关联词语填进短文的括号里。

因为……所以……虽然……却……虽然……但是……

5.阅读短文填空

(1)鱼行老板开始听了老鼠的话______________,于是就________________。

“瞧竹杠”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鱼行老板猛然醒悟,明白____________

(2)“咱们送些鱼,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

”这句话中“敌”指________;“友”指______。

“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

这句话中的“”敌指_________;“友”指________。

(3)猫和鼠“化敌为友”的原因是。

(4)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该市老鼠成灾。

6.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1)老鼠买鱼送给猫。

(2)老鼠成灾,给社会造成危害。

(3)老鼠给猫送鱼,达到化敌为友的目的,讽刺社会上敌我不分的丑陋现象。

(4)反映鱼行老板开始不明白,后来猛然醒悟。

六《林荫大道》

这是一条林荫大道,东起小营,西到花园村。

它宽十五米,可供四辆汽车并行(使驶)过,大道两旁,清秀挺(拔拨)的树和美丽的花儿交错相(印映),真是景色宜人。

高大的梧桐树枝叶茂盛,毛绒绒的梧桐果挂满树梢,整个树冠像撑起一把大伞,为人们遮挡夏日的(娇骄)阳,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一阵风吹来,发出哗哗的响声,(拂佛)去了人们连上的汗珠。

/大树下,美人蕉像美丽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大道两旁。

串串红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开得那么火红,那么热闹。

/

每天,无数行人、车辆在这条大道上来来往往,就像穿行在绿树红花的长廊里。

1. 划去文中括号里不适当的字。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

茂盛()()

遮挡()()

3.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理解词语。

树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亭亭玉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想想这样写的好处(最少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二自然段已用“/”分了两层,请写出每层意思。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按从______到________的观察顺序,写了四种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把树和花的形色写得具体,形象。

7.整篇文章是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写出林荫大道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四年级阅读题

大年初一的早晨,妈妈笑着问我:

“贞贞,新年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调皮地对她笑一笑,依偎在她的怀里,说:

“我要的东西只是三粒淘气的小小的树种子……”

“种子?

你想把它们种在哪里?

”妈妈疑惑地说。

“我会把第一粒种子种在那遥远的澳门。

我要把它种在澳门最高的山坡上。

在雨露的滋润下,种子抽出新芽,每一片叶子都是我的眼睛:

我要看看风景幽雅的妈祖阁;看看凌空飞架的澳菡大桥;看看新崛起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群;看看水光潋滟、波光粼粼的珠海;更要看看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块饱经沧桑的土地上自豪地升起。

“恩!

那第二粒呢?

“第二粒种子嘛,我要让它扎根在长城脚下。

在那一块块经风雨侵蚀的长城砖旁,种子会很快长成一棵小树苗。

它小小的身影看上去并不起眼,可它会在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到达长城的时候,招来风姑姑、彩云婆婆一起向游客们问好。

瞧!

它还会用小手掌般的叶片热烈地鼓掌呢!

“最后一粒种子呢?

”妈妈紧接着问:

“你打算种哪儿?

“最后一粒种子,当然要种在我家门前罗!

”我向妈妈扮了一个鬼脸说:

“我要让它为我的家园增添一抹绿色。

当清晨的小鸟儿向我问好时,我会仔细地为种子浇水、施肥,让它和我共同成长,共同学习。

每当我看见它迎风摇拽的枝条,就会把不开心的事全部忘记。

我停下来,喝了一口放在茶几的凉白开水,说:

“妈妈,这就是我春天的愿望,你能和我一起去实现吗?

”“好,好!

”妈妈乐呵呵地答应。

“那我们快去买种子吧!

”我拉着妈妈的手奔出家门,在我眼前仿佛呈现了祖国万里山河到处涌动着盎然的春意……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调皮——()偎依——()流动——()摇动——()

2.读拼音写词语。

Zirunchengxianyihuoyouya

()()()()

3.用“——”画出一个排比句。

4.用“~~~~”画出一句比喻句,它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

5.我的愿望是拥有三粒。

其中,第一粒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段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的美好的愿望是什么?

你能告诉大家吗?

说说看。

李子核

妈妈买来李子,放在盘子里,打算吃完饭分给孩子们。

瓦尼亚从来没有尝过李子。

他不停地围着李子打转(zhuǎnhuàn),一会儿去闻闻,一会儿去摸摸。

他很想马上就拿一个来尝尝。

瓦尼亚黑溜溜的眼珠往四周转(zhuànhuàn)了一下,看看别人没有注意他,就踮起脚尖,抓起一只李子,赶快塞(sāisè)进嘴里去。

吃完饭后,妈妈数(shǔshù)了一下李子,发现少了一只,就问孩子们:

“你们吃过李子吗?

”大家说:

“没有!

”瓦尼亚脸红得像只熟透的大番茄,也说:

“没有,我没有吃!

”妈妈看了看瓦尼亚,说:

“谁吃了李子,这倒不要紧。

可是李子有壳,谁要是把李子吞下去,那么过一天就会送命的。

”瓦尼亚听了妈妈的话,吓得脸色苍白。

他摇晃着两只小手,结结巴巴地说:

没有,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

“一家人都笑了,而瓦尼亚却哭了。

1.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__”。

2.第二段中,瓦尼亚的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_说明瓦尼亚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中,瓦尼亚的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_说明瓦尼亚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它把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说吞食李子会送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家人都笑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瓦尼亚却哭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短文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玛丽的微笑

玛丽打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的男人正在恶狠狠地看着自己。

玛丽灵机一动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是推销菜刀吧我喜欢我要一把边说边让男人进屋接着说你很像我过去的一位好心的邻居看到你真得好高兴你要咖啡还是茶

本来面带杀气的歹徒渐渐腼腆起来。

他有点结()巴地说:

“谢谢,哦,谢谢。

最后,玛丽真的买下那把明缓晃晃()的菜刀,陌生男人拿着钱迟疑了一会儿真走了,在转身离去的时候,他说:

“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1.把第一段的标点补充完整。

2.在“()”里填上正确的读音。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大方——()熟悉——()相信——()

4.“本来面带杀气的歹徒”为什么“渐渐腼腆起来。

5.说说你对“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的理解。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 )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那时侯,娘拉扯( )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丁当响。

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 )工钱,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

我兴( )冲冲地对娘说:

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

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膜。

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 )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

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

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

咋办?

干脆,把娘那一份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

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羹吗?

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当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

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

妈妈笑笑,没吭( )声。

呆立间 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 老远就嚷嚷 平娃娘 平娃娘 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 你看我们家二丫 发三个馒头 一个都舍不得吃 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

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

“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

“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

”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安慰——()痛楚——()鼓励——()

清苦——()惊慌——(   )   干涸——(   )

2.在( )里填上正确的读音。

3.把第六段的标点补完整。

4.给短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在文中找出一句比喻句。

6.文中写了娘的几次笑?

每次笑的内容是什么?

 

                                 

7.“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以“我的童年结束了”开头,写一段话,反映出“我”后来的生活状况。

                                                                         

我爱三角梅

在百花中,我最爱三角梅。

三角梅有紫色的、洁白的、金黄的。

尤其是校园门口那一株,它爬上墙头,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在春风中欢笑着,十分惹人喜爱。

气候转暖以后,三角梅的枝条上便开满了花。

三角梅的花很小,苞片呈叶状,三枚苞片就像三个卫兵守护着小花。

小花()不起眼,()常常引来蜜(蜂峰)和蝴(碟蝶)围着(采彩)花粉。

三角梅的叶子是绿色的,有点像桃子形。

当缺水时,叶子就把水让给它们,尽管自己因缺水低垂着,却让花儿依旧争相开放,多么可贵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啊!

三角梅粗壮的茎是(棕综)色的。

茎上、枝条上长有小刺。

()谁敢欺负它,它()会毫不客气地扎你。

三角梅有很强的适应性。

()在苗圃、墙角或石缝中,它()能顽强地生长。

在花盆里,它还可以塑造成绮丽多姿的盆景。

三角梅是在40年代从南美洲的巴西引进厦门的。

厦门的自然条件似乎适宜它生长。

现在三角梅已(遍篇)布在世界各地,但据说很少见像我们厦门这里长得这么好的。

厦门人民十分喜欢它,它(象像)征着团结和友谊。

我爱我们厦门市的市花——三角梅。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在“()”里填上合适的词。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特别——()伸展——()仍然——()

代表——()多姿多彩——(       )

4.给短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