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694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A卷(50分)

一、名句默写(10分)

1.                  ,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

2.                  ,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3.女娲炼石补天处,                    。

            《李凭箜篌引》

4.天姥连天向天横,               。

               ,对此欲倒东南倾。

                                                   《梦游天姥吟留别》

5.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

  《阿房宫赋》

6.忧劳可以兴国,                        。

       《伶官传序》

7.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      _____,风移影动, _____  ___。

                                             《项脊轩志》

二、基知识(20分,每题4分)

8.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所怙(hù)  踯躅(zhú) 怆然(chàng)   早缫而绪(sāo)

B、偃仰(yǎn)   妃嫔(bīn)  麾下(huī)      一叶扁舟(piān)

C、修葺(qì)   戏谑(xuè) 剽掠(piāo)    鼎铛玉石(chēng)

D、肯綮(qìng) 渌水(lǜ)   病偻(lǚ)      沽名钓誉(gū)

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觑得人如无物(觑:

看)          惟觉时之枕席(觉:

睡觉)

春花秋月何时了(了:

终止)

B、荠麦弥望(弥:

满)              后秦击赵者再(再:

第二次) 

系燕父子以组(系:

缚、捆绑)

C、尽态极妍(妍:

美丽)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

指甲)  

   抑本其成败之迹(抑:

或者)

D、斗酒十千恣欢谑(谑:

玩笑)            妪每谓余曰(每:

经常)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遇:

接触)

10.对下列加点字从用法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云青青兮欲雨   ②忧劳可以兴国    ③而刀刃者无厚   ④不耻下问   ⑤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⑦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⑧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⑨栗深林兮惊层颠   ⑩六王毕,四海一

A、①/②⑨/③④/⑥/⑤⑦⑧/⑩     B、①⑧/②⑨/③/④⑥/⑤⑦/⑩

C、①⑦⑧/②/③/④⑥⑨/⑤/⑩     D、①⑧/④⑨/③/②⑥/⑤⑦/⑩

11.下列各句在句式特点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

故不我若也     

A.戍卒叫,函谷举                      B.唯兄嫂是依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汉军至,无以渡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格律上看,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又叫古风,它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在字数、句数、押韵和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律诗和绝句就是常见的近体诗形式。

B、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散曲的体裁多样,主要分为小令和套曲。

元曲四大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C、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中成就较高的作家,他善于借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琐事,细心刻画,寄寓真情,读来真切生动,回味无穷,《项脊轩志》即是其代表作。

D、苏轼的散文创作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他写下了不少精美的游记、杂记、随笔、文赋类文章,如《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黄州快哉亭记》等。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12分)

巢谷传

(宋)苏辙

巢谷,字元修。

父中世,眉山农家也。

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

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①者,心好之。

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

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

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

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会泸州蛮乞弟②扰边,乃命存宝出兵讨之。

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

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

“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

”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

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予之在朝,谷沉浮里中,未尝一见。

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

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

闻者皆笑其狂。

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

“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

”予惊喜曰:

“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

”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

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

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③其老且病,止之曰:

“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

”谷曰:

“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

”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

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

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选文有删节)

【注】①举武艺:

科举考试中的武科考试。

②乞弟:

泸州西南少数民族乌蛮首领斧望个恕的儿子。

③愍:

怜悯,哀怜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畜弓箭                 畜:

储备。

B、顾妻子不免寒饿       顾:

只是。

C、自眉山诵言         诵:

通“讼”,公开。

D、予方乏困                   乏:

疲乏             

14.下列句子中,能直接表现巢谷重朋友情谊的一组是

①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

②非君莫使遗之者

③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

④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

⑤将复见子瞻于海南

⑥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巢谷幼时随父学习,后进京赶考,却弃文从武,学成后,可惜最后没有考中武举。

B、巢谷与作者是同乡,平日相交甚笃,因而不顾高龄和体弱去看望远谪岭南的苏辙兄弟。

C、我小时候就认识巢谷,知道他的志向高洁,是大事小事都可以托付的人。

D、作者对巢谷的一生遭遇充满同情,对他的品德才能非常欣赏,为此写下了这篇传记。

 

四、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8分)

公孙丑问曰:

“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曰:

“古者不为臣不见。

段干木①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②,是皆已甚。

迫,斯可以见矣。

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

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阳货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

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

曾子曰:

‘胁肩馅笑,病于夏畦③。

’子路:

‘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

’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段干木:

战国初期人,孔子弟子子夏的弟子,曾做过魏文侯的老师。

②泄柳:

鲁穆公时贤者。

③病于夏畦:

比大热天在地里干活还难受。

  

16.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孟子认为古时候,不是诸侯的臣下,不去谒见诸侯。

段干木越墙躲避(魏文侯的来访),泄柳关门不接待(鲁穆公),都不合乎“礼”。

B、公孙丑之所以向孟子请教不主动去求见诸侯有什么道理,是因为作为学生,都希望老师谒见诸侯之后,自己有官做并可以实现理想。

C、阳货探听到孔子不在家时,特意给孔子送去一只蒸熟的小猪,按礼节规定,孔子就应该前往大夫家拜谢,这样正和阳货的心意。

D、文中引用曾子和子路的话是想说明,君子要想出仕,不能装出笑脸去巴结人;与诸侯志趣不相投,就不能为难自己勉强出仕。

17.孟子认为“君子之所养”(君子所要培养的道德操守)包括哪些内容?

请简要分析。

(4分)

 

 

B卷(100分)

18.把A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译:

                              

(2)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10分)

19.下列各项中,对《复活》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聂赫留朵夫把一张早年的合照送给玛丝洛娃。

玛丝洛娃一开始很开心,但当她的同伴说已经认不出她时,她意识到已青春不再,声色生活使她过早地衰老了。

想到这一切都起因于聂赫留朵夫,她又生出了对他的愤恨。

    

B、在流放途中,有个小女孩的母亲得伤寒死了。

父亲就抱着她走路,因此没有戴手铐。

可是有个军官硬要给他戴上。

小女孩的父亲说明原因却惹怒了军官,遭来毒打。

女政治犯帕夫洛夫娜站了出来,表示愿意帮忙带孩子,事情才算平息下来。

C、聂赫留朵夫动身前,姐姐和姐夫来看他。

姐姐娜塔莉亚从小就和他关系不好,姐夫拉戈任斯基是既没有名望也没有财产,却极其工于心计的官场老手。

聂赫留朵夫对他非常反感,但出于礼节,见面时聂赫留朵夫表现得十分热情。

 D、玛丝洛娃告诉聂赫留朵夫,车厢里有个女人要分娩了,能不能让她留下来。

另外,费多霞的丈夫塔拉斯想见见费多霞。

当聂赫留朵夫终于找到押解官,对他说了这事时,押解官却说:

“哦,随她去生好了,等生出来再说。

E、自从随着队伍跋涉了两个月后,玛丝洛娃内心的变化也在她的外貌上表现出来了。

她消瘦、晒黑,但却更显年轻了。

她让一绺头发飘到额头上来。

聂赫留朵夫对她有一种以前从没体验过的心情。

20、简答题(100字左右)。

(5分)

 “聂赫留朵夫坐下来,等着玛丽叶特对他讲她原打算对他讲的某些话。

可是她什么话也没对他讲,甚至也没有要讲的意思,光是开开玩笑,谈谈剧,她认为这个剧一定会特别打动聂赫留朵夫的心”。

请简述聂赫留朵夫在彼得堡时和玛丽叶特的这段插曲。

 

六、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野步                             野步   

周密(宋)                       赵翼(清)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2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语言运用(4分)

23.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

(只写序号)(2分)

    ①网络的诞生给予公众以空前广阔的话语空间。

   ②任意生造词语,对汉语词汇系统的稳定性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潜在威胁。

   ③生造词语的最大源头来自网络语言。

  ④不过,因此也出现了话语权的滥用。

  ⑤授予公众以前所未有的话语主权。

                                                              

24.下面是一个生活片段,读后请写出你的感悟。

(不超过20个字)(2分)

帮 忙

在邮局大厅内,一位老太太走到一位中年人跟前,客气地说:

“先生,请帮我在明信片上写上地址好吗?

“当然可以。

”中年人按老人的要求做了。

老太太又说:

“再帮我写上一小段话,好吗?

谢谢!

“好吧。

”中年人按照老太太的话写好后,微笑地问道:

“还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嗯,还有一件小事。

”老太太看着明信片说:

“帮我在下面再加一句:

字迹潦草,敬请原谅。

感悟:

                                                              

 

八、按要求作文(7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人生,其实是一种储蓄,需要储蓄学识、储蓄亲情、储蓄友情……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精致的部分。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一、名句默写(10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        2.在天愿作比翼鸟     3.石破天惊逗秋雨           

4.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     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逸豫可以亡身           7.桂影斑驳,珊珊可爱。

二、基知识(20分,每题4分)

8.C(A怆chuàng;B嫔pín;D渌lù)

9.D(A觉:

睡醒;B再:

两次;C爪:

用指甲划破)

10.B(名作动/使动/形作名/意动/名作状/数作动)  

11.B宾语前置

12.D(《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黄州快哉亭记》作者苏辙)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12分)

13.D(乏:

物质缺少)(4分)

14.B(①巢谷小时候跟随父亲学习,家境简朴但博学多才。

②韩存宝之言,间接表现。

⑥是“我”的所为。

)(4分)

15.B(“平日相交甚笃”和“予之在朝,谷沉浮里中,未尝一见”说法相矛盾。

)(4分)

参考译文一

巢谷,字元修。

他的父亲是中世,眉山的农民。

巢谷小时候跟随父亲学习,虽然家境简朴但是博学多才。

进京参加进士考试,看见武艺高强的人,很喜欢。

巢谷一向力气很大,于是放弃了原来所学的东西,准备弓箭,学习骑马射箭。

不久学成,而没有考中进士。

有个叫韩存宝的,与他的关系特别好。

巢谷教他兵书,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熙宁年间,存宝作为河州的将领。

正赶上泸州蛮乞弟侵扰边境,于是命令存宝出兵攻打。

存宝不懂少数民族的风俗,请巢谷到军营中作顾问。

后来存宝犯了法,就要被抓捕,自己料到一定会死,就对巢谷说:

"我是一个泾原的武夫,死并没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我的妻子孩子就难免挨饿受冻生活困苦,口袋里还有数百两银子,除了您没有别人可以代我交给他们了。

”巢谷答应了。

就更换姓名,带着银两步行去送给存宝的儿子,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存宝死后,巢谷逃避到江淮一带,等到赦免才出来。

巢谷与我是同乡,所以小时候就认识,知道他的志向高洁,是大事小事都可以托付的人。

后来我入朝当官,巢谷在家乡谋生,我们没有机会见面。

绍圣年初,我(苏辙)因为获罪被罢免住在筠州,然后从筠州搬到雷州,再搬到循州。

我哥哥子瞻(苏轼)也从惠州搬到昌化,士大夫们都忌讳和我们兄弟来往了,亲戚朋友也再没有联络了。

只有巢谷在眉山扬言要徒步寻访我们兄弟俩。

听见的人都笑他痴狂。

元符二年正月,他从梅州给我来信说:

“我步行万里来见你,自己没有意料到还能保全性命,现在到梅州了,很快就能相见,即使死也没有遗憾了。

”我惊喜地说:

“他不是现代的人,而是古人啊!

”相见之后,握手相对而哭,然后说平生之事,说了一个多月也不觉厌倦。

当时巢谷已经七十三岁了,瘦而多病,已经不是当日的那个元修了。

他还要去南海见子瞻,我同情他年老多病,劝止他说:

“你虽然一番好意,但是从这里到子瞻那里数千里,还要过海,不是老人能做到的。

”他说:

“我自认为还不会马上死,你别拦我。

”留不住他,再看看他包里,只有数十钱了。

我虽然也很穷,还是凑了点钱给他作为路费。

船到了新会,有个南蛮奴隶偷了他的包逃跑,在新州被抓获,巢谷跟着他到了新州,很快就病死了。

我听说后,痛哭失声,埋怨他不听我的话,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我住在南方,和蛮夷住在这里,大概也要死在这里了。

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

我听说他有个儿子叫巢蒙,在泾原军中,所以只能为他立传,改天交给巢蒙。

四、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8分)

16.B(句意理解错误,属于强加因果。

17.孟子认为君子所要培养的道德操守首先要合乎“礼”的规定;段干木越墙躲避(魏文侯的来访),泄柳关门不接待(鲁穆公),这么做都太过分了;孔子注重人臣的道德操守,恰当处理与阳货的来往,既不丧失为人臣的伦理,也不违背“礼”去做丧失原则的事,值得推崇。

【译文】

  公孙丑问道:

“不主动去拜见诸侯是什么道理?

  孟子说:

“在古代,一个人如果不是诸侯的臣属便不去拜见。

段干木跳墙躲避魏文侯,泄柳闭门不接待鲁穆公,这些都做得过分了。

迫不得已时,见还是应该见的。

从前阳货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又厌恶别人说他不懂礼仪。

大夫如果对士人有所赏赐,士人没有在家亲自接受的话,就得上大夫家去拜谢。

于是,阳货便趁孔子不在家的时候,给孔子送去一只蒸乳猪。

孔子也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前去拜谢。

当时,要是阳货真心诚意地先去看孔子,孔子难道不去拜见他吗?

曾子说:

‘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

’子路说:

‘分明不愿意和那人谈话,却要勉强去谈,脸上还做出羞惭的样子,这种人不是我所能够理解的。

’从这里看来,君子是怎样修养自己的,就可以知道了。

B卷(100分)

18.

(1)对他不听我的话感到遗憾,然而也对他不听我的话而去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叹。

(4分)

 

(2)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

(4分)

五、名著阅读(10分)

19.CE(C、①姐姐娜塔莉亚小时候和他非常亲密,但出嫁后,为了讨好丈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②见面后,聂赫留朵夫和姐夫就司法制度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姐夫因感到受了侮辱而流下了泪。

E、①她消瘦、晒黑,她的两鬓和嘴角露出细纹,仿佛苍老了似的;②她不再让一绺头发飘到额头上来。

20.聂赫留朵夫和玛丽叶特是旧相识。

(1分)到彼得堡后,玛丽叶特不断向他卖弄风情,聂赫留朵夫完全被迷惑了。

(1分)临走前,玛丽叶特约他看戏,(1分)等他到了剧场,发现她的丈夫居然也在。

(1分)聂赫留朵夫认识到,她勾引自己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1分)

六、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21.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4分)

2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也可):

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醉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

(4分)                                                         

七、语言运用(4分)

23.序号:

③①⑤④②(对议论性语段的排序,要注意中心句的确定及关联词语的提示性作用。

24.(示例)1、帮忙不仅要热心,更要认真。

2、求人帮忙既要明确要求,又要言行有礼。

(感悟与判断内容相符,合情合理即可)

八、按要求作文(70分):

写作提示:

写好此题,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心灵的感悟。

文章的主旨开掘要深,写作时应该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由现象到实质,由实就虚,有具体到抽象,要从人生意义上去挖掘精神富矿。

二、独特的视角。

经历独特,感悟独特,那么文章也能独特。

三、哲理的思辨。

要处理好“储蓄”和“人生”的关系。

“储蓄”是个过程,从时间上说,“储蓄”的时间越长,数量就越多,由数量的变化必然发生质的变化,那么,精彩的人生就是储蓄之后的质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