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5702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docx

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一

(说明:

此文档主要用于给老师进行常见语法知识及难点的补充,部分较难语法点也有上课过程中如何给学生讲解的举例说明,词语辨析暂不做进一步教学法上的说明。

对外汉语教学中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

(一)

1.

“了”表示变化。

当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加“了”的时候,“了”可以表示一种变化的发生。

参看教案Practice部分。

例:

V+了

我懂了。

(我本来不懂,现在懂了。

她笑了。

(她本来没有笑,现在笑了。

门开了。

(门本来没有开,现在开了。

adj+了

我累了。

(我本来不累,但是现在觉得累。

他不高兴了。

(他原来高兴,现在不高兴。

草绿了。

(草本来不是绿色的,现在变成绿色的。

参考教案:

了letoindicateachangeinasituation.(10minutes)

Usedattheendofasentence.

VO+了

ADJ+了

Example:

——你懂了吗?

——我懂了。

Iunderstand(now).

不懂懂懂了

Notunderstandunderstandunderstandnow

Practice:

use了todescribethefollowingchanges.

吃不吃不吃了

没吃吃吃了

有没有没有了

不好好好了

漂亮不漂亮不漂亮了

Practice:

finishthedialogueswith了.

Example:

——你懂了吗?

——我懂了。

1)——你不吃了吗?

——是的,我不吃了。

2)——你好了吗?

——我好了,谢谢。

3)——你们的学校怎么样?

——我们的学校不漂亮了。

4)——你吃了吗?

——我吃了。

你呢?

——我也吃了。

T:

你们懂了吗?

S:

_________。

(注:

如果在学“了”之前学生学过“笑”,可以用“她笑了”作为导入例句,学生更容易理解。

 

2.

“了”在动词短语后表示动作已发生。

导入这个语法点,可以先展示两个正在说话的人。

时间定为今天。

A问B:

“你去哪里”。

B:

“我去学校。

然后把时间改为昨天,即他们问的是有关昨天的事情。

A问B:

昨天你去哪里了?

(在原句后面加上“了”)

B:

我去学校了。

(在原句后面加上“了”)

这样学生就理解了,如果表示是过去已发生的事情,就应该在句子末尾加“了。

”然后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机械的替换练习。

例:

(展示一些活动,然后让学生用“昨天,他……了”句型描述。

打篮球——昨天,他打篮球了。

吃苹果——昨天,他吃苹果了。

上中文课——昨天,他上中文课了。

看电影——昨天,他看电影了。

替换练习做完后,老师可以考虑跟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老师问学生他昨天做什么了。

鼓励学生多说一些。

3.

“过”表示经历、经验。

如:

我去过中国。

我吃过中餐。

我没吃过西餐。

注:

“了”和“过”的区别

“了”和“过”都表示动作已经发生,但是“了”重在强调动作的完成,“过”重在强调动作的经历,至于有没有完成不知道。

例如:

这碗饭我吃了。

(这碗饭我吃完了。

这碗饭我吃过了。

(这碗饭我动过,但是是否吃完未知,只强调“吃”的经历。

参考教案:

一、导入

T:

你喜欢旅游吗?

S:

喜欢。

T:

你去了哪些地方?

S:

我去了中国。

T:

哦,你去过中国。

你还去了哪里?

S:

我还去了欧洲。

T:

哦,你还去过欧洲。

你还去过哪些地方旅游?

S:

(我还去过)澳大利亚。

T:

你想去什么地方旅游呢?

S:

我想去日本。

T:

哦,你没去过日本?

二、写出典型例句

我去过中国。

(归纳法)

我去过欧洲。

我去过澳大利亚。

三、展示句法结构(归纳法)

S+V+过+O

四、机械练习(替换练习)

S+V+过+O

我去过中国。

看图说话:

他做过什么?

(1)去日本

他去过日本。

(2)看Avatar

他看过Avatar。

(3)吃中餐。

他吃过中餐。

(4)学汉语

他学过汉语。

五、扩展练习

老师和学生互相提问对方做过什么吗(例如:

你去过法国吗?

你坐过飞机吗?

),如果做过,回答“我……过……”,如果没有,回答“没有”。

然后计数。

谁做过的多算赢方,输方有小惩罚(唱首歌)。

如果是两个及以上学生,可以学生之间互相提问。

老师可以展示一些动词短语以供学生备用。

4.

“把”字句。

用了介词“把”的句子叫“把字句”。

大多数“把字句”的意思是:

某个确定的事物因为某个行为、动作而发生某种变化,受到某种影响,产生某种结果。

例如:

(1)他们把狗打死了。

确定的事物:

狗;行为:

打;结果:

死了。

 

(2)他把书从包里拿出来。

确定的事物:

书;行为:

拿;结果:

出来。

 

(3)他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确定的事物:

衣服;行为:

洗;结果:

干干净净。

 

什么时候用“把字句”?

比较:

(1)他买到了那本书。

(2)那本书(他)买到了。

(3)他把那本书买到了。

上面三个句子都可以说,但是重点不一样。

在汉语里面,我们常常把已经知道的东西放在前面说,把新信息、重要的东西、要强调的东西放到句子后面去说。

所以,

(2)、(3)句跟

(1)句的差别是,

(2)和(3)都强调的结果:

“买到了”。

(2)和(3)也有不同的地方。

(2)说的是“那本书”怎么样,如:

A:

那本书他还想借吗?

B:

不,那本书他已经买到了,不用借了。

(3)说的是“他”怎么样,如:

A:

他怎么那么高兴?

B:

是啊,他终于把那本书买到了,当然高兴了。

如果一个动词既有宾语,又有补语,且宾语是确定的,这个时候我们一般都用把字句。

例:

句子组成部分

动作发出者

动词

确定的宾语

结果/变化

句子组成部分

那本书

在桌子上

“把”字句

他把那本书放在桌子上。

句子组成部分

那句话

很快

“把”字句

他把那句话说得很快。

“把”字句在教学中:

导入:

在教学的过程中,先从最简单的句子开始,以旧换新,从旧的语法中导入新的语法。

例如:

先给一幅图:

(一个人把衣服洗干净了)。

T:

他做什么?

S:

他洗衣服。

(老师把“他洗衣服”板书出来。

T:

衣服怎么样?

(或者“衣服干净了吗?

”)

S:

衣服干净了。

(老师把“衣服干净了”板书出来。

然后老师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Hewashedtheclothclean”?

学生会说“他洗衣服干净了。

老师这时可以纠正学生,并告诉当“衣服”后面有表示结果(result)的“干净”时,要用“把”字句。

老师列出句子:

他把衣服洗干净了。

练习:

老师带学生把句子成分再理一遍,然后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进行机械的替换练习。

思考:

做完练习以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句子的共同点,比如:

●宾语是否都是确定的事物?

●补语是否都是动词的结果?

●动词是否都使宾语发生变化?

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把”字句的使用方法。

扩展练习:

然后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比如:

1.听口令做动作。

老师用“把”说一些动作,让学生做,看谁做得对。

老师说的时候一定要慢一点,让学生慢慢体会句子的结构。

把——你的中文书——拿——起来。

把——你的中文书——放——下来。

把——你的笔——放——在中文书上面。

把——你的笔——放——在同桌的桌子上。

把——老师的名字——写——在笔记本上。

2.老师做动作,学生描述。

或者一个学社个做动作,另一个学生描述。

(动作同上)

3.看图描述。

“把”字句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需要学生不断的积累,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适当讲解,不可一次把所有的都将给学生,而应该循序渐进。

5.

“有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有点儿:

bealittle…

一点儿:

alittle/some…

有点儿+形容词/动词bealittle…

有点儿+adj/v

(1)东西有点儿贵。

(2)房间有点儿脏。

(3)他今天有点儿不高兴。

(4)他有点儿喜欢上她了。

“有点儿”一般用于表示不好的义项,所以下面的句子一般不说。

*东西有点儿便宜。

*房间有点儿干净。

*他今天有点儿高兴。

当“有点儿”后面是动词的时候,动词为表示情感、喜恶、爱好、心情的词语,如:

喜欢,讨厌,爱,烦,不喜欢,愿意等等。

形容词/副词+一点儿(常用作补语)

adj/adv+一点儿

(5)这件比那件贵一点儿。

(6)房间脏了一点儿。

(7)请说得慢一点儿。

三、动词+

(一)点儿(+名词)

V+

(一)点儿(+N)

(8)桌子上有一点儿水。

(9)他今天买了一点儿菜。

(10)随便吃一点儿吧。

【注】

“东西有一点儿贵”和“桌上有一点儿水”不一样。

“有一点儿贵”是:

有一点儿+贵;“有一点儿水”是:

有+一点儿水。

>

另外,在表示强调的时候,用“一点儿……也……”。

例如:

一点儿也不贵

一点儿也不脏

一点儿也不喜欢

一点儿水也没有

6.

“又”和“再”的区别:

“又”表示已经发生的重复或延续,“再”指向未发生的重复或延续。

如:

我又把书看了一遍。

(已经发生)

我明天要把书再看一遍。

(未发生)

他又学了一年中文。

(已发生)

他要再学一年中文。

(未发生)

7.

“二”和“两”的区别:

如果后面有两次的话,前面只能用“两”,不能用“二”。

“二”表示数字,“两”表示数量。

比如:

我们可以说:

两个人

两只鸭子

两本书

但是不能说:

*二个人

*二只鸭子

*二本书

 

对外汉语教学中常见语法难点教学释疑

(二)

1.

形容词谓语句.

●形容前面没有“是”。

*我是很好。

我很好。

*她是很漂亮。

她很漂亮。

(“是”重读表示强调、承认属于另外一种情况,这里暂不讨论。

●形容词前面有表示程度的副词。

*我好。

我很好。

*她漂亮。

她很漂亮。

形容词谓语句一般在学生刚开始学汉语的时候就要接触,并且会经常用到.对于英语为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学生来说,受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影响,学生刚开始学的时候会经常犯错误,理解和接受也需要一段时间。

但是因为句式很简单,所以建议采用直接展示法。

在学习形容词谓语句之前,学生肯定已经学过”你好”.老师可以把”你”和”好”分别提出来,告诉学生”好”就是good,fine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试着造句”Iamfine”.学生会说“我是好。

老师告诉学生,在英语里面,形容词前面要加“be”,但是在汉语里面,形容词可以直接做句子的主要成分,前面不要“是”。

老师再让学生造句,学生会说“我好。

”此时告诉学生,在汉语里面,形容词前面要加副词。

如果是“Iamfine”,“好”前面就要加上“很”,这里“很”的“very”的意思已经很浅,只构成句子成分。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把句子说出来:

我很好。

老师给出句子结构:

S+adv+adj

练习:

进行简单的问好练习。

T:

你好吗?

S:

我很好。

T:

你的妈妈好吗?

S:

我的妈妈很好。

T:

你的爸爸好吗?

S:

我的爸爸很好。

如果是多人课堂,可以让学生之间互问互答。

参考教案:

(学生已经学过“吗”的用法,现在学“好”和“很”。

好hǎogood,fine,well(5minutes)

nǐhǎoma

你好吗?

Areyoufine?

FindthedifferencebetweenEnglishandChinese:

thereisno是inChinesesentence.

InChinese,thereisno是beforeanadjective.

Practice:

TranslatethefollowingsentencesintoChinese.

Areyourparentsfine?

Isyourfriendfine?

IsJackfine?

Whensomeoneasksyou你好吗?

Whatshouldyousay?

Studentsmaysay“我好。

Here,weneedtouseaword很

很hěnvery,verymuch(8minutes)

S+很+adj.

wǒhěnhǎo

我很好。

Iamfine.

ComparetheEnglishwithChinese:

1.thereisno是inChinesesentence-------Chineseadjectivesareusedwithout是.

2.很----very.When很isgenerallyusedinthesentencepatternS+很+adj..this很doesn’treallymean“very”,butalittlelighterthan“very”.Itismorelike“quite”.Sowhensomebodyaskyou你好吗andyouanswer我很好,itdoesn’tmeans“Iamverywell”,but“Iamquitewell”or“Iamok.”

Practice:

translatethefollowingsentencepatterns

1.Iamquitefine.

2.Heisfine.

3.Theyarefine.

4.Myfatherandmotherarefine.

So,nowwhenIaskyou你好吗?

Whatshouldyousay?

Expectthestudentssay“我很好”。

Andyoucanalsoadd“谢谢”。

Practice:

greetandreply.

1.Theteacherasksthestudentquestionsandthestudentgiveproperanswers.

a.你好吗?

b.你爸爸妈妈好吗?

2.Thestudentsasktheteacherandtheteacher’sparents.

S:

--你好吗?

T:

--我很好,谢谢。

Question:

howtosay“Iamnotfine.”

2.

“会”和“能”的区别

一、表示能力的“能”与“会”

能and会:

Ability

㈠、当表示通过学习具有某种能力,即学而后能时,“能”与“会”都可以用,但是更多情况下我们选择用“会”。

Whenyouwanttosaysomeonehavetheabilitytodosomethingbystudying,youcanuseboth“能”and“会”,butmorefrequentlywechoosetouse“会”.

如:

他会打篮球。

妈妈会跳拉丁舞。

“能”更多情况下是表示主观上拥有的,天生具备,不需要学习的能力。

“能”inmoresituationsindicatestheabilitythatissubjective,bornbeing,andonedon’tneedtolearntopossessit.

如:

我有眼睛,我能看。

我有耳朵,我能听。

表示没有某种能力时只能用“不会”。

㈡、当表示某方面有特长,善于做某事时,“能”与“会”也都可以说,前面常有“很、真”。

Whenyouwanttosaysomeoneisgoodatdoingsomething,youcanuseboth“能”and“会”,beforewhichthereisalways很or真。

如:

他真能吃。

他真会吃。

但是用“能”与“会”表达的意思还是有细微差别的。

“真能吃”侧重从量上强调他吃得多。

“真会吃”侧重从质上强调吃得很营养,健康的才吃。

但是,下面两种情况下,就只能用“能”,不能换成“会”。

However,inthefollowingtwosituations,youcanonlyuse“能”ratherthan“会”。

  1、表示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水平或效率。

Toindicatethattheabilityreachesacertainlevel.

如:

他一分钟能游300米。

他一天能记住50个汉字。

这些都表示主语的该能力达到一定水平。

2、表示暂时失去某能力或恢复某能力。

Toindicatethattheabilityislostorrecoveredinacertaintime.

如:

他手受伤了,不能打篮球了。

(本来他会打篮球的,因为手受伤了,暂时失去打篮球的能力,所以用“不能”。

又如:

他脚好了,能踢足球了。

(他以前就会踢足球的,但是因为脚有问题,现在恢复踢足球的能力,所以用“能”。

二、表示可能性的“能”与“会”

能and会:

Possibility

“能”着重表示客观上有条件做某事,客观上有这种可能性。

“能”stressesmoreonobjectivepossibility.

如:

今天气温低,水能结成冰。

现在时间还早,我能做完作业再回家。

这里的东西很便宜,100块能买到很多东西。

“会”着重表示主观上告诉别人有某种可能性或估计某种可能性,不强调客观条件。

“会”isoftentranslatedas“will”.

“会”stressesmoreonsubjectiveopinionsthatifitispossible.

如:

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会想你的。

只要我喜欢的东西,再贵我也会买.

相信我,我不会骗你的。

在句子“你去找他吧,他认识不少人,_____帮你这个忙的”中,我们只能选择“能”。

他认识不少人,是属于客观上有这个条件及可能。

在句子“你去找她吧,她很热心助人,_____帮你这个忙的”,我们只能选择“会”。

她很热心所以是属于主观上估计乐意帮你的。

3.

“说汉语得很好”

提示:

不能说

*他说汉语得很好。

*他睡觉得很晚。

我们不能说:

*他说汉语得很好。

我们应该说:

他说汉语说得很好。

为什么?

因为:

“说汉语”是动词+宾语。

“得”一定要放在动词的后面,不能放在宾语的后面。

动词和“得”中间不能有别的词语。

所以,我们不得不重复动词,把它说两遍。

动词+宾语+动词+得+宾语

例如:

他骑自行车骑得很快。

他介绍他的家庭介绍得很简单。

这样说话看起来是有一点儿麻烦。

有时候可以把宾语放到前面去,只说一个动词:

汉语他说得很好。

他汉语说得很好。

有时候干脆不要宾语,只说“动词+得+补语”:

他每天早上骑自行车上班,骑得很快。

他给我们介绍了他的家庭,介绍得很简单。

他会说汉语,说得很好。

上面三个例句,都有两个小句,第一个小句告诉我们“干什么”,第二个小句告诉我们“怎么样”,这样就很清楚,也很简单。

常见的使用该句式的词组有:

他写汉字写得很好。

他写汉字写得很认真。

他开车开得很快。

他讲故事讲得很流利。

他打扫房间打扫得很干净。

他吃饭吃得很多。

他起床起得很早。

他睡觉睡得很晚。

他跳舞跳得很优美。

他考试考得不错。

他跑步跑得很快。

讲这个句式给学生的时候,老师尽量做到简单明了,举几个例子,进行结构分析,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句子结构,最后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此用法。

4.

“比”的基本用法。

句子结构:

A比B+adj

Aismore...thanB

例如:

西瓜比苹果大。

哥哥比弟弟高。

爸爸比妈妈胖。

如果要表示超出的程度,则在形容词后面加上补语,

A比B+adj+complement

如:

西瓜比苹果大很多。

哥哥比弟弟高5厘米。

爸爸比妈妈高一点儿。

学生经常在表示“…一点儿”的时候容易和英语的“alittlemore…”混淆,造出下面的句子:

*爸爸比妈妈一点儿胖。

*哥哥比弟弟一点儿高。

*西瓜比苹果一点儿大。

遇到这种情况,老师要及时指出,无论是“一点儿”、“很多”还是具体的表示程度的词“(高)5厘米”、“(贵)五块钱”等,都应该放在形容词后面做补语。

“比”的否定:

(1)完全相反。

此时应该用反义词或者“没有”。

如:

哥哥比弟弟高。

哥哥比弟弟矮。

西瓜比苹果贵。

西瓜比苹果便宜。

爸爸比妈妈胖。

爸爸比妈妈瘦。

也可以用“没有”。

“有”经常省略。

A+没有+B+adj

哥哥比弟弟高。

哥哥没弟弟高。

(和“哥哥比弟弟矮。

”的意思一样。

西瓜比苹果贵。

西瓜没苹果贵。

(和“西瓜比苹果便宜。

”的意思一样)

爸爸比妈妈胖。

爸爸没妈妈胖。

(和“爸爸比妈妈瘦。

”的意思一样)

注:

此时形容词后面不能再加程度补语。

*哥哥没弟弟高五厘米。

*西瓜没苹果贵一点儿。

*爸爸没妈妈胖一点儿。

(2)只否定经过比较多出的分,在“比”前面加“不”。

A+不+比+B+adj

例如:

哥哥不比弟弟高。

(哥哥可能比弟弟矮,也可能跟弟弟一样高。

西瓜不比苹果便宜。

(西瓜可能比苹果贵,也可能和苹果价钱一样。

爸爸不比妈妈胖。

(爸爸可能比妈妈瘦,也可能和妈妈一样瘦。

这个句子结构学生易犯的错误是把“不”放在“比”的后面形容词的前面,如:

哥哥比弟弟不高。

西瓜比苹果不贵。

爸爸比妈妈不胖。

这时老师要及时指出错误:

这里的“不”的用来否定多出的部分的,即否定整个比较的结果(超出的部分),而不是否定主语本身的特征(形容词)的,所以“不”应该放在“比”之前。

导入“比”的用法时,老师可以采用图示法,比如画一个个子高的人和一个个子矮的人,分别对他们进行描述,然后进行比较,进入“比”的用法。

动词的比较:

S(+O)+V+得+比+B+adv

注意这里的“比B”是用来修饰副词的,也就是对副词的限定修饰。

比如:

他跑得比我快。

这里的“快”是以“比我”为前提的,所以“比我”放在“快”前面修饰“快”。

他说得比我好。

她学得比我认真。

妈妈买得比我多。

如果动词带有宾语,则宾语一般放在动词之前。

如:

他说得比我好。

(汉语)

他汉语说得比我好。

她学得比我认真。

(汉字)

她汉字学得比我认真。

妈妈买得比我多。

(水果)

妈妈水果买得比我说。

其他的参照形容词的比较。

由于和“比”相关的语法点比较细也比较复杂,建议老师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切不可一节课把所有的都讲出来。

5.

“还”和“也”的区别

“还”和“也”都表示“相同”的意思,但是“也”连接的是并列的相同,“还”连接的是叠加的相同。

比如: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

今天我的妹妹也看了一本书。

(“我”和“我的妹妹”都看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