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7059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docx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

第20卷第4期

2009年12月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

TheChineseJournalofGeologicalHazardandControl

Vo1.2ONo.4

Dec.2009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

王亚军,王亚民,朱宏斌

(1.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河北石家庄050021;2.湖北宏昌建筑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200)

摘要:

崩塌与落石是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传统的治理方法多以圬工结构和钢木结构为主,这些方法存在着材料

用量大,施工强度大,破坏当地原始生态环境,缺乏可靠的设计技术保障等缺点.为克服传统治理方法的缺点,本文综

合考虑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并详细分析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后,进行设计方案比选,采用SNS

柔性防护网系统对其进行治理.作者通过现场实际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确定基本计算参数和建立计算模型,计算了

崩塌落石的运动能量及弹跳高度.根据计算结果,选用5m高RX一050型被动防护网,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关键词:

崩塌;SNS柔性防护网系统;被动防护系统;治理设计;河北省平山县

文章编号:

1003—8035(2009)04—0007—06中图分类号:

P642.21文献标识码:

A

1日IJ舌

平山县大柳树村位于河北省西部,属河北省与山

西省的交界处.该村地处太行山东麓,山高谷深,沟

壑纵横,地质环境条件复杂.

大柳树村村民集中居住在北山脚下,北山西北侧

山顶危岩集中分布,四面临空,呈悬崖状.北山东南

侧山坡上不均匀分布有较多孤立状基岩露头,节理裂

隙发育,表层岩体较破碎.受暴雨,爆破等外界因素

的影响下,北山常有崩塌发生,脱离母岩的岩块沿山

坡滚落,滑落,毁坏村民房屋,阻挡交通,砸伤人畜.

每逢暴雨均让村民心生恐慌,提心吊胆,总担心崩塌

的岩块会突然从天而降.崩塌地质灾害对山下大柳

树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交通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影响村民身心健康,急需治理.

2地质环境条件

2.1地形地貌

大柳树村位于太行山东麓,属侵蚀构造中低山

区.海拔标高为+681一十1065m,相对高差为384m.

山坡坡度多为45.左右,局部较陡峭.沟谷切割较深,

多为"V"字型沟谷.

2.2气象水文

2.2.1气象

该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

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少

云.年平均气温12.8qC,极端最高气温42.1℃,最低

气温一26.5℃.

区内降雨量变化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

560.3mm,年最大降水量1209mm(1996年),降水量多

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80%以上,常发生大

暴雨,最大日降雨量76mm(1999年).

2.2.2水文

该区属滹沱河水系.滹沱河自西向东从大柳树

村北约8km处流过,滹沱河为常年性河流,属海河流

域子牙河水系.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多年平

均流量8.62×10m3,年最大流量为2410m/s(1996

年).

2.3地层岩性

治理区大部分为基岩裸露,局部覆盖有少量第四

系残坡积物.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上太古界阜平群南营组(Am)

在治理区内广泛分布,为一套花岗变质岩.含较

多黑云母,斜长石,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呈灰黑

色,片麻状构造,变晶结构.结构致密,属坚硬岩.

(2)第四系(Q)

山坡及山顶上的低洼处,存留有少量残坡积物,

厚度不一,零星分布.呈棕黄色,黄褐色,结构松散,

厚度为0.1~0.5m.另外,在坡脚有洪坡积物,呈灰

黄色,褐黄色,含少量碎石,厚度为0.8m左右.在沟

谷中有砂砾卵石分布.

2.4地质构造与地震

收稿日期:

2oo9—08—10;修回日期:

2oo9一O8—28

作者简介:

王亚军(1977一),男,硕士,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

治,环境地质及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等工作.

8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

ZH0NGGU0DIzHIZAIHAIYUFANGZHIXUEBAO2009正

2.4.1地质构造

治理区所在的大地构造为,中朝准地台的一个相

对稳定的Ⅱ级构造单元一山西断隆的东部边缘,属新

华夏构造体系.地处第三隆起带的太行山隆起,主结

构面呈NNE向.

治理区未发现大的明显构造,仅存在一些小的构

造裂隙.

2.4.2地震

据平山县县志记载,该区域历史上未发生过具有

破坏性地震.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CB18306—2001),治理区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

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s.

2.5水文地质条件

治理区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富水性弱,透水性差,

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

是接受大气降水,沿岩石裂隙垂直入渗,转化为地下

水.地下水动态基本属于降水入渗一径流型.治理

区地形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冲沟发育,坡度较大,地

下水排泄方式以天然排泄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6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治理区岩体为一套花岗变质岩,岩性为黑云斜长

片麻岩.结构致密,片麻状构造,节理裂隙不甚发育,

属坚硬岩.用地质锤锤击岩体时,岩体锤击声清脆,

有回弹,有震手反应,难击碎.向岩体表面倒水时,水

沿岩体表面流动,岩体基本无吸水反映.

参考《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表3~1—42,3—1

43,取黑云斜长片麻岩岩石密度为2.7g/cm,岩石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160MPa,静弹性模量为1.6×

lO'MPa,承载力为4MPa,摩擦系数为0.70,粘聚力为

31kPa.[]

2.7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相应的人类

工程经济活动也在不断加剧.具体表现为:

(1)过度放牧,陡坡开垦土地,破坏山上植被,破

坏生态环境,为崩塌灾害创造有利条件.

(2)该村的大理岩,花岗岩的开采,开采过程中的

爆破是诱发崩塌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3崩塌灾害特征

3.1崩塌的灾害历史

1996年7月,北山山顶西部的危岩体发生崩塌,

岩块滚落和滑落在山坡平缓处及出村的小路上,阻碍

交通,崩塌岩块体积为0.1~1.5m大小不等.

1997年8月大雨时,北山山体东侧有0.1~1n13

大小不等石块滚落,砸毁房屋2间.

1999年7月暴雨造成洪水,北山崩塌物随雨水

沿山坡滚落和滑落,该村房屋损坏10间.

近年来,由于采石场的爆破及暴雨的影响,北山

上常有岩石块滚落至村庄及交通道路上.

3.2崩塌灾害危害对象

大柳树村位于河北省和山西省交界的偏远山区,

该村北山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直接威胁大柳树村村民

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崩塌产生的岩块堵塞进出村庄的

唯一道路,破坏耕地庄稼.该村地处暴雨多发区,每

逢暴雨,村民人心惶惶,提心吊胆,崩塌灾害严重影响

着村民的身心健康.北山崩塌灾害主要的危害对象

为:

大柳树村住户50户,房屋140间,人口258人;进

出村道路约50m;耕地约2hrn2.

3.3崩塌的分布特征

大柳树村北山山坡高约50m,长约180m,坡度

45.左右,面积约为12700m2.山体大部分基岩裸露,

表层有少量不连续的薄层状残坡积土,长有杂草.

山体西侧山坡上局部岩体陡峭,节理裂隙发育,

将岩体分割呈块状,危岩块体积为0.1~1.5m.不等,

呈近似长方体,柱状,楔形状等不规则形状.目前状

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爆破等外界因素的影

响下,易形成大面积崩塌.

最大危岩体临空面近直立状,该危岩体高约

17m,东西宽约15m,南北长约18m.整个危岩崩塌体

的体积约4590m3(照片1).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可见

近垂直节理一组,共6条,产状2O.78.,裂隙张开度

1~15cm.可见近水平节理一组6条,节理面产状15.

5.,张开度约1~10cm.

北山东侧山体上不均匀分布有较多孤立的基岩

露头,节理裂隙较发育,将露头分割呈块状,各岩块近

似呈长方体,体积为0.1~1.5m不等,目前处于稳定

状态.在暴雨,放牧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易沿山坡

滑动和滚落(照片2).

另外,北山山坡上无规律的分布有大量剥离母岩

的孤石,块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易沿山坡滑动和

滚落(照片3).

3.4崩塌灾害的形成条件

3.4.1地形地貌

第4期王亚军,等: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9

照片1北山山体西侧危岩体(镜像:

北西)

Photo1Thedangerousrockmassonthewest

ofnorthmountain(mirrorimage:

northwest)

照片2北山山体局部孤立岩体(镜像:

北)

Photo2Thepartialisolatedrockmassonthenorth

mountain(mirrorimage:

north)

照片3北山山坡上的孤石,块石(镜像:

北西)

Photo3Theisolatedstonesonthehillsideof

northmountain(mirrorimage:

northwest)

大柳树村北山具备高陡的地形地貌条件,山体大

部分基岩出露,山坡高约50m,坡度45.左右,局部危

岩体近直立状,为岩块的崩塌和滚动创造了条件.

3.4.2岩体结构

北山岩体为上太古界阜平群南营组黑云斜长片

麻岩,长期受风化剥蚀作用,表层节理裂隙发育,裸露

岩体多被切割呈块状,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岩块较易

形成崩塌和滚落.

3.4.3大气降雨

该区域每年6~9月份易降暴雨,大雨不但促进

岩体进一步风化,也为崩塌提供了动力条件.

3.4.4采石场爆破

大柳树村石材资源丰富,近年来,为增加经济收

入,村民开始开采大理岩,花岗岩,爆破时产生的震动

为北山岩体崩塌产生了动力条件.

3.4.5随意放牧

在山坡上覆盖有少量残坡积土,长有野草,村民

常在北山牧羊,羊群的活动,易造成山坡岩块滑动和

滚落,引发崩塌灾害发生.

3.5危岩破坏模式

北山山体西侧危岩体临空面多近直立状,危岩体

后部存在与边坡坡向一致的陡倾角贯通或断续贯通

的破坏面,危岩体底部局部临空,危岩体可能沿底部

支点向临空方向倾倒破坏,属倾倒式破坏.

北山山体东侧的孤立的基岩露头,多被节理裂隙

分割呈块状,岩体后部存在与边坡倾向一致的贯通或

断续贯通的破裂面,倾角较缓,危岩体沿着破坏面滑

移破坏,属滑塌式破坏.

山体上其它的孤石,块石,多在暴雨,放牧等外界

因素影响下,沿山坡滑动滚落.

4崩塌灾害治理方案

4.1治理工程方案比选

(1)方案一:

搬迁避让

该方案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主动搬迁受崩塌灾害

威胁区域的住户,采取主动避让的方法,有效的防止

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直接受崩塌灾害威胁的住户为沿山居住的18户

人家,由于该村地处太行山东麓中低山区,地形特征

决定,搬迁l8户人家,建房所需用地存在困难,村里

难以找到合适的地方建房.而且山区建房需要开挖

地基,费用较高,平均按每户8万元计算搬迁费,光搬

迁费需要144万元.另外,崩塌威胁到现有进出村道

路,再修一条进出村道路或者采取措施保护该道路,

困难很大.

(2)方案二:

清除危岩体

该方案的设计思路是直接消除崩塌灾害产生的

来源,清除北山上的危岩体,山坡上的孤石,滚石.

10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

ZH0NGGUODIZHIZAIHAIYUFANGZHIXUEBA02009年

北山高约50m,危岩威胁区长约170m,坡度45.

左右,坡面面积约为12700m.要彻底消除隐患,需

要将北山西侧危岩体爆破除掉,西侧山坡最大危岩

体,临空面近直立状,高约17m,东西宽约15m,南北

长约18m,整个危岩崩塌体的体积约为4590m3.由于

山坡陡峭,爆破施工不便,产生的废石需要场地堆放,

同时也造成新的环境问题.

另外,在北山山坡遍地滚石,孤石,以及孤立基岩

风化露头,约12700m2山坡均需要清理,清理工程量

很大,清理后的废石需要场地堆放,将产生新的环境

问题.

危岩体清除按每立方米100元计算,清理孤石,

块石,按每立方米50元计算,该方案需要的治理费为

109.4万元,该方案治理费用较大.

(3)方案三:

主动加固危岩体

该方案是采取工程措施主动加固北山危岩体,可

以使用锚固法,挂网法,喷浆法等对北山危岩体进行

加固,使危岩体稳固,从而消除崩塌地质灾害.

本方案,可以有效的阻止崩塌灾害的发生,但是

由于坡高,坡度大,无工作面,施工难度很大,施工费

用高.

(4)方案四:

坡脚修建缓冲沟

该方案的设计思路是采取被动防护的措施,沿山

坡坡脚修建一条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缓冲沟,使滚

落,滑落下来的岩块落在缓冲沟内,避免冲进村庄造

成损失.

该方案需要开挖坡脚,北山山体多为基岩出露,

开挖难度大,工程量大,开挖坡脚易造成滑坡等新的

地质灾害出现.

(5)方案五:

坡脚修建挡石墙

在北山山坡脚修建挡石墙一道,拦截崩塌危岩

块.该方案工程量大,费用昂贵,且村后修建大型挡

土墙存在安全隐患.

(6)方案六:

SNS柔性防护网

SNS柔性防护网系统自1995年从瑞士引入我国

以来,已成功的应用于国内铁路,公路,水电站,矿山

和市政工程的上千个边坡工程中,解决了传统防治措

施难以解决的大量难题,其可靠的安全保障性,施工

的快速标准化和利于环保等综合技术经济优势极其

新颖而巧妙的防护观念和设计思想,已被广大工程技

术界人员所认识和认同.

该方案的设计思路是发生崩塌后进行有效拦截,

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SNS柔性防护网系统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防护

方法,按设计正确组织实施,较传统的防治方法可节

约大量资金,降低工程造价,不会引起新的环境问题,

有效的保护治理区原始生态环境.

4.2治理工程方案选择

根据大柳树村实际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北山崩塌

灾害的分布特征,结合崩塌灾害的危害对象,综合运

用地质学,环境学,农林学,生态学,岩土工程学等相

关知识,按照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对大柳树村

北山崩塌灾害防治工程采用:

SNS柔性防护网治理方

案.

SNS柔性防护网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应用不

多,本方案的实施,可以为今后同类工程探索积累相

关经验.该方案还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以柔克刚,拦截能力强.目前最大能及标准

已达5000kJ,理论上可以承受质量为10t的巨石以

31.6m/s的速度直接冲击.

(2)整个防护设计思想表现为降落石动能成功转

化为系统变形能,使设计相对简化.不需要考虑落石

与挡石网之间的冲击位置及力的相互作用,仅需根据

现场条件进行落石计算,选用相应能级系统.

(3)SNS柔性防护网系统材料性能稳定,安装标

准化,方便快捷,施工简单,易操作,防崩塌效果好.

(4)工厂化生产,标准化的设计安装保证了系统

的经济性能,造价低.

(5)现场适应能力强,限制条件小,陡坡,沟壑均

能适应,对原始景观破坏少.

5治理工程设计

5.1基本设计参数

(1)北山山坡参数

①坡度:

45.;②坡高:

50m;③坡长:

170m.

(2)最大危岩体参数

①坡度:

近直立;②最大高度:

17m;③危岩块体

积:

0.1~1.5m3.

(3)岩体参数

①岩性:

黑云斜长片麻岩;②密度:

2.7g/em3.

5.2计算简图

根据实际情况,取大柳树村北山最大危岩体进行

计算,计算简图如下图1所示.

5.3落石运动速度计算

第4期王亚军,等:

河北省平山县大柳树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设计

图1危岩崩塌落石计算简图

Fig.1Thecalculationdiagramabouttherockfall

fromthedangerousrockmass

危岩体临空面近直立状,危岩块在开始17m的

下落阶段近似按自由落体运动对危岩块进行初速度

计算.岩块自危岩体低端向坡下运动的反射切线分

速度,运用《崩塌与落石》(胡厚田,中国铁道出版社)

第87页公式6—7和第90页表6—8进行计算.

设崩塌危岩块崩塌至缓坡坡面时的速度为,取

沿山坡向前运动的反射切线瞬时分速度为.,则:

=

~/2gHI

0=(1一)VCOS(口l一口)

其中:

——落石与坡面初次碰撞时的速度(m/s);

日——危岩体高度(m),取17m;

——

重力加速度(m/s),取10m/s;

Vo——落石与坡面第一次碰撞后反射速度(m/

S);

——

瞬时摩擦系数,查表取0.3;

a——危岩体坡度(.),取90.;

——

山坡坡度角(.),取45o.

代人参数,计算得:

=18.4m/s,.=9.1m/s.

5.4落石对斜坡面的最大偏离lm.x计算

落石对斜坡面的最大偏离z,运用《崩塌与落

石》(胡厚田,中国铁道出版社)第92页公式6—15和

第95页公式6—16进行计算.

(tana—cotf1)

"一2gtan口(1+cot)

200十2a(1一番)p=———-

√Vo

其中:

z——落石对斜面的最大偏离(m);

Vo——落石与坡面第一次碰撞后反射速度,取

9.1m/s;

a——山坡坡度角(.),取45.;

——

落石反射速度.的方向与纵坐标轴问的

夹角(o).

代人参数,计算得:

:

95.8.,z…=5.0m.

5.5落石对斜坡面的最大偏离计算

落石对斜坡面的最大偏离h,运用《崩塌与落

石》(胡厚田,中国铁道出版社)第95页公式6—17进

行计算.

(tan口一cotf1)

"

其中:

~——落石对斜坡面的最大偏离,m;

——

落石与坡面初次碰撞时的速度,取

18.4m/s;

a——山坡坡度角(.),取45.;

——

落石反射速度v0的方向与纵坐标轴间的

夹角,取95.8.;

——

重力加速度(m/s),取10m/s.

代人参数,计算得:

~=5.0m.

5.6落石撞击能E计算

根据查尔斯(Chasles)理论,落石撞击能E为运动

能my与滚动能之和,这里运用《危岩防治原

理》(陈洪凯,地震出版社)第90页经验公式5.63进

行计算].

E=0.6mv

mm"m"

其中:

E——落石的撞击能(kJ);

m——落石质量(kg);

.——

落石与坡面第一次碰撞后反射速度,取

9.1m/s;

m一——预计最大落石的质量(kg);

p——落石密度,取2.7g/cm~;

Vmax——预计最大落石的体积,取1.5m.

代人参数,计算得:

m=4.05×10kg,E=

201kJ.

5.7SNS被动防护网设计

5.7.1型号选择

通过计算,最大落石撞击能E=201kJ,考虑一定

的安全储备,根据《铁路沿线斜坡柔性安全防护网》

(TB/T3089—2004)表2选用被动防护网.选用的防

护网系统如下:

H

12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

ZHONGGUODIZHIZAIHAIYUFANGZHIXUEBAO2009正

型号:

RX一050.

网型:

D0/08/200.

结构配置:

钢柱+支撑绳+拉锚系统+缝合绳+

减压环.

5.7.2防护网离危岩边的距离及网高

通过上述计算,可确定出危岩块在距离危岩体坡

底水平方向5.0m范围内,可产生的滚动跳跃最大高

度为5.0m,远离危岩体顺坡滚动跳跃高度逐渐降低.

综合考虑施工方便及危岩的分布情况,选择距离

危岩体坡脚水平距离约20m的平缓处,在一条等高

线上设置被动防护网一道.被动防护网高度取b=

=5m.

5.7.3钢绳锚杆长度及抗拔力选用

被动网高度b=5m,根据《铁路沿线斜坡柔性安

全防护网》(TB/T3089—2004)附录B,表B.1,选用钢绳

锚杆长度(m)/抗拔力(kN).

(1)上拉锚杆:

2m/50kN.

(2)侧拉锚杆:

2.5m/60kN.

(3)下拉锚杆:

2m/50kN.

(4)中间加固锚杆:

2m/50kN.

(5)钢绳锚杆孔径应大于钢绳直径15mm.

(6)锚固体砂浆标号不低于M20.

6结论

(1)大柳树村北山崩塌灾害防治工程采用SNS柔

性防护网治理方案,改变了传统的刚性或低强度低柔

性的设计方法,运用高强度柔性结构达到减灾防灾的

目的.

(2)治理工程的实施,不影响原始生态环境,亦不

会引起新的环境问题.

(3)该设计方案使施工安装标准化,技术简单,施

工快捷,治理费用低.

参考文献:

[1]《工程地质手册》编委会.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M].北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65—170.

[2]胡厚田.崩塌与落石[M].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1989:

71—105.

[3]陈洪凯.危岩防治原理[M].北京:

地震出版社,2006:

67

9O.

[4]TB/T3089—2004.铁路沿线斜坡柔性安全防护网[s].

TheDesigningaboutgeologicaldisasterofrockFall

TreatmentWorkinDaliushuVillageofPingshanCounty,HebeiProvince

WANGYa—jun,WANGYa.min,ZHUHong.bin

(1.NorthChinaEngineeringInvestigationInstitute,Shijiazhuang050021,China;

2.HubeiHongchangConstructionSu~eyDesigningLimitedCompany,Wuhan430200,China)

Abstract:

Therockfallisakindofcommongeologicaldisasterinthemountainousarea,andthemasonrystructureandthe

steal-woodconstructionaretraditionalmethodstomanagetherockfal1.Thesetraditionalmeasureshavealotof

shortcomings,forinstance,largeamountofmaterial,constructionintensity,destroyingthelocalityprimitiveecological

environment,lackingthereliabletechniquesafeguardofdesigningandSOon.Inordertoovercometheshortcomingsof

traditionalmethods,theauthoroverallconsideredthegeologicalenvironmentconditionabouttherockfalldevelopmentinthe

DaliushuVillage,analyzedthedevelopmentalcharacteristicofgeologicaldisaster,andadoptedtheSNSsoftprotectsystem

toresolvetheproblemofrockfal1.Theauthordeterminedthebasiccalculationparametersandestablishedthecomputation

modelthroughtheactualengineeringgeologicalcondition,andcalculatedthemovementenerg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