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7072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docx

新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

文学常识

1.下列对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课文《孙权劝学》选自其中。

          

B. 《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头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C. 简·爱的人生追求由两个基本“旋律”构成:

她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精神女儿;她又像17世纪英国作家班扬笔下的“基督徒”一样,追求超越个人幸福的至高境界,“梦幻”和“求索”是贯穿小说的比喻。

          

D.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答案】C

【解析】【分析】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C项《简爱》贯穿小说的比喻是“旅行”和“求索”。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的难度较大,十分考验学生对于文学常识的识记,需要学生在阅读名著名篇的过程中了解文学常识。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

B. 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都侧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欣赏、赞美之情。

C.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这位既有“千古诗才”又“一身傲骨”的诗人是李白。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

【答案】B

【解析】【分析】杜甫的《春望》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据此,B项的杜甫的《春望》并不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欣赏、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B。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需要先了解每首诗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再进行比较分析。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内容真实、时效性强、语言简明,分消息、通讯、特写等类型,《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通讯。

B. 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告诫年轻人要刻苦学习,至今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C. 《平凡的世界》展现了黄土高原古朴的民风、独特的习俗,表现了主人公淳厚朴实的品格、坚定的人生目标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D. 英国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在《我的老师》中,真实记叙了莎利文老师耐心教育“我”并使“我”成长进步的感人事迹。

【答案】D

【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

D.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不是英国的。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4.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如《范进中举》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句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B.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

C.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D.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正误辨析。

这类题目难度较大,涉及面宽,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加强练习辨析,有错归类修改。

D项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的爱称。

故答案为:

D

【点评】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区历法、军事刑律、阴阳五行、家族礼法、音乐美术、饮食服装、车马冠盖、文化奠基、政治经济制度、明君贤相的治国方略,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等。

“卿”的意义有,1.古代高级官名:

三公九卿。

卿相。

2.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3.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4.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5.古代夫妻互称:

卿卿。

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6.姓。

7.朋友之间亦能称“卿”。

本题的“卿”是古代君对臣或朋友的爱称。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

他身上凝聚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B. 乔纳森·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

C. 《童年》的整体基调虽然严肃、低沉,但小说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D. 小说《简·爱》所述故事主要发生在桑菲尔德庄园,因为简·爱以家庭教师身份为罗切斯特的女儿阿黛勒授课,她的生活在桑菲尔德庄园与罗切斯特产生交集,但最终她与罗切斯特分道扬镳。

【答案】D

【解析】【分析】D项,《简·爱》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简·爱虽然与罗切斯特有过长时间的分离,但她最后又回到了主人身边并和他结了婚。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对外国文学常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根据作品名称可以回忆作品内容、中心思想、主要故事情节以及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从而了解作者的性格特征以及作品人物的形象特点。

作者的国籍、作品年代等信息可以通过技巧加以辨析,识记。

6.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沁园春”为词牌名,此前所遇“天净沙”、“相见欢”、“如梦令”、“渔家傲”皆为词牌名。

          

B. 梁启超旁征博引,从道家的《道德经》《庄子》到儒家的《礼记》《论语》,使《敬业与乐业》具体生动而又富有说服力。

C. “冕”是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体育竞赛中蝉联冠军即是卫冕成功。

          

D.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是《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后代用来泛称文学。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知识的识记。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词,又称长短句。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

宋词元曲都很著名,天净沙,曲牌名,又名“塞上秋”,属北曲越调,用于剧曲、套数或小令。

全曲共五句二十八字(衬字除外),第一、二、三、五句每句六字,第四句为四字句,代表作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

故选A。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知识的识记。

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选项内容,把各个选项和相关常识进行比照对比,字斟句酌辨析正误,天净沙是曲牌名。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 戏剧人物的塑造,大都通过人物的语言,包括对话、独白、旁白来进行。

C. 普希金,俄国诗人,其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D. 老舍,原名舒庆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其代表作《雷雨》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答案】D

【解析】【分析】D项,老舍,原名舒庆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其代表作有: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雷雨》是话剧作家曹禺的话剧。

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判断。

8.下列哪一部作品属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五经”(   )

A. 《大学》                           

B. 《中庸》                           

C. 《论语》                           

D. 《春秋》

【答案】D

【解析】【分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

​故答案为:

D

【点评】《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

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

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

9.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   )

A. 完璧归赵   破釜沉舟   三顾茅庐                        

B. 门庭若市   舍生取义   杞人忧天

C. 守株待兔   闻鸡起舞   豁然开朗                        

D. 温故知新   刻舟求剑   毛遂自荐

【答案】A

【解析】【分析】B.“门庭若市”和“舍生取义”不是来自历史故事;

C.“豁然开朗”不是来自历史故事;

D.“温故知新”不是来自历史故事。

据此,答案为A。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积累和解释。

答题时应注意,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10.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海燕之歌》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春天的旋律》.作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高尔基,著有长篇小说《母亲》及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B. 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来说,红脸代表忠勇;黑岩代表猛智;蓝脸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凶诈;金脸银脸代表神秘。

C. 《云南的歌会》是一片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沈从文是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边城》。

这篇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种歌唱场景。

D.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其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辨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了更使文章辞采缤纷。

【答案】D

【解析】【分析】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其言行的一本书。

类似于语录体,并不是散文。

本项有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这则新闻的电头是什么?

它交代了哪些内容?

有什么作用?

(2)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这则消息点明渡江战斗在“二十日午夜”就开始了,其目的是什么?

(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句子中的“不到”“突破”“现正”能否换成“共”“越过”“已经”?

(4)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

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电头: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内容:

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地点。

作用:

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信。

(2)表明我军是为争取和平而战,且准备充分,行动迅速,打击敌人态度坚决。

(3)不能换。

“不到”,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的意思,而用“越过”表现不出战斗经过;“现正”说明我军毫不懈怠,一刻不停地向敌人进攻,有“正在进行”的意思,而“已经”只表明结果,表意单一。

(4)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的词语:

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的词语:

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

反映了作者充满无比自豪感和高度赞扬人民解放军之情。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考生新闻常识的识记能力。

电头是每则新闻正文前依次标明发报通讯社、地点、时间的文字本题的新闻是“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时电”,电头的内容包括通讯社名称、时间、地点;其作用在于表明报道及时、真实。

(2)本题考查考生对新闻事件的阐述的理解能力,考生要结合时代背景及敌我双方性质进行分析。

答案:

表明我军是为争取和平而战,且准备充分,行动迅速,打击敌人态度坚决。

(3)本题考查考生新闻语言的准确性的理解能力。

考生要结合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来进行分析,新闻的语言往往要求按照事实来进行报道。

所以不能换。

“不到”,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的意思,而用“越过”表现不出战斗经过;“现正”说明我军毫不懈怠,一刻不停地向敌人进攻,有“正在进行”的意思,而“已经”只表明结果,表意单一。

(4)本题考查考生对新闻语言的辨析能力。

根据新闻语言的表述,可以从语言中找出相关的词语,难度不大。

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的词语:

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的词语:

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

反映了作者充满无比自豪感和高度赞扬人民解放军之情。

【点评】

(1)考生要了解新闻的基本常识,注意平时的积累。

(2)考生要认真阅读文本,联系语句的上下内容进行分析,正确理解新闻语言表达的意思。

(3)考生对应新闻的语言必须要准确,在辨析时要比较词语的表意、程度、范围等的不同 ,注意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4)考生解答时,找出修饰敌我双方的词语,然后根据词意、词语感情色彩回答。

12.9月6日“赵孟頫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展。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尤为擅长楷书和行书,其行书代表作《洛神赋》正在此次特展之列,这幅作品笔法飘逸丰润,结字端庄秀媚,笔画稍肥,却无臃肿疲软之态,尽显清利刚劲之姿。

据上述信息和书法常识判断,下面四幅作品中属于赵孟頫《洛神赋》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赵孟頫是楷书大家,四幅书法作品中,只有B项是楷书作品。

故答案为:

B。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各书法字体的代表人物及其书写的特色。

明确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古代称呼中,“足下”可以用来称呼自己。

          B. 汉字经历了甲骨文一金文一大篆一小篆一隶书一楷书一行书的演变。

C. 《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科举考试是每三年一次的乡试。

          D.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

民间在这一天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

有古代称谓名号、汉字字体的发展演变过程、科举考试、传统节日和习俗礼仪,综合性强,涉及面广。

A.“足下”是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是对对方的敬称。

“可以用来称呼自己”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

答题时应注意,调动课内或课外阅读中,古语古代文化常识的知识储备,对各个选项的说法,字斟句酌推敲辨析。

1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 《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 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

卑职、愚、不才、鄙人等。

         

D. 《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答案】B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B项表述不正确,司马光是北宋文学家。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

答题时应注意,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逐项字斟句酌辨析正误。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国内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15.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黄海中学九

(1)班决定开展“会诗词·咏经典·信中国”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会诗词】

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

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甲)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乙)

A.卜算子     B.浣溪沙    C.如梦令    D.相见欢

甲:

________

乙:

________

(2)【咏经典】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

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

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

________

(3)【信中国】

央视《信·中国》节目曾播放茅台酒厂首席酿造师严刚写给孙儿们的一封信,信中要求孙儿们“做人如做酒”……其间,主持人朱军讲述了一段往事,1954年,周恩来总理总结日内瓦会议中国外交取得突破靠的是“两台”:

一是国酒茅台,一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请根据这则材料写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态度。

(不少于两点)

【答案】

(1)C;B

(2)咏诗词弘扬传统

(3)①让后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②在海内外弘扬传统文化。

【解析】【分析】⑴题目中给出的四个词牌,课本中都出现过,作答时,可根据课文中学过的“词”格式来判断这两首词用的是什么词牌。

第一首应是如梦令;第二首应是浣溪沙。

⑵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一致。

“变形式”可对“咏诗词”,“演绎经典”可对“弘扬传统”。

答案不唯一。

⑶根据材料中的“信中要求孙儿们‘做人如做酒’”可得:

对传统文化应持有“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态度。

根据“一是国酒茅台,一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可得:

要让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上得到弘扬。

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

⑴C;B;⑵咏诗词弘扬传统;⑶①让后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②在海内外弘扬传统文化。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体知识的识记与辨析能力。

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2)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

根据题目给出的上联,结合对联知识拟写下联。

(3)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熟读理解所给材料,抓住关键词语,从中筛选找出重要的信息加以整合。

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我们爱祖国,巍峨的群峰在云端穿suō,jìng发的千帆荡起碧波。

我们望朝露日晞,听晨钟暮鼓,徜徉壮丽山河。

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相濡以沫,我们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

我要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您,我要用最美的歌儿歌唱我的祖国。

(1)下面“我爱祖国”的书法字体中,属于隶书的一项是(   )

A.

B.

C.

D.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suō

jìng

________

穿________

________发

徜徉

【答案】

(1)C

(2)梭;竞;cháng yáng

【解析】【分析】

(1)隶书的特点是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据此判断C属于隶书。

(2)根据对汉字字音和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梭”必要写出“骏”“俊”“浚”等字。

“竞”不要写成“竟”;“徜”不要读成“táng”。

故答案为:

⑴C;

⑵梭;竞;cháng yáng

【点评】⑴本题考查有关书法的文学常识。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了解汉字的有关常识,了解各种书体的特点,答题时要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

⑵本题考查汉字拼读和书写字词的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准拼音,辨明字形,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词典等工具书。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查字典,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的拼读和书写。

17.根据材料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百善孝为先。

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

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2)请你从三个不同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议,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

【答案】

(1)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A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

B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家务活。

C经常与父母交流,拉拉家常。

D记住父母的生日,送上祝福。

E父母下班回家后给父母按摩,帮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