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美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7115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德国古典美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国古典美学.docx

《德国古典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古典美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德国古典美学.docx

德国古典美学

德国古典美学

德国古典美学(转)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美学在德国得到蓬勃发展,从康德开始,经过歌德、席勒、费希特、谢林,直到黑格尔,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唯心主义的美学流派,美学史上一般称之为德国古典美学。

;康德的美学思想

康德(ImmanudKant,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也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

大学汀爬蛣M科学,哲学和神学;1770年起正式成为哥尼斯堡大学教授,主讲形而上学、逻辑学和数学,康德对待美学的态度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起初,他受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主要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考察有关美学的问题。

但是康德哲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使他重新评价了美学的地位和作用,转到了承认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必要性。

康德对美的分析是从分析鉴赏判断(Geschmachsureil)即审美的判断入手的。

康德认为,判断力是把特殊包涵在普遍之中来思维的能力。

有两种判断,一种是先有普遍,再找特殊,这就是规定判断或科学判断,另一种是先有特殊,再找普遍,这才是审美判断或反思判断。

从形式逻辑判断的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方面对审美判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审美判断四契机学说。

(1)审美判断的第一契机:

康德说,我们判别某一对象美或不美,并不是对某个对象作出逻辑判断,而是藉助想象力作出情感上的判断,看它是否引起主体的快感或不快感。

康德对审美判断的第一契机做出如下总结:

”审美趣味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单凭快感或不快感来对一个对象或一种形象显现方式进行判断的能力。

这样一种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

(2)审美判断的第二契机

康德认为,从量的方面看,审美判断是无概念而又有普遍性的。

关于审美判断的第二契机,康德下结论说:

”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地使人愉快的”。

(3)审美判断的第三契机

从关系上看,审美判断没有目的又有合目的性。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就无客观的也无主观的目的”。

他对审美判断的第三契机作了如下总结:

”美是一个对象的符合目的性的形式,但感觉到这形式美时并不凭对于某一目的的表现”。

(4)审美判断的第四契机

从方式上看,即从判断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必然性看,审美判断不但是可能性、现实性;而且要求必然性。

也就是说,审美对象对任何人都具有必然性,必然引起审美快感,二者之间有着必然联系。

关于审美判断的第四契机康德总结说:

”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

”康德把这一切都建立在先验的”共同感”的假定上面,其哲学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鲜明突出了美的本质和特性问题,使这一问题的探讨进入了新的阶段;明确提出了美感经验的理性基础和社会性问题,从而把美的问题同人的全部心理和人类整体联结起来。

2‧歌德的美学思想

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1749—1832)主要是诗人和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和美学家。

歌德对美学的兴趣曾受到康德的启发。

但是,歌德并不是康德的忠实信徒,如果说康德更多面向抽象理论,那么歌德却更多面向实际。

歌德的美学思想并不否认外部客观现实世界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他十份重视实践和感性经验的作用。

歌德在谈到美学和艺术问题时,一贯反对抽象的哲学思辨,注重从客观的现实出发。

关于美,歌德认为,美是自然的一种”本原现象”或者说,美是自然规律的表现,也就是说,美是自然本身所固有的。

他还说过:

”美是自然的秘密规律的表现,没有美的存在;这些规律也就绝不会显露出来。

歌德所讲的自然,是指包围着人的外部客观世界,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生活。

但他”并不认为自然的一切表现都是美的”,只有那些具备了良好的条件,从而达到自然发展的顶峰,实现或符合自然目的的事物才是美的。

哥德谈美更多谈的是艺术美。

他认为艺术美驻要表现在特征、内容和意蕴方面。

所以,哥德认为,艺术或艺术美应当是”有生命的显出特征的整体”。

哥德反对自然主义,要求艺术高于自然。

他认为,艺术不但要服从自然,而且要超越自然,艺术并不是机械的摹仿,而是基于自然的一种创造,是”对自然的最称职的解释者”。

艺术应当把自己的美加到自然身上,使题材得到升华,通过个别表现出一般。

对于艺术家来说,自然只是艺术的”材料宝库”,艺术家要凭伟大的人格去胜过自然。

创造出”第二自然”,这是”一种感觉过的,思考过的,按人的方式使其达到完美的自然”。

3‧席勒的美学思想

席勒(FriedrichSchiller,1759-1805)是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

他的美学著作主要有:

《论秀美与尊严》(1793)、《美育书简》(1793-1794)、《论崇高》(1793-1794)、《论运用美的形式所必有的界线》(1793-1795)和《论素朴诗和感伤诗》(1795)等。

在美学史上,席勒是从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美学向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美学转变的重要环节,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美育书简》是席勒写给丹麦王子奥格斯堡公爵的27封信。

是对法国大革命进行哲学沉思的产物。

席勒认为,法国大革命没能解决政治自由问题,通向自由之路不应当是政治经济的革命,而应当是审美教育。

他说,应当”把美的问题放在自由的问题之前”,”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这也就是《美育书简》的基本思想或总纲。

席勒的美学理论的出发点是人。

他认为,要实现政治自由,先决条件是要有具备完整性格的人,而这种人又只能通过审美教育才能培养出来。

席勒认为,美的概念表面上来源于经验,实际上却植根于人性。

”要确定美的概念,只能用抽象的方法,从感性─理性本性的能力中推论出来,总之,美只能表现为人性的一种必然条件”。

他从康德的观点出发,首先把人性分成感性和理性两个部份,认为人身上具有两种对立的因素,一是人格(Person),一是状态(Zustand),人格即自我或理性,状态则是自我的诸规定或感性。

人格的基础是自由,状态的基础是时间,有如花开花落,花总是花,人格持久不变,而状态(花开、花落)则随时而变。

这就是说,人既有超越时间的一面,又有受制于时间的一面,人既是有限存在又是绝对存在,既有感性本性又有理性本性。

这样,人就必然具有两种相反的要求,构成行为的两种基本法则:

一方面感性本性要求绝对的实在性,要把一切形式的东西转化为世界,把人的一切资凛表现为现象,也就是”把一切内在的东西外化”

另一方面,理性本性又要求绝对的形式性,要把一切纯属世界的东西消除掉,”给一切外在的东西加上形式”。

由于要实现这两种要求,我们便受到两种相反力量的推动,一种是感性冲动,他来自人的感性本性,把人置于时间的限制之中,使人变为物质。

一种是形式冲动,他来自理性本性,保持人格不变,扬弃时间和变化,追求真理和正义。

前者造成各种个别情况,后者则建立起一般原则,这两种要求和冲动都是人所固有的天性,理想的完美人性就是二者的和谐统一。

文化的任务就在于监视这两种冲动,确定他们各自的界限,使之互不侵犯,相得益彰,进而把感性弁邬M理性弁钶ㄔR分的与以实现,使之相互结合起来。

如果这种情形在经验中出现,就会产生第三种新的冲动即游戏冲动。

所谓游戏,是与强制相对立的。

不论感性冲动还是形式冲动,对人心都是一种强制。

只有游戏冲动才能把这两种冲动的作用结合起来,排除一切强制,使人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达到自由。

这也正是游戏冲动能使人性归于完整的根本原因。

所以,美或活的形象是感性与型式(理性),主观与客观在审美主体(人)的意识中的统一,或者说是对象与主体的统一,美对我们是一种对象,同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

在席勒看来,美根源于两种冲动的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实质上是人性的完成,是自由。

人不只是物质,也不只是精神,因此美既不只是生命也不只是形象,生命受感性需要的支配,形象受理性需要的支配,都没有真正的自由,只有在游戏冲动中,人才避免了来自两方面的强制,把生命与形象,感性和理性统一起来,获得充分的自由。

如同康德一样,席勒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力求避免历史上经验派与理性派的片面性,而对二者加以调和。

他把美放在人性的高度和历史发展的背景下加以研究,努力从真、善、美的统一中去把握美的客观性。

4‧费希特的美学思想

费希特(JohannGottliebFichte,1762-1814)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在美学史上,加强了康德美学的主观唯心主义性质,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的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这是他的主要贡献。

费希特不满意康德关于”物自体”的假设,他摁为,物自体纯属虚构,完全没有实在性,只有自我才是唯一的实在。

费希特(JohannGottliebFichte,1762-1814)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在美学史上,加强了康德美学的主观唯心主义性质,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的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这是他的主要贡献。

费希特不满意康德关于”物自体”的假设,他摁为,物自体纯属虚构,完全没有实在性,只有自我才是唯一的实在。

他说:

”除了你所意识者而外,没有别的东西了,你自己就是事物,你所见的外于你的,仍只是你自己。

因此,他完全取消了客观实在,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

他把美看做是纯然主观的东西,是主观心灵的产物。

费希特把艺术的本质和特征归结为自我表现,他认为,任何艺术品都是艺术家的”内在心境”或”内心情绪”的表现,是”自由的精神创造”的成果。

艺术作品的精神(即内容)是灵魂,而艺术作品的形象则是精神的体现,只不过是”精神的躯体和字义”。

在《道德学说的体系》中,费希特对艺术的本质和特征做了更充分的阐述。

他认为,艺术既不同于科学,也不同于道德,艺术具有自己的特点,他能把感性和理性结合,使观念体现为感性的客体,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他说:

”美的艺术不像学者那样只培育理智,也不像道德人民教师只培育心灵,而是要培育完整统一的人。

关于美和美感问题,费希特发挥了康德关于美的主观性和审美无尼Q性的思想。

他认为,自然既有外在的受限制的一面,又有内在自由的一面;如果从受限制的一面去看,只会看到扭曲的、受挤压的、怯懦的形式,这就是丑,如果从自由的方面去看,就能看到自然内在的充实和力量,看到生命和追求,这就是美。

他指出:

”美的精神的世界就在人类内部,否则任何地方也不会有”。

”美感不是道德:

因为道德律要求依据概念的独立性,而美感不带任何概念,只来自自身,可是,他是通向道德的准备,它给道德提供土壤”。

5‧谢林的美学思想

谢林(Schelling,1775-1854)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另一位杰出代表,也是德国浪漫主义美学理论的主要表达者。

谢林涉及美学的著作主要是《论造形艺术对自然的关系》(1807)和《艺术哲学》。

谢林十分强调美学或艺术哲学所具有的哲学科学的性质。

谢林提出艺术何以能够成为哲学的对象的问题。

谢林认为,艺术虽然是特殊的东西,但他本身就包含着无限的、绝对的东西。

”如同对哲学来说,绝对的东西是真的原型─对艺术来说,绝对的东西则是美的原型,真和美祇是同一个绝对的东西的两个不同的观察方式而已”。

谢林认为,艺术与哲学都以绝对为对象,是把握或认识绝对的两种不同的形式。

在《先验违心论体系》中,他认为,绝对即绝对的同一性,它是不能用概念来理解和言传的,它不是知识的对象,只是信仰的对象,只能加以直观。

谢林说:

”具有绝对客观性的那个顶端是艺术。

我们可以说,如果从艺术中去掉这种客观性,艺术就会不再是艺术,而变成了哲学;如果赋予哲学以这种客观性,哲学就会不再是哲学,而变成了艺术。

因此,他想通过艺术哲学去”寻求艺术的真正的观念和原则”。

关于美,谢林其主要观点如下:

(一)美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谢林认为,美是艺术家审美创造活动的结果,而人的一切创造活动都是自由与必然、有意是活动和无意识活动的统一。

(二)美是普遍与特殊、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谢林认为,美总应当是具体的,因雸美总具有有限的形式,然而一件作品所赖以显得真正美的要素不仅仅是形式,而是高予型式的普遍性,这普遍姓氏无限的,因此,他认为艺术是以有限的形式表现着无限,而这也就是美。

(三)美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谢林认为,美应当是感性的显现。

否则他就不能进入普通人的意识,但美又不是空洞的无内容的显现,而是有生命的整体,包含一定的理性内容。

6‧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德国古典美学在他那里达到了高峰。

它的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1807)、《逻辑学》(1812-1816)、《哲学全书》(1817)、《法哲学原理》(1821)以及他死后由学生整理出版的《历史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讲演录》和《美学》等。

美学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组成部份。

早在青年时代,美学问题就已引起它的兴趣和重视,它在一篇文章中说:

”理性的最高行动是审美行动”,”真和善只有在美中间才能水乳交融”,”精神哲学是一种审美的哲学”。

黑格尔把美学正名为”艺术哲学”,认为美学的对象是艺术或美的艺术,也就是艺术美,因此他的美学体系便以艺术美为中心。

在美学史上,黑格尔可说是最重要的美学家。

如果说康德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那么黑格尔就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

它的主要贡献在于,成工地把辩证法和历史主义运用于美学领域。

首先,它不在孤立地研究艺术,而是把艺术和其它社会现象(宗教、哲学、道德、法律等)看做人与现实世界的一种关系,力求把他们联系于整个人类社会来揭示其”共同的根源”,这样,艺术和其它社会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在他那里都成了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都是以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为根据的,因而也就不再是神秘的”自在之物”,而成了可以理解的。

其次,它也不再静止地研究艺术,而是充分肯定了艺术有一个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历史,力求在历史和逻辑,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中去把握艺术发展的规律。

这样,各种艺术现象和美学范畴,如类型、体裁、风格等等,在他那里都不再是偶然的堆积和主观经验的描述,而是历史地合乎规律地发展着的。

正是由于采取了这种辩证的历史主义的方法,黑格尔的美学才有可能胜过前人,再唯心主义的形式下广泛接触到钗h真实的审美关系,包含了钗h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因素,成为西方美学史上的一座宝库。

黑格尔不但更广泛地论及了人类的各种艺术实践及其历史,而且更广泛地论及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包含了更为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

黑格尔全部哲学的基石是理念或绝对理念。

它坚决反对康德的二元论和关于”物自体”不可知的假设。

他认为,不存在所谓”物自体”,没有什么是不可知的,因为人的认识可以由现象达到本质。

但是,本质是普遍的,一般的东西,它不能由感觉,只能由思想加以把握,因此,世上的万事万物虽然存在着,却只是现象,并不真实,只有现象背后的思想才识事务的本质和真实,现象只不过是思想的显现。

这种构成万事万物本质的思想或道理,或宇宙大法,它称之为理念或绝对理念,它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和基础。

黑格尔讲的理念,更多类似于谢林所讲的绝对,但二者毕竟不同。

但黑格尔认为没有矛盾就不可能有发展,理念自身就应当包括差异、对立和矛盾,永远处于辩证的运动之中。

在黑格尔看来,理念的辩证运动是按照正(肯定)、反(否定)、合(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进行的。

黑格尔认为正与反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正”如果离开了”反”,那是空洞的,无规定性的,不真实的,例如没有黑暗,也就无所谓光明。

”反”是对正的否定,但他并非简单的消极的否定,而是正的一个内部环节,正本身就潜含着反,只有看到正反之间的联系,把二者统一为”合”,达到否定之否定,这样才能对事物有全面、具体、真实、深刻的认识。

黑格尔反复强调理念的具体性,它给理念下的定义是:

”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

概念是理念上处于抽象状态,只涉及普遍性,因而仍是片面的,不真实的,只是于理应有的事实尚无的一种抽象,没有个别事物的定性,但概念是一整体,本身就潜含它所代表的实在(个别),这实在就成为抽象的普遍概念的对立面,达到了否定。

黑格尔从绝对理念推演出自然和社会。

它把整个世界的发展分为三大阶段,即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并相映地把它的哲学体系划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大部份,而再每一阶段之中又都划分出更小的”正、反、合”的三个环节或阶段。

在逻辑阶段,理念尚未体现于自然和社会,只是纯思想、纯概念,所谓”存在(Sein)只是”潜在”、”虚有”或”抽象的有”,经过”有”─”本质”─”概念”三阶段的发展,理念就否定自身,突破纯概念而转化为自然界。

在自然阶段,理念曲感性事物的形式,成为”自再”或”实有”(Ansichsein),它经过”机械性”─”物理性”─”有机性”三阶段的发展,最后出现了人而进入精神阶段。

在精神阶段,理念体现于人的精神或社会历史,它克服了逻辑阶段和自然阶段的片面性,达到二者的辩证统一,成为”自在自为的存在”,也就是达到了理念的自我认识。

它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主观精神(指个人意识),客观精神(指社会意识:

法、德、伦理)和绝对精神(指艺术、宗教和哲学)。

因此,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艺术与宗教和哲学同处于绝对精神阶段,他们都是认识理念(真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不过艺术尚处于绝对精神发展的低级阶段,而哲学才识最高阶段。

了解艺术和美学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这种地位,我们就可以看出贯穿黑格尔美学的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理性主义,在黑格尔那里,美和艺术不是非理性的,而是理念的表现或显现,即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的统一,是包含着丰富的理性内容的。

一是人本主义,黑格尔在谈论美和艺术时所讲的理念,并不是抽想的逻辑理念,也不是自然理念,而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的理念,是以人类的社会生活为内容的。

他有一个根本的思想,即美和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人士美和艺术的主体,也正是由此出发,他排斥自然美,推崇艺术美,把人看做艺术表现的中心。

为了探索美的本质,他重点分析批判了柏拉图、18世纪英国经验派和德国理性派、康德、歌德、席勒等人的美学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美的定义。

他写道:

”美就是理念,所以从一方面看,美与真是一回事。

就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

这个定义的总的意思是说,美或艺术应当是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的辩证统一体。

美是理念,但这理念必须要用感性事物的具体形象表现出来,成为可以供人关照的艺术作品。

黑格尔说:

”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黑格尔的”美是理念和感性显现”包含三个要点,即理念、感性显现和二者的统一。

第一,定义里的理念,即绝对理念,具体说就是绝对精神阶段的理念,他也就是真,即最高真实和普遍真理。

第二,所谓感性显现,就是理念一定要表现或客观化为感性事物的外形,直接呈现于意识,成为能诉诸人的感官和心灵的艺术形象。

这只的是艺术的形式。

第三,理念和感性显现二者的统一。

黑格尔认为,美和艺术的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还必须结合为彼此相互融贯,完全吻合的统一整体,从他的全部思想体系来看,这个统一体不仅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同时他也就是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内在与外在、一般与个别、无限与有限等等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体。

美是理念和感性显现,这是黑格尔关于美的总定义,接着他还分别下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定义,提出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理论。

一般说来,黑格尔贬低、轻视自然美,他认为自然美不是真正的美,不能成为美学研究的对象,但他并没有否认自然美的存在这一事实。

黑格尔说:

”理念的最浅进的客观存在就是自然,第一种美就是自然美”。

这就是说,自然美只是美的低级形态。

自然经过机械性、物理性和有机性三个发展阶段。

死的无机的自然美有生命和灵魂,因而不符合理念,只有到了出现生命的有机阶段,理念才在自然中得到最初的显现,因而也才有美。

因此黑格尔给自然美下了这样的定义:

”我们只有在自然形象的符合概念的客观性相之中,见出受到生气灌注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时,才可以见出自然的美。

这种互相依存的关系是直接与材料统一的,形式就直接生活在材料里,作为材料的真正本质和赋予形状的力量。

黑格尔不否认自然美以及他所具有的整齐一律、平衡对称、规律和谐等形式美的存在,但他认为自然美源于理念,自然美的本质仍是精神性的。

黑格尔反复强调,美的理念应当“作为个别事物去理解”,个别事物有两种形式,即直接的自然的形式和心灵的形式,理念显现为直接的自然形式就是自然美,显现为直接的灵形式就是艺术美。

自然美的缺陷有三:

第一,自然美尚不能充分显现出理念。

第二,自然美依赖于外在条件,是不自由的。

第三,自然美是有局限性的。

总之,黑格尔认为,自然美,包括现实生活中的美,都是有缺陷的,正是为了弥补自然美的缺陷,我们纔需要创造艺术美。

“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它是人的创造,是精神的产品,它充分显现了理念,表现出无限和自由,因而是真正的美,所以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黑格尔关于艺术美的理论,也就是关于理想的理论。

他直接了当地把艺术美称作理想,而理想“是在自然里找不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