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7597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十 光合作用.docx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十光合作用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十光合作用

1.【2017海南卷】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离体叶绿体在自然光下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

B.若将叶绿体置于红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C.若将叶绿体置于蓝紫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D.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ATP提供能量

【解析】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离体的叶绿体在自然光下通过光反应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A正确;叶绿体中的色素既能吸收红光,也能吸收蓝紫光,叶绿体通过光反应将水分解产生氧气,B、C错误;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不仅不需要ATP提供能量,还能产生ATP,D错误。

【答案】A

2.【2017新课标Ⅲ卷】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解析】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在蓝紫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A错误;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其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正确;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色素对光的吸收直接影响到暗反应阶段对CO2的利用,所以CO2的吸收速率随波长的变化可表示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C正确;根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可知,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D正确。

【答案】A

3.【2017天津卷】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

下图表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

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

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解析】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于野生型,光照强度低于P时,对光照的吸收能力低于野生型,则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A正确;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CO2吸收速率大于野生型,则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B正确;光照强度低于P时,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则限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C正确;光照强度高于P时,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高,则限制因素是除CO2浓度外的其它因素,D错误。

【答案】D

4.【2016上海卷】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

A.电子受体是水

B.电子供体是NADPH

C.反应场所位于叶绿体膜

D.H+浓度差驱动ATP合成

【解析】在光合作用的反应中,电子供体是水,A错误;电子受体是NADPH,B错误;反应场所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C错误;H+浓度差驱动ATP合成,D正确。

【答案】D

5.【2016海南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和光照会影响CO2的同化速率

B.光合作用中O2的产生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不参与暗反应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CO2和H2O合成糖

【解析】温度影响酶活性,光照影响光反应,二者均会影响暗反应中CO2的同化速率,A正确;光反应分解水,产生O2,B正确;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参与暗反应,C错误;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型生物,可以利用CO2和H2O合成糖类,D正确。

【答案】C

6.【2016天津卷】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

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

A.红光,ATP下降B.红光,未被还原的C3上升

C.绿光,[H]下降D.绿光,C5上升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并利用红光和蓝紫光。

若由白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则可利用的光增加,光反应强度增强,ATP含量增加,未被还原的C3减少,A、B错误;叶绿体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若由白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可导致光反应速率减慢,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而短时间内暗反应仍以原来的速率进行,消耗[H]和ATP,故短时间内[H]含量会下降,C正确;同理,绿光下由于[H]和ATP含量下降,导致C3被还原为C5的速率减慢,而暗反应中CO2的固定仍以原来的速率消耗C5,故短时间内C5的含量会下降,D错误。

【答案】C

7.【2016四川卷】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

下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与11:

00时相比,13:

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高

B.14:

00后叶片的Pn下降,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C.17:

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导致叶片暗反应速率远高于光反应速率

D.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解析】13:

00时胞间CO2浓度低,CO2的固定减弱,C3的来源减少,含量相对较少,A错误;14:

00后叶片的Pn下降,有机物合成减少,但净光合作用速率大于0,说明有机物还在积累,B错误;17点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是由于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释放CO2在胞间积累,C错误;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第一次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叶片气孔部分关闭,CO2供应不足导致,第二次下降是由于光照减弱引起的,D正确。

【答案】D

8.【2016北京卷】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

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与本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解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光合作用产物),A正确;由图可看出:

发育早期,正常光照和遮光70%条件下,营养器官中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均高于生殖器官中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由此推出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B正确;遮光70%条件下,发育早期(1—2)分配到营养器官的光合产物量远大于分配到生殖器官的光合产物量,而到了发育的中后期(3—5),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C错误;由图示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有光强和发育时期,因变量是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即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的分配情况,D正确。

【答案】C

9.【2015四川卷】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强大于140μ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

B.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解析】140μmol•m-2•s-1为马尾松植株的光补偿点,当光强大于140μmol•m-2•s-1时,马尾松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除进入线粒体外,还扩散至细胞外,A错误;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B错误;森林中生产者制造有机物的能量总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错误;由表格信息可知,青冈的光补偿点较低,因而更适应弱光环境,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D正确。

【答案】D

10.【2015安徽卷】下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5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解析】CO2的固定是CO2与C5在酶的催化下合成C3的过程,没有ATP的消耗,A错误;CO2必须先固定合成C3才能被[H]还原,B错误;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再形成C5,C正确;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产生的ATP和[H]减少,还原C3减少,所以短时间内C3含量会升高,C5含量会下降,D错误。

【答案】C

11.【2015海南卷】将一株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

从光照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

之后保持不变。

在上述整段时间内,玻璃容器内CO2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

A.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B.持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解析】密闭容器内的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氧呼吸,植物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只要大于0,则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就大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根据题意,从光照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之后保持不变。

说明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从光照开始就下降,当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为0时,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停止下降,然后净光合速率为0保持不变,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保持不变,所以C正确。

【答案】C

12.【2015海南卷】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错误的是()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A正确;分析曲线可知,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B正确;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即净光合速率,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小于植物乙,C正确;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相等,均大于0,D错误。

【答案】D

13.【2015上海卷】从新鲜的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色素,发现提取液明显偏黄绿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A.加入的石英砂太多 B.没有加入碳酸钙

C.用脱脂棉过滤不彻底D.一次加入过多无水乙醇

【解析】色素提取过程中,研磨速度慢会影响色素的提取,加入石英石目的使研磨充分,有利用色素的提取,A错误;加入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被破坏,不加碳酸钙研磨过程中叶绿素被破坏,导致提取液颜色偏黄绿色,B正确;脱脂棉过滤彻底会出现浑浊现象,主要影响的不是提取液的颜色,C错误;而一次加入无水乙醇过多时提取的滤液中色素含量少,整体颜色变浅,D错误。

【答案】B

14.【2015重庆卷】将下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

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

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

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

【解析】黑暗条件下,细胞只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的CO2扩散至细胞外,因此①增大、④减小,A正确;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即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①增大、③减小,B错误;光照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②、③保持不变,C正确;光照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②减小、④增大,D正确。

【答案】B

15.【2018届吉林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光反应产生NADH、ATP和O2,暗反应产生(CH2O)

C.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C3含量下降,C5含量升高

D.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解析】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A错误;光反应产生NADPH、O2和ATP,B错误;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NADPH、ATP减少,C3还原减慢,短时间内C3含量升高,C5含量下降,C错误;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D正确。

【答案】D

16.【2018届安徽滁州高三9月联合质量检测】麦穗籽粒干重中50%以上来源于其麦穗下的叶片,其他可由颖壳、麦芒和叶鞘等非叶光合器官提供。

研究发现靠近麦穗越近的叶片其光合速率越高,且对籽粒干重的贡献率越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去除离麦穗最近的叶片,其第二片叶的光合速率会降低

B.去除麦穗后,麦穗下第一片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有所降低

C.为确定叶鞘对麦穗籽粒干重的贡献,可对其遮光处理

D.麦芒细胞的光合产物除了自身消耗之外还能运出组织

【解析】去除离麦穗最近的一片叶,那么麦穗籽粒干重中主要来自第二片叶子,那么第二片叶的淀粉输出增加,光合作用会增强,A错误;去掉麦穗后,麦穗下第一片叶片产生的淀粉输出减少,导致麦穗下第一片叶片中有机物积累,因此一段时间后麦穗下第一片叶片的光合速率会下降,B正确;为确定叶鞘对麦穗籽粒干重的贡献,可对其遮光处理,观察测量麦穗籽粒干重增加是否会减缓,C正确;据题意:

麦穗籽粒干重中50%以上来源于其麦穗下的叶片,其他可由颖壳、麦芒和叶鞘等非叶光合器官提供,可见,麦芒细胞的光合产物除了自身消耗之外还能运出组织,D正确。

【答案】A

17.【2018届四川雅安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图坐标是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未达到呼吸作用最适温度),测得植株氧气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对其不恰当的解释是()

A.在b点之前,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

B.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在坐标所示各阶段该植株始终进行着呼吸作用

D.适当提高温度将使b点左移

【解析】在b点之前,曲线呈上升均势,所以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A正确;光照强度为a时,整个植株的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植物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而只有叶肉细胞等少数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B错误;活细胞都不停地进行着呼吸作用,所以在坐标所示各阶段该植株始终进行着呼吸作用,C正确;由于坐标是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而未达到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下,测得植株氧气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所以适当提高温度,光合速率会下降,呼吸速率会上升,将使b点左移,D正确。

【答案】B

18.【2018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Ⅰ、Ⅱ、Ⅲ

B.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C.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D.阶段Ⅰ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还原三碳化合物

【解析】分析图可知I过程是光反应,II过程是暗反应,III过程是细胞呼吸,而①是ATP的形成,②是C3的还原,③是二氧化碳的固定,④是无氧呼吸,⑤是有氧呼吸。

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但暗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A错误;光反应中产生的ATP只用于其暗反应,不用于其它的生命活动,B错误;二氧化碳固定是在叶绿体基质,无氧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光反应生成的[H]可以作为还原剂还原三碳化合物,D正确。

【答案】D

19.【2018届河北武邑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细胞代谢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的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③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某种植物细胞④过程的进行需要的能量可来自⑥⑦⑧

C.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②

D.若产酒精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则⑧过程产生的CO2是⑥过程产生的CO2的三倍

【解析】②过程表示光反应,③过程表示暗反应,植物细胞的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③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正确;植物细胞④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是主动运输过程,所需要的能量可来自⑤⑧⑨⑩(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⑥⑦表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B错误;Mg是合成叶绿素的成分,光反应阶段需要叶绿素吸收光能,若植物缺Mg则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②光反应过程,C正确;若产酒精消耗1mol葡萄糖,会产生2molCO2,若⑧过程消耗1mol葡萄糖,会产生6molCO2,D正确。

【答案】B

20.【2018届江苏常州田家炳中学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分析下列甲、乙、丙三图,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甲曲线表示的是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强度的影响,则阳生植物的曲线与此比较,b点向左移,c点向右移

B.图乙在光照强度相同时,则t2℃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C.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胡萝卜素

D.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蓝紫色或红色的塑料大棚

【解析】阴生植物在弱光下比阳生植物的叶净同化作用要大,所以光补偿点即b点的光照强度应该比阳生植物要低,因此阳生植物的补偿点应该右移,阴生植物在强光下不能正常生长,光照强度较低时就可以到达饱和点,而阳生植物更能适应较强的光照,所以阳生植物在更高光照强度下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因此c点也要右移,A错误;净光合作用强度=真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图乙中t2℃时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最大,B正确;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e代表胡萝卜素,吸收红光,则f代表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C错误;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无色的塑料大棚,D错误。

【答案】B

21.【2018届河北邢台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雨天的大棚中适当增加人工光照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

B.冬季晴天的中午在大棚中适当增加CO2的供应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

C.夏季雨天的农田,升高温度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D.立秋后的农田,适当施用农家肥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

【解析】雨天的大棚中缺乏光照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所以适当增加人工光照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A正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反应物,所以冬季晴天的中午在大棚中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供应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B正确;夏季雨天的农田,温度较高、缺乏光照,若升高温度会使得酶的活性降低,导致光合作用减弱,C错误;适当施用农家肥,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后可以为农作物提供二氧化碳,所以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D正确。

【答案】C

22.【2018届河北邢台高三第一次月考】研究发现,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都有水分生成。

下列关于水中氧的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全部来自CO2,细胞呼吸全部来自O2

B.光合作用全部来自水,细胞呼吸全部来自水

C.光合作用部分来自CO2,细胞呼吸部分来自O2

D.光合作用全部来自CO2,细胞呼吸全部来自葡萄糖

【解析】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暗反应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然后在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和水,因此生成的水中氧全部来自CO2;无氧呼吸过程没有水参加,也没有水生成,有氧呼吸过程中有水生成和消耗,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还原氢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因此生成的水中氧全部来自于参加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O2,故选A。

【答案】A

23.【2017届四川广元高三二模】细胞中许多结构产生[H]与ATP。

下列关于[H]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内的[H]来自水,[H]用于还原C3

B.线粒体内的[H]部分来自丙酮酸,[H]用于还原氧气

C.叶绿体、线粒体内的ATP均可用于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

D.适宜光照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ATP合成

【解析】叶绿体内的[H]来自水的光解,[H]用于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A正确;线粒体内的[H]大部分来自丙酮酸,用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还原氧气生成水,B正确;叶绿体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C错误;适宜光照下,植物可以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所以可以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正确。

【答案】C

24.【2017届江苏江浦高中高三三模】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C.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分子中

D.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于H2O

【解析】真核生物的②光合作用过程只在叶绿体中进行,①有氧呼吸过程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A错误;过程①和②都能产生[H],前者主要与氧结合产生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后者主要用于C3还原,B正确;过程①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C错误;过程②光合作用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二氧化碳,水中的氧变成了氧气,D错误。

【答案】B

25.【2017届广东潮州高三二模】为研究强光照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并用层析液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II、III、IV位色素条带)。

据此叙述正确的是()

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

B.色素提取和分离原理是色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大小不同

C.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D.操作中如果滤液线触及层析液,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

【解析】对比正常光照和强光照下四种色素带的宽窄,发现Ⅰ(胡萝卜素)和Ⅱ(叶黄素)在强光照下更多,Ⅲ(叶绿素a)和Ⅳ(叶绿素b)在强光照下变少。

由于叶片呈绿色主要与两种叶绿素有关,所以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浅,A错误;色素分离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溶解度不同导致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色素提取的原理是利用色素可溶解于无水乙醇中来过滤,B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C正确;操作中如果滤液线触及层析液,将得不到明显的色素带,D错误。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