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7998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7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docx

第一篇区域地理专题1中国自然地理

区域地理

专题1中国自然地理

【教学要求】

1.我国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分布特征。

3.我国气候分布、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4.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一、中国的疆域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半球、半球

2.纬度位置:

3.海陆位置:

,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______海峡。

4.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用心看图、用心记图、用心作图、心中有图)

1.在空白图中填注经线与纬线的度数、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五个自治区的全称及我国濒临的海、洋。

 

2.填写省级行政中心名称

 

二、中国地形

【知识梳理】

(一)地形和地势特征:

1.地形特征:

2.地势特征:

3.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二)主要山脉分布: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

(1)a______—阴山、

(2)昆仑山—b______、南岭。

2.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1)c—太行山—d—雪峰山

(2)长白山—e

(3)f

3.西北—东南走向:

g________山、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山脉:

h山、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

i______________。

6.山脉构成地形骨架(用简单示意图表示)

山脉名称

两侧地形区名称

西侧

东侧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高原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山

云贵高原

江南丘陵

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贺兰山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南侧

北侧

天山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昆仑山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阴山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秦岭

四川盆地(秦岭与大巴山之间分布有汉水谷地)

黄土高原

南岭

两广丘陵

江南丘陵

祁连山

柴达木盆地

河西走廊

 

(三)主要地形区和主要特征

1.四大高原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地理特征

青藏高原

位于西南部,介于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省西部

世界上的高原;平均海拔米以上;边缘和内部分布着;;内部山脉相对高度不大。

内蒙古

高原

位于北部,大兴安岭以西,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内蒙古大部、冀甘宁一部分

海拔一般在米左右;地面;植被自东向西由、到。

黄土高原

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麓,北邻内蒙古高原,以长城为界,南到秦岭;山西省全部、陕甘宁一部分

世界最广的分布区;受流水作用,严重,地貌特征。

云贵高原

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大部分

地势西东;地面,广布;地貌发育。

“坝子”为农业区。

2.四大盆地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地理特征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新疆境内

我国面积的盆地,内部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我国最大流动沙漠)。

内部平坦,多和。

绿洲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准噶尔盆地

阿尔泰山、天山之间;新疆境内

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气候相对,沙漠、戈壁面积较,北部有一条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多为固定沙丘。

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祁连山之间;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

平均海拔米左右,内陆盆地;多、;东部多沼泽、盐湖。

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

四川

盆地

东是巫山,西是横断山,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贵高原;四川和重庆境内

1.四周、环绕,中部多;2.紫红色砂岩、页岩广部,肥沃土,有利水稻种植。

3.西北部有平原,耕作业发达;

4.长江水系呈汇聚,是最的外流盆地。

3.三大平原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地理特征

东北

平原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

我国面积,海拔大多在米以下,地势;肥沃的;多。

平原、平原、平原组成,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华北平原

北是燕山,南到准河,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

海拔多在米以下,地势,又称

平原。

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以东到海滨,沿江分布呈狭长形

东西狭长,海拔,密布;由

平原、平原、平原和平原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鱼米之乡”。

4.三大丘陵

位置

风景旅游区

辽东丘陵

半岛上

千山

山东丘陵

半岛上

泰山

东南丘陵

我国部,包括丘陵、

丘陵、丘陵等,面积最大

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

江南丘陵位于以南、以北、以西、以东。

三、中国的气候

【知识梳理】

分析我国的气候特征应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因素入手,重点分析其分布特征及规律。

(一)我国气温分布

1.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季节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冬季

南北,

;漠河最冷;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

边缘,东至

一线。

夏季

全国普遍、

;②

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

吐鲁番盆地最热

①盆地地形,

;②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

强。

(二)我国降水分布

1.降水空间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2.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

五月,;

六月-七月上旬,

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

七、八月份到达等地。

九月

(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季风影响)

3.重要的分界线: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一线;此线是我国干湿地区区和区的大致分界线;

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三)我国气候特征及评价

特征

表现

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大陆性强

 

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复杂多样

 

 

 

四、河流和湖泊

【知识梳理】

(一)河流分析方法点拨(补充知识点)

1.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分析方法指导

[注意]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2.河流流向判断的方法

(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河流发育在山谷中,河流流经处的地势比两侧低。

只要知道一条等高线的弯曲状况,就可以确定河流的流向,即从等高线的弯曲处流过来。

(2)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

因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使得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平稳,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较小。

(二)我国主要河流

1、内、外流区域

流域区域

分界线

占全国总面积

主要大河

外流区域

北段大致沿着

(东端)一线;南段沿

一线。

(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2/3

流入太平洋:

、、

、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

(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流入北冰洋:

河。

内流区域

1/3

最大的内流河:

(三)长江

1.概况

(1)源头:

源于高原的山各拉丹冬雪峰,

(2)干流沿途流经省区:

11个省(市,区)。

(3)注入:

(4)长度和流域特点:

最长、最大、最大的河流。

(5)长江水系:

支流众多,等,其中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2.上、中、下游划分及各河段水文特点:

上游:

自源头到湖北;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峡谷多,落差,水流急,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资源丰富;

中游:

自到江西;长江中游流经区接纳了、、等水系,水量,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曲流),易;(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水量大)

下游:

江西到;下游流经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地势,江阔水深,利于;防洪任务艰巨。

3、长江的开发利用:

防洪、灌溉、航运、水利

评价长江的航运价值高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

;②

;③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

等优点。

社会经济条件:

;②干流航线与,既沟通和,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

分析长江洪灾的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四)黄河

1.概况:

(1)源头:

黄河发源于高原上山北麓,

(2)干流沿途流经省区:

流经9个省级政区。

(3)注入:

(4)长度与流域面积:

均居我国第,但水量。

(5)主要支流有:

上游河段有和,中游段有和(其支流有泾河、洛河)

2、上、中、下游划分及各河段水文特点:

上游:

源头--内蒙古镇;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落差;支流洮河和湟水汇入,水量(黄河水量70%集中在上游),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气候,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

,水量减少;

中游:

镇至,流经高原,接纳了、河等支流,水量,特别是河水含沙量。

下游:

—入海口,流经,流速,泥沙,黄河下游,形成“”,汇入支流很少,下游水量;且易发灾害。

 

第一篇区域地理

专题1中国自然地理

一、中国的疆域

【知识梳理】

(一)地理位置

1.北东

2.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琼州海峡

4.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纬度位置:

①光热条件优越;②南北气候差异大,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

①东部受海洋影响,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及同海外交往③陆上邻国众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往来与贸易。

(二)中国行政区划:

二、中国地形

【知识梳理】

(一)中国地形地势特征

1.地形:

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地势: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

4000高原1000-2000高原200平原

3.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地势:

――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夏季风带来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改善了农作物、林木、牧草生长的水分条件。

②地势决定河流流向,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③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地形意义:

①有利影响:

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东南沿海丘陵海岸线曲折,多良港,有利于发展航运和开发海洋资源。

②不利影响:

山区多,平原少,可耕地少。

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

(二)主要山脉

1.天山秦岭2.巫山武夷山3.祁连山5.喜马拉雅山

(三)主要地形区和主要特征

(1)四大高原:

(落实到地图上)

名称

位置和省、区范围

海拔

主 要 特 征

青藏高原

位于西南部,介于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省西部

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1.世界最高大高原,多高大山脉,山间有盆地、宽谷、湖泊,地面波状起伏,相对高度不大。

2.高寒、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内蒙古高原

位于北部,大兴安岭以西,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内蒙古大部、冀甘宁一部分

1000米左右

1.我国第二大高原,地表起伏平缓,2.东部多草原,西部沙漠、戈壁广布

黄土高原

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麓,北邻内蒙古高原,以长城为界,南到秦岭;山西省全部、陕甘宁一部分

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1.世界黄土分布最广。

2.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原因:

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开矿)

云贵高原

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大部分

1000-2000米

1.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貌。

2.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崎岖不平,多“坝子”(山间盆地)

(2)四大盆地

名 称

位置与范围

海拔

主 要 特 征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新疆境内

1000米

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区)和最大内流河,封闭严密、干燥

准噶尔盆地

阿尔泰山、天山之间;新疆境内

500-1000米

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多为固定沙丘。

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祁连山之间;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

2000-3000米左右,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

我国地势最高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

四川盆地

东是巫山,西是横断山,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贵高原;四川和重庆境内

500米左右

1.四周山地、高原环绕,中部多丘陵;2.紫红色砂岩、页岩广部,称“紫色盆地”,3.西北部有成都平原,耕作业发达;4.长江水系呈向心汇聚,是最湿润的外流盆地。

(3)三大平原

名 称

范围

主 要 特 征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

1.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200米以下)的平原,2.地势坦荡,有肥沃的黑土,多沼泽低地。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粮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

华北平原

北是燕山,南到准河,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

1.我国最完整的平原,由黄淮海冲积而成。

2.地势低平(多在50米以下),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以东到海滨,沿江分布呈狭长形

1.宽窄不一,不很开阔,断续相连,不成整体;2.地势最低平(多在50米以下,下游长江三角洲则海拔在10米以下),河湖密布,为著名“水乡”

(4)三大丘陵

位置

风景旅游区

辽东丘陵

辽东半岛上

千山

山东丘陵

山东半岛上

泰山

东南丘陵

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

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

江南丘陵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三、中国的气候

【知识梳理】

(一)气温分布:

 1、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季节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冬季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

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方;②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北方

夏季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却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

地势高

吐鲁番盆地最热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增温作用强,形成热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

(二)我国降水分布

1、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

影响

名称

内容

空间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

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年际变化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

降水的南北差异

北方:

降水少,雨季短;南方:

降水多,雨季长

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2.锋面雨带移动规律:

①“一停”是5月份停留在南部沿海一带,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②“二停”是6-7月份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梅雨”到来;

③“三停”是7、8月份停留在华北、东北地区,东北、华北多雨。

(2)“两跳”

①“一跳”:

从南部沿海一带跳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5、6月份);

②“二跳”:

从长江中下游地区再跳到华北、东北地区(一般在6、7月份)。

(3)“一退”

“一退”即9月份雨带受北方强大冷空气影响,迅速退回到长江以南;10月份退出我国大陆地区。

(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3.秦岭――淮河一线   湿润 半湿润

注图中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三)气候特征及评价

特征

表现

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大陆性强

①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②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比,冬温偏低,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③气温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西北内陆面积大,距海洋远,受海洋影响小,冬冷夏热;冬季受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暖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物等生长不利;夏季暖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长十分有利

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除高原、高山外,高温多雨。

夏季,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且受夏季风影响,带来充沛的降水

夏季暖热,使广大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好,有利与农作物生长。

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纬度差异大,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及其丰富

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

四、河流和湖泊

(二)我国主要河流

流域区域

分界线

占全国总面积

主要大河

外流区域

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2/3

流入太平洋: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

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流入北冰洋:

额尔齐斯河。

内流区域

1/3

流入沙漠或内陆湖泊:

塔里木河

(三)长江

1、概况

(1)源头: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

(2)干流沿途流经省区:

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区)。

(3)注入:

东海

(4)长度和流域特点:

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5)长江水系:

支流众多,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其中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2、上、中、下游划分及各河段水文特点:

上游:

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大增,落差大,峡谷多、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

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曲流),易泛滥成灾;(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水量大)

下游:

江西湖口到入海口;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平,江阔水深,利于航运;防洪任务艰巨。

3.长江航运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

①地处湿润地区,流域降水量大,河流水位高,多支流,流量大,终年不冻,通航里程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使得河流流速较慢,江宽水深;利于航运。

③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

社会经济条件:

①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干流上沿岸人口、城市众多;②干流航线与多条南北铁路和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

分析长江洪灾的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长江洪灾的产生原因:

自然原因:

河流特征:

(1)流域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流量大;

(2)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3)中下游泥沙堆积,河床抬高;气候特征:

(1)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季干支流同时涨水;

(2)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治理措施:

上游:

调洪;兴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

分洪、蓄洪;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退耕还湖;下游:

泄洪、束水;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五)黄河

1、概况:

(1)源头: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

(2)干流沿途流经省区:

流经9个省级政区(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3)注入:

渤海,

(4)长度与流域面积:

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

(5)主要支流有:

上游河段有洮河和湟水,中游段有汾河和渭河(其支流有泾河、洛河)

2、上、中、下游划分及各河段水文特点:

上游:

源头--内蒙古河口镇;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落差大;支流洮河和湟水汇入,水量大增(黄河水量70%集中在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减少;

中游:

河口镇至河南孟津,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黄河泥沙来于此);

下游:

孟津—入海口,流经华北平原,流速减缓,泥沙沉积,黄河下游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支流很少,下游水量减少;且易发洪涝灾害。

而由于中上游地区用于生产、生活的引水量过大,造成下游河段在春末夏初季节,发生断流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