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0884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docx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

第5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考纲展示

目标要求

1.我国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在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2.我国耕地、林地、草场的主要分布地区,主要水电站,主要能源和非能源矿产地的分布。

3.我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分布地区。

4.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主要海洋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状况。

1.知道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区域图或地形图掌握其分布规律。

2.掌握我国水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理解水资源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的主要措施。

3.理解我国的环境整治与资源的合理开发之间的关系,会综合分析我国主要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4.理解海洋国土的含义,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状况,分析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

基础整理一 土地资源

图形

读图思考

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1)我国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和以旱田为主的耕地分布区大体以什么为界?

提示:

秦岭—淮河一线。

(2)我国三大林区在树种方面有何差异?

提示:

东北地区以松林为主;西南林区树种多样;东南林区则是以人工林、经济林为主。

1.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

(1)总量大,种类多——国土面积广,自然环境多样。

(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相对短缺——人口众多。

(3)形势严峻——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1)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少、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

(3)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4)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耕地

A水田

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B旱地

林地

分布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及东南部的山地

C草地

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及青藏高原区

3.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主要问题: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乱占耕地、土地污染等。

(2)措施:

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基础整理二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图形

读图思考

我国水能资源分布图

(1)我国的耕地资源与水资源搭配是否合理?

为什么?

提示:

不合理。

耕地主要集中于北方,但水资源的分布是南多北少。

(2)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水能资源也丰富吗?

说明理由。

提示:

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水能资源不一定丰富,水能资源丰富的地方不但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还必须落差要大。

1.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拥有量少,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

(2)时空分布不均匀,表现为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匹配。

2.我国水能资源的基本特点

(1)蕴藏量大,可开发量居世界第一。

(2)地区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在A西南地区,其次是B西北地区和C东南地区;按河流来说,长江流域最丰富。

(3)大型水电站的比重很大。

(4)开发利用率低。

基础整理三 矿产资源

1.分布特点: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2.能源矿产

(1)煤炭:

储量丰富,产量第一;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以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为主。

所在

省区

河北

山西

辽宁

黑龙江

江苏

安徽

河南

煤矿

名称

开滦

峰峰

大同

阳泉

西山

阜新

鸡西

鹤岗

徐州

淮北

平顶

(2)石油、天然气:

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和东部沿海大陆架及南海海域。

所在省区

河北

辽宁

黑龙江

山东

山东和河南之间

油田名称

华北

辽河

大庆

胜利

中原

3.金属矿产

(1)铁矿:

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储量最多。

所在

省区

河北

内蒙古

辽宁

安徽

湖北

海南

四川

主要

铁矿名

迁安

白云

鄂博

鞍山

本溪

马鞍山

大冶

石碌

攀枝花

(2)有色金属矿:

相对集中。

有色金属

所在地

有色金属

所在地

汞矿

①贵州铜仁

镍矿

⑥甘肃金昌

钨矿

②江西大余

金矿

⑦山东招远

锡矿

③云南个旧

铅锌矿

⑧湖南水口山

锑矿

④湖南锡矿山

稀土矿

⑨内蒙古白云鄂博

铜矿

⑤江西德兴

铝土矿

⑩广西平果

基础整理四 海洋资源

1.基本特点:

海域辽阔、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2.主要类型及特点

海盐生产

3.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开发利用程度低,海洋灾害频繁、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考点一|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和不足

(1)优势:

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利于农业因地制宜,利于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开展多种经营。

(2)不足:

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①工业化、城市化及交通建设占用耕地;②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退耕;③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等导致土地退化;④农业结构调整。

(2)解决措施

①数量保护:

节约用地、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问责制等。

②质量保护:

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防治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实施耕地环境保护。

3.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目前,缺水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一般可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

就我国而言,我国南方多为水质型缺水,北方多为资源型缺水。

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其分析思路可如下表所示:

产生原因

对策

自然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

修建水库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节约用水

人为原因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止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考向1 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1.(2015·浙江高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完成

(1)~

(2)题。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

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题流程】

【答案】 

(1)B 

(2)B

●考向2 水资源问题分析

2.下图为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GDP区域比重图,图示四个区域为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读图完成

(1)~

(2)题。

(1)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

A.甲区——南方地区B.乙区——西北地区

C.丙区——北方地区D.丁区——西南地区

(2)经济发展受水资源制约最严重的区域是(  )

A.甲区B.乙区  C.丙区  D.丁区

【解题流程】 

【答案】 

(1)D 

(2)A

(1)该区域近年来(  )

A.降水量和径流量增加

B.地下水位不断回升

C.区域内的水资源基本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D.水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2)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东北地区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1)D 

(2)C [第

(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近年来地表水稳定在3.9亿立方米;地下水不断减少,地下水位不断下降;2010年、2013年均有水资源调入,区内水资源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再生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2)题,随着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实施,华北地区跨区域调入水量不断增加。

]

考点二|我国主要能源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及原因

(1)现状

①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能源消费量低,地区分布不平衡;

②能源消费不合理,以煤为主,且单位产值耗能高,使我国污染物排放量大,难控制;

③能源需求增长快,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石油供应紧张,长期大量依赖进口;中国进口石油主要来自中东,这些地区政局不稳定,直接影响我国石油进口的可靠性;中国石油进口运输以外国油轮运输为主,增加了石油进口的脆弱性。

(2)原因

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

②我国能耗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的现状;

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的需求;

⑤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⑥我国缺少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

2.四方面看我国能源问题的解决措施

开源

国内

加大能源勘探和开发;积极开发新能源

国外

拓宽能源的来源渠道,如从中亚、俄罗斯等进口油气,加大与非洲、拉美等地区的能源开发合作

节流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储存

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和其他能源基地

调配

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

3.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条件

(1)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

(2)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寒流交汇处,鱼的种类多。

(3)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注入,带来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4)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5)位置适中,处在我国海岸线的中心地带。

4.长芦盐场和莺歌海盐场的形成条件

(1)长芦盐场:

位于渤海沿岸,有适于晒盐的平坦海滩;属温带季风气候,晴天多,光照强,蒸发旺盛。

(2)莺歌海盐场:

有平坦的海滩;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利于晒盐。

●考向1 我国非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4.(2017·郑州检测)能源生产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生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

能源消费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

读我国煤炭和石油生产与消费结构差变化示意图,回答

(1)~

(2)题。

(1)该图说明我国(  )

A.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B.石油的供需缺口不断加大

C.煤炭和石油的生产量同步增长

D.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状况得到改善

(2)目前,改善我国能源现状的可行性措施是(  )

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B.以煤炭代替石油,提高能源自给率

C.积极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D.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

【解题流程】

【答案】 

(1)B 

(2)C

●考向2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5.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

(1)~(3)题。

(1)下列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较低纬地区向较高纬地区减少

B.由沿海向内陆先减少后增多

C.由平原向山区逐渐增多

D.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能丰富与否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地风能较丰富是由于接近冬季风的源地

B.②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周围高山环绕

C.④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距海遥远

D.③地风能较丰富是由于地处沿海

(3)图中M地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  )

A.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

B.太阳能、风能和沼气

C.地热能、风能和沼气

D.太阳能、地热能和水能

【解题流程】 

【答案】 

(1)B 

(2)C (3)A

●考向3 我国的能源问题分析

6.(2017·泰州模拟)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示意我国各省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强度散点关系。

能源消费强度是指单位GDP所使用的能源量,单位一般为:

吨标煤/万元。

图乙示意2007年区域工业部门碳排放空间格局。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A、B、C三点代表北京、贵州、海南,其中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

(2)根据能源利用效率的差异,分析西气东输对协调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3)京津唐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但京津地区为低碳排放地区,主要原因可能是(双选)(  )

A.重化工业的产业转移

B.产业结构的调整

C.限制冬季供暖时间和供暖量

D.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4)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能源紧张的局面不会改变。

请从“开源”的角度,谈谈解决我国能源危机的措施。

【解析】 第

(1)题,读图甲可知,A、C、B三地能源消费度依次降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依次上升,因北京经济最发达,贵州经济最落后,海南位于二者之间,因此A是贵州,B是北京,C是海南。

(2)题,东部地区能源消费度低,能源利用效率高,技术水平高,西气东输把东部技术优势与西部资源优势合理配置,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第(3)题,近年来随着京津唐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重化工业的产业转移,化石能源消费量不断减少,碳排放量不断下降。

第(4)题,从国内、国外开发能源,储存及调配等方面分析回答。

【答案】 

(1)贵州 北京 海南

(2)东部沿海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比西部高;西气东输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的协调发展起促进作用。

(3)AB

(4)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加强国内煤、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加强国际合作,多元化、多渠道进口石油;加快国内能源资源的合理调配;完善能源储备机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