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8056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docx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docx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

1、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有何区别?

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1)环境分析的主要对象是人类因生产活动而排放于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

可以现场直接进行分析,具有时间短、局部性、单个污染物质分析的特点

环境监测主要是测定各种代表环境质量的标志数据,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

既包括化学污染也包括物理污染,既包括直接污染也包括间接污染。

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是密切相关而又互相区别的两个概念,环境分析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先驱之一,环境监测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环境监测的内容比环境分析更广更深刻。

(2)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

客观、全面、及时、准确的反应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源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寻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环境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依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

2、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分为哪几类?

答:

按目的可分为:

监视性监测(目的是掌握环境质量的状况和污染物来源,评价控制措施效果,判断环境标准实施的情况和改善环境取得的进展)、特定目的监测(包括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性监测)、研究性监测

3、何谓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为什么要开展优先监测?

试述在环境监测中开展优先监测的意义。

答:

(1)优先污染物:

潜在危险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残留高、有成熟监测方法、样品有广泛代表性的污染物确定为优先监测目标,这些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优先污染物。

优先监测: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2)世界上已知的化学物质有数千万种,而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达10多万种。

由于环境污染物种类繁多,但由于对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的限制,所以进行优先监测。

(3)意义略

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答:

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存留时间长、可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做跨越国际边界的迁移并沉积在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影响到人类健康的一类有毒有机物。

5、何谓环境监测技术路线?

它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有何意义?

简述中国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的特点。

答:

(1)环境监测技术路线:

在一定时期内,为完成一定的任务,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手段和途径。

(2)意义:

环境监测技术路线决定着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制约着监测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影响着监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3)技术路线特点:

1稳定性与变动性,稳定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技术路线一经确定就保持其相对稳定。

变动性指根据环境管理的需求和监测技术的发展,技术路线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整和完善。

2技术手段和途径的多样性3目标任务与手段途径的最佳适配性。

6、什么叫环境标准?

试分析我国环保标准体系的特点。

答:

(1)环境标准:

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是国家为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人群健康,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保护中的各项工作所制定的各项技术规范和要求。

(2)三级六类:

三级:

国家环境标准(GB)国家环境行业标准(HJ)地方环境标准

六类: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7、为什么要分别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答:

环境质量标准是对某个范围内环境质量好坏的评定,排放标准是对污染物排放的限定.

污染物排放对环境产生影响,但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影响环境的因素还包括当地工业生产状况、气候条件、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等.所以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质量标准没有冲突,环境质量标准是对整体环境进行评定,排放标准是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进行限定.

8、制定环保标准的原则是什么?

是否标准越严越好?

答:

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2)科学性、政策性原则

(3)以环境基准为基础,与国家的科技水平、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4)综合效益分析,实用性、可行性原则

(5)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原则

(6)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原则

(7)采用国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原则

(8)便于实施与监督的原则

9、什么是水污染?

是分析水体污染的类型和影响。

答:

(1)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理化特征、生物特征或放射性等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和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10、名词解释:

瞬时水样:

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定时水样: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集的独立水样,且每个样品单独测定。

等比例混合水样:

在某一时段内,在统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根据废水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多个水样,于同一容器中混匀后得到的样品。

等时混合水样:

在某一时段内,在统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集等体积的多个水样,于同一容器中混匀后得到的样品。

流量比例混合水样:

依靠自动连续采样器采样,按废水流量变化设定程序,使采样器按比例连续采集混合的水样。

等时综合水样:

在不同采样点、按照流量的大小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经混合后所得到的水样。

单独水样:

11、水样在分析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

(1)通过对水样的预处理可以获得欲测组分适于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系

(2)预处理包括消解、分离和富集

消解:

1湿法消解(硝酸消解法、硝酸-硫酸消解法)2干式灰化法3微波消解4紫外光消解

分离和富集:

1顶空、气提、蒸馏2萃取3吸附法4离子交换法5冷冻浓缩法

12、现有一废水样品,经初步分析,含有微量汞铜铅和痕量酚,欲测定这些组分的含量,试设计一个预处理。

答:

汞,铜,铅要用原子吸收测。

酚用液相色谱测。

13、何谓水的真色和表色?

水的色度通常指什么?

浊度和色度的区别是什么?

他们分别是由水中的何种物质造成的。

答:

(1)真色:

去除悬浮物后水样呈现的颜色

表色:

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

(2)水的色度通常指水的真色

(3)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浊度与色度虽然都是水的光学性质,但它们是有区别的.色度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质所引起的,而浊度则是由水中不溶解物质引起的.

14、何谓水的余氯和需氯量?

他们的测定有何意义

答:

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需氯量是指水的加氯消毒处理时用于消灭细菌和氧化水中的有机物所需要的氯量

意义:

氯化作用产生不利的影响是可使含酚的水产生氯酚,还可以生成有机氯化合物,对人体十分有害,并可因存在化合氯而对某些水生物产生有害作用。

15、溶解氧的测定有何环境意义?

碘量法和膜电极法的原理是什么?

有什么特点?

答:

(1)溶解于水中分子态氧成为溶解氧,水中DO含量与大气压、水温及含盐量等因素有关。

大气压下降、水温升高、含盐量增加使DO降低

清洁水DO接近饱和

大量藻类时DO>饱和

收到有机物质、无机还原物质DO<饱和甚至趋近于0。

生物死亡

(2)清洁水可用碘量法

受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必须用氧电极法

16、说明COD和高锰酸盐指数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答:

高锰酸盐指数主要用来测低浓度的COD,用于自来水、深井水的检测,这类水的COD很低<5mg.l,用铬法无法测到准确的数值。

高浓度的COD大多用铬法检测。

17、试比较COD、BOD、TOC、TOD以及四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

COD化学需氧量:

水样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样时消耗氧化剂的量,用氧的mg/L表示。

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水中主要的是有机物。

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BOD生化需氧量:

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机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的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

它是以水样在一定的温度(如20℃)下,在密闭容器中,保存一定时间后溶解氧所减少的量(mg/L)来表示的。

TOC总有机碳:

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一碳的量来表示,称为总有机碳。

在950℃的高温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气化燃烧,生成CO2,通过红外线分析仪,测定其生成的CO2之量,即可知总有机碳量。

TOD总需氧量:

总需氧量的测定,是在特殊的燃烧器中,以铂为催化剂,于900℃下将有机物燃烧氧化所消耗氧的量,该测定结果比COD更接近理论需氧量。

TOD用仪器测定只需约3min可得结果,所以,有分析速度快、方法简便,干扰小、精度高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18、测定Cr6+和总Cr方法

答:

Cr6+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总Cr先用KMnO4氧化成Cr6+再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19、名词解释

空气污染:

随着工业和运输业的发展,特别是煤石油的大量使用,将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当其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改变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其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从而危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器物等。

这种情况被称为空气污染。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1g/cm3)的圆球的直径

沉降:

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密度不同,分散相粒子在力场(重力场或离心力场)作用下发生的定向运动。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又称为PM10

总悬浮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20、空气中的污染物有哪几种形态?

答:

分子状态污染物、粒子状态污染物

按形成过程分为:

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21、大气中污染物分布有何特点

答:

具有时间、空间变化大的特点

一次污染物:

早晚高中午低

二次污染物:

早晚低中午高

22、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判别危险固体废物的依据

答:

(1)固体废物:

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至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危险固体废物:

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2)判断依据:

1引起或严重导致死亡率增加2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3降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4在处理、储存、运送、处置、或其他管理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会造成显示的或潜在的危害

23、危险废物的检测包括哪些内容

答:

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以及其他毒性

浸出毒性:

浸出毒性是指固态的危险废物遇水浸沥,其中有害的物质迁移转化,污染环境,浸出的有害物质的毒性称为浸出毒性

24、何谓生活垃圾,简述生活垃圾的来源和分类。

答:

(1)生活垃圾: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2)来源:

生活垃圾、零散垃圾、医院垃圾、市场垃圾、建筑垃圾、和街道扫集物

(3)分类:

可燃性垃圾、有机物垃圾、无机物垃圾。

25、什么叫垃圾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有何特性和危害?

答:

(1)垃圾渗滤液:

垃圾本身所带的水分以及降水等与垃圾接触而渗出来的溶液。

(2)特性:

1成分的不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垃圾的成分2浓度可变性,取决于填埋时间3组成的特殊性,监测项目有很大不同

(3)危害:

1侵占地表2破坏环境3疾病4土壤和水体5大气中细小的固体废物都会随风飞扬,加重大气的污染

26、什么叫噪声,环境噪声有哪些?

答:

(1)噪声:

从心理学角度,凡是使人烦恼,讨厌,让人感觉到刺激,不需要的声音都可以称作噪声

杂乱无章、极不协调、为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叫噪声

(2)环境噪声:

1按机理分类:

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早上、电磁噪声2按来源分类:

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3按噪声随时间变化:

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

27、名词解释

等效连续声级:

噪声污染级:

昼夜等效声级:

感觉噪声级:

28、环境监测数据的五性

答:

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完整性、可比性

29、什么是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答:

准确度:

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误差来表示

精密度:

准确程度,也就是容许误差的大小,容许误差大的精密度低,容许误差小的精密度高

灵敏度:

待测物浓度或质量改变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测量信号的变化量。

检出限:

某一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监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值

测定下限:

在满足分析误差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的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最小量

30、正态分布有何特点

答:

单峰性、对称性、抵偿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