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81826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docx

秋季版七年级政治上册112少年有梦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第2课时少年有梦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2.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运用已有经验分析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学会把握人生机遇,促进自我发展。

3.知识目标

(1)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

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少年有梦》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本课由“有梦就有希望”和“努力就有改变”两目内容组成。

第一目主要围绕“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展开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在少年时期一定要有梦想”。

第二目引导学生探寻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激励学生用努力架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建立起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

《乡村教师与追梦少年》。

教师提问:

(1)你的梦想是怎样的?

(2)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树立自己的梦想。

探究新知

一、有梦就有希望

展示材料:

约翰·戈达德的理想

1940年的一个下雨天,一个15岁的美国少年在一张黄色的纸上写下了“我的理想目录”,把自己一生想做的事情、想去的地方、想学的东西一一记下来。

少年共写了127个理想:

去尼罗河、刚果河探险;

攀登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

重游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旅行路线;

学会飞行;

阅读《大英百科全书》;

学习法语、西班牙语以及阿拉伯语;

结婚生子;

拥有一项发明专利;

为非洲的孩子筹集100万美元善款;

参观月球……

教师提问:

(1)你认为这个美国少年的梦想怎么样?

(2)什么是梦想?

(3)梦想对于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

教师引导: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少年的梦想对于个人的成长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展示知识点:

1.什么是梦想?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2.梦想的重要意义

(1)对个人:

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2)对社会:

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展示材料: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在少年时期离开故乡江苏淮安,来到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

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

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问道:

“诸生为何读书啊?

”有人回答:

“为名利而读书。

”,还有人回答:

“为做官而读书。

”而周恩来却响亮地回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赞叹道:

“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当时,周恩来年仅12岁。

一句响亮的誓言,一个远大的志向,激励着我们敬爱的总理为之奋斗了一生。

他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理想的导引。

茅以升——立志造桥

茅以升是我国建造桥梁的专家。

他小时候,非常喜欢在端午节的时候到秦淮河上观看龙舟比赛。

可是有一年端午节,他因病去不了了,他在家中听说看热闹的人太多,秦淮河上的桥被压垮了,好多人掉进了水里。

听了这个不幸的消息,茅以升非常难过。

他仿佛看到许多人纷纷落水,男的、女的、老的、小的,景象凄惨极了。

等到病好了,他一个人跑到秦淮河边,默默地看着断桥发呆。

他想:

我长大一定要做一个造桥的人,造的大桥结结实实,永远不会倒塌!

从此以后,茅以升特别留心各式各样的桥。

出门的时候,不管碰上什么样的桥,他都要上下打量,仔细观察,回到家里就把看到的桥画下来。

看书看报的时候,遇到有关桥的资料,他都细心收集起来。

天长日久,他积累了很多造桥的知识。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个建造桥梁的专家。

教师提问:

(1)材料中主人公的少年梦想分别是什么?

他们的梦想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了什么?

展示知识点:

3.青少年应该树立怎样的梦想?

(1)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2)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学生阅读材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总结梦想的含义,以及梦想的作用。

 

学生阅读材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总结当代青少年应该树立怎样的梦想。

 

列举名人事例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通过名人事例,让学生明白当代青少年的梦想,要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二、努力就有改变

1.梦想和现实的桥梁

开展活动:

说一说,我的梦想

教师设问:

(1)在你的成长的过程中,你曾有过或现在有什么梦想?

(2)这些梦想与现实有差距吗?

(3)你为梦想的实现努力过吗?

 

探究与分享:

关于“梦想与现实”有几种观点,请你辨析与澄清。

(1)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能实现。

(2)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

(3)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领方向。

(4)现实常常会把梦想打败。

(5)总有一个梦想会在现实中开花。

展示知识点:

1.梦想和现实的桥梁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2.怎样努力实现梦想?

展示材料:

莱特兄弟实现飞翔的梦想

美国的莱特兄弟自幼对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曾仿制过“竹蜻蜓”。

1896年,德国滑翔飞行家李林达尔在飞行中失事牺牲,莱特兄弟深受影响,决心研制动力飞行器。

莱特兄弟刻苦钻研李林达尔的著作和当时能找到的有关飞行的书籍,吸取李林达尔的经验,走先滑翔飞行以掌握稳定操纵,进而实现动力飞行的道路……他们制作了两百多个不同形状的机翼模型,在不同角度下进行了上千次风洞实验;他们还研究了鸟和风筝的飞行,1900—1903年他们共制造了三架滑翔机,进行了近千次滑翔飞行,最后一架滑翔机完全达到了稳定操纵要求。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驾驶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飞行成功。

教师提问:

从莱特兄弟圆梦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展示知识点:

2.怎样努力实现梦想?

(1)培养和增强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

(2)立志。

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3)坚持。

(4)努力也有方法。

开展活动:

我的努力计划

展示材料:

名人的梦想规划

周恩来

外交家

看镜子练嘴型一个小时

每天

梅兰芳

戏曲名家

看鸽子练眼神一个小时

每天

科比

篮球明星

训练要投中1000个球

每天

组织完成教材第13页“拓展空间”活动。

 

学生认真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先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选代表总结说说自己组员的观点。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积极回答。

 

学生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我的努力计划”,然后在组内进行分享,听取其他同学的建议,完善自己的计划,并在课后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学生回忆交流自己曾有的理想以及为实现理想努力的经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

少年梦想,也许跟现实有差距,但是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努力实现。

通过观点评析,让学生懂得: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虽然付出努力不一定会实现梦想,但实现梦想一定要付出努力。

 

通过典型事例,鼓励学生勇敢地向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提高实现梦想的能力。

 

通过典型事例,让学生运用“努力实现梦想”的知识,为自己的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进一步增强学生通过努力实现梦想的信心和能力。

课堂总结

展示本节知识结构。

归纳、梳理知

识点。

通过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巩固练习

1.“母鸡的梦想是在庭院里啄食,所以它的翅膀不能再飞翔;鹰的梦想是翱翔蓝天,所以才有了搏击风雨的强健双翼。

”这句话告诉我们()

A.梦想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B.是否有梦想与个人的成功没有什么联系

C.不同的梦想可以造就不同的人生

D.我们的具体梦想应该是发展变化的

2.四川达州女孩王紫莹3岁时因车祸失去了一条腿。

对于不幸,她并不回避。

2008年接触轮椅网球后,她便有了网球梦并夜以继日的训练。

在2015世界职业轮椅网球公开赛上,王紫莹如愿以偿,获得了单打冠军。

她的经历启示我们()

A.人生必然要经历挫折

B.梦想的选择是一次性的

C.坚持就能够实现梦想

D.实现梦想要付出努力,自强不息

3.鲁迅年轻时,看到列强侵略中国,曾想当海军;后来他想用实业救国,于是改学工业技术;毕业后面对中国现实,他转而学医;在日本学医期间,又认识了中国人急需治疗的不是身体,而灵魂,于是拿起文学这个武器,去唤醒亿万民众。

鲁迅个人理想的改变表明他()

A.缺乏一种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

B.不重视自己的梦想

C.把自己的梦想和时代的脉搏、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D.没有个人理想

4.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这一等式表明()

A.任何事业的成功和梦想实现,都是一个努力付出的过程

B.只要有梦想就一定会成功

C.离开了努力,梦想也一样能实现

D.努力是梦想转化为现实的唯一条件

5.王选院士总结自己取得成就的原因有:

扎实的数学基础;长期在第一线上拼命干活;选定目标后锲而不舍地长期拼搏,……自信而不自负,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团队等等。

王选院士的总结告诉我们()

①我们需要从小立志,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②“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实现梦想,需要坚持

③要有勇气自己做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④珍视团队合作,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D

回答问题。

通过几道典型例题,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课后作业

整理并落实教材第13页“拓展空间”的探究活动,分析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

独立完成任务,学习小组内进行互相鼓励和监督评价。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把学科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规划的能力,提高实现梦想的能力。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