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8240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018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顾盼往昔,岁月如歌。

在浩hàn的历史长河中,始终闪shuò着一颗明亮的星,那是历久弥新的长征精神。

它给我们以思想的启迪和人生的教huì。

我由zhōng地希望,我们中华民族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走向复兴,创造辉煌。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些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景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

B.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

这是当下对中国经济最生动的比喻。

C. 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

D. 什么?

就这么个侏儒!

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托尔斯泰吗?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他抑扬顿挫的声调里包含深情,我们都被感动了。

B.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C.对于美国等国家殚精竭虑地渲染中国威胁论的做法,外交部进行了有力地反击。

D.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敌阵,占领长江南岸广大地区。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

B.阅读纪实作品,不但要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而且要能从中获得启迪。

C.首届进博会,不仅包含二十国集团全部成员,覆盖超过5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全球44个不发达国家中也有超过30个左右前来参展。

D.随着互联网大会的开幕,引起了人们对互联网发展方向的关注。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

B.通常的律诗分为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

C.“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

”这句话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纪实文学作品,真实是必须坚守的原则。

比如王树增为了创作《长征》,搜集了大量资料,采访了许多红军老战士;李鸣生的《飞向太空港》,也是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的。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②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古诗文中有很多歌咏山川风物的优美篇章,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

《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面描写了高耸峻拔的连绵群峰,使人心生敬畏;《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雄奇壮丽的大漠黄昏,令人叹为观止。

7.名著阅读。

他们都走了过来,向我握手,我嘴里喃喃地说了几句话。

然后我转身蹚过溪流,向他们挥手告别,很快骑上马跟着我的小旅队走了。

我当时心里想,也许我是看到他们活着的最后一个外国人。

我心里感到很难过,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

(1)文段中的“我”是指________,为什么“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

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经典的纪实作品,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书,它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B.1927年8月1日,贺龙、叶挺率领的第二十军,同朱德合作,领导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

C.一位外国武官曾经说,单单是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红军同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作战的能力了。

这就是红军军官习惯说:

“兄弟们,向前冲!

”而不是说:

“兄弟们,跟我来!

D.“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这里的“大迁移”是指国民革命军北伐。

E.书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如一家被灭口66人、让作者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

8.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班级开展“人无信不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关注身边的诚信”这一环节,两位同学分别讲述了两个有关诚信的故事。

故事一:

1979年2月,21岁的汤宏寿和几名泰兴同乡走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浴血奋战中,5名泰兴籍战士壮烈牺牲。

战前他们约定,如果有人牺牲,活着的要看望逝者的父母家人。

1987年转业后,为了实现那份生死诺言,汤宏寿和几位战友踏上了寻找烈士家属之路,一找就是30年。

2016年底,5名战友中最后一位的亲人也被找到了。

如今,汤宏寿等人又扩大了“寻亲”范围,希望找到他们所知道的另外30名非泰兴籍烈士的家属。

故事二:

某饭店开业促销,在朋友圈发集赞广告,集多少赞可抵多少元的消费,不限数量,不限日期。

大家纷纷集赞,到店消费,饭店却因为参与人数太多,没有能力负担,取消了这次的集赞活动。

大家都觉得上当受骗了。

(1)请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赞美汤宏寿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产生了采访汤宏寿的想法。

请为同学们设计一个得体的采访问题。

(3)故事二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有人说这家店不诚信的行为让人鄙视,有人说这家店的不诚信也是无奈之举,可以理解。

请结合这两个故事,谈谈如何才能做到诚信。

9.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登金陵凤凰台》中照应“凤去台空”的一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黄鹤楼》中“历历”“萋萋”两个叠词的妙处。

(3)诗评家方回说:

“太白此诗《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

”以下对两诗异同的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是登临之作,首联都从楼台命名的传说落笔,引出心中感受。

B.颔联都通过古与今、幻想与现实的对照,把古今盛衰的历史变化和人事兴亡的悲哀做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为全诗定下吊古伤今的基调。

C.颈联都由古及今,极目远眺,着笔于眼前实景的描绘。

D.尾联都即景生情,都以“愁”字作结,抒发游子飘泊天涯的思乡之愁。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峡江寺飞泉亭记

清 袁枚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

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注释]瀹茗(yuèmíng):

烹茶。

瀹:

煮。

10.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高不过里许  

②忽至半空

③当时建此亭者

④即飞泉亭也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从空而下

A.而磴级纡曲               B.根合而枝分

C.笑而遣之《卖油翁》        D.学而时习之《论语》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凡 树 皆 根 合 而 枝 分

12.翻译下列句子。

(1)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3.第二段中加点的“九天银河”是指______,从六个“可”字可以看出作者追求______的人生情趣。

阅读《现代世界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一文,完成小题。

①港珠澳大桥是全球最具挑战的跨海项目,是一座人类建设史上迄今为止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设计使用寿命最长的跨海公路桥梁,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②港珠澳大桥为了实现抗风能力16级、抗震能力8级、使用寿命120年,设计施工团队为之创新研发了31项工法、31套海洋装备、13项软件、454项专利。

外海沉管隧道建设,首次提出并应用半刚性结构体系。

世界首创兼容不同制式的识别收费系统,识别三地车牌只需0.3秒。

创新理念贯穿港珠澳大桥建设始终。

③其中,“半刚性沉管纵向结构”让港珠澳大桥拥有了世界首条“滴水不漏”的海底隧道。

总设计师刘晓东告诉本报《科技周刊》记者,“在港珠澳大桥之前,全球的沉管隧道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史,修建数量超过150条,但沉管制作只有刚性和柔性两种结构体系,而我们做出了半刚性结构,实现了真正的自主创新。

④无论刚性结构还是柔性结构,都是浅埋隧道,通常埋深只有2-3米。

而港珠澳大桥需要埋到海床以下超过20米,承载超过浅埋沉管5倍的荷载,如果采用传统的结构体系,沉管结构将得不到安全保障。

国际的权威隧道专家曾给出过深埋浅做的方案,但需要增加十多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且在120年的使用运营期内的维护费用也将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

⑤5.66公里的海底隧道,最终由33节巨型沉管和1个合龙段接头组成,每个180米长的巨型沉管再分为8节,每节22.5米,强化小管节之间的连接,进而控制大管节的变形。

从此,百年沉管结构除了“刚性”、“柔性”之外,又增加了“半刚性”这一世界首创的技术。

⑥此外,港珠澳大桥建设还将绿色理念贯穿始终,实现了环境“零污染”和中华白海豚“零伤亡”,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你看,伶仃洋上,栖息着2000多头野生中华白海豚正与这超级工程相互守望。

 

⑦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将从3小时缩短至45分钟,珠三角西部都将被纳入香港3小时车程范围。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对香港、澳门和珠海最为直观的影响是,三地人员的往来将更为便捷。

 

⑧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成功,体现了我们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开启了港珠澳地区更加美好的未来。

(选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印看中国”,有删改。

14.本文采用___________(说明顺序),分别从建筑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精神内涵几方面对港珠澳大桥进行说明。

15.说说第⑥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你看,伶仃洋上,栖息着2000多头野生中华白海豚正与这超级工程相互守望。

16.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划线句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阅读《为愤怒的情绪筑一道堤坝》一文,完成小题。

①近期,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车内15条生命转瞬消逝。

据调查,悲剧的起因竟是乘客坐错站,与司机发生争吵。

车辆还在行驶中,双方的争吵就很快升级为动手。

在他们的争执愈演愈烈情绪愈来愈愤怒的时候,车子已偏离路线,撞向大桥围栏,向滔滔江水直直坠下……

②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令人不愉快的事,会导致情绪的崩溃,使人怒不可遏。

如果放纵愤怒,不加疏导与控制,愤怒的情绪就会像暴涨的洪水,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只有学会抑制愤怒,让自己保持心理平衡,锻炼自己的忍耐力和意志力,才能让自己从情绪的奴隶升华为情绪的主人,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③那么,怎样做才能为愤怒的情绪筑一道堤坝呢?

④善于观察自己,勇于直面自己的内心深处。

生活中哪些事会让你愤怒?

也许让你愤怒的原因只是一些琐碎的小事,既然如此,为这些小事发怒值得吗?

如果你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就会发现有些时候愤怒是没有必要的。

下一次当你觉得自己快要发怒的时候,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保持平和的心态,也许你就会平心静气地做出另一种选择了。

⑤必要的时候可以保持沉默。

愤怒时人们往往会口不择言、出口伤人,为避免事态恶化,如果你实在无法控制住自己不发火,那么,这时候沉默是最好的选择。

冷静下来,等愤怒的情绪消除之后,再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⑥与朋友沟通。

当你发现自己陷入一种消极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时,不妨找你身边的朋友沟通交流一下。

向他讲述你的愤怒、你的忧伤、你的不平,以此来宣泄内心深处的不良情绪。

同时,也许他的几句开解或安慰的话,就会说到你的心里去,让你的心情立刻变好起来。

⑦愤怒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同时又是一种极其恶劣的消极情绪。

要想不被愤怒的火焰所伤,我们就只有在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平衡自我心态,学会宽以待人。

这样,才能够控制自我情绪,让愤怒远离我们身边。

(选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悠然随风”,有删改)

17.说说文章第①段有哪些作用。

18. 概括一下本文的论证思路。

19.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放到④-⑥节中哪一小节,为什么?

林则徐在书房的墙壁上挂起亲笔书写的“制怒”的横匾,作为自己终身的座右铭,以时时提醒自己,警示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理智。

有一次他在处理公务时无法克制,盛怒之下把被子摔得粉碎,当他抬头看到“制怒”二字,立刻谢绝了老仆的代劳,自己动手打扫,表示悔过。

阅读陈训金的《父亲的“吉祥三宝”》一文,完成小题。

①又是油菜花香的季节,家乡田间地头到处一片金黄。

凉悠悠的春雨拌和着菜花清香,轻轻地打在脸上,浸润着我的心田。

我不停地追思着父亲留下的“吉祥三宝”和那些不平常的故事……

②2年前的2月,那是我家最悲伤的一个月,父亲和母亲在28天内先后病逝。

父亲走时年纪刚过半百,母亲只度过45年光阴。

两位老人走得那么匆忙,没给儿女们留下什么丰厚的遗产,只留下了父亲生前用过的平水、五尺、砌刀三件极为普通的劳动工具,但对我来说,它们有着极不平凡的意义,是父亲留给我的“吉祥三宝”,我视它们为珍宝,珍藏在家中、烙在永恒的记忆里!

  

③父亲是个砌匠,他的一手好手艺在老家一带很吃得开!

他搭的“牌楼灶”,省柴、火旺、好排烟,受到十里八村人们的青睐。

他砌的砖墙,面平线直,棱角分明,乡亲们认为他是福星,做新屋总喜欢请他去当“承脉师”(今称“包工头”),他亲手盖的房子,总会给主人家带来好运,财旺福旺!

④靠挣工分过日子的那个年代,父亲当上了生产队长,垸子里人都很尊重他。

那时,母亲生养了我们姊妹五个,尽管父亲和母亲没日没夜地忙活,家里还是年年超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我小学三年级还没念完就无奈地离开了学校,回到生产队里放牛、看鸡鸭混工分。

每天一早起来,我一手拿着竹竿、一手拿着书本,到两个垸子边田地里转悠几遍,把鸡鸭赶得远远的,不让它们下田啄稻麦,然后把牛牵到后山上吃草,坐在牛背上看书。

父亲见我整天这么痴迷读书,时常愁容满面、唉声叹气,我能从他的眼睛里读出他心疼与无奈交织的酸楚!

⑤就在我离别学校两年后的一天,我的一个在武汉长航工作的远房表兄来家做客,饭桌上他问父亲:

“训金读几年级?

”一向十分要强、快言快语的父亲一时沉默无语。

我故意装作没听见,埋头吃饭,眼泪直在眼里打转转。

父亲道出了实情,表兄当即表示愿意支持我复学读书。

几天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父亲终于艰难地作出了决断:

为了伢们将来有个好饭碗,重操老本行,挣点钱让伢们上学!

⑥就这样,我重新背起书包到松阳中学插班读书。

夏天夜里,我在煤油灯下做作业,父亲总是和我同坐在一乘竹床上,一手拿着一把破蒲扇、一手拿着一条湿毛巾,为我扇风赶蚊子,见我头上有汗珠,就轻轻地为我揩汗。

到了冬天,父亲总是天还没亮就起床,帮我做早饭、烧“烘篮”,让我吃饱后带着“烘篮”去上学。

每当父亲带着他的“吉祥三宝”外出上工时,我看到他渐渐走远驼耸的背影,顿觉父亲像是一座挺起脊梁、顶天立地的高山,心里暗暗发誓:

父亲,您辛苦了!

儿子决不辜负您的期望,一定发奋读书,将来做一个有志气、对社会有用的人。

⑦父亲一生善结人缘,在老家砌匠圈里算得上是德高望重,每每有新屋“上梁出水”喝喜酒时,父亲作为“承脉师”理应上坐,可他总是谦让给比他年长的师傅坐首席,并主动敬酒。

父亲是这样“训徒”尊长的,也是这样教育儿女的。

他经常跟我讲,平水虽小,作用很大,它能测出“公平”;砌砖墙线要直、面要平,一层一层砌稳,半点不能马虎,这样房子才能结实、经得久,做人就好比平水和砌墙一样,要公平正道,要行得正、走得稳,这样才会有出息。

父亲虽然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可他讲的道理就好像家乡成熟的稻穗,字字句句沉甸甸的,让我一生享用不尽。

⑧由于工作缘故,我亲眼见过很多宝物,但在我的心中,最珍贵还是父亲的“吉祥三宝”,因为它是父亲品格的象征,是我家唯一的传家宝!

无论我的家搬到哪里,我都把它们珍藏在家中,让它们世世代代传承,直到永远、永远!

(选文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09月08日第11版)

20. 结合语境,品味词句。

(1)一向十分要强、快言快语的父亲一时沉默无语。

(品析加点词的内涵。

(2)我看到他渐渐走远驼耸的背影,顿觉父亲像是一座挺起脊梁、顶天立地的高山,心里暗暗发誓:

父亲,您辛苦了!

(赏析这句话。

21. 文章以“父亲的吉祥三宝”为题有什么好处?

22.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3. 请分析链接材料《藤野先生》和本文第①段划线句子都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在文中有什么不同作用?

【链接材料】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1)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

《藤野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生活中总有一些细节,让我们体会到温暖和爱;也会因为忽视一些细节,而让我们与成功失之交臂。

是否有某个细节让你念念不忘?

是否有某些细节总萦绕心间?

请以“______的细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