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83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5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docx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

第一章前言

1.1灵宝市概况

1.1.1区位概况

灵宝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边缘,豫、陕、晋三省交界处,是河南省的西大门,市域东西长76.4公里,南北宽68.7公里,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

灵宝南依小秦岭、崤山,同洛南县、卢氏县、洛宁县接壤;北临黄河与芮城县、平陆县隔河相望;东与陕县毗连;西与潼关县为邻。

灵宝市区位于弘农涧河的冲积平原上,女郎山脚下,东西皆塬。

市区东距省城郑州市299公里,距洛阳市175公里,距三门峡市53公里;西距西安市217公里,距潼关城区77公里,南距卢氏县城区81公里。

1.1.2交通概况

灵宝市城区周边对外交通较为便捷,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为东西方向,城区附近东西向有亚欧大陆桥陇海铁路和310国道贯穿东西,连霍高速公路、郑(州)西(安)客运专线距城区也只有十几公里,使灵宝城区向东可直达郑州、三门峡、洛阳等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向西可直达西安、兰州等大城市,南北向有209国道穿川口组团而过,向北可达山西、内蒙古,向南可达湖北、湖南、广西等省份。

1.1.3自然条件概况

1.气象

灵宝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总的概括是:

冬长寒冷雨雪少,春短干旱大风多,夏季温热暴雨集,秋至晴和日照长。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西北风;不同海拔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3.3℃。

年平均降水量619.5毫米。

2.地形地貌

灵宝市属于西丘陵山地,地貌丰富,山塬川滩兼有,大体是七山二塬一分川。

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升高,海拔高度由320米升至河南省最高点小秦岭老鸦岔脑峰2413.8米,自然比降达34.4%。

北部处于黄河南岸,地势平缓连绵起伏;南部有两大主山,弘农涧河以西为小秦岭,自陕西省绵延至尹庄,交于五亩乡的鳖疙瘩山,弘农涧河以东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崤山。

根据地势特点,大体可将全市划分为中山、低山、黄土丘陵塬地、黄河阶地与滩地,河谷平原五大类型。

其中河谷平原分布于主要河流两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农田集中,是棉高产区。

灵宝市正处于弘农涧河的冲积平原上。

3.地表水系

灵宝市及流经水系有黄河、好阳河、霸底河、弘农涧河、阳平河、枣乡河、十二里河、双桥河等。

流经灵宝市城区的河流主要有弘农涧河、东涧河以及霸底河。

4.地震

灵宝北边与汾渭构造带毗邻。

境内南边有华山北麓构造带与东边北东向的朱阳一温塘构造带交汇,形成灵宝断陷盆地(亦称灵宝——三门峡断陷盆地)。

同时此区位于昆仑—秦岭纬向构造带东端北亚带与祁、吕、贺山字型前弧东南端。

秦岭纬向构造体系是一个生成很早(古生代前)经多次地壳运动在该区的主要形变遗迹。

燕山、喜马拉雅山运动依然活动,由于多期构造迭加和改造,构成本区不同构造体系的联合、复合的基本格局。

灵宝地区裂度国家定为八度区,是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背景。

历史上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

1.1.4自然资源概况

灵宝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归纳有以下几点:

1.矿产资源

灵宝市矿产资源分布广,矿种多,储量较丰富。

境内分布着金、银、铜、铅、铁、煤、石墨、磷、蛭石、水晶、花岗岩、大理石、水泥灰岩、钾长石、石英石、砂石、砖瓦粘土、矿泉水等20余种。

小秦岭金矿田的黄金储量是全国第二。

朱阳镇银家沟硫铁矿是河南省目前最大的硫铁矿床。

各种可供开采的石材约15亿立方米。

2.果品资源

灵宝市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优良的果品生产基地。

苹果和大枣作为丰富生物资源中的独秀,给灵宝市经济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3.水资源

灵宝是北方缺水区的相对富水区。

地表水和地下水蕴藏较为丰富。

地表水多年平均值为48460.7万立方米。

可利用的过境水3213万立方米;地下水总量为18200万立方米,小秦岭、崤山前1064平方公里的地区,在海拔320米的高程上,有一含水层组,其中沿黄及河川,均为地下水富集区,埋深20—60米。

水资源总量为63853.7万立方米。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潜力。

4.旅游资源

灵宝境内自然景观,文物古迹众多。

有道教起源,老子著经的千古雄关——函谷关;有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陵;有可领略黄金采选神奇与奥秘的黄金之路;有春花似锦,夏绿叠翠荫,秋果满山头,冬季醉煞人的黄果山;更有以雄奇险秀野著称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河南省风景名胜区亚武山。

灵宝是黄河游览线上的重要一站。

滔滔黄河不绝千里,三门峡、风陵渡黄河大桥的建设开通使灵宝的旅游线路和周围省市连接起来。

1.1.5经济社会概况

1.社会经济

灵宝市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3亿元,增长1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8亿元,增长48.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6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77亿元,增长11%;完成财政总支出19.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5.8亿元,增长13.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1.7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4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6270元,增长15%。

2.人口

2009年底,灵宝市域总人口为74.6万,其中城镇人口27万,农村人口47.6万,城镇化水平36.19%。

2009年底,中心城市常住人口2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19万人,川口组团0.4万人,焦村组团0.6万人)。

1.1.6城市建设概况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经过7年多的建设,灵宝市顺利完成了规划确定的近期目标,近期城市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截至2009年底,灵宝市建成区面积19.3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6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市域总人口74.6万,城镇总人口27万,城区人口20万,城镇化水平36.2%,城市道路总长81公里。

1.2当前规划背景

1.2.1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的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了贯彻贯彻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灵宝市城乡建设必须加强城边村、城郊村与城区的联系,完善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1.2.2国家集约节约用地政策的出台

2008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提出:

(1)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审查调整各类相关规划和用地标准;

(2)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大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3)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4)强化农村土地管理,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5)加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

相关土地政策的出台,对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同时要与相关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1.2.3产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

2009年1月,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

把产业集聚区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以产业聚集程度决定城镇发展规模,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按照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强化特色、增强竞争力的要求,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结构调整项目建设,提升对城市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功能,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实现产业与城市发展相互推动,逐步形成集聚促进就业、就业创造消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机制。

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确立并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2009年4月,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

两个文件明确指出,进一步明确产业集聚区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灵宝市产业集聚区位于灵宝市城区,是河南省确定的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也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20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在空间上的落实,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依托;要把城市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城一体;坚持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衔接、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引导城市有序拓展,产业合理布局,使灵宝市产业集聚区不仅成为现代工业的集中区,也成为灵宝市中心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1.3评估范围与内容

1.3.1评估范围

本次规划评估范围分两大部分:

1.市域部分

主要指灵宝市行政管辖区域,包括大王镇、阳店镇、尹庄镇、城关镇、函谷关镇、焦村镇、朱阳镇、阳平镇、故县镇、豫灵镇、川口乡、寺河乡、苏村乡、五亩乡、西阎乡等15个乡镇,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部分

主要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总面积316km2,主要包括:

(1)城关镇、尹庄镇的行政辖区;

(2)焦村、川口镇区;

(3)东、西涧河上游及窄口水库流域范围;

(4)高速公路引线道路红线两侧各200米的用地;

(5)地下水源保护地

(6)其他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统一控制的区域。

1.3.2评估内容

1.灵宝中心城区的实际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是否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2.规划实施以来,近期、中期等各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

3.各项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

4.规划委员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5.土地、交通、产业、环保、人口、财政、投资等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6.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情况;

7.评估实施的整体评价和建议。

1.4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4.1规划评估指导思想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四十七条的规定:

城市总体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公众意见;修改城市总体规划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2)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2009年4月)规定的评估内容及成果要求进行本次城市规划实施评估。

1.4.2规划评估基本原则

(1)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评估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定期评估工作。

(2)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要将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与现状情况进行对照,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客观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

 

第二章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概述

2.1规划背景

河南省“十五”计划中提出我省城镇发展“三头并举”的发展战略,又在“十五”开局之年及时推出加快25个重点县市城镇化进程的配套政策,使省内各级城市都在极力强化自身要素积聚进一步加快发展。

省政府2001年9月下发的《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实施意见》是当时规划调整的主要背景。

意见指出: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十五”时期我省优化城乡布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现代化进程的重点战略举措。

“十五”期间,省政府对重点县(市)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创新体制、调整政策和资金引导,壮大城镇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吸引农村人口和专业人才加速向城镇转移,促进两个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

力争到“十五”末,把25个重点县(市)的城区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

做为省政府确定的25个重点县市之一,灵宝市的城市发展面临重要的机遇。

2.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

2003-2020年,其中

近期为2003—2005;

远期为2006—2020

2.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规划预测:

2005年市域总人口达到7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34.7%;

2010年市域总人口达到8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46.3%;

2020年市域总人口达到88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54.6%。

3.城镇化目标

目标提出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全市城镇发展环境及社会经济整体相协调,空间布局合理,城镇职能突出、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框架,城镇繁荣、乡村富裕、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较好、城乡经济融合的城镇经济区域。

具体来说,到2005年在全市总人口控制在75.0万人左右的基础上,城镇驻镇人口达到26.0万人左右,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35.0%左右。

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80.0万人左右,城镇驻镇人口达到37.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46.0%左右。

其中中心城市(含焦村、川口)人口规模达到23.0万人左右。

到202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88.0万人以内,城镇驻镇人口达到48.0万人左右,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5.0%左右。

中心城市(含焦村、川口)人口规模达到30.0万人左右。

灵宝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城镇布局规划图

 

 

4.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规划灵宝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是:

“一心、一带加两区”。

一个中心即是中心市区;一带即东西向沿国道310、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的城镇发展带;两区即南部朱阳城镇经济区和东部寺河城镇经济区。

 

 

灵宝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城镇布局结构规划图

表一:

市域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规划

等级

人口规模(万人)

数量

城镇名称

1

30.0

1

灵宝(含城关、尹庄、焦村、川口)

2

5.0

1

豫灵

3

1.0—2.0

5

朱阳、阳平、故县、大王、阳店

4

0.5—1.0

5

函谷关、西闫、寺河、程村、苏村、五亩

注:

数据来源《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表二:

市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等级

层次

城镇名称

职能调整方向和重点

规划职能分工

中心

城市

灵宝市

工业以发展黄金采掘及加工、食品、医药等为主,并重点发展综合服务业、高技术含量工业、商业贸易及旅游业,提高区域中心地位。

豫晋陕交界地区商贸中心和旅游城市,三门峡市域副中心城市,灵宝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豫灵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大力发展综合服务、旅游和商业贸易。

工业以冶金、建材、化工等为主。

三省边界地区性经济贸易和旅游中心城镇,市域西部边界地区中心城镇,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朱阳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大力发展商业贸易、旅游及综合服务业。

工业以冶金、建材、综合加工为主。

市域西南地区中心城镇,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商贸、旅游城镇。

阳平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大力发展综合服务业,商业贸易。

工业以冶金、建材、综合加工为主。

市域西北部地区中心城镇,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商贸城镇。

大王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支农性综合服务业及商业贸易。

工业以果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市域北部地区中心城镇,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故县

综合服务业及商业贸易,工业以冶金、建材、综合加工等为主。

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商贸城镇。

阳店

综合服务业及商业贸易,工业以果品等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

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贸城镇。

函谷关

旅游服务业,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

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要旅游城镇。

程村

综合服务业及商业贸易,工业以建材、农产品加工为主。

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西闫

综合服务业及商业贸易,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

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寺河

综合服务业及果品贸易,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

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苏村

综合服务业及商业贸易,工业以建材、轻工、农产品加工等为主。

乡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五亩

综合服务业及商业贸易,工业以建材、冶金、农产品加工为主。

乡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社会服务业,小型集市贸易。

农村社会文化服务中心

注:

数据来源《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2.3中心城区规划

1.城市性质:

灵宝市城市性质表述为:

豫晋陕三省交界地区商贸中心城市和旅游城市,以发展黄金采掘及加工、食品、医药等工业为主的适宜人居的中等城市。

2.城市发展方向:

通过对城市用地评价、用地选择范围、发展条件评价以及北区建设对地下水影响的对策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为:

主要向东、向北发展。

3.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

 

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用地规划图

近期到2005年城市人口规达模到16万人(其中:

中心城区为15万人,含焦村0.7万人、川口0.3万人);

远期到2020年城市人口规达模到30万人(其中:

中心城区为25万人,含焦村3.0万人、川口2.0万人)。

用地规模

近期2005年城市总建设用地规模达到18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为17平方公里,含焦村0.7平方公里、川口0.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112.5平方米;

远期2020年城市总建设用地规模达到33平方公里(其中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28平方公里,焦村城市建设3.0平方公里、川口城市建设2.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110平方米。

4.城市空间结构:

考虑到未来20年发展,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焦村、川口与城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其东、西两个门户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规划将焦村与川口的规划统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形成以中心城加上东西两个卫星城的“一城两翼”的组合式城市总体结构。

5.城市发展目标:

经济活力:

经济繁荣、充满机会、经营环境优越、富有区域竞争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生活质量:

为居民营造一个方便、舒适、亲切、安全、平等,富有人情味与地方文化特色,社会和谐、人地和谐、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产业发展:

建立富有灵宝特色的现代化、高附加值的城市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物质空间体系。

文化特色:

维护与弘扬城市的地域特色,创建富有时代特色的城市文化。

生态与环境保护:

建立生态的产业、生态的住区、生态的城市。

 

第三章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实施情况

3.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

3.1.1市域城镇体系发展现状

2009年底,灵宝市域总人口为74.6万,其中城镇人口27万,农村人口47.6万,城镇化水平36.19%;灵宝市现辖10镇5乡,市政府驻地城关镇,市域内城镇分布密度为4.98个/千平方公里。

灵宝市域村镇体系现状主要特征:

1.村镇空间分布受地形影响极大

灵宝的城镇主要分布在北部黄土塬区,南部与东南部山区城镇分布稀疏。

南部与东南部地区占全市面积的一半以上,而分布的城镇仅4个,仅占全市城镇总数的1/4强(26.7%)。

村庄分布也是北密南疏,原区多,丘陵和山区少,从现状图纸上可以看出大王、阳店、西闫、阳平等地村庄比较密集。

2.城镇主要沿陇海铁路复合通道布局

灵宝城镇由东向西的大王、阳店、函谷关、川口、尹庄、城关、焦村、西闫、阳平、故县、豫灵等都分布在陇海铁路复合通道上,该复合通道,以陇海铁路为主要支撑,集合了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

3.城乡差异较大

灵宝市村镇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异(表2—10)。

一是乡村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主要表现在交通条件差。

位于深山区的一些村庄居住极为分散,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加之生活条件较差(无生活用水、无百货店、无卫生所、无文化场所、无学校等),这类村庄将成为重点搬迁对象。

二是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三是乡村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现有深山区移民搬迁政策,将形成“移富不移贫”的局面。

按照政策安置房需要搬迁家庭支付房价的85%,约5万余元。

只有相对富裕的家庭才能够实现搬迁愿望,贫困家庭将无法实现搬迁意愿。

4.人口转移呈多元化趋势,灵宝市是主要目的地

随着经济发展,对外交流增加,农村居民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力度和广度都在加大。

农村人口通过外出务工、直接移民等方式走向城镇。

山区居民向外转移十分明显,由于山区、岭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等,致使部分居民自发地或有组织地外迁。

转移出去的人口有的就近搬入条件较好的村,有的搬入集镇,有的搬入灵宝市,有的搬出灵宝市。

总体来说,搬入灵宝市的占大多数,并且,全市居民最理想的居住地是灵宝市。

5.交通条件差异巨大

受地形影响东西向交通除陇海沿线复合通道交通便捷外,其它山区交通不畅。

南部与东南部山区交通干线少,路网密度低,线路技术等级低,边远农村出行极为不便。

 

灵宝市域村镇体系现状图(2009)

3.1.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

1.空间管制部分

主要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等。

根据灵宝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各生态敏感区的界线进行了认定,严格控制在生态敏感区内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禁止一切与生态敏感区无关或者侵占、破坏生态敏感区的活动;对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进行了限制和引导,避免了过度开挖对地表产生的影响,同时对一些小型工矿进行了整治,避免了乱搭乱建及乱挖乱采的局面。

近几年灵宝市对控制开发区域的控制保护措施:

(1)该区域内的农村居民点应逐步搬迁或合并,其中重要风景区内的居民应全部外迁。

(2)禁止在该区域内建设独立的工业、企业。

(3)禁止用于城镇建设用地。

(4)禁止向该区域内排放污水、堆放垃圾等危害该区域生态环境的行为。

(5)禁止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场、危险品仓库等设施选址在该区域。

(6)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其它建设行为。

风景名胜区:

风景区内不得建设工业企业,原有企业要逐步搬迁,与旅游配套的餐饮、宾馆、简单加工业(食品加工、手工业等)等布局需要与旅游充分结合,可以作为景区景点进行建设。

风景区必须而又不是直接服务于旅游的行政、经济、文教、卫生、科研、消防、公共事业等单位要布局在不防碍游览的专门地区内。

风景区内所有建筑的体量、造型、风格及群体组织应与风景相协调。

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

在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内,对水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做好项目选址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

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1)引导居民点向适当区域集聚,严格限制土地的开发强度。

(2)矿产资源开发后,进行必要的生态恢复和土地整理。

2.发展目标

03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期(2010年)发展目标为:

2010年市域总人口达到8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46.3%;截至2009年,灵宝市域总人口达到74.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了36.2%,与总体规划确定的中期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灵宝市城镇发展动力不足,中心城市中的两组团发展较为缓慢,严重制约了整个灵宝市域的城镇化进程。

灵宝市域近期规划落实情况一览表

指标

2003年

规划2010年

现实施情况2009年

市域总人口(万人)

72.5

80

74.6

城镇总人口(万人)

19.8

37

27

城镇化水平(%)

27.3

46

36.2

3.各乡镇职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