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94920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docx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21764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西大街后士郭小学邢玉珍

【小说内容】

《昆虫记》熔作者法布尔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

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作者简介】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CasimirFabre)(1823年-1915年),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文学界的维吉尔”。

从小就被可爱的昆虫所吸引,法布尔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

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几乎是自学成才。

拥有多重身份的法布尔的作品种类繁多:

作为博物学家,他留下了许多动植物学术论著,其中包括《茜草:

专利与论文》、《阿维尼翁的动物》、《块菰》、《橄榄树上的伞菌》、《葡萄根瘤蚜》等;作为教师,他曾编写过多册化学物理课本;作为诗人,他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语写下了许多诗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牛虻诗人”。

此外,他还将某些普罗旺斯诗人的作品翻译成法语;闲暇之余,他还曾用自己的小口琴谱下一些小曲。

然而,法布尔作品中篇幅最长、地位最重要、最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虫记》。

这部作品不但展现了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同时还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生有些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喂养小动物的经历,尤其是在四年级学完《蟋蟀的住宅》一文后他们对法布尔、对《昆虫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所以,我推荐这本书给孩子阅读,

这堂课中我准备引导学生通过画概念图这种简单易行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对《昆虫记》整本书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知识梳理,形成一个概念圈,激发阅读兴趣,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同时我与学生共享阅读感受,共同阅读,把阅读延伸到课下。

【教学目标分析】

1.引导学生运用浏览、跳读等读书方法,初步感知整本书的内容。

2.初步感知概念图,学画概念图。

3.激发学生对《昆虫记》整本书产生兴趣,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小学生学生有些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喂养小动物的经历,尤其是在四年级学完《蟋蟀的住宅》一文后他们对法布尔、对《昆虫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概念图,学画概念图;激发学生对《昆虫记》整本书产生兴趣,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策略描述】

教给学生读整本书的读书方法:

1.看封面;2.看作者;3.看内容简介;4.看目录;5.看插图;6.上网查阅资料;7.画概念图。

从而引导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会阅读,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流程】

(课前配乐出示昆虫的图片,为学生尽快走进昆虫的世界营造氛围。

一、整体感知,初步了解作者及作品。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昆虫记》。

(出示幻灯片)当你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什么?

(生自由回答)

2.老师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作者,因为正是作者的辛勤笔耕,才带给我们不尽的享受。

谁了解这本《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你读过他写的文章吗?

(生自由回答)

(出示幻灯片)看来原来我们早就享受了法布尔的作品。

法布尔小时候可有意思了,他常常捉很多的昆虫,装在衣袋里,每天衣袋都是鼓鼓的。

其实在这本书中也介绍了作者,谁发现了?

来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出示作者简介)

一般情况下,一本书的封面和封底的折页都会介绍作者、作品、或者作者的其他作品,有时还介绍同一系列的书籍。

3.老师看到同学们都迫不及待想阅读这本书了,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这部昆虫史诗——《昆虫记》。

二、整体感知,了解主要内容。

比一比,看谁在2分钟内对这本书的内容了解的最多。

生交流汇报。

(相机指导浏览整本书的方法,简介目录的作用等;相机出示概念图)

三、读《蝉》,了解更多的读书方法,学画概念图。

1.在《蟋蟀的住宅》里我们认识了蟋蟀这位演奏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勤劳的歌唱家——蝉。

【出示图片】快速翻看这部分,猜一猜老师对蝉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老师最感兴趣的是“金蝉脱壳”这部分,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浏览并快速找到“金蝉脱壳”这部分文字,用括号括起来,好好读一读。

(引导学生通过目录、借助插图、用括号圈画等方法快速找到所需内容)

老师对这部分文字和插图都非常感兴趣,于是又上网搜到一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欣赏。

(播放配有书中文字的图片)

2.老师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自由读一读第三章勤劳的歌唱家。

(提示可以采用跳读的方法,对于已经了解的内容可以跳过不读,如:

“金蝉脱壳”的内容等。

我们也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快速了解主要内容。

读后同桌交流,并把了解到的内容丰富到蝉的概念图中去。

(师巡视指导)

四、由点到面,勾画全书的概念图。

再次浏览整本书,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读一读,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继续丰富概念图。

运用这种读书的方式可以把书读薄。

引导学生还可以采用横向比较阅读,采用跳读的方式,找出每种昆虫的巢穴特点、习性、繁殖特点等等。

(出示概念图)

五、将阅读兴趣延伸到课外

其实,老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出示图片】松毛虫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典范,很值得我们学习;美丽的孔雀蛾寿命只有两三天;樵叶蜂是个天生裁剪师,为它的幼虫做成小巢,而它自己却是个借宿者,常常借宿在蚯蚓的地道里;那小小的萤火虫竟然是个食肉动物,最爱吃的食物是樱桃大小的蜗牛,真不可思议;捕猎高手螳螂的幼虫竟然会被蚂蚁吃掉,真让人大吃一惊;绿头蝇是新陈代谢的工作者;蜘蛛会吐尽最后一条丝为他的孩子筑巢;天凉后,黄蜂会杀死幼虫再纷纷死去……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正等着我们去认识它,了解它呢。

请同学们课下好好读一读这本《昆虫记》,相信你一定会为它着迷。

 

《昆虫记》阅读教学设计一

——西大街后士郭小学邢玉珍

【阅读目标】

1.了解《昆虫记》的意义和价值。

2.了解并学习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付出的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精神。

3.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学会爱动物,爱自然。

4.联系第四单元所学的表达方法,学习《昆虫记》抓住昆虫的特点具体描绘的写法。

【活动准备】多媒体书籍《昆虫记》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咱班的同学特别喜欢听谜语,现在咱就猜猜吧。

出示谜语:

有种虫儿真奇怪,专吃桑叶不吃菜。

白白身子细又长,吐出丝来造间房。

请你猜出谜底,并说说是根据谜面里的什么信息猜出来的。

二、介绍法布尔

蚕是一种昆虫,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本专门写昆虫的书------《昆虫记》,说到这本书,先得聊聊它的作者,法布尔,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法布尔。

教师在学生发言后出示法布尔的资料。

三、介绍《昆虫记》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昆虫记》,学生发言后,教师出示《昆虫记》的资料。

四、活动设计——宠物大比拼

老师已经在课下布置,让大家在书中选取一种昆虫做自己的宠物,并要求大家做了宠物名片,下边就在小组中选出最佳宠物。

第一关:

展示宠物名片

在组内展示宠物名片,让组内同学对你的宠物有个初步了解。

(宠物名片的内容:

宠物名称、宠物外形、宠物习性、宠物职业、宠物地址)

第二关:

选出组内最佳宠物

把文中具体描述你的宠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句段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要读出它的特点,也要读出你对宠物的喜爱的感情,争取打动同学,为你的宠物赢得宝贵的选票。

小组选出最佳宠物,全班交流。

在学生读文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情感。

五、体会情感

同学们的读打动了我们,因为他们不仅读出了昆虫的可爱,也读出了自己的喜爱之情,那么法布尔对昆虫又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呢?

书中哪一章直接写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找出第十五章中直接表达法布尔热爱昆虫的句段,读一读,体会他的感情。

六、领悟表达

思考,作者是怎样给我们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昆虫形象的?

联系第四单元领悟表达模块所学的知识,说说读了昆虫记,你在写法上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1、要抓住昆虫的特点具体描述。

2、要表达真情实感。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二

----------西大街后士郭小学邢玉珍

【教学目标】

1.对《昆虫记》作者法布尔作初步的了解,推荐作品《昆虫记》。

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

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听昆虫音乐、看昆虫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2.(出示法布尔的图片)

3.作者及其背景介绍:

(投影出示文字资料)

法布尔,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实验生理学奖。

师:

请你轻声读读这段文字,看看通过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

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

(生交流)

二、了解《昆虫记》:

法布尔耗费毕生精力来观察、研究“虫子”,他专为“虫子”写出十卷本的书,不能不说是奇迹。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

先后被译成50多种文字出版,中国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在他的笔下,每一类昆虫都有自己独特的“音符”:

被人大加赞美的“勤劳”蚂蚁原来是它虫利益的损害者;黄蜂会在地下建起自己的“星球”;吵翻整个夏季的蝉原来是个聋子;赤条蜂会像一个神经科医生般巧施麻醉术,让自己的猎物昏而不死,使幼虫可以在自动保鲜的食物上长大;美丽的孔雀蛾生到世上的唯一目的就是找配偶,它仅有两三天时间的寿命,只来得及在世上找一个伴侣……这就是世间最奇妙的秘密——生命。

过渡:

大家想去看看经典名著《昆虫记》吗,跟着老师一起了解一下这本书!

三、书中片段赏析: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虫学巨著。

法布尔怀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

在其笔下,昆虫的灵性栩栩如生,昆虫世界成了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

1.片段一

“蟹蛛是一只非常漂亮的小东西。

虽然它们的身材并不十分好,像是一个雕在石基上的又矮又胖的锥体,但是它们的皮肤比任何绸缎都要好看,有乳白色的,有柠檬色的,有碧绿色的。

它们中间有些特别漂亮:

腿上有着粉红色的环,背上镶着深红的花纹,有时候在胸的左边或右边还有一条淡绿色的带子,人们见了别种蜘蛛都敬而远之,但对美丽的蟹蛛却怎么也怕不起来,因为它实在长得太漂亮,太可爱了。

蟹蛛自从产了卵之后,比以前消瘦多了,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那朝气蓬勃的样子,它全神贯注地守护着,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全身紧张,进入备战状态,挥着一条腿威吓来惊扰它的不速之客,它激动地做着手势,叫它赶紧滚开,否则后果自负。

它那狰狞的样子和激动的动作的确把那些或怀有恶意或无辜的外来者吓了一跳,把那些鬼鬼祟祟的家伙赶走以后,它才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第二卷蟹蛛

蟹蛛有哪些特点?

蟹蛛的生活习性如何?

蟹蛛是如何工作的?

想读这个故事吗?

来,我们来读读这个故事,和法布尔一起感受蟹蛛的可爱吧!

怎么读这个故事呢?

2.片段二

萤火虫稍稍探察了全身都藏在壳里,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儿的捕猎对象,认为可以开始工作了。

这时萤火虫打开它的工具,这工具很简单但细小的肉眼看不见,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出来。

这是两片编程钩状的颚,十分锋利,但细得像一根头发。

从显微镜里可以看到,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槽。

这便是它的工具。

萤火虫用它的工具反复轻轻敲打着蜗牛的外膜,就好像和蜗牛逗着玩,而不是蜇咬。

用一个“扭”字来形容萤火虫对蜗牛施行的手术比较恰如其分。

萤火虫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扭着,每扭一次,还要稍加休息一下,似乎想了解扭的效果如何。

牛的次数不多,至多扭六次蜗牛就无法动弹,没有知觉了。

萤火虫的方法是这么迅速奏效,几乎可以说是闪电般的,毫无疑问,他利用带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传播到蜗牛的身上了。

这些看似温和的蜇咬,却能产生快速的效果。

如果蜗牛的壳和它的支持物没有贴紧,这么一来,萤火虫就可以安静地美餐一顿。

——第一卷第九章萤火虫

五、总结推荐:

1.几个小故事就已经把我们深深地吸引住了,书的序言里面有一句话:

大家一起读。

(看书齐读。

2.同学们,这么畅销的一本书,感动了一个世纪的一本书,吸引了全世界读者的一本书,也一样吸引住了我们。

我想呀,目录里还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请同学们课后去看看!

我们还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再来读读法布尔《昆虫记》的另外几卷书。

下一回,想不想把自然界中奇妙的昆虫故事说给老师听呢?

例如,瓢虫、蜣螂、……要是你喜欢,就也买来读一读吧!

六、点拨读书方法:

1.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什么方法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

2.阅读这些都是我们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写作特色等最快的方法。

尤其是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也可以先去读这些内容。

3.除了内容提要,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

目录就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三

----------西大街后士郭小学邢玉珍

【导读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

2、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对昆虫的浓厚兴趣。

3、运用恰当的方法开展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4、了解《昆虫记》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

【指导重点】

1、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运用恰当的方法开展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指导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老师这里有几个谜语,请你来猜一猜,好吗?

逐一出示谜语,并请学生尝试猜谜,学生答对后出示谜底和图片。

2、学生交流知道的昆虫,激发对昆虫的兴趣。

3、揭题:

有这样一部书,里面介绍了许多昆虫,而且介绍了昆虫世界许多有趣的故事,这本书就是——(生齐答)《昆虫记》。

板书:

昆虫记

二、介绍作者,激发阅读兴趣。

1、知道《昆虫记》是谁写的吗?

  对于法布尔,你有哪些了解?

2、学生交流法布尔的生平资料。

3、师小结。

法布尔的一生都交给了昆虫,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三、看目录,了解内容。

1、出示目录。

2、学生朗读目录。

3、交流想了解的昆虫。

四、片段赏析,体会读书方法

(一)了解螳螂,图文结合读书法。

1、出示片段:

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肤色,轻薄如纱的长翼。

它的颈部柔软,头可以任意转动,看起来温柔可人。

现在它半身直起,立在青草上,表情很庄严,宽阔的轻纱一样的薄翼,像面纱一样罩着。

它前腿弯曲,伸在半空,好像修女在祈祷。

2、指生朗读。

学生互相讨论,猜猜这是什么昆虫。

3、教师出示螳螂的图片,揭示答案:

螳螂。

请学生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这段文字。

师配乐朗读。

说说这段文字感觉怎样?

4、学生交流朗读感受,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师相机指出图文结合读书法。

)板书:

图文结合

5、播放视频

6、学生交流看法。

7、教师总结螳螂的凶残。

(二)了解萤火虫,提出疑问读书法。

1、出示萤火虫图。

2、学生交流对萤火虫认识。

3、师:

你们知道萤火虫最喜欢吃什吗?

生:

各抒己见

4、师出示答案。

5、学生针对答案提看法。

(教师相机指出质疑解惑读书法)板书:

提出疑问

6、出示片段:

萤火虫捕食蜗牛文字。

7、生交流看法。

(三)了解红蚂蚁,观察想象读书法

1、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

出示:

红蚂蚁图片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

师:

你们瞧,这群红蚂蚁们雄赳赳气昂昂的干什么去?

小组讨论猜想。

生交流猜想。

2、出示文字:

这群红蚂蚁发现了黑蚂蚁的巢穴,它们冲了进去。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后,黑蚂蚁被打败了,红蚂蚁抱着黑蚂蚁的婴儿凯旋而归。

师:

谁愿意起来为大家朗读一下。

师:

读了这段文字,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场面。

生交流

3、指导朗读。

(相机指出猜想读书法)板书:

观察想象

4、你们猜一猜红蚂蚁抢黑蚂蚁宝宝干什么吗?

小组讨论。

生交流猜想

5、出示片段:

红蚂蚁是一种自己不会养儿育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的蚂蚁。

为了生存,它们总是不道德地去抢黑蚂蚁的子女,把它们训练成奴隶,替它们干活。

(揭开答案)

(四)了解蟹蛛,体会感受读书法

出示片段:

蟹蛛自从产了卵之后,它比以前消瘦多了,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那朝气蓬勃的样子,像一名尽心尽责的卫兵一样,天天守在这里,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全身紧张,就不断挥着一条腿威吓来惊扰它的不速之客,叫它赶紧滚开,否则后果自负尽管。

此时它已经非常瘦小柔弱了,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它卷走。

为了守望工作不被影响,它现在已抛弃了睡眠,不再去捕蜜蜂,吸它们的血充饥,它只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卵上。

它是如此的瘦小柔弱,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它卷走。

这个垂死的母亲在等它的孩子们出来能,希望能为孩子们再尽一点力。

蟹蛛的巢封闭得狠严密,四壁又厚又粗,小蟹蛛们自己是无法打破这个巢穴出来的。

不过上天赐予了它们一个慈爱的母亲。

这个母亲虽然衰弱得随时都会死去,但为了为它的孩子们,它一直顽强地支撑了五六个星期。

当它感觉到袋子里的小生命不耐烦地骚动的时候,它知道孩子们急于想出来,于是就用全身的力气在盖的边缘打开一个洞,这个任务完成之后,它便去世了,脸上带着安祥的神情,胸前紧紧抱着那已没有用处的巢,慢慢地缩成一个僵硬的尸体。

1、师:

请大声朗读,画出让自己喜欢感动的词句。

2、学生交流,谈感受。

(相机指出感悟感受读书法)板书:

品味感受。

五、了解《昆虫记》的文学地位

《昆虫记》既是一部科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

自出版以来,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行。

许多文人学者诵读后,都对他大加赞赏。

作家鲁迅称赞道:

“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

“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写。

”高尔基称赞为:

“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

”直到百年之后,它仍然在读书界引起一次又一的轰动,成为一座无人逾越的丰碑。

六、点拨读书方法

1、学生交流读书方法。

2、老师推荐的第一种读书方法是做昆虫名片。

请大家读完一种昆虫就为它做一张小小的名片。

名片的样式老师已经设计好了,等大家读完书后,我们还要进行最佳昆虫名片的评比。

昆虫名片

昆虫图片

名称:

住所:

食物:

寿命:

经典描写摘抄:

 

3、老师推荐的第二种方法是前后联系,边读边想。

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昆虫,有的不止一次提到,这就需要你前后联系着看,才能区别各种昆虫的不同。

现在你对这本《昆虫记》一定充满了好奇,那么就请大家走进《昆虫记》,走进法布尔,美美地去享受书的乐趣吧。

板书设计:

昆虫记

法布尔

图文结合

提出疑问

观察想象

体会感受

 

Welcome!

!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