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00367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docx

教育综合真题整合

2021年

一、选择题〔略〕

二、辨析题

1、良师必学者,学者未必良师〔√〕

学者是学识渊博、知识丰富的人。

而教师是专门从事教学的人,以教学为业。

从学识方面讲,教师未必赶上学者,可以说大多数情况下,一般教师在学识方面不如学者。

从教师职业来讲,学者未必胜任。

因为学者自身虽具备丰富知识,不一定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

多数学者对专门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研究不深,因此对于传授知识可能无从下手。

当然,有些学者同时又是很好的教师,有些教师也是很有建树的学者。

所以说,学者未必为良师。

2、只要奖励,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动机〔×〕

在对学生进展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

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有许多研究说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部动机。

但班杜拉〔Bandura,1982〕认为,如果任务能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或自我价值感,那么外在奖励不会影响部动机。

外部强化物终究是提高还是降低部动机,这取决于个体对该强化物的感受与看法。

摩根(Morgan,1984)认为个体如何对待奖励非常重要:

当个体把奖励视为目标,而任务仅是到达目标的手段时,部动机就会受损;当奖励被看做提供有关成功或自我效能的信息时,部动机那么会提高。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展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部动机转换,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环境对人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

4、卢梭所要培养的“自然人〞是指“完全脱离社会的自由生活的人〞〔×〕

答:

错误,卢梭提出培养“自然人〞,在他的教育小说?

爱弥儿?

中最能得到表达。

而“自然人〞这一提法,是相对于“公民〞“国民〞的。

当时的法国社会的专制制度也表达在教育上,于是,“归于自然〞、遵从天性,就成了当时开创新教育局面的原那么。

〔1〕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单独表达出自己的价值。

〔2〕自然人是平等的个体,他不是王公贵族也不是奴隶。

〔3〕自然人是自由的人,他是无所不宜、无所不能的。

〔4〕自然人是自食其力的,他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生。

〔5〕自然人不是野蛮人,他头脑清醒,知道怎么在城市中生存,他既能尽到作为社会成员的职责,又能保持纯真的天性、自由开展,不受腐蚀侵袭。

因此,说卢梭培养的自然人完全脱离社会,是站不住脚的。

三、简答

1、简述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容

答:

“生活教育〞是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标、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这个理论包括:

“生活即教育〞,这是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论,它表达了立足于中国实际,“去谋适合,谋创造〞的追求。

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别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动,现实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2、简述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答:

素质要求:

①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③较强的能力素质④安康的心理素质

3、简述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藏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结实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构造)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展显性教学)

三、提供多种练习时机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五、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四、分析论述题

1、案例分析

顺应——让“错〞成为一种教育资源

惩罚的最终目的是教育。

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首要的是冷静下来,分析孩子错误行为的心理及动机。

是不是“好心办坏事〞抑或是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顺应孩子的行为及心理,让事件开展下去。

不过这样的开展是在教师引导下向好的方面、有利于孩子开展的方面开展。

教育教学实践启示我们,适时地给犯错误者以善意的“惩罚〞,既可以使其在思想上受到震动,又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教育者的良苦用心。

错误不是没有理由。

只要有心,只要善于引导,错误的沃土上也可以开化娇艳的花儿。

反思我两次的“处分〞,得到的不同结果,第一次的“扔〞缺乏人情味,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让学生起了逆反心理,而第二次特殊时期的善意“惩罚〞,稳定了学生的情绪,“我们来个约定〞这句话把“处分〞的意思融入到了“商量〞的话语中,柔中带刚,“柔〞的是话不伤人,给了学生“面子〞和“台阶〞下;“刚〞的是原那么上还是要“处分〞他,通过“劳动〞,换回他的“宝贝〞,给学生感觉到教师是真正替他的成长着想的。

这样的“处分〞是以心灵沟通为前提的,才是成功的!

2、三选一论述

试述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思想

请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启发性教学原那么的运用要求

试述教育对经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答:

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个体生命的成长只构成了可能的劳动力,但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掌握一定生产部门的劳动知识、技能和技巧,并参与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创造一定财富,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能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和推广,并能产生新的科学知识。

要实现由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除了要通过艰巨复杂的科学研究、创造创造或革新实践外,其技术成果的推广、经历的总结与提升都需要通过教育与教学的严密配合,使更多人掌握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

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古代生产率靠增加劳动力数量和延长劳动时间,但现代是依靠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推广和不断革新,依靠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与质量,依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扩大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发挥劳动者在生产和改革中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教育通过优化自身构造,分流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可能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复杂的,变化多端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条件,会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教育投资与国民收入不一定成正比,尤其是个人的收入情况更为复杂,高学历的人的收入不一定比低学历的高,因此我们不能只作简单的分析论断,更不能否认教育对经济所起的巨大作用。

 

2021年〔其中一局部题目主要参照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教育学专业的试题,参考价值比较少〕

辨析题

1、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取得教师书的过程。

答案要点:

错误。

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开展过程。

教师书是国家颁发给个人,允许其从事教师职业的一种资格凭证。

从事教师职业首先要获得教师书,但获得教师书并不等于成了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教师个体专业化是一个持续的专业开展过程。

4、动机激起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评述下述案例中的教育容、教育方法和师生关系。

某班有个名叫亮的9岁小男孩,患有轻度小儿麻痹症,是全班捉弄的对象。

他松不开夹克衫拉链,课间休息在操场上做游戏动作不协调,诸如此类的事情常使他遭到同学的取消,每当亮遭到嘲笑和捉弄,就会非常伤心,甚至上课时也会哭泣。

有一天,亮没来上学,班主任华教师抓住这个时机,要求全班学生讨论一下班级里存在的这个严重问题。

学生们听到教师说这是一个“问题〞时,都感到十分惊讶,但他们还是围在一起展开了讨论。

华教师解释说:

“有的人得过某些病后,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行动自如。

我不知道,如果你们自己做不了一些事情,还被其他小朋友取笑,你们会是什么样子?

教室里一片安静,华教师说话的语气不温不火,充满了关爱。

有个女孩开场说话了:

“小明和小刚取笑亮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难过。

〞小明马上应道:

“我不是想伤害他呀。

讨论继续进展着,几乎每个学生都发了言。

有些学生站在亮的立场上看问题。

冬冬说:

“如果有人那样取笑我,我会很生气,很难过。

〞丽丽提出了“公平〞问题:

“那不公平——就像我们做游戏时那样,成心跑得那么快,而亮没有方法跑快,我们是在作弊。

这是一场充满感情的讨论,但华教师没有作任何总结就完毕了。

第二天,亮回到学校,有好几个学生主动上前帮他拉夹克拉链。

课间休息时,亮和大家玩游戏,竟然赢了三回。

日子一天天过去,取笑人的现象再没有法发生。

答案:

〔1〕在此案例中,华教师组织了多方面的容教育学生。

如:

给学生讲解小儿麻痹症患者动作困难的原因,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残疾人的处境和心情,启发学生改正取笑、捉弄残疾同伴的习惯,学会理解、同情、善待弱小。

〔2〕华教师配合使用了多种方法教育学生。

第一,说理教育的方法。

她向同学具体解释了亮动作笨拙的原因,丹没有直接对学生采取道德劝诫,而是循循善诱。

第二,移情理解的方法。

华教师鼓励和启发学生站在亮的立场看问题。

第三,课堂讨论的方法。

让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3〕课堂中呈现出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种关系主要表达在:

华教师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运用权威教训学生,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而是运用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解决问题。

 

2021年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1、教育的价值在于满足人的个性开展及需要〔×〕

2、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复习应及时并经常进展〔√〕

3、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比,教育在人的身心开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4、情绪情感都是人脑对生理性需要的反响。

〔×〕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2、简述学生的本质特点

答:

〔1〕以系统学习间接经历为主〔2〕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3〕具有明显的开展特征。

3、简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发现问题:

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

2.分析问题:

指弄清楚问题的特点和条件,其依赖的根底是搜集与占有与问题有关的大量材料。

3.提出假设:

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原那么和方法,也就是要凭借已有的知识经历来推测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4.检验假设:

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符合实际,是否与某些原理、原那么、公式相符合。

四、分析论述题

1、“你考得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

〞----------〔1〕教师的教学评价存在什么问题,〔2〕谈谈你的建议。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组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的心灰意冷。

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学的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

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

心想,这次教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

可是出乎我意料,教师一进教室就当中全部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得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

〞听了这话,我一下字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吗?

问题:

透过这个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于无奈。

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答案提示:

〔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无视改进、鼓励和开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生升学率等〕。

无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无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无视对教育活动开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3〕评价过程单一,根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无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略自我评价的价值。

〔4〕评价标注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开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5〕评价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表达无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表达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7〕无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鼓励、调控、开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8〕评价对象根本处于被动的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拆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状态,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

2三选一论述

请结合身边的具体实例,谈谈教师开展教育研究应具备的素质?

①有对于教育教学改进的热情,有教育研究的意识②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③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④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根本方法⑤独立的教育研究精神。

试述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

试述影响学生心理安康的主要因素。

答:

生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

2021年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那么。

2、课程标准:

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

3、教学策略:

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根底上对教学活动进展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4、操行评定评价法:

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平时对被评价者的观察和了解,用书面语言描述的形式对被评价者其品德开展的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

更具体形象,能比较全面反映被评价者的品德面貌,便于被评价者及时了解自己。

5、需要层次论:

生理需要、平安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也减弱。

6、创造性思维:

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答: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这一根本精神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开展,明确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我国当今社会开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

〔4〕为经济建立和社会全面开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反映了我国教育的根本使命。

2、简述教师主要的职业角色

答:

〔1〕学习者和学者;〔2〕知识的传授者;〔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学生学习的典范;〔6〕学生的朋友。

3、试列出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答:

步骤:

1、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容;2、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3、确定教学目标分类;

4、列出综合性目标;5、述具体的行为目标。

4、简述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开展特点:

〔1〕自我意识更加客观、深刻,自我概念还不够完整、系统;〔2〕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心存在着“成人感〞与幼稚型的矛盾冲突;〔3〕心体验更加丰富、细腻、敛,表现出情绪的两极性特点;〔4〕自尊心强,承挫力差,容易体验到自卑感〔自尊:

指自我作出的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引起的情感〕;表现出明显的逆反心理,易产生亲子间的冲突。

三、论述题

1、试论学校生活的重心从知识传授向培育丰富人性的转变。

工业社会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的学校教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代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把学校的重心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育丰富的人性。

答:

一、学校教育实践的重心应该转变

要形成培育学生丰富人性的学校生活,学校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必须的变革。

1.要让学生从受到管制的生活转向自主的、创造性的生活。

2.为培育学生丰富的人性,还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开展。

3.充分给予每个学生自主开展的空间和时机。

4.要变革学校生活还涉及到学校文化环境的建立问题。

二、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激发

知识经济要求的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不断创新的知识,所以学校教育要认识到:

1.首先,正确认识创新与全面开展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

2.第二,创新是人的自由活动。

创新意味着开展,因此创新的主体必须突破既有的观念和经历、现成的传统和习惯。

3.第三,正确理解创新和“守旧〞的辩证关系。

4.第四,要把握创新的正确导向。

三、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知识经济社会,根底教育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为了更好协调人与社会、自然、他人的关系,这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全新的任务:

1.培养科学精神。

2.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根底教育,必须在思想、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为学生未来丰富多彩的生活、富有成效的工作做好准备,为承受他们面临的国际竞争、社会变革、环境保护、科技开展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做好准备,真正把握好人类自身的命运。

2、试述注意的类型〔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及需要努力的程度分〕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四、分析题〔答案要点供参考〕

1、不容无视的男生学业危机

特点被忽略

现行教育模式无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

与女孩不同,男孩更倾向于以运动、实验操作、使用计算机、参与体验和实践等方式学习。

男孩的大脑与女孩大脑相比,更多地依赖动作,更多地依赖空间物理的机械刺激。

男孩天生更容易承受图表、图像乃至空间、运动物体的刺激,而不易承受单调的语言刺激。

同样面对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男孩的大脑就要比女孩更有可能感到厌烦、分心乃至抗拒,他们也更容易表现出瞌睡或坐立不安的行为。

正是由于人为无视了自然的性别差异,所以,我们往往关注女孩的平等受教育权,而无意之中无视了男孩,男孩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群体,其危机不断恶化而不为人所关注。

男孩爱冒险、爱挑战、爱争吵、爱跑动、爱竞争、爱实践等,男孩长期在学校得不到正面的反响,最终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当然,应试教育对男孩和女孩都不利,但与女孩相比,男孩更容易成为当前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经研究证实,自从出生的时候开场,男孩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上都远远地落在女孩后面,直到青少年中晚期,男孩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追赶上女孩。

流行文化的影响

选秀文化盛行,阴盛阳衰,导致性别混乱:

[3]

--童话大王渊洁:

“‘超女’男性化,‘超男’女性化,我们距离无性繁殖不远了。

愚预言,由清一*性组成的评审团评选出的‘好男儿’,无需做变性手术,即可直接跨界。

〞[3]

--“80后〞作家寒:

“‘超女’选出来一个‘男’的,‘好男儿’选出来一个‘女’的。

〞[3]

--一位重点学校中学的校长发出这样无奈的感慨:

“男生说话细生细气,动作扭扭捏捏;女生装扮中性,言行粗暴泼辣……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男生不像男生,女生不像女生的。

这样的情况在中学校园里已经不是少数现象。

〞[3]

心理咨询人员观察到:

走进咨询室里咨询性困惑的男孩多了,对自己性取向感到混乱的人多了。

[3]

越来越多的父母:

对自己男孩的性取向感到感到担忧。

[3]

选秀文化,可谓是商业社会和媒体制造出来的怪胎,此风长行,后果将很严重。

[3]

选秀文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某种形式的性别混乱:

男孩越来越“娘娘腔〞,男孩越来越缺乏阳刚,排骨男越来越多,肌肉男越来越少。

在性别形成过程中,模仿是一个重要途径,在缺乏正确典范的情况下,许多男孩直接把这些所谓“好男儿〞作为模仿的典范,直接复制他们的外部特征,因而阳刚不再,阴柔有余。

 

2、新课改,重了形式轻了容

所谓“重形式轻容〞,是说今天我们的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重视各种教学形式的使用,而无视了课堂教学的目标的实现,无视了教学容的传递和掌握,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

有人称这一做法为“新课改最大的误区〞。

新课改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对话、沟通的过程,为此提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本来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然而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将多样化教学形式的使用视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重点,忽而探究、忽而合作、忽而问答、忽而游戏,“一项项的活动犹如满汉全席般,被一盆盆、一盘盘地往上端。

〞[10]师生忙得不亦乐乎,课堂气氛活泼异常,欢声笑语充满了教室。

但是,透过“热闹〞的课堂气氛,我们看到的是教学目标的迷失和教学容的缺席,“可怜的教材被弃一旁,珍贵的时间在热热闹闹中被消磨……〞学生乐了,教师累了,形式活了,效果没了,有人将这种状况形容为“‘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却是‘白茫茫真干净’〞,倒也贴切。

为何中小学的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会如此热衷于教学形式的多样呈现而无视了教学目标和容呢?

对新课改精神的误解恐怕是根本的原因。

有些教师认为,课堂要“宁活不死,越活越好〞,“活就是表达新课程的精神,死就是旧课程的老路〞。

课堂上让学生一分钟都不闲着,才叫表达新课改的精神。

还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快乐,快乐过了就够了。

〞如果这样来理解新课改,推行新课程,就有悖于新课改的根本指导思想了。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创设和使用的,教学形式也是为教学目标和容效劳的,伴随性是教学方法和形式的根本特性。

教师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容去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而不是为了显示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而刻意组织多种教学形式,使课堂变成演戏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形式,组织学生主动地学习和结实地掌握科学知识。

教师的每一段讲解、每一个提问,都应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都必须是有效的。

我们提倡教师从沉着容地教,反对教师匆匆忙忙地教。

“一堂课,无论形式多么新颖,气氛多么热烈,如果没有让学生落实知识与能力,没有实质容,这样的课堂只能说是‘热烈而空虚’,是够不上优秀课的。

 

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参考答案】错误。

  关于师生关系有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种理论。

教师中心理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和学生能够对教师的服从。

而学生中心理论那么正好相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动,教教师置于辅助地位。

  理想的师生关系不是简单的以教师或者学生为中心,师生间应该是尊师爱生、相互配合、平等、和谐亲密、合作共赢、共同成长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赖于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作为教师,不一定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但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错误。

〔2分〕

教育目的是预期的教育结果,是国家、教育机构、家长、教师等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还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

〔2分〕教学目标是在某一阶段〔如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过程中预期到达的具体结果,是教学工作的依据和评价标准。

〔2分〕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是确保教学有效的根本条件,但是仅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没有总的教育目的作为指导,教学工作就会失去意义和方向。

〔4分〕

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

  正确

  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人的培养的总要求,规定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要求。

两者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简述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要点】

  〔1〕学校部因素,如指导思想与目标、课程与教学、校园文化、管理、德育的容、方法与途径、教师与学生、教育评价等。

  〔2〕学校外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