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03517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docx

最新湖南省凤凰华鑫中学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

湖南凤凰华鑫中学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六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卷是试题卷,不能答题,答题必须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共33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召唤(zhāo)分外(fèn)浪遏飞舟(è)挥斥方遒(qiú)

B、满载(zǎi)百舸(gě)隽永(juàn)栉风沐雨(zhì)

C、岁月稠(chóu)散佚(yì)忤逆(wǔ)尽管(jìn)

D、团箕(jī)瞋目(chēn)濡缕(rú)溘然长逝(kè)

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伴侣 主宰义气风发  风华正茂

B、岐视窗扉白浪涛天激浊扬清

C、忸怩贫脊张灯结采抑扬有致

D、漂泊奥丧甘败下风天伦叙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各国游客在北京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中国老百姓的热情,大家相敬如宾,京城处处洋溢着和谐、友好的气氛。

B、新疆“达瓦孜”传人赛买提·艾山在湖南张家界市天门山挑战世界最大坡度高空走钢丝时发生意外,功败垂成,在距终点仅50米处跌坐在钢绳上,被迫放弃挑战。

C、2018年春晚舞台造型引进奥运团队,舞蹈《蝶恋花》应用了现代高科技造型手段——LED大屏幕,加上舞蹈演员背上漂亮的彩绘以及美妙的舞姿,实在是赏心悦目。

D、安徽省教育厅出台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新举措的消息一经发布,大家相互转告,口耳相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用身体和意志,证明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用精神和毅力,表现自己的人格尊严、突破生命局限的志气和勇气。

B、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将利益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C、对调整高考录取方案,有人认为最好能对选修科目按分数划等级,有人认为可以按文理分别划线,这样才比较公平。

D、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5、下列各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C、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D、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二、阅读下首诗,完成6至7题。

我与大漠的形象

                章德益

大漠说:

你应该和我相像

       它用它的沙柱、它的风沙

       它的怒云、它的炎阳

       设计着我的形象

     ――于是,我的额头上,有了风沙的凿纹 

――于是,我的胸廓中,有了暴风的回响

我说:

大漠,你应该和我相像

     我用我的浓荫、我的笑靥

       我的旋律、我的春阳

     设计着大漠的形象

     ――于是,叶脉里,有了我的笑纹

――于是,花粉里,有了我的幻想

     大漠有了几分像我

     我也有几分与大漠相像

     我像大漠的:

雄浑、开阔、旷达

大漠像我的:

俊逸、热烈、浪漫

     大漠与我

     在各自的设计中

塑造着对方的形象

     生活说:

我以我的艰辛设计着你的形象

     我说:

我以我的全部憧憬设计着世界的形象。

6、对这首诗所运用的艺术手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我”与“大漠”作为贯穿全诗的中心意象,“我”指诗人自己,“大漠”代表大自然。

B、诗人写“我与大漠的形象”没有正面用笔去描绘茫茫大漠,而是运用创造性的想象将大漠拟人化。

C、诗人将人与大漠一同推入一种戏剧性的情境,让它们在这种情境里完成一次面对面的意味深长的对话。

D、按理此诗写到第六节也可成篇,但诗人没有满足,而是将读者的情思引入更广阔的闪烁哲理光芒的思维空间。

7、对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塑造“我”的形象是“雄浑、开阔、旷达”,“大漠”的形象是“俊逸、热烈、浪漫”。

B、在诗人看来,人与大漠之间都在用各自的设计“塑造着对方的形象”,因而人与自然能趋向和谐统一。

C、最后两句诗是诗人在思索“我”与“大漠”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联想,一种顿悟,从而把诗的情思升华到一个新的广度和深度。

D、诗人在本诗中通过“移情”的手法,艺术地完成了一次人与自然的对话,表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沉思。

 

三、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翻译题10分)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

“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

“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

“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

“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

”或劝脱脱曰:

“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

“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

“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报:

报告。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宠:

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祈:

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法:

方法。

9、下例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以文章名世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B、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为击破沛公军

C、然不能尽从也然则将军之仇报

D、命祎与濂为总裁。

人不敢与忤视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既平,科敛当减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⑥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①②⑤B、①③⑥

C、②③④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

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

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

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

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第II卷(共117分)

四、文言诗文(28分)

12、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6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8分)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时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

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

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

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的人生态度?

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4分)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水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4分)

 

14、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10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

(2)但我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歇脚的康桥!

(《再别康桥》

(3)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雨巷》)

(4),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瞋目,。

(《荆轲刺秦王》)

五、现代文阅读(23分)

走过荒原

①诗歌总是使人难忘。

我已经很少阅读诗歌了,然而诗歌中的一些意象,比如日本俳句中的菊花与刀,前苏联诗歌中的路,英国诗歌里的夜莺与云雀,却无论如何挥之下去。

②类似的自然还有荒原。

少年时读过的唐诗,诸如“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片孤城万仞山”、“远目不堪空际送”这样的句子,我至今耳熟能详;而T•S•艾略特的《荒原》,“四月是最残酷的月份,在荒原上/孕育出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混合在一起,用春雨/搅动那些迟钝的根。

/冬日使我们温暖,它以遗忘的雪/覆盖大地,用干枯的块茎/喂养弱小的生命……”十多年过后,我还能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

③是什么使荒原让我如此刻骨铭心?

某年某月,当我在北京听到根据日本民歌改编的吉他曲《荒城之恋》时,竟禁不住潸然泪下———既感叹中日文化之间难以言说的千丝万缕,更为飘然逝去的岁月无限感伤。

想来,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名篇所蕴含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精妙的语言,广阔的文化语境,对人类生活和文明的深邃的洞察;而另一方面,也许更重要的,是荒原意象带给我的强烈对比和无限想像———少年时居住在江南小镇,杏花春雨中感受荒原的粗犷、苍凉和沉寂,无法不怦然心动;读到艾略特,我正在喧嚣的上海,荒原的辽阔与地老天荒、荒原上那些卑贱的、渺小的生命之坚韧的律动,让我觉得在大都市所有的寻梦和挣扎都是在自寻烦恼———成为真正的大地之子,或许是当时潜意识的梦想。

④然而,认真想来,如果不考虑诗歌的审美,我所谓的想像和潜意识是否有点矫情?

因为实际上,大概在五年前,我曾因一个项目来到了西部;我本有很多机会去看看荒原、直面荒原甚至走过荒原的,可是,总是因为怕错过一些所谓的商机而最终未能成行。

扪心自问,即使经过诗歌无尽的洗礼,我是否依然俗不可耐?

我的诗情画意是否仅仅耽于想象之中?

而诸如荒原这样的景致,如果仅仅在想像中被人记起,如果记忆后仅仅是抒情、观赏或者把玩的对象,这是不是人类和自然的悲哀?

可以没有荒原吗?

⑤这使我想起很多人对流浪歌曲的喜爱。

大概是以三毛的《橄榄树》为滥觞,流浪的歌吟便充斥于华语歌坛,仿佛整个华人世界就是流浪的故乡。

时至今日,歌坛对于流浪的缠绵之情依然经久不散。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那些词曲作者,那些歌手,有多少像三毛一样羁旅天涯、浪迹世界的感受?

又有多少愿意去真正地流浪?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过是在城市呆烦了之后,因为休闲以及一些商业目的,到另一座城市或乡村逍遥地作了一番“伪流浪”。

⑥荒原的情形与此并没有两样。

荒原的确是粗犷的,但粗犷的另一面可能是严酷;荒原是苍凉的,但苍凉的背后隐藏着凄苦;荒原是沉寂的,但沉寂并不是宁静;荒原上生命在坚韧地律动,然而却又是如此孱弱;荒原上的爱情或许激烈奔放,但那爱情却绝对包涵着无奈;荒原有大美存焉,然而大美又怎么能替代人间烟火?

所以,高适、岑参们的“边塞诗”究其实是远戍边地的无奈的宣泄;艾略特如果不是在慕尼黑隔岸观火,估计也没有抒写荒原的闲情;至于像我这一类修炼不到家的凡人俗子,无病呻吟是常有的事。

因此,荒原经常是停留于艺术的虚幻和人们的想像中,走过荒原大多是一种形式,一种见证。

有多少人抛弃了尘世的欢乐向荒原迁徙?

所以,荒原似乎总是亘古不变,荒原似乎就这样一直在地老天荒。

⑦但是,追求平等与福祉应该是人类无法舍弃的权利和义务,我们有什么理由听任荒原一直荒芜下去?

仅仅为了审美的满足,而后抱着某种优越感去俯视荒原上的同类,这是不是太不公平?

由此,就分外觉得福利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可贵:

研究贫困的荒原,走进寂寥的荒原,然后去想办法改造荒原。

这样,即使一片荒原都不存在了,所谓的艺术因之失去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却难道不是人类与自然一大真正的进步?

所以,我渴望走过已经不再是荒原的“荒原”,企盼所有的荒原都像我的家乡一样山清水秀,也期待诗歌再现的荒原一片绿色。

⑧然而,遗憾的是,就在写作本文的此刻,阿富汗南部的荒原正笼罩在战火之中,坎大哈和扎兰季在悲伤地哭泣。

或许,我所有期待终归只是一种妄想,荒原,将可能永远无法逃脱荒原和寂寥的宿命。

15、第三段中“强烈对比”,从审美角度说,是指□□美和□□美的鲜明对比。

(各填一个字或各填两个字)(2分)

16、用一句话概括第②③段的大意。

(4分)

 

17、为什么要写“很多人对流浪歌曲的喜爱”这一段?

(5分)

 

18、(4分)文章说,荒原和表观荒原的作品能给人“审美的满足”,其美感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9、诗歌的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不少意象,常有较为固定的意义。

请仿照下例,在月、芭蕉、丁香或其它意象中任选两种简要分析它们在具体的诗歌中所起的作用。

(8分)

示例:

梧桐,在古诗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王昌龄《长信秋词》)诗中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起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答:

 

七、表达与交流

20、阅读下文,填上符合特定语境的话语。

(6分)

某理发师手艺高超,口才也好。

甲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说:

“头发理得太长了。

”理发师笑着解释:

“头发留长一点,让你显得潇洒文雅,而又含蓄深沉,颇为符合你的身份。

”顾客满意而去。

乙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说:

“头发理得太短了。

”理发师笑着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顾客高兴而去。

丙顾客理完发,照照镜子,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却还这样说:

“20分钟解决问题,理得太快了吧?

”理发师从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顾客微笑而去。

 

21、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

(60分)

有一种情无欲无求,无始无终,至柔至刚,至善至美,它,就是人间亲情。

人类自古重亲情,情到至深天地动。

体味至爱亲情,就是体味生命的美好,至爱的可贵;体味至爱亲情,就是给生命以滋养,给心灵以安慰;体味至爱亲情,就是要懂得感恩与报答,走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境界。

请以“体味至爱亲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尽量以记叙文的形式,写出自己独有的经历和独到的感受。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D

2、A【解析】 A、意气风发;B、歧视,白浪滔天;C、,张灯结彩,贫瘠;D、懊丧,甘拜下凤。

3、B【解析】 功败垂成:

指事情在快要成功时忽遭失败(有惋惜之意)。

A、相敬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使用对象错误。

C、赏心悦目:

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主语是人。

此处主语是“舞蹈《蝶恋花》”,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D、口耳相传:

口说耳听往下传授(知识,经验、技艺等)。

用于此属望文生义。

4、A【解析】 B、宾语中心语残缺,句末加上“的阶段”;C、“这样”指代不明;D、句式杂糅,改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或“……事故是由……引起的”。

5、D(应读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6、A“我”应代表人或人类。

7、D。

此项对诗歌的中心思想归纳不全面,应为“表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世界等辩证关系的沉思”。

8、C(A项中的实词“报”是“批复、答复”之义;B中的“宠”是以示宠幸之意;D项中的实词“法”是“效法、取法、仿效”之义)

9、A(A项均为介词,因为;B项分别动词写和介词替;C项分别是连词然而和指示代词这样;D项分别是

10、B[解析]第1小句是说王祎斗胆给当时的宰相上文书,第3小句是说王祎高瞻远瞩向皇帝进谏,第6小句是说王祎面对生死考验胆气冲天。

此三个句子都说的是王祎,都说的是王祎在特别情形下的非凡表现。

故选B。

第2小句是说王祎以打比方的方式来向皇帝进谏谈减赋税问题,不足以表现非凡胆识。

第4小句是说王祎擅长史事,文采好。

第5小句是说王祎传达皇帝的旨意,向梁王劝说。

11、C[解析]C项中“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的表述与文本不符。

“国史陆军编修官”只是王祎兼任的官职。

12、

(1)朝廷因为云南百万生灵(之故),不愿意(他们)被兵器消灭。

如果你凭借环境艰险道路遥远,抵抗皇帝的命令(明命:

特指帝王的命令,诏旨),后悔就来不及了。

(2)恰巧元朝派遣脱脱征收粮饷,(脱脱)用些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

参考译文

王祎(yī,本义:

美好),字子充,浙江义乌人。

幼时机敏聪慧,等到成年后,(王祎)身材高大挺立(岳立:

像山一样耸立),(性格)坚定而有非凡的气度(屹,坚定不动摇。

伟度:

非凡的气度),凭借着文章著称于世。

在目睹了元王朝国政衰弱凋敝后,(王祎)写了七八千字的文书上给当时的宰相(时宰:

时相,当朝宰相)。

危素、张起岩一起推荐了他,但是(皇上)没有答复(不报:

不批复,不答复)。

于是(王祎)在隐居在青岩山,撰写著作,名气一天天地大起来。

太祖(朱元璋)征伐江西,王祎写了赞颂祝愿的文章献给太祖。

太祖高兴地说:

“江南有两位儒士,就是你和宋濂。

(要论)学问的渊博,你不如宋濂。

(但是)要论才思的雄辩,宋濂不如你。

”太祖创立了礼贤馆,(王祎)被召置礼贤馆中(召置:

延揽来给予安置)。

累次迁升到侍礼郎,掌管太祖的起居注(起居注:

记录皇帝的言行)。

又任南康府同知(同知:

官名。

称副职。

宋代中央有同知阁门事、同知枢密院事,府州军亦有同知府事、同知州军事。

元、明因之),有很多德政,太祖赐给(他)金带来表示对他的宠爱。

太祖即将称帝即位前,召(王祎)回来,商议即位的礼仪。

洪武元年八月,(王祎)上奏疏说:

“祈求上天长命的关键(永命:

长命。

要:

关键,要领),在于把忠诚宽厚放在心上,把宽容大度作为政制,效法自然规律(天道:

自然规律),顺应民心。

雷霆霜雪,可以是暂时的而不可能是永远的。

浙西既然已经被平定了,赋税就应当减免。

”太祖表扬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并没有都听从(王祎的建议)。

第二年(明年:

第二年)编纂《元史》,任命王祎与宋濂为总裁。

王祎擅长历史上的事情,裁汰烦冗剔除杂秽,全力担负起修改(笔削:

对作品删改订正)工作。

《元史》编纂完成后,(王祎)被提拔为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的官职。

(王祎)奉召到大本堂预先教育皇子读(《元史》)(大本堂:

太子学习读书处),(王祎)把经术讲得明白,把事理讲得通达,善于启发引导(皇子)。

皇上在殿廷上召见(王祎)让他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召对:

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殿廷:

宫殿,宫廷),(每次)必定赐坐给他,(王祎)从容闲谈(宴语:

闲谈)。

洪武五年正月商议招抚(招谕:

招喻,指帝王招抚敌对势力的谕旨,亦指以帝王名义对敌对势力进行招抚)云南,任命王祎奉(赍:

jī,携带,持)召前往。

(王祎)到达云南后就告诉(谕:

旧时上告下的通称,告诉)梁王,应该尽快(亟:

快速,迅速)奉上户籍和地域图册(版图:

户籍和地域图册)归交给朝廷方面掌管(职方:

古指职掌方面之官。

),不这样的话上天的惩治(天讨:

上天的惩治)很快(旦夕:

早晨和晚上,比喻很短的时间)就将到了。

梁王不听从,并把(王祎)安置在偏室(别室:

正室以外的房间)内居住。

几天后,(王祎)又诏谕(梁王)说:

“朝廷因为云南百万生灵(之故),不愿意(他们)被兵器消灭。

如果你凭借环境艰险道路遥远,抵抗皇帝的命令(明命:

特指帝王的命令,诏旨),后悔就来不及了。

”梁王惊骇诚服,随即给(王祎)改为正馆(居住)。

恰巧元朝派遣脱脱征收粮饷,(脱脱)用些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

梁王迫不得已交出来了王祎,脱脱想使王祎屈服于他,王祎怒斥道:

“上天已经结束(讫:

完结,终了)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

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爝火:

juéhuǒ,小火,微火。

馀烬:

“馀”通“余”,燃烧后残剩下的灰或没烧尽的东西),竟敢与日月争辉吗(耶:

通“邪”,吗)?

何况我和你都是使臣,我岂能因为你而屈服!

”有人劝脱脱说:

“王先生久负盛名,不能杀害他。

”脱脱捋起袖子(攘臂:

捋起袖子,露出胳膊,表示情绪激动)说道:

“今天即使是孔圣人,在情谊上也不能使(他)存活。

”王祎回头看着梁王说道:

“你杀了我,朝廷大军(天兵:

指帝王的军队)接着就将到来,你的祸患很快(旋踵:

掉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就要到了。

”(王祎)于是就这样被杀害了。

13、

(1)①侯蒙幽默诙谐。

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②侯蒙幽乐观自信。

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

结句含意:

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答对两条给全分)

(2)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赏析

这是一首讽喻词。

有故事说,侯蒙年青时,久困于考场,三十一岁才中了举人。

他长得难看,人们都轻笑他,有爱开玩笑的人,把他的像画在风筝上,引线放入天空,讽刺他妄想上天。

侯蒙看了就在上面题了这首词。

后来,他竟真的一举考中了进士,历任要职。

这首词,表面上是写风筝,骨子里是讽刺封建社会那些往上爬的势利小人。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是这些人行径的生动写照。

上片写那些势利小人对他的讥讽。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作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

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

被人把自己的容貌,画到风筝上,趁着风势,借着风力,与风筝一起,飞上了高高的天空。

一方面,写自己无端被人嘲弄,无可如何;另一方面,又是对那些苦苦钻营,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往上爬的小人们的辛辣讽刺。

一旦找到了机会,就会如同这风筝一样,“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一语双关。

下片写风筝飞入天空之后的情形。

“才得吹嘘身渐稳”,刚刚得到风吹,风筝渐渐在天空稳当地飘起来了,比喻某些人在社会上受到吹捧,获得了稳固的社会地位。

“只疑远赴蟾宫”,还要打算远远地上天。

“雨余时候夕阳红”,雨过天晴,傍晚的落日通红。

这是形容飞黄腾达的景象。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从平地向上看,能有几个人像我这样上了天呢?

进一步描绘了得势小人洋洋得意的神态。

名义上是写风筝,实际上是写人,勾勒出一个势利小人得势后自鸣得意的面貌。

这首政治讽喻词,内容深刻,形象鲜明,情趣生动。

讽刺词并不多,但艺术上很有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