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03890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

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练习带答案解析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2019贵州铜仁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破坏。

因此,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构建的所谓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

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答案】A

【解析】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新秩序,形成一战后的世界格局,这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构建的所谓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故选:

A。

2.下边这张签署《凡尔赛和约》的照片中,不可能有哪一人物(   )

A.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B.美国总统威尔逊   

C.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D.苏俄人委会主席列宁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在1919年1月到6月召开,是一战后战胜国与战败国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了会议,会议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和约》;而苏俄人委会主席列宁不可能出现,因为苏俄没有参加巴黎和会。

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都参加了巴黎和会,不符合题意,故选D。

3.尊重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上述内容出自()

A.《凡尔赛和约》B.《权利法案》C.《九国公约》D.《法典》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1922年间,美、英、法、日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

1922年2月,与会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

主要内容有:

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从而为美国等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故正确答案为C。

ABD均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

4.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一系列条约中涉及并损害中国主权的条约有()

①《五国条约》②《四国条约》③《凡尔赛和约》④《九国公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权益。

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张提供了方便。

③④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

①②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①或②的ABD,故选C。

5.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的是()

A.法国收国阿尔萨斯和洛林

B.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C.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D.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美、法、日等国瓜分。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上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其中规定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美、法、日等国瓜分,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体现了巴黎和会分赃的性质,故D符合题意;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被迫割让阿尔萨斯、洛林,所以在一战后,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属于正当权益,故A不符合题意;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是对德国军事上的制裁,不属于分赃,故B不符合题意;“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是对德国经济上的惩罚,不属于分赃,故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凡尔赛条约》中某一条款明确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

此条款最有可能反映协约国的用意是()

A.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质

B.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C.阐述协约国参与战争的被动性

D.证明协约国向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的合理性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明确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可知,此内容为协约国向战败的德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提供了法理依据,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阐述协约国参与战争的被动性,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7.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有()

①都由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②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中国主权利益

③都构建了战后世界统治新秩序

④带来了世界长久和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19年巴黎和会参加会议有27个国家,但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在会上处于无权地位。

华盛顿会议有美英法日等九国参加,但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①项正确;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而华盛顿会议上的《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使得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②项正确;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及其他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构成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这两次会议形成的体系即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③项正确。

A项符合题意;两次会议实质上都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但它没有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使得德国藏有很深的仇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不久在历经世界经济危机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因此两次会议并没有促进世界的长久和平。

④项错误,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8.戴•克来在《镜厅一巴黎和会内幕》中说到:

“条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

”材料中的“条约”是指()

A.《巴黎和约》

B.《布列斯特和约》

C.《凡尔赛条约》

D.《九国公约》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战胜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规定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英、美、法国都按照自己的利益诉求提出各种要求,实质上是帝国主义对世界进行的重新划分,引起了德国的仇恨,为二战埋下了祸根,故C符合题意;《巴黎和约》、《布列斯特和约》、《九国公约》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9.《凡尔赛条约》中,损害中国主权从而导致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内容是()

A.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B.法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

C.德国的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

D.禁止德国和奥地利合井

【答案】C

【解析】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对德和约《凡尔赛条约》中规定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言外之意就是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由日本继承,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故C项符合题意;ABD与中国主权无关,故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C。

10.漫画以夸张的手法、简洁的笔锋、丰富的寓意展现着社会主题。

漫画中三巨头最终与小“玩偶”签署的条约是()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四国条约》

D.《五国条约》

【答案】B

【解析】根据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巴黎和会,操纵巴黎和会的是英国、法国和美国三巨头,在巴黎和会上针对战败国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都是在1921年到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

所以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11.关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表述错误的是(  )

A.都建立起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B.都损害了弱小民族的利益,表现出“弱国无外交”

C.都涉及中国问题,体现了大国意志

D.都是由少数战胜国操纵的会议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中国应该是战胜国,却无视中国利益,因此“都建立起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表述错误的。

选项A符合题意;都损害了弱小民族的利益,表现出“弱国无外交”,因为都侵犯了中国主权,都涉及中国问题,体现了大国意志;都是由少数战胜国操纵的会议,都由英美法等操纵的。

因此选项B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其主要依据是(  )

A.巴黎和会受到了英法美的操纵

B.《凡尔赛和约》侵犯了中国的利益

C.凡尔赛体系只能维护世界二十年的和平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这说明《凡尔赛和约》不能消除帝国主义的矛盾。

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

和约内容主要包括:

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分波兰等国。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委任统治;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巴黎和会它只是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矛盾,特别是对德国的严惩,使德国国内复仇主义泛滥,所以该体系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故D符合题意;ABC表述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13.下面文本框的文字是对某条约内容的概括。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慕尼黑协定》

D.《雅尔塔协定》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其中心议题是处置战败德国,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操纵,贯穿大国强权政治。

战胜国怀着分赃和称霸世界的企图参加会议。

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在领土方面规定: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在殖民地方面规定: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在军事方面规定:

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以东50千米不许设防;在赔款方面规定:

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所以该条约是《凡尔赛条约》,A项符合题意;《九国公约》是针对中国的条约,《慕尼黑协定》是英法德意针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雅尔塔协定》是二战中的1945年签订的。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4.1922年2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

“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该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马关条约》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为了协调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在美国的倡导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C项符合题意;《凡尔赛条约》是巴黎和会上签订的,A项不符合题意;《四国条约》是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但不是针对中国的条约,B项不符合题意;《马关条约》是1895年中日之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2018•山东菏泽中考)“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

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

上述史实发生于(  )

A.巴黎和会期间

B.华盛顿会议期间

C.开罗会议期间

D.雅尔塔会议期间

【答案】B

【解析】 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凡尔赛条约》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内容,并希望会议促使日本放弃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平等要求。

故选B项。

16.《九国公约》规定:

“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对这则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列强在华“机会均等”原则

B.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C.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D.打破了美国独占中国的局面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在美国举行的华盛顿会议上,与会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D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

ABC说法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

17.〔2018•海南中考(改编)〕1922年2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

“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

A.《凡尔赛条约》

B.《宅地法》

C.《九国公约》

D.《和平法令》

【答案】C

【解析】 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际上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故选C项。

18.历史课上,两位同学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

他们辩论的主题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对峙格局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D.世界多极化趋势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会议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维护了暂时的和平,但是这一体系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久的存在下去,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9.这次国际会议把“强权战胜公理”和“弱国无外交”表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中国也在战胜国之列,但因为贫弱,依然改变不了原有的处境。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A.如何处置德国和战争后成立“国联”

B.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四国公约》

C.商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D.如何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以及确立战后世界秩序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强权战胜公理”“弱国无外交”“中国也在战胜国之列,但因为贫弱,依然改变不了原有的处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商讨战后世界秩序的问题及处理德国的问题,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之一,仍被大国强权左右,不但未收回主权,还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因此这次会议是巴黎和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处置德国和战争后成立“国联”。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为华盛顿会议内容,选项C为慕尼黑阴谋,选项D为雅尔塔会议内容,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关于《凡尔赛条约》与《九国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瓜分

B.由《凡尔赛条约》确定的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国际“新秩序”

C.《凡尔赛条约》与《九国公约》都有涉及损害中国利益的内容

D.《九国公约》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欧亚大陆的国际关系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美、英、法等战胜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1921---1922年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内容有:

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凡尔赛条约》与《九国公约》都有涉及损害中国利益的内容,故C符合题意;《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中国也是战胜国,但是《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故A表述错误,不合题意;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故B表述错误,不合题意;华盛顿会议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和约》规定: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材料二毛泽东指出:

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材料一中《凡尔赛和约》出自哪次会议?

这次会议是惩罚哪个国家?

(2)材料二中的“局面”是哪个条约造成的?

(3)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

【答案】

(1)巴黎和会;德国。

(2)《九国公约》;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解析】

(1)材料一中《凡尔赛和约》出自巴黎和会。

这次会议是惩罚德国。

(2)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一局面是是《九国公约》造成的。

(3)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2.请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会议分别签署了针对德国和中国的条约是什么?

针对德国的条约中哪一项规定充分体现了这次会议是帝国主义的分脏会议?

(2)巴黎和会被图一中三巨头所操纵,他们是哪三个国家的领导人?

巴黎和会决定建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3)图二华盛顿会议最大的获益者是哪个国家?

针对中国而签订的条约有何影响?

【答案】

(1)《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2)英、法、美;国际联盟

(3)美国;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的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美、英、法等战胜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1921---1922年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内容有:

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是一战中的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处置、瓜分利益的会议。

英、美、法国都按照自己的利益诉求提出各种要求,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实质上是帝国主义对世界进行的重新划分,具有帝国主义分赃的性质。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是一战中的战胜国对战败国进行处置、瓜分利益的会议。

英、美、法三国操纵会议;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决定建立的国际组织是国际联盟。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二华盛顿会议最大的获益者是美国。

1921---1922年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内容有:

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但没有列入中国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主等要求,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境地;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的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23.世界大战会导致国家力量的消长,战后国际格局的调整往往由大国操纵的国际会议决定。

请阅读材料,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名为重建战后的和平会议,实标上成为战前列强争夺的继续。

战胜国经过五个多月的反复谈判,于1919年6月在凡尔赛宫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和约首先规定德国放弃一切殖民地,其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加以瓜分;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萨尔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区域德国不得设防;还规定,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只能保留10万陆军和少量船舰,不得拥有空军、潜艇等。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

(1)根据材料一,指出《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其分赃性质的条款?

因为山东问题有损中国利益,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运动的发生?

材料二华盛顿会议之后,日本出版了《如果日本同美国发生战争》一书,指出:

“日本帝国也只有当它的根延伸到大陆上的时候才能够继续生存和生长,它离开了大陆就必然会死亡。

可是美国却残忍的企图砍掉这些根,并企图取代日本并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的帝国主义。

——《如果日本同美国发生战争》

(2)材料二说明了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

华盛顿会议对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国主要是苏美两国背着中国政府签订的秘密协定,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维持外蒙古的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下)

(3)根据材料三雅尔塔协定的内容,你有何感想?

这次会议决定建立哪一国际组织来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

(1)德国殖民地的处理。

五四运动。

(2)远东、太平洋地区。

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有损中国利益(弱国无外交)。

联合国。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在巴黎召开了分赃会议,在巴黎和会上对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进行了分割,德国战前所有的海外殖民地都被英法日瓜分。

因此《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其分赃性质的条款是德国殖民地的处理。

因为山东问题有损中国利益,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五四运动的发生。

(2)根据材料二“日本帝国也只有当它的根延伸到大陆上的时候才能够继续生存和生长,它离开了大陆就必然会死亡。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了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

结合所学可知华盛顿会议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3)根据材料三雅尔塔协定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损中国利益,体现弱国无外交。

这次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来维护世界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