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11140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docx

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北师大版教案

第三单元小数乘法

文具店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结合进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

教学重点: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回顾整数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

2、3×4 的表示什么意思?

0.2×4 表示什么意思?

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3、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然后对“买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钱?

”展开讨论。

 

二、探究新知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结果。

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参与指导解释疑难问题) 

三、点拨升华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五、当堂训练

1.算一算。

0.4×5=0.2×5=0.6×5=

0.3×6=0.2×7=0.6×9=

2、完成学案第三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六、拓展提高 

笑笑看见远处的闪电以后,经过6秒才听见雷声,如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0.34秒,那么笑笑离闪电有多远?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7、作业布置:

教材第34页“练一练”的第5、3题

板书设计:

买文具

0.2×4表示4个0.2相加

0.2元=2角

2×4=8(角)

8角=0.8元

0.2×4=0.8元

教学反思:

 

 小数点搬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乘、除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这一规律计算小数乘法。

教法:

引导、发现法

学法:

小组和做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预习检查

蚂蚁开了一家快餐店,顾客真不少。

小数点说我去玩一玩。

顾客都跑光了,山羊急忙打电话:

小数点快快回家。

小数点接到电话急忙回家。

他随便找个位置就跳了上去(1.00)。

过了一会,小数点觉得很奇怪“没有顾客”?

为什么会这样呢?

小数点想了想,说我要搬搬家。

于是小数点搬到了4的前面(0.10)这时就有一些动物来快餐店了。

小数点很开心,想着“太棒了那我再搬一次家吧”小数点又往左再搬了一次家(0.01).山羊的快餐点生意好极了。

小数点开心极了,想着“我真是个天才”。

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

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这是快餐价格会发生怎样变化呢?

以故事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引起的变化的理解。

  

2、同时利用上面的故事引入新课。

并出示学习目标。

 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观察下列数中小数点位置的变化:

0.010.11

小数点向右移动

向右移一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向右移两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倍

向右移三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倍

…………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三、点拨升华

小数点不管是向左移,还是向右移,位数不够时用0补。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组内交流,有难度的在全班交流。

 

五、当堂训练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那么这个数扩大()倍;如果这个数要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应向()移动()位。

2、把下列数由大到小排列

2.312.32.42.331.9学生独立做,后组内交流。

 

六、拓展提高

有比3.5大并且比3.6小的小数吗?

如果有,有多少个?

请写出两个这样的数。

先独立做,最后班内交流。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36页“练一练”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小数点搬家

0.01元=1分

0.10元=1角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

1.00元=1元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

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得到的数是他的10倍

2100

31000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针对学案预习中的错误进行点评。

各小组汇报问题。

二、出示目标直接出示本节课的练习目标开门见山 

三、练习过程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那么这个数扩大__倍;如果这个数要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应向移动位。

2、将小数点向左移动数变小:

向左移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向左移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分之一

向左移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分之一

3、P37页第4、7题

(先独立做,最后集体订正)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四、点拨升华

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缩小,向右移动小数就扩大。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1.414×10=18.1×100=53.8×10=

43.21×1000=0.12×100=0.01×100= 

六、拓展提高

某品牌餐巾纸一提(10卷)的批发价是28.5元,一卷的零售价是3.00元。

该品品牌餐巾纸一卷的零售价与批发价相比相差多少?

先独立做,最后班内交流。

 

7、作业布置:

教材第37页“练一练”的第3、5、6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0.1是1的

0.01是1的

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他的

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是他的

教学反思:

街心广场

教学目标:

结合实际情况,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初步沟通整数计算和小数计算方法,体会“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

明确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推导过程。

教法:

引导、探究法

学法:

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准备复习

1、下面的数与0.659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0.6596.59659065.90.0659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观察P38街心广场图:

这是美丽的街心广场,街心广场的中间是花坛,花坛周围铺满了地砖.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你从图中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街心广场、花坛、地砖都是长方形的。

它们的长和宽.街心广场长30米,宽20米;花坛长3米、宽2米;地砖长0.3米、宽0.2米.

1、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花坛的面积?

3、地砖的面积?

4、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

宽之间有什么关系?

它们的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二)小组交流讨论。

以后我们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乘法计算,然后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向()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就可以了。

如“0.3×0.2”可以用竖式计算。

(教师板书乘法竖式)

  0.3

  ×0.2

0.06

计算时可以先算3×2=6,再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就可以了,0.3×0.2=0.06。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三、点拨升华 

计算小数乘法时,为了防止在积的小数位数上出错,可以在计算之前,就正确确定出积的小数位数,等计算结果得出后,再与已确定出的小数位数相对照,看是否一致辞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五、当堂训练 

1、先判断积是几位小数,再计算。

0.78×0.3   1.53×2.25    16.7×18.2

0.001×0.01    15×0.723     0.05×0.05

2、完成教材第43页“试一试”并交流。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3、完成教材第43页“练一练”

六、拓展提高不用计算,直接填空。

(1)0.7×0.9积是()位小数。

(2)0.38×0.26积是()位小数。

(3)23.8×0.6积是()位小数。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7、作业布置:

教材第39页“练一练”2、4、5题

板书设计:

街心广场

30缩小到原来的

3缩小到原来的

0.3

×20缩小到原来的

×2缩小到原来的

×0.2

600缩小到原来的

6缩小到原来的

0.06

教学反思:

 

包装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重点:

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法:

引导、发现法

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点评。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出示包装主题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呈现教学目标,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1、两个乘数都是小数怎么办?

2、为什么要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二)小组展示成果。

1、转化成整数,列成竖式。

2、

2.8

×0.8

2.24

3、讲算理和算法。

四、当堂训练

1、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

2.36×0.8=10880.78×0.04=312

3、直接得数。

0.6×0.7=0.9×0.1=0.8×5=

4、判断题:

①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两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

()

②因为8×2=16,所以0.8×0.2=1.6。

()

③一个数除以0.8等于0.7,这个数是0.56。

()

④在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按照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只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就行了。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五、点拨升华

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把小数看作整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在算出的积里补上,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七、达标检测

完成第41页第1、3、4、6题,在组内交流。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八、拓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

草原牛的身高是蒙古牛的1.2倍,体重是蒙古牛的1.4倍。

草原牛的身高、体重各是多少?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9、作业布置:

教材第41页“练一练”的第2、5题

板书设计:

包装

2.6扩大到原来的10倍26(一位小数)

×0.8扩大到原来的10倍×8(一位小数)

2.08扩大到原来的100倍208(两位小数)

教学反思:

 

蚕丝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主题图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末尾有“0”的数的乘法计算。

教法:

引导、探究法

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计算下面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

4.8×0.39.6×0.8

2.6×2.11.3×2.2

2、请你很快说出下面算式的积是几位小数?

第一组:

2.5×0.3=2.5×0.33=

2.5×0.333=2.51×0.333=

第二组:

7.2×1.4=0.72×1.4=

7.2×0.14=0.72×0.14=

3、南美赤道地带的三趾蛞蝓是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它在地面上每分大约爬行2.2米,在树上的爬行速度是地面的2.15倍。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并出示学习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1、交流自学情况:

一条春蚕土吐丝的长约多少千米?

列出算式:

1.2×1.25=

2、小组展示成果。

(展示部分)

3、交流估算方法。

4、交流计算方法。

如何列竖式,每一个乘法的数位怎样对齐?

结合上一课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的关系进行研究。

5、规范小数乘法竖式写法。

得出结论:

第一个乘数有两位小数,第二个乘数有一位小数,两个乘数一共有三位小数,积就有三位小数。

把积小数末尾的0划去,因为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变,这样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

第一个乘数有两位小数,第二个乘数有一位小数,两个乘数一共有三位小数,积就有三位小数。

把积小数末尾的0划去,因为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变,这样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当堂训练

1、第43页的第1、2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完成第43页的第3题并交流。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拓展提高

完成练习册页思维拓展。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8、作业布置:

教材第43页“练一练”的第4、5题

板书设计:

蚕丝

1.2×1.25=1.500(千米)

教学反思:

手拉手

教学目标:

我能运用小数乘法和小数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会运用定律简便计算。

教法:

引导、发现法

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情境,再算算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

说图中的情景,发现数学信息。

提出问题,并解答。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教师出示情境图,谈话引入新课。

并出示学习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1、请同学们看老师的主题情景图,在老师的主题情景图中还隐藏着一些数学信息呢,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

2、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一共要花多少钱?

3、小组展示成果。

方法一:

2.8×3=8.4(元)6.1×3=18.3(元)8.4﹢18.3=26.7(元)

方法二:

(2.8﹢6.1)×3=8.9×3=26.7(元)

方法三:

2.8×3﹢6.1×3=8.4﹢18.3=26.7(元)

(二)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5+8)×0.49×5+9×1.64.6×19+5.4×195×0.4+8×0.4

9×(5+1.6)(4.6+5.4)×193.6×4×2.53.6×(4×2.5)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七、当堂训练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3.8×0.4)7.69×101

8.36-2.48-3.5246×0.33+54×0.33

0.25×39+0.250.125×72

2、完成第45页第2、3、4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八、拓展提高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59×2.5×0.4=59×(×)

7.8×15+2.2×15=(+)×15

0.2×1.25×5×8=(×)×(×)

9.63×2.5+9.63×7.5=()

()×0.8+5×()=(+39.2)×5

0.63×99+0.63=()×()。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9、作业布置:

教材第45页“练一练”的第5题

板书设计:

手拉手

2.8×3=8.4(元) 2.8×3+6.1×3(2.8+6.1)×3

6.1×3=18.3(元)=8.4+18.3=8.9×3

8.4+18.3=26.7(元)=26.7=26.7

教学反思: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会熟练计算小数乘法。

2、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并会简便运算。

3、会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会熟练计算小数乘法。

2、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并会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会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

小组合作、练习法

学法:

练习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将0.2+0.2+0.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它的积是()。

2.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扩大()倍。

3.把10.3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是()。

4.求33.3的百分之八十三是多少?

列式是()。

5.0.5×8表示求()。

6.8×b,当b()时,积等于8;当b()时,积小于8;当b()时,积大于8.

7.把0.005变成0.5,小数点向()移动()位,原来的数()倍。

8.5.43×6.05的积有()位小数,4.8×0.36的积有()位小数。

9.25×1.2×4可以利用()律和()律使计算简便。

10.2.4+2.4+2.4+2.4+2.4+4.5+4.5=()×()+()×()。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教师出示情境图,根据神舟六号的资料提出问题。

并出示学习目标。

揭示课题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交流第1题、2题、4题。

(二)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直接写得数。

0.8×9=2.6+1.2=1.03×3=

1.6×1.1=1.5÷100=0.125×8=

2.4×0.6=0.43×100=80×0.05=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60.4×2.52.37×0.40.32×0.8

3、脱式计算(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0.25×0.975×400.89×4.8+0.89×5.2

(8+0.8)×1.2510-0.38-0.62

45.3×101-45.31.25×0.25×8×0.4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练习题,并把答案写在答题板上,向全班同学展示 

四、点拨升华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达标检测:

完成学案中的题目。

 

七、拓展提高

①4.6乘5.5与3.4的差,积多少?

②4.35减去4.2与0.5的积,差是多少?

③6.4与1.3的积的十分之一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列式。

八、作业布置:

教材第46页“练一练”的第3、5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练习三

回忆整数运算顺序

a×b=b×a(a+b)×c=a×c+b×c

课后反思:

 

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我能够掌握前三个单元所学到的知识,能熟练掌握小数意义,正确、迅速地计算。

2、我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前三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我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

归纳总结法

学法:

练习法、测试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复习前三单元的内容,分类整理。

(自学)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小结、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

揭示课题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1、复习、整理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复习、整理认识图形。

3、复习、整理小学乘法。

(二)可以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二、三单元,然后通过表格、网络图或列举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完成课本P50页第1题。

2、教材P50页第2题。

四、点拨升华

当乘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被乘数。

当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被乘数。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达标检测

完成学案中的课内巩固练习题目。

学生独立做 

七、拓展提高 

1、教材P50页第3题

(1)两个乘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教材P50页第4题。

两个相邻整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列式。

八、作业布置:

教材第50页的第6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行

小数乘法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看一看

教学目标:

1.能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的活动,从而体会到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情景不一样。

2、能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能体会到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教学重点:

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教法:

引导、观察法

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揭示课题,板书看一看。

并小黑板出示教学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1.观察课本53页情境图,说说这幅图表达了什么意思

淘气和笑笑从正面分别看到了什么?

什么看不到?

2.观察课本53页“练一练”情境图,用直线连上他们分别看到的情景。

(二)小组展示成果

四、点拨升华

同一物体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