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15600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八、乘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各位都不进位),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时间:

十二课时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P70——71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挂图,谈话: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图中的两位小朋友正在干什么?

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搜集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自主探究

谈话:

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现在我们先来一起解决其中的两个问题。

1、解决“小女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

⑴问:

求小女孩要跑多少米怎样列式?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算式。

⑵谈话:

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计算400×2,结果是多少?

再在小组里交流。

⑶班级交流。

谈话:

谁来给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说出算法,教师板书。

2、尝试解决“小男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

⑴问:

怎样列式?

⑵谈话:

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结果是多少?

⑶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⑷班级交流,总结算法。

3、小结,问:

观察上面两题的乘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揭示课题。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1

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算,再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算法上的联系,从而促进算法的有效迁移。

2、想想做做2

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回答,再移动卡片,学生抢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每组的三道题之间的联系。

4、想想做做4

引导观察图意,搜集信息,明确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5、想想做做5

出示图画,引导搜集信息,明确要求问题。

问:

“沿着四周走一圈”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班级交流评讲。

6、想想做做6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中插图,搜集图中的信息。

独立思考,解答题目。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全课总结

问: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又是怎样学道这些新知识的?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P72——73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

(出示主题图)

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1、学习例题

⑴观察图中小华从家道学校的场景,说说小华在做什么。

问:

根据刚才看道的,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

怎么解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⑵谈话:

你能列竖式计算出它的得数吗?

学生尝试笔算,小组交流。

⑶班级汇报:

列竖式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⑷问:

看一看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联系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想一想,三位数乘一位数在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等方面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试一试”

出示大生骑车从家道体育场的场面,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一人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班级交流,由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问:

这一题的计算和上一题比,复杂之处在哪里?

小组讨论:

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应用,深化发展

1、想想做做1

学生在书上将竖式补充完整。

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

2、想想做做2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3、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班级交流订正。

让学生数一数每题的积各有几位,问:

为什么积的位数不一样?

问:

根据刚才的观察和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4、想想做做4

指名说一说这道题要我们做什么,要求口算哪些题,口算给同桌听,一人口算乘2的题,一人口算乘3的题。

5、想想做做5

让学生说图意,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用竖式计算得数,然后口头回答问题。

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6、想想做做6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7、拓展题

四、总结提高,质疑反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练习课1

教学内容:

P74第1——4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同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估算、笔算的多样性计算策略。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练习七1

分组出示估算题。

要求学生估算出积是几十多,再独立进行口算。

小结归纳每组中两道题的区别。

2、练习七4

指导看图,弄清题里各是什么物品,重量分别是多少。

同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

小结归纳,指导学生合理选择条件进行解答。

二、课堂练习

1、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进行计算

613×7=3×352=

284×4=135×4=

2、判断

3、解决问题

⑴每辆卡车运水果891千克。

5辆这样的卡车能运多少千克的水果?

⑵680个同学乘9辆车去郊游,前8辆车各坐75人,第9辆车要坐多少人?

⑶工厂运来2000千克黄豆,平均每天用125千克做豆腐。

8天后用掉多少千克的黄豆?

还剩多少千克黄豆?

三、拓展练习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

P74.2、3

练习课2

教学内容:

P74——75第5——9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同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估算、笔算的多样性计算策略。

能合理地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练习七5

以组出示每题,要求学生进行口算,再比较每组中两题之间的联系。

2、练习七6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估算,并指名说出估算方法。

再进行计算,并将估算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照。

3、练习七7——9

独立读题,明确解答方法。

并对学生存在的不理解的地方给予必要的指导。

二、课堂练习

1、

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

⑴5筐苹果一共重多少千克?

2筐香蕉呢?

⑵几筐苹果的重量正好是一筐香蕉的重量?

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

鸭有多少只?

全课总结

作业:

P75.7——9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P76——77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童话情境,自主探索出“一个数与0相乘得0”。

2、经历探索乘数中间月的乘法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

你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今天有3只小猫去钓鱼,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探索“0和一个数相乘得几”

⑴出示小猫钓鱼场景图

问:

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可以怎样列式?

⑵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出结果。

⑶问:

你能改写乘乘法算式吗?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个0相加等于0,改写乘乘法算式还可以怎样写?

⑷想一想:

0×7=8×0=

指名口答。

问:

你还能说出几个类似的算式吗?

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2、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⑴出示看台图

问:

这个看台一共有几排?

每排有几个座位?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求出这个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吗?

⑵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⑶一个看台102个座位,学校体育馆有4个这样的看台,估计一下,学校体育馆大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小组交流,并说说估计的方法。

⑷算一算,到底有几个座位?

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⑸班级交流评讲。

问:

积的十位上的0十位怎样得到的?

与刚才估算的结果接近吗?

⑹试一试:

104×4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1

在书上计算,同桌检查计算结果并改正。

2、想想做做2

独立完成在书上,做完后小组里交流订正。

3、想想做做3

独立检查,在书上订正,然后全班交流。

问:

你认为做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最容易发生哪些错误?

怎样避免这些错误?

4、想想做做5

看图说一说,4个书架各有多少本书?

你有什么发现?

你能估计4个书架大约一共有多少本书?

说说你的估计理由。

5、想想做做6

谈话: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将学生提出问题板书出来,要求学生选择问题并解决。

四、全课总结,深化理解

问: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业

想想做做4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P78——79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算题。

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

3×2=7×2=13×2=

3×20=7×200=21×4=

口算后讨论:

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⑴出示例题插图

问:

你从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你能列出算式吗?

⑵指名说出口算方法和结果。

问:

你是怎样由4×12=48想到4×120=480的?

⑶小结。

2、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在书上计算,指名板演。

⑵指名板演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⑶问:

第一题中乘数250末尾有一个0,积15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

第二题算过7×9得63后,为什么积的末尾要添写2个0?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独立完成在书上,并进行评讲。

2、想想做做3

独立完成。

组织讨论:

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

3、想想做做4

组织学生口算,体会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几百几十和几相乘的口算方法。

4、想想做做7

引导学生读题。

问:

你能看懂表的内容吗?

让我们计算什么?

学生填表。

问:

观察这张表,你有什么发现?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你是怎样掌握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五、作业:

想想做做2.5.6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P80——81第1——3题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

2、收集信息。

3、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4、出示完整的例题。

你能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组织探究: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问:

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随机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问:

5表示什么?

2呢?

“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

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

知道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

问:

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继续引导理解方法二的思路:

6表示什么?

5呢?

“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

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

知道了6袋乒乓球一共的个数,就可以求出什么?

问:

这种方法中,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3、归纳反思

⑴问:

方法一先算什么?

方法二呢?

讲述:

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互相检验。

⑵问:

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刚才我们解决的是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吗?

揭示课题。

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

(要找到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三、尝试应用,拓展深化

1、想想做做1

⑴收集信息,问: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⑵问:

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

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先求出什么?

⑶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教师依据学生汇报出示答案,并重点问一问步同方法的计算依据。

2、想想做做2、3

先指导学生看懂图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评议。

第3题解答后问:

如果我们所在教学大楼内也如此摆放花,那么一共要放多少盆呢?

3、模拟购物游戏

要求: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轮流推选一名顾客和一名售货员,学生根据顾客的不同购物要求进行计算,售货员进行裁判。

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2、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课后请留心观察,找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再想想从中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想想做做1——3

练习课

教学内容:

P81第4——7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P81.5

指导看图,找出题中信息,明确信息含义及所求问题。

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量关系,能口述解题思路。

独立完成本题。

2、P81.6

学生独立完成。

评讲分析:

每次运了几个5吨?

共运了几次?

3、P81.7

学生独立完成。

评讲分析:

参加工作的一共有几个人?

二、课堂练习

1、

你能估计3棵树上大约有多少千克的水果吗?

2、花园小区新建了9幢楼,每幢住104户,新建的大楼一共能住多少户?

3、一头猪重105千克,一头牛的重量比猪的5倍少35千克。

一头牛有多重?

三、拓展练习

北京路小学三年级共有师生162人坐车去春游,54座的大客车每辆租金405元,21座的中巴车每辆租金209元。

怎样租车最合算?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作业:

P81.4——7

练习八1

教学内容:

P82第1——5题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运算方法,能将估算与计算有机结合,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P82.1

小卡片出示口算题,要求学生进行口算,并选择其中几题说出口算过程。

2、P82.3

出示题目,教师口述本题要求。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

评讲:

你是怎样进行判断的?

3、比一比,算一算

504×8=906×4=7×704=

5×790=6×802=680×3=

分组完成各题,并进行评讲。

小结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运算方法。

4、P82.5

理解表格含义。

独立完成表格。

组织交流。

二、课堂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

4×11=33×2=21×4=

4×110=330×2=210×4=

2、

李月跑了2个来回了,一共跑了多少米?

三、拓展练习

李强每分钟走60米。

有一次,李强从家到学校,走出25米,因有事又回家。

然后再从家到学校,走了15分钟,李强家离学校有多远?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

P82.2——4

练习八2

教学内容:

P82——83第6——9题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堂练习

1、口算

23×2=33×3=42×2=

230×2=330×3=420×2=

9×400=200×6=4×800=

2、比一比,算一算

740×5=480×5=

5×704=5×408=

3、

4、饲养场有公鸡85只,母鸡120只,鸭的只数是鸡的总只数的2倍,鸭有多少只?

二、练习指导

1、P82.6

分组计算后同桌交流:

题目的特点及规律。

让学生根据找出的规律再接着写一些相应的算式。

2、P82.7——9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场景图,仔细阅读题中提供的信息。

学生质疑并提出解决方案。

(重点引导学生解决第9题)

3、思考题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指导学生根据要求做出合理的假设,并进行相应的试验和调整。

小组讨论解决,集体评讲。

三、拓展练习

幼儿园小朋友做“传花”游戏,6个人围成一圈,从1号开始按箭头方向向下一个传花,边传边报数,当报到83时,花在谁在手上?

如图:

单元复习1

教学内容:

P84第1——4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能正确快速口算,能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P84.1

出示口算题,学生独立进行口算后指名随机口算得数,并要求说出口算方法。

2、P84.2

分三个组完成本题。

完成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完成的一组题中的算法,进行交流,体会相互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P84.3

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交流,说说自己在计算中的感受。

4、P84.4

独立进行估算。

组织交流估算方法。

二、课堂练习

1、

单元复习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所学过的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情感与态度:

对计算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有兴趣,乐于与同学相互合作并积极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过的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过的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光盘、实物投影仪

一、激趣练习:

我们学过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与估算,今天我们就运用所学过的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愿意吗?

二、进行练习:

1、想想做做第5题:

播放光盘,让学生说说从光盘上获得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理解“来回”的?

让两个同学上来表演,让学生明白“来回”的意思。

学生解答,然后集体交流答案。

2、想想做做第6题:

播放光盘,让学生说说从光盘上获得了哪些信息?

让两个同学上来表演,通过表演理解“小华中午不回家;小芸中午回家吃饭”告诉我们的信息。

学生独立进行估算和比较,然后集体交流答案。

3、想想做做第7题:

播放光盘,让学生看懂图意。

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集体交流说说两种方法列式的理由及思考过程。

4、想想做做第9题:

指名读题,然后让学生一题一题的解答,提醒学生可以运用估算做第1小题。

逐题讨论。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自提问题并解答。

三、解答思考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看一看从第1棵树到第2棵、第3棵树……各相距几个5米?

你有什么发现?

(段数比棵数少1)

学生解答。

补充:

在20米的路边种树,从一端起,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

四、补充:

1、学校跑道长100米,小明在这条跑道上跑了3个来回,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2、每组有6人,每人做8朵花。

5组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3、草地上有18只公鸡,母鸡比公鸡多9只,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4倍。

小鸡有多少只?

五、布置作业:

P85第7、8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