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21503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docx

河南省至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教学教材

河南省2008--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语文十套卷

2008年河南省对口升学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勃然大怒搬门弄斧无足轻重寂寞

B.兢兢业业百战百胜惩前避后希冀

C.求全责悖岌岌可危不可救药迟疑

D.大有裨益招摇撞骗只言片语肮脏

2.下列语句与作家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A.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

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

C.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柳永

D.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

3.《项链》的作者是()

A.莫泊桑B.欧·亨利

C.莎士比亚D.托尔斯泰

4.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古典长篇小说是()

A.《红楼梦》B.《水浒传》

C.《三国演义》D.《西游记》

5.中国现代文学中“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是()

A.鲁迅B.孙犁

C.茅盾D.郁达夫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董存瑞》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某厂研制新产品的技术人员,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试制成功了。

C.貌似年轻的外公其实已经六十五岁了。

D.经过大家的努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地提高了。

7.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蒙故业,因遗策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百有余年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D.日夜望将军来,岂敢反乎

得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9.小说的三要素是故事情节、抒情和环境。

()

10.《帆》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的著名诗篇。

()

11.《论语》的作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

()

12.为报答祖母的抚育之恩,李密写下《陈情表》,“辞不就职”。

()

13.通知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提出问题,请求指示或批准时使用的公文。

()

14.《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

15.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可以分为立论和驳论。

()

16.鲁迅盛赞《赤壁赋》“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

得分

评卷人

 

 

三、现代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A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哪怕他们鬓发苍苍,哪怕他们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

我很幸福。

因为天地无常,总有一天你会失去他们,会无限追悔此刻的时光。

B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

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

我很幸福。

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都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

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17.解释词语。

(每空1分,共2分)

苍苍垂垂

18.给加点的字注音。

(每空1分,共2分)

膝()鬓()发

19.文段A作者所说的幸福是。

(2分)文段B作者所说的幸福是。

(2分)文段B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10分)

我赞美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

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

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

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

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

花木大都如此。

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

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

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

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

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

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它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

杨柳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20.解释词语。

(每空1分,共4分)

高踞蒸蒸日上

斫欣欣向荣

21.本文段选自《杨柳》,作者是,(1分)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1分)和。

(1分)在本文段中,作者抓住了杨柳(1分)的特点,歌颂了杨柳(2分)的可贵品质。

得分

评卷人

 

 

四、文言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每空1分,共4分)

学不可以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假舆马者君子生非异也

23.翻译下列句子。

(2分)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4.本文段选自荀子的《劝学》,其中“劝”的意思是。

(1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属于到装句中的。

(1分)上文第一段使用的五个比喻是、(1分)、、(1分)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本文的中心论点(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是。

(1分)

得分

评卷人

 

 

五、作文(3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8年4月7日,北京奥运火炬在法国巴黎传递,“藏独”分子冲向我国残疾女运动员金晶,企图从她手中抢走火炬。

金晶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用她那残弱的身驱捍卫着奥运精神。

她说:

“传递圣火路上越是艰难,就越能体现传递的价值。

而且圣火不能在我手中灭,火炬也不能在我手中丢。

我看到在现场摇着国旗的中国留学生,也看到了为我抵挡和拉开破坏分子的工作人员,我听到了他们一直在喊着:

姑娘加油!

中国加油!

除了拼命去保护我手中的奥运圣火,我还有其他选择吗?

这个时候,除了坚强,我别无选择,决不能哭。

要求: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题目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D2.C3.A4.A

5.B6.C7.A8.D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16分)

9.×10.√11.×12.√

13.×14.×15.√16.×

三、现代文阅读(19分)

17.灰白色(1分)将近(1分)

18.xī(1分)bìn(1分)

19.享受天伦之乐(家庭温情)(2分)乐观的心态(2分)排比(1分)

20.高高地蹲或坐(1分)比喻事业天天向上发展(1分)

用刀斧砍(1分)形容草木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1分)

21.丰子恺(1分)比喻(1分)拟人(1分)下垂(1分)

“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2分)

四、文言文阅读(11分)

22.停止(1分)而且,并且(1分)车(1分)资质、禀赋(1分)

23.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2分)

24.劝勉、鼓励(1分)状语后置句(1分)

青胜于蓝(1分)冰寒于水(1分)学不可以已(1分)

五、作文(30分)

河南省2009年对口升学语文高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喧自欺其人冠冕堂皇B.妩媚万马齐暗人才挤挤

C.缔造穷兵黩武子虚乌有D.荟粹从谏如流死心蹋地

2.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祝福》——杂文

B.荀况——《劝学》——小说

C.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诗歌

D.郁达夫——《故都的秋》——散文

3.下列对有关语文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计划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学习或工作的打算。

B.“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

D.《红楼梦》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曹雪芹是元末明初人。

4.下列各诗句与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

B.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李白

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触,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有一种妙手回春之感。

B.王先生今年78岁,已经老谋深算,脾气不像以前那样暴躁了,待人和气了许多。

C.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东窗事发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D.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李老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牵挂着那些孩子。

B.经过刻苦学习,在选拔赛上他射击的五次成绩平均都在95分以上。

C.一篇议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D.我这胃病,三年前在北京友谊医院手术过。

7.下列各句与修辞手法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借代

B.粉色的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比喻

C.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排比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

8.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C.一尊还酹江月D.暮霭沈沈楚天阔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59.《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60.《荷花淀》是朱自清的著名散文。

61.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62.“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是点明《骊山怀古》全曲主题的一句。

6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著名诗句出自李白的《琵琶行》。

64.路瓦栽夫人是英国作家莫泊桑《项链》中的主人公。

65.曹禺是现代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龙须沟》等。

66.简报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宣传指导,提供情况、总结经验,交流沟通。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7-69题(8分)

在河南的24载中,洛阳是我去得最勤的地方,特别的机遇和亲缘,使我对洛阳十分偏爱。

我总觉得这个九朝古都,有着特殊的况味,不然的话,历代文人墨客,也不会把洛阳的赞誉,写进千首万阕诗词里了。

“陆机入洛,噪起才名。

”——30年前,我曾抄录这一古诗,慰勉当时发落邙山的兄长。

我对这个东汉、魏晋、隋唐时代的全国乃至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笃诚的崇拜。

洛阳,光名字就是古色古香,充满文情和诗意的;洛阳,历代才俊辈出,在东汉时就有过3万多太学生呐!

6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每空1分,共2分)

“况味”原意是,这里的意思是。

68.给加点的字注音。

(每空1分,共2分)

邙()山笃()诚

69.本文作者对洛阳十分偏爱的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洛阳最富盛名的两大古迹是和。

(各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0-71题(14分)

其次,《水浒》人物描写的又一特点便是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

仍以林冲等三人为例,这三个人物出场的当儿,都是在别人事件的中间骤然出现的。

鲁达的出场在史进寻找王教头的事件中,林冲的出场在鲁达演习武艺的时候,而杨志的出场则在林冲觅取投名状的当儿。

这三个人物出场之时,除了简短的容貌描写而外,别无一言介绍他们的身世,自然更无一言叙述他们的品性了;所有他们的身世和品性都是在他们的后来的行动中逐渐点明,直到他们的主要故事完了的时候,我们这才全部认清了他们的身世和性格。

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然后又看清了他是肥是瘦,然后又看清了他是方脸或圆脸,最后,这才看清了他的眉目乃至声音笑貌。

这时候,我们算把他全部看清了。

《水浒》写人物,用的就是这样的由远渐近的方法,故能引人入胜,非常生动。

70.解词与填空。

(每空1分,共4分)

按语:

引人入胜:

《水浒》108个将领都有绰号,林冲的绰号是,鲁达的绰号是。

71.本文段选自《》,(1分)作者是。

(1分)文中的“一切”指后文所说的。

(2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改正:

(3分)本文段论述的中心意思是。

(3分)

四、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2-74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7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每空1分,共4分)

仕矜拔擢盘桓

7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翻译:

74.本文段选自《陈情表》,作者是。

(1分)“表”的意思是,(1分)诸葛亮写过同类文体文章,名为《》。

(1分)“日薄西山”在此比喻。

(2分)本段文字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

(3分)

五、作文(40分)

75.三鹿等22家奶粉中检测出三聚氰胺。

截止到2008年9月21日8时,因食用婴幼儿问题奶粉导致住院的婴幼儿为14471人,目前还在住院治疗的为12892人,其中症状较重的婴幼儿104人,死亡3人。

初步调查所获得的证据表明,“肾结石婴儿”事件目前主要发生在奶源生产、收购、销售,以及奶站的监督等环节。

上面这段话是去年9月份关于“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一则报道,诸如此类的事件,如注水肉、黑心棉、毒大米等屡有发生。

如果我们每个环节都能严格把关,每个人都能做到坚守自己的良知,这类事件还会发生吗?

请以“坚守良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C2.D3.D4.B5.C6.A7.C8.B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

59.√60.×61.√62.√63.×64.×65.×66.√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67.境况和意味(1分)文化底蕴(1分)

68.máng(1分)dǔ(1分)

69.我总觉得这个九朝古都,有着特殊的况味。

(2分)龙门石窟(1分)白马寺(1分)

70.说明(或提示)(1分)把人带入美妙的境地(1分)豹子头(1分)花和尚(1分)

71.谈<水浒>的人物与结构(1分)茅盾(1分)

身世和品性(或性格)(2分)这才看清了他的眉目乃至全貌(3分)《水浒》人物描写的特点是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其性格(或“《水浒》人物描写的又一特点便是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3分)

四、文言文阅读(14分)

72.做官(1分)自夸(1分)提拔(或提升、选拔)(1分)

犹豫不决的样子(或徘徊不前)(1分)

73.凡是故旧老臣,尚且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2分)

74.李密(1分)古代章奏的一种,是臣下呈给帝王的文书。

(1分)出师表(1分)祖母的寿命即将终了(2分)我与祖母互相依靠,相濡以沫,祖母现在“日薄西山”,性命攸关,实在不忍离她而去。

(3分)

五、作文(40分)

2010年河南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语文1-10(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龙盘虎据从谏如流循环往复陈词烂调

B.一诺千金出奇不意粗犷豪放白壁无暇

C.矫揉造作人情世故炙手可热纵横捭阖

D.自园其说道貌岸然趋之若骛食不裹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

是很难写出高品味的作品来的。

B.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驱除疾病。

C.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计划,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D.尽管这只是一次演练,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扮演蔺相如、伍子胥等人物的都是9至11岁的小演员,他们栩栩如生的演出展现了我国京剧艺术后继有人的兴旺景象。

B.新成立的歌德拍卖公司一鸣惊人,在举行的首次拍卖会上将齐白石的一件《花卉草虫》以2464万元成功拍出。

C.我们不能因为“中国制造”这一广告做到全世界去了,就义正词严地说,

世界各国人民离开“中国制造”日子就过不下去。

D.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太深重了,他们对于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怀有强烈的感情,他们现在想要扬眉吐气有啥不好理解呢?

4.作品、体裁、作家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小说——罗贯中

B.《太阳礼赞》——诗歌——郭沫若

C.《威尼斯商人》——戏剧——莎士比亚

D.《过秦论》——散文——贾谊

5.古诗文背诵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发。

B.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C.东篱半世蹉跎。

竹里游亭,小宇婆娑。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

6.下列对语文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通知就是把需要告诉有关单位和人员的事项,用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公文。

通知一般以“上行文”为主。

B.感谢信属于致意、表态类的专用书信。

C.海报的特点是醒目、信息传递快、制作简易。

D.我国古代把一切文字著作通称为“书”,而“信”却是指送信的使者。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来老人家那天还谈了很多往事,可惜的是,湖南语对我还是似懂非懂,

现在想起来深觉遗憾。

B.3月25日,被视为丹麦象征的“小美人鱼”铜像开始了远赴中国参加上

海世博会的旅程。

C.对于饮食,当今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快餐,但这种饮食习惯的改变,产生了多种疾病和严重发胖。

D.政府应该加强管理,打击借口职业介绍为名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欺诈、传销等违法违规行为,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8.下列各句与修辞手法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

那是树!

——设问

B.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比拟

C.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比喻

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比喻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大家争着买:

“好席子!

白洋淀席。

B.“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C.但是,“登上去!

登上去!

”的意志鼓舞着他们,也终于登上那巍峙的高处了。

D.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

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外连衡而斗诸侯

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65题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

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

视之,石也。

在表面上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

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

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

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

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61.文中加点的词语本来都是贬义词,作者却赋予它们新的含义,请结合文章具体谈谈它们的意思。

(每空2分,共4分)

咬文嚼字:

锱铢必较:

62.给加点的字注音。

(每空1分,共2分)

没镞()锱铢必较()

63.最后一句说“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联系上文谈谈“这种分别”指什么?

(4分)

64.选词填空并解释词义:

“在表面上像只是文字的分量”(斟酌掂量)

此横线上应填入,(1分)意思是。

(2分)“改为‘终不能入’便觉”(黯然失色索然无味)

此横线上应填入,(1分)意思是。

(2分)

65.《史记》的作者是我国时期的史学家。

本文作者是我国著名家先生。

(每空1分,共4分)作者举《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改写的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

(4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6-68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