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礼乐美学思想论文全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22216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礼乐美学思想论文全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孔子礼乐美学思想论文全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孔子礼乐美学思想论文全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孔子礼乐美学思想论文全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孔子礼乐美学思想论文全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孔子礼乐美学思想论文全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孔子礼乐美学思想论文全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子礼乐美学思想论文全文.docx

《孔子礼乐美学思想论文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礼乐美学思想论文全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孔子礼乐美学思想论文全文.docx

孔子礼乐美学思想论文全文

孔子礼乐美学思想论文

孔子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礼乐”二字。

我们平时谈孔子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政治思想、艺术思想、美学思想,其实,在孔子那里,它们是不分的,而是真、善、美合一。

这是孔子思想的一大特点。

孔子的真善美合一说,集中体现在他的礼乐观之中。

孔子的美学思想概而言之就是礼乐美学。

从美学角度研究礼乐,它的核心是美与善的关系。

孔子在ZG美学史上最早奠定了礼乐相亲、善美相成的基本美学原则。

这一原则成为儒家美学的核心,全面地深刻地影响了ZG长达数千年的古典美学。

孔子礼乐思想源远流长。

据《尚书》、《周礼》、《吕氏春秋》、《史记》等史书记载,ZG的礼乐传统可以追溯到上古。

上古乐舞都为原始巫术活动。

乐舞是在祭祀活动中举行的,其目的是娱神,期求神灵赐福,以使五谷丰登,家畜成群。

这里依约可见礼的因素,也依约见出审美的因素。

礼乐的形成应是在夏商周三代,其中周代最为重要。

礼乐的形成应以区别于巫术为标志。

巫术以娱神为主要功能;礼乐则以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功能。

前者主要为宗教(原始的宗教),后者主要为人文。

《礼记·表记》云: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可见在商代,神先于礼,重于礼。

周代则有所不同。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

”(《礼记·表记》)礼显然重于神。

据《仪礼》载:

天子、诸侯、大夫、士日常所践行的礼有:

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士丧礼、丧服、既夕礼、士虞礼、特性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等等,《周礼》将其概括成“吉、凶、军、宾、嘉”五礼。

五礼将原始宗教扩大到社会人文。

宗教重神,人文重德。

《尚书·蔡仲之命》云: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皇天无私,惟德是依。

”这一思想成为周代意识形态的基础。

周礼与周乐都筑基于其上。

周代礼乐的完成主要是周公的贡献。

孔子顶礼膜拜的人物就是周公。

孔子以克己复礼为己任,他所要复的礼即为周礼。

周礼奠定了ZG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基础。

周礼的核心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礼必定是讲等级制的。

作为等级制,它以分为前提。

分,有纵向系列的分与横向系列的分。

无论纵向系列的分还是横向系列的分,都以血缘关系为重要(不是唯一)依据。

孔子建立其理论体系时,之所以将孝悌放在基础层面,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孔子以孝作为处理纵向系列人伦关系的逻辑起点,而以悌作为处理横向系列人伦关系的逻辑起点。

周代的乐已具规摸,特性明显。

一,乐、舞、诗为构成乐舞的三大因素,然它们又相对独立。

据《周礼·春官·乐师》舞分为六类,“有@①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

乐分为九类,有“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械夏、骜夏”(《周礼·春官·磬师》)。

舞与乐根据不同的内容与诗相配。

二,周礼以人文为主要内容。

也就是说,它主要的功能不是祭神,而是歌颂帝王,协和关系,愉悦人情。

《周颂》是周代表性的乐舞。

郑玄说:

“周颂者,周室成功致太平德洽之诗,其作在周公摄政,成王即位之初。

”(《周颂谱》)此乐虽为郊庙祭祀歌舞,但宗教意味不多,主要是“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美盛德之形容”有两个含义,一是赞颂帝王功德,政治的因素成为礼的主要内容;二是形式上宏大华美,已具审美的意义。

礼乐制度是ZG自上古时就开始萌芽在周公手里得以建立的GJ根本制度。

孔子是非常仰慕这种制度的。

周公是他的崇拜者,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周公这样的人,他一生的事业,就他的主观愿望来说就是复周礼。

孔子的全部学说,在某种意义上也服务于此,因此,探讨孔子的礼乐观,不能不追溯到周公。

不过,孔子毕竟是有独立思维的大思想家,他生活的时代也不是周公的时代,因此,他的思想,绝不能简单地看成是周公思想的照搬,联系他的生平,孔子不只是继承,还是大大进展了周公的礼乐思想。

他的复礼,不能简单地看成复古或者说倒退。

孔子的礼乐美学思想中有许多内容是具有制造性的,它不是为社会的倒退,而是为其后几千年ZG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本的美学原则。

“礼”在孔子的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对于孔子学说到底是以仁为中心还是以礼为中心有所争论。

这种争论至少说明礼在孔子学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笔者是主仁为中心说。

孔子仁学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突破血亲关系的普遍人道主义。

关于仁,孔子说过很多话,侧重点不完全一样。

但核心是“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论语·颜渊》)孔子是ZG古代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他对人的生命给予最大的关怀。

《论语·乡XX》记载:

“厩焚,子退朝,曰:

伤人乎?

不问马。

”孔子的“爱人”不只是爱有血亲关系的人,还爱别人。

他将血亲关系的爱推到整个社会。

第二,仁与礼联系起来,一方面是克己复礼为仁,另一方面是践仁为礼。

孔子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八佾》)又说: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和”是仁的重要内容。

这就是说,孔子既以仁来释礼,又以礼来释仁。

礼虽然以仁为内容,但礼不完全等同于仁,仁重在观念,礼重在制度。

如果说,礼以仁为内容,那么,仁以礼为形式。

换句话说,礼是仁的外在化,物态化,形式化。

对于礼来说,形式非常重要,它往往成为固有的程式,特别是重要的祭祀活动、政治活动。

这种程序化了的礼为礼仪。

礼仪无疑具有一定的审美性。

孔子的仁,本不是抽象的理念,而具有浓郁的情感意味,如孔子与林放谈礼,孔子说:

“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奢与俭都是形式。

这样说来,仁的形式化中也包含有情的形式化,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人文化的礼不只是具有善(伦理的与政治的)的价值,还具有美的价值。

《论语·乡XX》记孔子在朝廷的一些活动,这些活动都具有鲜亮的形式感与情感性。

孔子的乐,也是建立在仁学的基础之上的。

他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在孔子看来,礼与乐都是仁的物态化。

只是礼的物态化体现在政治制度与伦理规范方面,乐的物态化体现在艺术与审美的方面。

前者主要作用于人的理智层面,后者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层面。

礼与乐,都具有形式的因素,因而都可以称之为“文”。

文,在ZG文化中,不只具文明化的意义,也含审美化的意义。

《周易》中的《贲卦》说的就是“文”。

贲为修饰,从外在的修饰进而到内在的修养。

贲卦上为艮,艮为山;下为离,离为火。

其卦象为山下有火。

高山之下篝火熊熊,何等壮观的景象!

这就是“文明”。

《贲卦·彖传》云:

“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

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

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类社会就是这样“文”化而前进的。

显然,ZG的文,明显地具有审美的基因。

孔子谈礼乐,就用到了“文”。

他说: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人矣。

”(《论语·颜渊》)这里,他强调礼乐的作用是“文”。

文者,雅也,美也!

孔子曾谈到人们对待仁的几种态度。

一是“欲仁”,二为“好仁”,三是“乐仁”。

“欲”,含有明确的目的,是知性的,功利性的,欲的背后为意志。

“好”,喜好,表现为对事物攫取的态度,如人之好色、好食。

孔子说: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子罕》)“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论语·里仁》)“乐仁”是对仁的最高态度。

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乐仁”不仅高于“欲仁”,也高于“好仁”。

何谓“乐仁”?

乐,首先,它是情感性的,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喜悦的情感。

这种喜悦,不同于“好”,“好”主要是生理性的贪求,如好色,它含有情,但此情为情的低级层面。

乐是心理性的喜好,属情的高级层面。

生理性的“好”,虽有喜,主要是自然性的倾向,不含理性的内含。

心理性的“乐”,则是社会性的倾向,含有理性的内含。

这理性的内含,就是对“仁”的认识。

与一般的对仁的自觉认识之不同,这种“乐”的认识已溶解在“乐”的情感之中。

它不以逻辑的形态出现而以感性的形态出现,通常表现为直觉。

三种对仁的态度,分别见出知性、物性、情性的区别。

知性,自觉的;物性与情性往往是非自觉的。

物性与情性都具情的色彩,但前者,筑基于自然性,后者筑基于社会性。

这种区别颇类似于康德说的人的三种不同的快感。

知性的“欲仁”,类于“和利益结合着的”“善的愉快”;物性的“好仁”类于“在感觉里面使诸官能中意”的“快适”;而情性的“乐仁”是“对于美的观赏的愉快”。

概而言之,即为“尊重”、“偏爱”和“惠爱”。

情性的“乐仁”,虽不同于知性的“欲仁”与物性的“好仁”,但含有二者在内。

它将“欲”与“好”都转化为“乐”。

礼与乐作为人文化的仁,都含有一定的审美因素,但在审美化的程度上有区别。

礼虽然具有一定的形式,但这形式主要在于传达仁的内容,其审美性主要起工具的作用,即为仁的内容服务,其独立的审美意味不是很强。

在很多情况下,它甚至以抽象的概念的规则出现,主要诉诸人的知性与意志,对人们的行为有所约束。

孔子谈到礼时说: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乎?

”(《论语·雍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学而》)又说:

“非礼勿说,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约”、“齐”有约束,规范义;“勿”表示不许。

显然,礼对人是有所限制的。

它以外在的强迫的方式让人就范。

这样,对礼的遵循,就必须以“欲仁”为前提,而“欲仁”,又必须知仁。

礼,从本质上看,它还不能说是审美的,只能说具有审美的因素。

乐则不同。

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情感再深入到人的理性。

这种传达的途径与方式,是最切合人的本性的。

人是理性的动物,但人首先是感性的动物。

人有社会性,但人首先有自然性。

人,是群体的存在,但首先是个体的存在。

审美充分体现了人的这种本性。

它是自然性中寓于社会性,感性中寓于理性,个体性中寓于群体性。

乐最大的特点是给人带来快乐,然这种快乐不是知性的善的愉快,也不是官能的快适,而是美的惠爱。

应该说,乐比较地切合“乐仁”。

孔子讲“立于礼,成于乐”,立礼为了立仁,而仁的升华则为乐,故曰“成于乐”。

乐是人的最高境地。

孔子还比较过人们对“道”、“德”与“艺”的接受态度。

他说:

“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

”(《论语·述而》)“道”、“德”在这里,应是“仁”及“礼”的另一种表述;人们对它们的态度是“志”与“据”。

“志”与“据”明显地是以理性为指导的,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艺”是“乐”的另种表述,或者说是乐之一,人们对它的态度是“游”。

“游”是愉快的,自由的。

可见观赏“艺”的愉快是自由的愉快。

将志道、据德、游艺与以上说的对待仁的三种态度对应起来,大体是:

志道、据德相当于欲仁和好仁,而游艺相当于乐仁。

《论语·述而》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这也许有点夸张,但给我们很多启发。

第一,他说观赏《韶》乐的快乐远远超过了吃肉的快乐,可见孔子将“乐”的快乐定位在超生理上;第二,孔子只是说他对《韶》乐如醉如痴,没有说它对《武》乐如此,这是因为,《武》乐只是尽美而没能尽善,而《韶》乐则尽善尽美。

可见令他如醉如痴的不只是美,还有善。

这里,隐约见出“乐仁”。

礼与乐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这种相通,除了它们都是仁的外化外,它们之间也存在紧密的联系。

《论语·八佾》中有这样一段话,耐人寻味: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曰:

“礼后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里讨论的是如何读《诗经》的问题,但涉及“礼”与“乐”的关系。

“巧笑倩兮”等三句,是《诗经·卫风·硕人》中描绘一位美丽少女的诗句。

这里关键的一句是“素以为绚兮”。

“素”为什么能产生“绚”的效果?

按笔者的理解,在孔子看来,这位少女的美其实就美在她的本色上。

巧笑、美目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装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她的巧笑与美目才这样动人。

由此谈到绘画,当时的绘画是画在绢上的,绢的质地如何,对于绘画影响很大。

孔子以之为喻,说明底色也就是本色对于美的制造非常重要。

子夏没有接着孔子的思路去讨论画,而是与老师讨论起礼的问题来。

子夏从孔子的话中获得的启发是:

“礼后乎?

”“礼后乎”按杨伯峻的看法是礼后于仁义,即产生在仁义之后。

我认为,这“礼后乎”不是说“礼后于什么”,而是“礼在后吗?

”的意思。

这个“后”不是时间先后的后,而是基础的意思。

如果这个理解能成立,那么,子夏理解礼是诗的底子。

也就是说,《诗经》是合乎礼的。

礼是诗的基础,推而广之,礼是乐的基础。

注意,孔子与子夏在这里谈了三个底子:

天生丽质是动人笑靥的底子,白绢是画的底子,礼是诗的底子。

既然“礼”先“乐”后,礼是乐的基础,那么,其必定是,乐为礼定,乐为礼用。

不仅选用乐,要按礼的规定。

评价乐,也要以礼为标准。

孔子重雅乐,因为它合礼;他放郑声,就是因为它背礼。

孔子删诗,其去留标准就是礼,最后编成的《诗经》都合礼,用他的话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乐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但快乐不能不加以克制。

孔子赞成快乐,但也不主张放纵快乐。

孔子不是禁欲主义者,也不是纵欲主义者。

他说: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论语·季氏》)骄乐、佚游、晏乐,都是纵欲,其必定的结果,不是益而是损。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孔子不仅说对“乐”要有所克制,就是“礼”也不是越多越好,他说“乐节礼乐”节的不只是“乐”,还包括“礼”。

礼与乐虽然都是仁的外化,但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及其效应是不同的。

孔子从两个维度来谈它们的作用:

一、从社会生活维度来看,礼是仁的最为直接的外化,它将仁的内容具体化为道德规范、政治制度、祭祀方式。

这三个方面成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对社会的意义来看,它的作用显然大于乐。

孔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能以礼让为国乎?

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论语·里仁》)这些都是讲的治国的大政。

礼可以直接用上去,乐在这方面则不行。

二、从人性的完善的维度来看,不是礼而是乐是人性完善的最高层次。

孔子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孔子将“乐”的内含之一“诗”独立出来了,“诗”在这里,是独立的艺术。

诗尚情,礼尚理。

在人格的建筑上,诗的作用主要为“兴”即启动人的情兴,为接受礼的教化做准备心理,或者说提供一个心理基础。

为何要以诗为接受的礼的心理基础呢?

这与诗是用语言表达的有很大关系。

语言是用词构成的,语词是概念的形式。

语词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情感,也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思想。

也就是说,它既是情感的形式也是理智的形式。

诗是用语言作为传达方式的,主要取语词表情的功能,但是由于语词毕竟是概念的形式,它也必定具有理性的内容。

正是这理性的意义方面,使得诗直接地达于礼。

礼主要从理念与行动相统一的意义上谈人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包括家庭中与长辈、平辈、下辈的关系,在GJ内与君王的关系,在祭祀中与神灵的关系,等等。

因而它对于人格的塑造,处于关键的地位,它是人的主心骨,是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人得以在社会生存的基本原则,故说“立于礼”。

“乐”的形式为乐音,它不同于语言,纯是情感的符号,表意很困难,虽然乐是抒情的,但是此情因为经过理性的过滤,溶解了理性的内容,这理性的内容,就是上面讲到的仁。

由于理性的内容完全溶解在情感之中,它对人格的薰陶深入到心理的深处,因而收效是更为持久的,作用是全方位的,这样,乐就从根本上改善了人格结构。

所以在人格的成就上它高于礼。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它们的关系可以这样简单地表示:

诗(主要为感性,但有理性成分)——礼(基本上为理性,但也有感性成分)——乐(感性,但溶解了理性)。

这种从感性经理性再到感性的过程,是人格建筑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必须指出的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作为人格建构的三个阶段,只具逻辑顺序的意义,不表现为时间的过程。

它们可以从平面展开,而且实际上也从平面上展开,即同时接受诗教,又接受礼教、乐教。

只是在人格心理的作用上,它有个从片面到全面、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孔子的礼乐美学相当深入地论述了审美教育的心理机制与功能,对当代美育理论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巾加(拔去掉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