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226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金属 合金 金属资源

 

课题一金属材料

 

考试要求: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能区别金属与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知道合金的特性及应用,知道生铁和钢等金属的重要合金。

一、金属材料(考点一)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 多种)

合金 (几千种)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金属的物理性质: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一定的韧性

二、合金(考点二):

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

性的物质。

(注:

混合物)

★: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铁的合金

铜合金

钛和钛合   形状记忆

合金

焊锡

生铁

含碳量

含碳量

黄铜

铜锌

青铜:

铜锡    铅锡

金        金属

成分

钛镍合金

2%~4.3%0.03%~2%

不锈钢:

含铬、镍的钢

合金    合金    合金

备注

紫铜为纯铜     熔点低

具有抗腐蚀性能

注:

钛和钛合金:

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试要求

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及常见酸的反应

初步认识置换反应,并能解析常见的化学反应

能用金属活动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作简单的判断,并能解析常见的化学反应

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 +O

2

点燃   2MgO        2Mg +O

2

2MgO  注:

MgO:

白色固体

4Al +3O

2

点燃    2Al O

2

3

4Al +3O

2

2Al O 注:

Al O :

白色固体

2 3 2 3

3Fe +2 O

2

3 4 2      △

注意:

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

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 + 酸 → 盐 + H2↑置换反应(条件:

活动性:

金属>H )

H SO +MgMgSO + H ↑2HCl +MgMgCl + H ↑

244222

现象:

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3H SO + 2AlAl (SO ) + 3H ↑6HCl + 2Al2AlCl + 3H ↑

24243232

现象:

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 SO +ZnZnSO + H ↑2HCl +ZnZnCl + H ↑

244222

现象:

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 SO + FeFeSO + H ↑2HCl + FeFeCl + H ↑

244222

现象:

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或硫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

一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法:

 

2

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M(金属)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置换反应(条件:

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现象: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Al +3CuSO4Al2(SO4)3 + 3Cu

现象:

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无色

Cu+ 2AgNO

3

Cu(NO ) +  2Ag

3 2

现象:

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

①CuSO4 溶液:

蓝色FeSO4 、FeCl2 溶液:

浅绿色

②Fe 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 价的亚铁盐。

考点二、置换反应

1、概念: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

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化合物

考点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 K、Ca、Na)

 

课题三、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考试要求

知道一些常见的铁矿和铝矿

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考点一、铁的冶炼

1、原理:

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高温

 

2、现象:

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书上图 8-20 需注意:

①先通 CO 再加热的目的: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 CO 与空气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

②实验完毕后继续通入 CO 的目的;防止氧化铁被还原成铁后,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

③尾气的处理:

因为 CO 有毒,所以尾气中的 CO 气体要经过处理,变成无毒的气体。

可点燃使其生成无

毒的二氧化碳气体。

4、原料: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 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2O3 )

5、石灰石的作用:

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

考点二、含杂质化学反应的计算

含杂质的物质质量与纯物质质量的转化:

纯物质的质量=含杂质的物质质量×纯物质的纯度

考点三、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

铁与 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

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

铜与 O2、水、CO2 接触。

铜绿的化学式:

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

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改变铁的单一结构,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因而铁锈

应及时除去。

(4)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考点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腐蚀

1、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2、意义:

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一、溶液的形成

 

考试要求:

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知道水、乙醇、汽油等常见溶剂

考点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只能是一种。

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2、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均一性:

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

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

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 CuSO4 为蓝色FeSO4 为浅绿色Fe2(SO4)3 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

溶质的溶剂溶液(如:

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⑴固体、气体溶于液体:

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⑵液体溶于液体:

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⑶根据名称:

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⑷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能溶解的物质

二、乳浊液与乳化

1、乳浊液:

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2、常用的乳化剂: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三、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考点二)

①溶解吸热:

如 NH4NO3 溶解

②溶解放热:

如 NaOH 溶解、浓 H2SO4 溶解

③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

如 NaCl 溶解

课题二、溶解度

 

考试要求

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含义;初步了解溶解度曲线

掌握溶解度的概念,特别注意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有关溶解度曲线:

能看得懂溶解度曲线图,能根据图上的数据进行计算

考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饱和溶液:

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

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注意: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针对某一溶质而言,不是对所有溶质而言。

2、判断方法:

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若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若不能溶解,

则是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不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饱和溶液

升温、加溶剂

注:

①Ca(OH)2 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

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 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考点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注意:

溶解度是指溶质的质量

四要素 :

①条件:

一定温度②标准:

100g 溶剂③状态:

达到饱和④质量:

单位: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 NaCl 的溶液度为 36g 含义:

①在 20℃时,在 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6 克 NaCl

②在 20℃时,NaCl 溶解在 100 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为 36 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外在因素)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 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 Ca(OH)2

(4)溶解度曲线

①曲线的意义:

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②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

在压强为 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

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

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

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①蒸发溶剂:

适用于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

如 NaCl(海水晒盐)

②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适用于得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如 KNO3

课题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试要求

初步学会有关溶液的计算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 100%

溶液的质量

2、计算类型:

(考点一)

⑴根据概念计算:

直接利用公式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或三个量中的其他任意一个量)

⑵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

⑶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结合进行一定的拓展(这是中考的主要命题均势 0

3、在饱和溶液中:

S

溶质质量分数 C%=100+S× 100%(C < S)(注:

S 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有关。

只要温度不变,质量分数就不变。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考点二)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

计算、称(固体)量(液体)、溶解

②仪器:

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

计算、量取、稀释②仪器:

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

 

考试要求:

认识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

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能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考点一、酸碱指示剂

1、概念:

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2、常用的指示剂:

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3、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与酸、碱溶液的反应

 

本身

酸溶液

碱溶液

石蕊溶液

紫色

变为红色

变为蓝色

酚酞溶液

无色

无色

变为红色

考点二、常见的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气味

特性

 

用途

“纯净”:

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

黄色(含 Fe3+)

有刺激性气味

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胃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吸水性     脱水性

腐蚀性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注意:

①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②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

③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④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⑤稀释浓硫酸时:

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

接倒入浓硫酸中。

⑥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⑦稀盐酸不具有挥发性;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

2、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

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条件:

活动性:

金属>H )

H SO +MgMgSO + H ↑2HCl +MgMgCl + H ↑

244222

3H SO + 2AlAl (SO ) + 3H ↑6HCl + 2Al2AlCl + 3H ↑

24243232

H SO +ZnZnSO + H ↑2HCl +ZnZnCl + H ↑

244222

H SO + FeFeSO + H ↑2HCl + FeFeCl + H ↑

244222

注:

FeSO 溶液、FeCl 溶液:

浅绿色

42

(3)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Fe2O3 +3H2SO4Fe2(SO4)3 + 3H2O (注 Fe2(SO4)3 溶液:

黄色)

现象:

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

Fe2O3 +6HClC2FeCl3 + 3H2O(注 FeCl3 溶液:

黄色)

现象:

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

CuO + 2HCl

现象:

黑色物质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CuO +H2SO4CCuSO4 + H2O(注 CuSO4 溶液:

蓝色)

现象:

黑色物质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3、三种离子的检验

 

Cl-

SO42-

 

CO32-

试  剂

AgNO3 及 HNO3

①Ba(NO3)2 及 HNO3②HNO3 及

BaCl2

HCl 及石灰水

现    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有无色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三、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颜色、状态

氢氧化钠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易

潮解

氢氧化钙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 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 法

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用 途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①工业:

制漂白粉

②化工原料:

制肥皂、造纸           ②农业:

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

③去除油污:

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液③建筑:

注意:

①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②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

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而变质。

③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它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④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⑤CaO 、Ca(OH)2 、CaCO3 的俗名及相互转化关系:

CaO:

生石灰Ca(OH)2:

熟石灰、消石灰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Ca(OH)2CaCO3

+CO2

+H2O

CaO

2、碱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

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 + 碱 → 盐 + 水

2NaOH + CO

2

2NaOH + SO

2

Ca(OH)2 + CO2

四、溶液的导电性

C Na2CO3 + H2O(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

2 3 3 2 4

C H2O + CaCO3↓

1、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

溶于水时离解形成了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

硫酸(H2SO4)、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

氯化钠、碳酸钠

2、酸氢离子 + 酸根离子碱氢氧根离子 + 金属离子

盐金属离子 + 酸根离子

注意:

盐酸是混合物,因为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3、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酸溶液中都有氢离子。

即酸的化学性质表现为氢离子的化学性质

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碱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

即碱的化学性质表现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学性质

4、酸性溶液:

具有酸相似化学性质的溶液。

溶液中一定存在氢离子。

碱性溶液:

具有碱相似化学性质的溶液。

溶液中一定存在氢氧根离子。

5、酸碱指示剂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考点四)

 

本身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几种离子的检验:

石蕊溶液

紫色

变为红色

变为蓝色

酚酞溶液

无色

无色

变为红色

H+

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变红

OH-变红

Cl-AgNO3 溶液

白色沉淀

稀硝酸

沉淀不溶解

稀硝酸

4

课题二、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考试要求:

认识中和反应及应用

会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考点一、中和反应

1、酸与碱的反应碱 + 酸 → 盐 + 水中和反应

HCl + NaOH

H2SO4 + 2NaOHNa2SO4 + 2H2O

2、中和反应: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HCl + Ca(OH)

2

C CaCl2 + 2H2O

注意:

反应物只能是酸与碱

3、实质:

OH-+H+== H2O

4、盐:

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 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5、中和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例如:

如果土壤显酸性,则加熟石灰中和;如果土壤显碱性则加碳酸水中和

(2)处理工厂的废水。

例如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

(3)用于医药。

例如:

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来医治胃酸(盐酸)过多;当我们不小心被黄蜂刺了(呈

碱性)可以用食醋涂在皮肤上;被蚊虫叮咬(分泌出蚁酸)涂上些含有碱性物质(如氨水、肥皂)的药水。

考点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PH 值的范围:

0----14

0714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在酸性溶液中,酸性越强,PH 值越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

在碱性溶液中,碱性越强,PH 值越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

(2)PH 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例如:

H2ONaCl 溶液Na2SO4 溶液

PH<7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例如:

酸溶液

PH>7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例如:

碱溶液

注意:

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性溶液

(3)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

溶液酸碱性

酸 性

中 性

碱 性

pH 值

<7

=7

﹥7

石蕊

变红色

紫色

变蓝色

酚酞

无色

无色

变红色

(4)改变溶液 PH 值的方法:

①酸性溶液:

加水,溶液 PH 值不断增大,接近于 7;

加碱性溶液,溶液 PH 值不断增大,最终 PH 值大于 7

②碱性溶液:

加水,溶液 PH 值不断减小,接近于 7;

加酸性溶液,溶液 PH 值不断减小,最终 PH 值小于 7

⑸pH 的测定: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pH 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

数为整数)

注意:

A:

用 PH 试纸测得的 PH 值只能为正整数,不能为小数及零。

B:

用 PH 试纸测 PH 值时,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 PH 试纸。

若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会影响结果:

使酸性

溶液的 PH 值增大;使碱性溶液的 PH 值减小;中性溶液的 PH 值不变。

⑹酸雨:

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因为溶有 CO2);pH<5.6 的雨水为酸雨

附:

酸、碱的化学性质

一、酸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条件:

活动性:

金属>H )

H SO +MgMgSO + H ↑2HCl +MgMgCl + H ↑

244222

3H SO + 2AlAl (SO ) + 3H ↑6HCl + 2Al2AlCl + 3H ↑

24243232

H SO +ZnZnSO + H ↑2HCl +ZnZnCl + H ↑

244222

H SO + FeFeSO + H ↑2HCl + FeFeCl + H ↑

244222

注:

FeSO 溶液、FeCl 溶液:

浅绿色

42

(3)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Fe2O3 +3H2SO4Fe2(SO4)3 + 3H2O (注 Fe2(SO4)3 溶液:

黄色)

现象:

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

Fe2O3 +6HClC2FeCl3 + 3H2O(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