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6307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doc

《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doc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

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

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

1、员工非满勤月份中,如果如果员工实际出勤天数少于11天,则可以采用计算方式三:

实际出勤天数/21.75×月标准工资;

2、员工非满勤月份中,如果如果员工实际出勤天数多于11天,则可以采用计算方式二:

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

3、以上计算方式,《员工手册》或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中进行约定;当然,以11天作为拐点,主要是考虑11天为劳社部发[2008]3号文中规定之计薪日21.75的一半值,当然,各个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约定。

如:

2011年2月,应出勤天数(含法定节假日)仅为20天;2011年8月,应出勤天数则为23天。

如果员工甲、乙工资均为10K,分别在2月与8月离职,且均在离职当月缺勤一天。

则双方的离职当月工资结算分别为(甲)10000-10000/20×1=9500(乙)10000-10000/23×1=9565.2采用计算方式一一般不大为很多企业的薪资负责人所接受,一来,此种计算方式中日工资的计算方式没有法律支撑,二来会造成不同月份之间的差异,作为薪资负责人也很难向员工进行解释。

按照计算方式二,如果当月的缺勤天数超过21.75天,则员工工资为负数如:

员工丙工资为10K,2011年8月1日公司工作最后一天,办理离职手续。

当月的工资结算为10000-10000/21.75×(23-1)=(—114.9)

这显然也不合理。

按照计算方式三,上述丙员工员工情况如果此种方式的话,当月工资结算应为1/21.75×10000=459.8元,此种方式尚合理。

但是采用当月实际出勤天数/21.75×月标准工资计算公式时,如果员工实际出勤时间超过21.75,但仍有缺勤的话,其当月工资反而会高于标准工资。

如:

员工丁工资为10K,2011年8月30日公司工作最后一天,办理离职手续。

当月工资结算为22/21.75×10000=10114.9,我们发现8/31员工缺勤,但反而当月工资高于标准工资,这种方式显然也不合理。

1、补充一点,21.75、20.83是怎么来的:

21.75是月计薪天数=(365-104天休息日)/12月

20.83是月工作日=年工作日250天/12月;

250天年工作日=365-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休假日

2、工资=月薪÷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月计薪天数=(月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出勤天数比例=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3、如何使用excel表从身份证号码中提取出生日期、性别等信息=DATE(MID(H5,7,4),MID(H5,11,2),MID(H5,13,2))

IF(MOD(MID(H5,17,1),2)=1,"男","女")

DATEDIF(DATE(MID(H5,7,4),MID(H5,11,2),MID(H5,13,2)),NOW(),"y")

招聘分析: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出勤: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人力成本:

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成本效用:

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1、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2、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3、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4、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

数量比率:

1、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 

2、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3、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4、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5、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6、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7、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8、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9、应招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10、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 

11、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

HR公式:

1、新进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9、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10、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11、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 

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

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 

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

13、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 

14、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 

15、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

1、月度绩效奖金计算方法每月从个人该月基本工资中提取10%为个人奖金基准金额,按实际达成效果之优劣核算奖金金额。

计算方法:

个人绩效奖金 =该月基本薪资×10%×部门系数×个人考核等级系数。

2、年度绩效奖金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年终奖金 =(系数×连续工作月数×基本工资)/12×评分百分率

3、任期不满1年的特殊情况在公司任期不满1年者,其年终奖考核以连续工作月数计发。

4、考核项目的计算公式:

倒扣型计算方式

统计型计算方式

比例型计算方式

经验型计算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