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32442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docx

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

 

新 建 客 货 共 线 铁 路 设 计

暂 行 规 定

[铁建设]76 号

 

2 0 0 3 . 0 8

 

关于发布《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的通知

铁建设[2003]76 号

现发布《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在新开工的铁路建设项目中实

行。

己完成设计尚未开工的项目按本规定修改设计。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申,应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

充之处,请将意见及时反馈部建设管理司。

本规定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二 00 三年八月十一日

 

-1-

一基 本 规 定

1为提高铁路建设水平,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遵循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的原则,制

定本暂行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新建客货共线Ⅰ、Ⅱ级铁路的设计。

改建铁路可参照执行。

3铁路设计应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和设备。

4铁路设计年度应分为近期和远期。

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十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

二十年。

铁路线下基础设施和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

适应长远发展要求。

对于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可按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预留远期发展条件。

随运输需求变化增减的机车、车辆等运营设备,可按交付运营后第三年或第五年的运量

进行设计。

5铁路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客货运量确定。

Ⅰ级铁路在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或近期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 2OMt 者;

Ⅱ级铁路在铁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且近期年客货运量小于 2OMt 且大于或等于

10Mt。

6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应根据运输需求和地形条件等因素合理选定。

旅客列车设计

行车速度Ⅰ级铁路可选 120~2O0km/h,Ⅱ级铁路可选 80~12Okm/h。

7Ⅰ级铁路与道路交叉应采用立体交叉。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 14Okm/h 的

路段两侧应设置防护栅栏。

8Ⅰ级铁路具备条件的应一次辅设无缝线路。

9铁路开通运行速度按有关规定和运输需要应达到设计速度,在困难条件下,Ⅰ级铁

路设计速度为 2OOkm/h 的开通运行速度不低于 160km/h,设计速度为 160km/h 的开通运行速度

不低于 120km/h,Ⅱ级铁路开通运行速度不低于 80km/h。

10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线路设计应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11铁路设计应按照依靠科技进步、改革运输管理体制、调整生产力布局的要求,根据

运输需要,系统、经济、合理地确定站段布局及规模,减少设计定员。

12铁路设计应重视各专业间的总体协调,有关构筑物、电(光)缆沟(槽)、给排水管线、

站场排水、防雷接地等设计应统筹考虑。

13铁路设计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防灾减灾工作,节约能源和土地,做好

文物保护。

14铁路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按规定配置行车安全、防火防爆、无障碍等设施设备。

l5铁路设计应树立综合成本观念,在节约投资,降低造的同时,努力提高铁路投产后

的竞争能力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16铁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养护、抢修、检测、维修需要,配备必需的设施设备。

17本暂行规定是对现行设计规范的补充,现行设计规范本规定不一致处,按本规定执

行。

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仍按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执行或另行研究确定。

 

二线路

18直线地段的最小线间距: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00km/h 时不应小于 4.4m;旅客

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0km/h 时不应小于 4.2m。

19线路平面曲线半径应优先采用推荐曲线半径,慎用最小曲线半径。

-2-

曲线半径

(m)

200km/h

160km/h

推荐缓和

曲线长度

最小缓和

曲线长度

推荐缓和

曲线长度

最小缓和

曲线长度

12000

50

40

40

40

10000

60

50(40)

40

40

8000

70

60(50)

40

40

7000

80

70(60)

-

-

6000

90

80(70)

50

50(40)

5000

110

90(80)

60

50(40)

4500

120

100(90)

-

-

4000

140

110(100)

70

60(50)

3500

160

120(110)

80

70(60)

3000

180

140(120)

100

80(70)

2800

200

160

-

-

2500

-

-

120

100(90)

2000

-

-

150

130(110)

1800

-

-

170

150(130)

1600

-

-

190

160

铁路等级

路段旅客列车设

计行车速度

(km/h)

200

160

140

120

120

100

80

推荐曲线半

4500~

7000

2500~

5000

2000~4

000

1600~

3000

1600~3

000

1200~2

500

800~2

000

最小曲线半

3500

(2800)

2000

(2800)

1600

(1200)

1200

(800)

1200

(800)

800

(600)

600

(500)

20缓和曲线长度应优先采用推荐缓和曲线长度,慎用最小缓和曲线长度。

 

 

 

表 1  线路平面曲线半径(m)

注:

括号内的数值为特殊困难条件下经技术经济比选后方可采用的最小曲线半径。

表 2  缓和曲线长度(m)

注:

括号内的数值为特殊困难条件下经技术经济比选后方可采用的最小缓和曲线长度。

21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00km/h 的路段,夹直线和圆曲线长度均不宜小于 140m,

最小长度不得小于 100m。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0km/h 的路段,夹直线和圆曲线长度均不宜小于 130m,最小长度

不得小于 80m。

22纵断面宜设计为较长的坡段,相邻坡段的连接宜设计为较小的坡度差。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00km/h 的路段,最小坡段长度不宜小于 600m,困难条件下最小坡

段长度不应小于 400m,且最小坡段长度不得连续使用 2 个以上。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0km/h 的路段,最小坡段长度不宜小于 400m,且最小坡段长度不

宜连续使用 2 个以上。

23竖曲线不得与缓和曲线、相邻竖曲线重叠设置,也不得设在明桥面桥梁和正线道岔

-3-

调料类别及

铁路等级

压实标准

细粒土和

黏砂、粉砂

细砂、中砂

粗砂、砾砂

砾石类

碎石类

块石类

混合料

Ⅰ级

Ⅱ级

Ⅰ级

Ⅱ级

Ⅰ级

Ⅱ级

Ⅰ级

Ⅱ级

Ⅰ级

Ⅱ级

压实系数 Kh

-

0.91

-

-

-

-

-

-

-

-

地基系数 K30

(Mpa/cm)

-

0.91

-

1.0

1.5

1.2

1.5

1.2

-

-

相对密度 Dr

-

-

-

0.75

-

-

-

-

-

-

孔隙率 n(%)

-

-

-

-

28

33

28

33

-

-

压实系数 Kh

0.91

0.89

-

-

-

-

-

-

-

-

地基系数 K30

(Mpa/cm)

0.9

0.8

1.0

0.8

1.2

1.0

1.2

1.0

1.5

1.2

相对密度 Dr

-

-

0.75

0.7

-

-

-

-

-

-

孔隙率 n(%)

-

-

-

-

33

15

33

35

-

-

内。

 

三路基

24路基设计应避免高堤深堑,尽量减少对自然植被和山体的破坏,防止诱发地质灾害。

25路基面宽度应根据线间距、铺设无缝线路、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及杆柱的布设等要求

确定,必要时还应考虑光、电缆槽设置要求。

26路肩宽度: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0km/h 及以下的Ⅰ级铁路和Ⅱ级铁路的路堤

不应小于 0.8m,路堑不应小于 0.6m,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OO 路段的路堤、路堑两侧均

不应小于 1.Om。

27路基基床厚度应为 2.5m,其中表层为 0.6m,底层为 1.9m。

28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0km/h 及以下的Ⅰ级铁路的路基基床表层应选用 A 组填

料(砂类土除外,当缺乏 A 组填料时,经经济比选后可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颗粒粒径

不得大于 150mm。

Ⅱ级铁路路基基床表层应优先选用 A 组填料,其次为 B 组填料;当选用 B 组

填料时,在年平均降水量大于 5OOmm 地区,塑性指数不得大于 12,液限不得大于 32%。

不符合

上述要求的填料,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00km/h 路段的路基

基床表层应选用级配砂砾石或级配碎石填料。

29Ⅰ级铁路的路基基床底层应选用 A、B 组填料或改良土。

Ⅱ级铁路的路基基床底层可

选用 A、B、C 组填料;当采用 C 组填料申的粉土、粉黏土和细粒土含量大于 30%的粗粒土时,

在年平均降水量大于 5OOmm 地区,其塑性指数不得大于 12,液限不得大于 32%。

不符合上述要

求的填料应采取土质改畏或加固措施。

30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0km/h 及以下的Ⅰ级铁路和Ⅱ级铁路路基基床的压实标

准:

细粒土和黏砂土应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砂类土(黏砂土除外)应采用相

对密度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砾石类土和碎石类士应采用孔隙率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

块石类混合料应采用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

其值不应小于表 3 的规定。

 

-4-

调料类别及

铁路等级

压实指标

细粒土和

黏砂、粉砂

细砂、中砂

粗砂、砾砂

砾石类

碎石类

块石类

混合料

Ⅰ级

Ⅱ级

Ⅰ级

Ⅱ级

Ⅰ级

Ⅱ级

Ⅰ级

Ⅱ级

Ⅰ级

Ⅱ级

压实系数 Kh

0.89

0.86

-

-

-

-

-

-

-

-

地基系数 K30

(Mpa/cm)

0.8

0.7

0.8

0.7

1.0

0.8

1.0

0.8

1.2

1.0

相对密度 Dr

-

-

0.7

0.65

-

-

-

-

-

-

孔隙率 n(%)

-

-

-

-

35

37

35

37

-

-

压实系数 Kh

0.91

0.89

-

-

-

-

-

-

-

-

地基系数 K30

(Mpa/cm)

0.9

0.8

1.0

0.8

1.2

1.0

1.2

1.0

1.5

1.2

相对密度 Dr

-

-

0.75

0.7

-

-

-

-

-

-

填料

厚度

(m)

地基系数 K30

(Mpa/m)

孔隙率 n

(%)

适用范围

级配砂砾或级配碎石

0.6

≥190

< 18

路      堤

级配砂砾石或级配碎

0.5

≥190

< 18

易风化的软质岩、风化

严重的硬质岩及土质路

中粗砂

0.1

≥130

< 18

压实指标

细粒土

粗粒土

碎石土

地基系数 K30(Mpa/m)

≥110

≥120

≥150

孔隙率 n(%)

-

< 28

< 28

压实系数 Kh

≥0.95

-

-

基床以下部位填料的压实标准

-5-

 

31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00km/h 的路段路基基床表层的压实标准采用地地基系数

和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其值不应小于表 4 的规定。

 

 

表 4   200km/h 路段级配砂砾石和级配碎石的压实标准

32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00km/h 路段路基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

细粒土采用地基

系数和压实系数作为控制指标,粗粒土和碎石土采用地系数地基系数和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

其值不应小于表 5 的规定。

 

表 5    200km/h 路段基床底层填料压实标准

33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0km/h 及以下的Ⅰ级铁路和Ⅱ级铁路的路基基床以下部

位填料的压实标准:

细粒土和砂类土中的黏砂土、粉砂土应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

指标;砂类土(黏砂土、粉砂土除外)应采用相对密度和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块石类混合料

应采用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

基值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34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00km/h 路段路基基床以下部位的压实标准:

细粒土应采

用地基系数和压实系数作为控制指标;粗粒土和碎石类土应采用地基系数和孔隙率作为控制指

标。

其值不应小于表 7 的规定。

表 6160km/h 及以下的Ⅰ级铁路、Ⅱ级铁路

填料类别

压实指标

细粒土

粗粒土

碎石土

地基系数 K30(Mpa/m)

≥90

≥110

≥130

孔隙率 n(%)

-

< 31

< 31

压实系数 Kh

≥0.9

-

-

孔隙率 n(%)     -     -     -      -     33     35     33     35     -      -

 

 

35路堤高度小于 2.5m 的低路堤,基底表层厚度范围内天然地基的土质及其密实应符合

第 28~32 条的有关规定。

基床底层厚度范围内天然地基土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 Ps 值:

旅客

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00km/h 路段不得小于 1.5Mpa;160km/h 及以下的Ⅰ级铁路不得小于

1.2Mpa;Ⅱ级铁路不得小于 1.0Mpa。

否则应进行改良或加固处理。

36路堑基床底层为土层时,基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 Ps 值: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00km/h 路段不得小于 1.5 Mpa;160km/h 及以下的Ⅰ级铁路不得小于 1.2Mpa; Ⅱ级铁路不得

小于 1.OMpa。

否则应进行改良或加固处理。

37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0km/h 路段的路堤与桥台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过渡段

应采用 A 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回填,其压实标准应符合本规定第 30 条的规定。

38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OOkm/h 路段的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

箱涵等)、路堤与路堑等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在基床表层以下部位可用级配碎石填筑,

其压实标准应符合地基系数不小于 15OMpa/m 和孔隙不大于 28%的要求。

39松软地基上填筑路堤时应进行工后沉降分析。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0km/h 路

段,一般地段路基的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 2Ocm,沉降速率不应大于 5cm/年;桥台台尾过渡段

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 lOcm。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00km/h 路段,一般地段路基的工

后沉降量不应大于 15cm,沉降速率不应大于 4cm/年;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

于 8cm。

40路基基床辅设土工合成材料进行防渗处理时应全断面铺设。

41电缆沟槽一般情况下不应设在路肩上。

必需在路肩上设置电缆沟槽时,应采取有效

措施,保证路基稳定。

42Ⅰ级铁路以及采用大型养路机械的Ⅱ级铁路不再设养路机械作业平台。

 

四桥涵

43桥梁上部结构应有足够的竖向刚度、横向刚度和抗扭刚度。

采用 T 型梁时,必须对

横隔板施加预应力将梁片连为整体,必要时桥面应连接。

桥梁墩台不得采用片石混凝土。

Ⅰ、Ⅱ级铁路桥墩不得采用柔性结构;

44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0km/h、200km/h 路段,重点桥梁及代表性桥梁应进行车

桥藕合动力响应分析,其脱轨系数、轮轨减载率及舒适度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

45铺设或预留铺设无缝线路的桥梁,其支座和下部结构设计应考虑无缝线路纵向力的

作用,纵向力的计算应符合 《新建铁路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暂行规定》。

46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Okm/h、2O0km/h 路段,列车的横向摇摆力取 100kN,作

为一个集中荷载作用于桥梁结构最不利位置,其作用点在垂直线路中心线的钢轨顶面。

对双线

-6-

跨度 L(m)

L≤40

40< L≤96

饶度限值

单跨

L/1000

L/900

多跨

L/1400

L/900

梁,只计算一线的横向摇摆力;对双线墩,应计算两线横向摇摆力。

47曲线桥上,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Okm/h 路段,列车离心力作用于轨顶以上 2m

处;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00km/h 路段,列车离心力作用于轨顶以上 1.8m 处。

离心力大

小等于“中一活载”乘以离心率 C。

离心率 C 可按下式计算:

C= V2f/(127R)

式中,V—设计速度(km/h);R—曲线半径;f—折减系数,并按下式计算:

f=1.00-(V-120)/1000×(814/V+1.75)×(1-

2.88 / L

式中,L—跨度(m)。

48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0km/h、200km/h 路段,桥梁在横向摇摆力、离心力、风

力和温度力作用下,梁体水平挠度不得大于 L/4O00;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OOkm/h 路段,

由列车静载引起的梁体竖向挠度不得大于表 8 的规定。

 

表 8    200km/h 路段梁体的竖向饶度

49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 2OOkm/h 路段,有碴桥面枕下道碴厚度不应小于 30cm;旅客

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Okm/h 路段,有碴桥面枕下道碴厚度不应小于 25cm。

道碴槽顶面外缘

宽度不宜小于 4.2m。

50当桥梁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时,必须设置横向限位装置。

51梁体、墩冶及斜拉桥索、塔应根据需要设置检查设施。

52桥涵混凝土结构的碱含量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

(TB/T3054)的规定。

 

五隧道

53隧道内轮廓应满足乘车舒适度和消减列车空气阻力的要求。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

为 160km/h 路段,单线隧道轨顶面以上净空横断面积不应小于 42m2,双线隧道净空横断面积不

应小于 76m2,曲线上的隧道应另行考虑曲线加宽增加的面积。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OOkm/h 路段,单线隧道轨顶面以上净空横断面积不应小于 50m2,双线隧道净空横断面积不应

小于 80 m2,曲线上的隧道可不再考虑曲线加宽增加的面积。

54隧道救援通道设置与否应结合隧道长度、防火等级、救援措施等确定。

55隧道洞口缓冲结构设置与否应根据其微压波峰值大小确定。

缓冲结构内轨顶面以上

的最大有效面积应为隧道净空横断面积的 1.4~1.5 倍。

56隧道衬砌、仰拱、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其抗渗等级不得低于 P6,并根据需要可采用抗渗等级不低于 P8 的防水混凝土。

初期文

护与二次衬砌间应铺设防水板,围岩地下水涌水量较大时,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还应增设系

统盲管 (沟)。

57Ⅰ、Ⅱ级铁路隧道内铺设碎石道床时,轨枕端头道碴宽度不得小于 2Ocm 侧沟、电缆

槽至轨枕端头距离不得小于 2Ocm;侧沟盖板顶面应与道碴顶面齐平;临近道床一侧的侧沟墙

身应增设构造钢筋。

58隧道混凝土的碱含量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

(TB/T3054)的规定。

-7-

项        目

高低

轨向

水平

轨 距

200km/h

2

2

2

+1      -2

160km/h

4

4

4

±2

测量弦长(m)

10

-

-

项        目

高    低

轨      向

水      平

扭        曲

轨      距

200km/h

3

3

3

3(基长 6.25m)

±2

160km/h

4

4

4

4(基长 6.25m)

+4    -2

测量弦长(m)

10

-

-

-

参 数

枕下道床密度

3

(g/cm )

枕下道床刚度

(kN/mm)

道床横向阻力

(kN/枕)

道床纵向阻力

(kN/枕)

测试值

≥1.7

≥100

≥10

≥12

 

六轨道

59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0km/h、2OOkm/h 路段的正线轨道,应采用 60kg/m 钢轨

和Ⅲ型混凝土枕,Ⅲ型混凝土枕铺设标准为 1667 根/Km。

60Ⅰ、Ⅱ级铁路的碎石道床材料应采用一级道碴。

61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0km/h 路段,正线土质路基道床厚度不应小于 5cm (含

20cm 底碴),正线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路基道床厚度不应小于 30cm,硬质岩石路堑道床厚度

不应小于 35cm。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00km/h 路段,正线道床厚度不应小于 3Ocm,硬质岩石路堑道

床厚度不应小于 35cm。

62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0km/h 路段,正线道床顶面宽度不得小于 3.4m。

旅客列

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00km/h 路段,正线道床顶面宽度不得小于 3.5m。

63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0km/h、200km/h 路段,线路开通前道床状态参数应满足

表 9 的规定。

 

表 9   道床状态参数指标

64工地钢轨焊接应优先采用接触焊。

65正线有碴轨道铺设精度应符合 10 的规定。

 

表 10   有碴轨道铺设精度(mm)(静态)

66无碴轨道铺设精度应符合表 11 的规定。

 

表 11   无碴隧道铺设精度(mm)  (静态)

67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16Okm/h、2OOkm/h 路段,正线道岔应采用 6Okg/m 钢轨可

动心轨道岔。

68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 200km/h 路段,正线与到发线连接用道岔的侧向允许通过

速度不宜小于 8Okm/h 车站咽喉区两正线间及区间的渡线道岔,根据功能需要可选用大号码道

岔。

 

七站场

69编组站、区段站应按照减少车流改编次数、实现车流快速移动的原则设置。

货运站

的设置应有利于实现货运组织集中化,客货运量较小时不应设置中间站。

-8-

70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大于 120km/h 路段,车站正线与有列检作业相邻线的线间距

应加宽至 6m 并设置隔离设施。

71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 12Okm/h 路段,车站邻靠正线侧的中间站台宽度,

单线地段不应小于 4.5m,双线地段不应小于 5.5m。

设有天桥、地道的中间站台宽度应加宽至

10~l2m。

72邻靠旅客站台的线路不开行超限货物列车时,旅客站台高度宜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