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36143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docx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通用版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微专题一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学案浙科版必修2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强化对分离定律的认识和理解。

2.掌握分离定律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方法。

一、理性思维: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

例1 大豆的紫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B.③和④

C.①和③D.②和③

答案 D

解析 性状表现相同的两个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分离出的那种性状为隐性性状;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只有一种性状表现,则后代的这种性状为显性性状。

方法总结

性状显隐性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显现一种性状⇒子代所显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显现不同性状⇒子代所显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变式1 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答案 B

解析 判断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有:

①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进行正反交,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为隐性性状;②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间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代的性状,该子代的性状为隐性,亲代为显性。

二、理性思维:

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例2 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①黄鼠×黑鼠→黄2378∶黑2398;

②黄鼠×黄鼠→黄2396∶黑1235。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能判断小鼠皮毛的显隐性

B.实验②中黄鼠很可能是杂合子

C.实验②中亲本小鼠均不是纯合子

D.纯合的黄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

答案 A

解析 实验②中亲代黄鼠产生黑色子代,说明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亲代均为杂合子,子代正常比例应为3∶1,但实际为2∶1,说明纯合的黄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

方法总结

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1)杂交法(已知显、隐性性状)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

(2)自交法(已知或未知显、隐性性状)

待测个体自交

(3)花粉鉴定法

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取亲本的花粉,加一滴碘液:

①若花粉一半呈现蓝黑色,一半呈现红褐色,则亲本为杂合子。

②若花粉全为蓝黑色或全为红褐色,则亲本为纯合子。

变式2 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采用的最简便方法分别是(  )

A.自交、自交B.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D.杂交、测交

答案 B

解析 鉴定一株高茎豌豆纯合与否,可采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鉴定一只黑色豚鼠纯合与否,应采用测交法。

三、逻辑推理: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互推断

例3 请根据如下鼠毛色(基因F、f)遗传的杂交实验,推测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基因型为(  )

①黑色×黑色→黑色

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

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

A.FFB.FfC.ffD.不能确定

答案 A

解析 根据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后代出现黑色,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黄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性状,因此亲本的基因型均为Ff,则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应为FF(黄色)∶Ff(黄色)∶ff(黑色)=1∶2∶1,即黄色∶黑色=3∶1,而实际是黄色∶黑色=2∶1,由此可见,显性基因纯合(FF)时致死。

方法总结

分离定律中的推断问题(等位基因用A、a表示)

(1)由亲本推断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

亲本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1∶1

AA×aa

Aa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为隐性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逆推型)

①分离比法

后代显隐性关系

双亲类型

结合方式

显性∶隐性=3∶1

都是杂合子

Aa×Aa

显性∶隐性=1∶1

测交类型

Aa×aa

只有显性性状

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AA×AA或AA×Aa或AA×aa

只有隐性性状

一般都是隐性纯合子

aa×aa

 

②隐性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

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

③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显性性状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隐性性状基因型只有一种为aa。

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出未知部分即可。

变式3 有一种腿很短的鸡叫爬行鸡,在爬行鸡的遗传实验中得到下列结果(基因用A或a表示):

①爬行鸡×爬行鸡→2977只爬行鸡和995只正常鸡。

②爬行鸡×正常鸡→1676只爬行鸡和1661只正常鸡。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第①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子代爬行鸡的基因型是________,正常鸡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第②组后代中爬行鸡互相交配,在F2中共得小鸡6000只,从理论上讲,有正常鸡________只,能稳定遗传的爬行鸡有________只。

答案 

(1)Aa和Aa AA、Aa aa 

(2)1500 1500

解析 由杂交组合①可知:

爬行鸡的短腿性状为显性性状,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子代爬行鸡的基因型是AA、Aa,正常鸡的基因型为aa。

第②组后代爬行鸡的基因型均为Aa,Aa与Aa交配,正常鸡即基因型aa占后代的为6000×=1500只,能稳定遗传的爬行鸡即基因型AA占后代的为6000×=1500只。

四、逻辑推理:

遗传概率的相关计算

例4 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若母亲为多指(Aa),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是(  )

A.50%B.25%C.75%D.100%

答案 B

解析 母亲的基因型为Aa,父亲的基因型为aa,则生患病孩子的概率(Aa×aa→1Aa∶1aa)为,又因生女儿的概率为,故生患病女儿的概率为×=,即25%。

方法总结 

遗传概率计算的2种方法

(1)用分离比直接计算

如Aa1AA∶2Aa∶1aa

     3显性 ∶1隐性

①若完全显性

AA、aa出现的概率都是,Aa出现的概率是;显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隐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

②若aa纯合致死(或人工淘汰),AA出现的概率为,Aa出现的概率为。

(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①方法:

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或用棋盘法处理。

②实例:

如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1aa,父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有,母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

a.用棋盘法推测后代概率

A

a

A

AA

Aa

a

Aa

aa

b.用配子概率直接相乘

AA=×=;

Aa=2××=(注意乘2);

aa=×=。

变式4 人的ABO血型系统的血型及相应的基因型关系如下表所示。

一对表现型分别为A型和AB型的夫妇,他们已生有一个表现型为B型的男孩,则他们再生的女孩表现型为A型的概率为(  )

表现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B.C.D.0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IAi和IAIB,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分别为IA和i、IA和IB,则他们再生的女孩表现型为A型的概率为×+×=。

五、理性思维:

连续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

例5 如果在一个豌豆种群中,基因型为AA与Aa的个体比例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其子一代AA、Aa、aa种子数之比为________;若为玉米,在相同条件下其子一代AA、Aa、aa种子数之比为________。

A.3∶2∶1B.1∶2∶1

C.3∶5∶1D.4∶4∶1

答案 A D

解析 依题意可知,豌豆在自然条件下为自交,AA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全为AA,Aa自交后代会出现AA、Aa、aa,因基因型AA∶Aa=1∶2,自交后代中AA的基因型概率=+×=,Aa的基因型概率=×=,aa的基因型概率=×=,则AA∶Aa∶aa=3∶2∶1,因此选A。

玉米自然条件下进行自由交配,亲代产生的配子中,A的基因概率=,a的基因概率=,则后代中AA的基因型概率=×=,Aa的基因型概率=2××=,aa的基因型概率=×=,则AA∶Aa∶aa=4∶4∶1,因此选D。

方法总结 

1.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概率的计算

第一步:

构建杂合子自交的图解。

第二步:

依据图解推导相关公式。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纯合子

隐性纯合子

显性性状个体

隐性性状个体

所占比例

1-

(1-)

(1-)

(1+)

(1-)

第三步:

根据图表比例绘制坐标图。

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大,最终接近于1,且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各占一半。

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递减,每代递减50%,最终接近于零。

2.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

实例:

某种群中,现有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1∶2的生物若干,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型为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方法一:

棋盘法。

第一步,用棋盘法列举所有的交配类型。

DD

Dd

DD

Dd

第二步,计算各种组合中DD所占的比例,并进行累加。

基因型为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方法二:

利用配子概率进行计算。

第一步,计算D、d的基因比率。

D的基因比率=,d的基因比率=。

第二步,利用公式计算自由交配情况下的某基因型的比率。

后代中DD的基因型比率=(D的基因比率)2,则基因型为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2=。

答案:

变式5 (20xx·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将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

一组全部让其自交;二组让其自由传粉。

一、二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

A.、B.、

C.、D.、

答案 D

解析 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将这些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后,AA占,Aa占,因此一组全部让其自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0+×=;二组让其自由传粉,因为亲本产生的配子为A、a,所以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1.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相互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不相同

D.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答案 A

解析 由于F1黑斑蛇相互交配,F2代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则F1中黑斑蛇为杂合子,并且黑斑为显性性状,因此黑斑蛇的亲本中至少有一方含有黑斑基因为黑斑蛇;根据亲本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后代有黑斑蛇和黄斑蛇,可以推知亲本黑斑蛇为杂合子;F2黑斑蛇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2.(20xx·杭州高一期末)如图为山羊的毛色遗传图解(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白色对黑色为显性

B.图中黑色山羊均为纯合子

C.4和5再生一个白色雄性山羊的概率为

D.7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答案 C

解析 因为4和5都是白色个体,但它们生出一个黑色的后代6,故白色对黑色为显性,A正确;因为黑色为隐性,所以凡是黑色个体均为隐性纯合子,基因型是aa,B正确;由白色山羊4和5生有黑色山羊6可知,4和5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它们再生育一个白色后代(A_)的概率为,这些后代中雌雄各占一半,故4和5再生一个白色雄性山羊的概率=×=,C错误;因为4和5基因型都是Aa,故白色个体7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AA和Aa,D正确。

3.(20xx·宁波慈溪联考)两株高茎豌豆杂交,F1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选择F1中高茎豌豆让其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

A.3∶1B.1∶1

C.9∶6D.5∶1

答案 D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F1中的高茎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让F1中高茎豌豆全部自交,其中DD自交后代均为DD(高茎),Dd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因此后代矮茎豌豆所占的比例为,则F1中高茎豌豆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高茎∶矮茎=(1-)∶=5∶1。

4.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a)为显性。

下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则图中Ⅰ1、Ⅰ3的基因型和Ⅲ1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为(  )

A.AA、Aa和B.Aa、Aa和

C.Aa、AA和D.Aa、Aa和

答案 B

解析 据题图可知,Ⅰ代四个个体全部正常,Ⅱ1和Ⅱ4为患者,可推知Ⅰ1、Ⅰ2、Ⅰ3、Ⅰ4的基因型都是Aa,Ⅱ2、Ⅱ3的基因型为AA、Aa,Ⅲ1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为××=。

 

5.(20xx·杭州高一检测)华贵栉孔扇贝具有不同的壳色,其中桔黄壳色深受人们青睐,科研人员采用杂交的方法对壳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亲本

F1表现型及个体数目

桔黄色×枣褐色

全部为桔黄色

桔黄色×桔黄色

148桔黄色,52枣褐色

实验Ⅰ的F1×枣褐色

101桔黄色,99枣褐色

(1)依据实验__________结果可判断出上述壳色中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实验Ⅲ为________实验,可检测实验Ⅰ中F1个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华贵栉孔扇贝的壳色遗传是由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这一结论为华贵栉孔扇贝的选育提供了遗传学依据。

答案 

(1)Ⅰ、Ⅱ 桔黄色 

(2)测交 基因型 (3)1

解析 

(1)实验Ⅰ中,桔黄色和枣褐色个体杂交,后代均为桔黄色,说明桔黄色是显性性状;实验Ⅱ中,桔黄色和桔黄色个体杂交,后代为桔黄色和枣褐色,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故桔黄色为显性性状。

故依据实验Ⅰ、Ⅱ结果可判断出上述壳色中桔黄色是显性性状。

(2)实验Ⅲ后代中桔黄色∶枣褐色≈1∶1,为测交实验,可检测实验Ⅰ中F1个体的基因型。

(3)从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分析,测交后代桔黄色∶枣褐色≈1∶1,说明F1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故华贵栉孔扇贝的壳色遗传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对点训练]

题组一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下图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

 

答案 C

解析 A选项中,当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都是纯合子时,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B选项中,当其中一个植株是杂合子时,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C选项中,非甜玉米与甜玉米杂交,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若出现两种性状,则说明非甜玉米和甜玉米中有一个是杂合子,有一个是隐性纯合子,此时非甜玉米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若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非甜玉米是隐性纯合子。

D选项中,若后代有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2.已知豌豆的某种性状的两种表现类型M和N,下列组合中能判断M和N显隐性的是(  )

A.N×N→NB.N×N→M+N

C.M×N→N+MD.M×M→M

答案 B

解析 判断显隐性常用杂交法和自交法:

如果某种类型的性状自交后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则该亲本的性状就为显性性状,后代中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如本题中的B选项。

如果某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进行杂交,后代只出现亲本的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

3.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Fl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现类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③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C.F2中黄果基因型为aa

D.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

答案 D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白果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确定白果为显性性状,黄果为隐性性状,且F1白果为杂合子Aa,F1黄果为纯合子aa,纯合子自交后代仍为纯合子,故F2中黄果基因型为aa;亲本白果为杂合子,其基因型为Aa。

4.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正交、反交子代表现型不同

B.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答案 C

解析 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代均表现为紫色;隐性个体一定是纯合子,其自交后代仍表现为隐性性状;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一般相同,但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狗的长毛和短毛才是相对性状。

题组二 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

5.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

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

需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下列哪项最为简便易行(  )

A.甲×乙

B.甲×乙得F1再自交

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

D.甲自交,乙自交

答案 D

解析 小麦抗锈病为显性,要判断显性性状个体的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但若要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自交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6.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可以得到下列四组实验结果。

若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实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的实验组合是(  )

①♀甲×♂乙→F1呈甲性状

②♀甲×♂乙→F1呈甲性状、乙性状

③♀乙×♂甲→F1呈甲性状

④♀乙×♂甲→F1呈甲性状、乙性状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答案 A

解析 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其中甲性状为显性,则乙性状为隐性。

假设甲性状个体为显性纯合子,♀甲×♂乙、♀乙×♂甲,无论正交还是反交,都应表现为甲的性状;②和④与假设相矛盾,可以用来说明实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

7.下列有关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纯合子之间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

B.杂合子之间杂交,后代全是杂合子

C.前者基因组成相同;后者基因组成不同

D.前者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后者自交后代性状分离

答案 B

解析 假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则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杂合子为Aa,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A、C、D项正确;根据分离定律,杂合子之间杂交(即Aa×Aa),后代会出现三种基因型:

AA、Aa和aa,且分离比为1∶2∶1,所以B项不正确。

8.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由相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受精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D.不含等位基因

答案 C

解析 由相对性状的2个纯合亲本杂交,如AA×aa→Aa,后代为杂合子。

题组三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相互推断

9.豌豆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有两亲本豌豆植株杂交,在所得到的1064株后代植株中,高茎豌豆有787株,矮茎豌豆有277株,则两亲本豌豆植株的基因型是(  )

A.Dd×DdB.Dd×dd

C.Dd×DDD.dd×dd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两豌豆植株杂交后代中高茎豌豆∶矮茎豌豆约为3∶1,说明亲本都是高茎豌豆的杂合子,即基因型都是Dd。

10.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且黄色对白色为显性),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的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

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

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

D.让其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

答案 C

解析 化验黄粒玉米的化学成分无法判断其基因型,A错误;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可判断基因型,但不能保持纯种,B错误;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既可以判断其基因型,又能够保持纯种,C正确;玉米是雌雄异花的植物,不能进行自花传粉,D错误。

题组四 遗传概率的计算

11.有一种严重的椎骨病是由隐性基因引起的。

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则该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

A.B.C.D.

答案 C

解析 根据正常夫妇生出一个患病的女儿,可知该夫妇都是杂合子,因此后代的正常个体中,杂合子的概率为,故C正确。

12.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为双眼皮的概率是(  )

A.B.C.D.

答案 D

解析 该夫妇均为双眼皮,能生出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可推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性状,且该夫妇都为杂合子(设为Aa),双眼皮孩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

这对夫妇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概率为,生两个孩子都为双眼皮的概率为×=。

13.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子比例为(  )

A.B.C.D.

答案 B

解析 据杂合子自交n代后的杂合子概率为,推知F3中杂合子的概率为,则纯合子的概率为。

14.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控制(TS决定短食指,TL决定长食指)。

此基因的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

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A.B.C.D.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母亲基因型为TSTS,她的子女肯定携带TS基因,故子女中长食指应为女性,基因型为TLTS,由此可推出父亲基因型为TSTL,故该对夫妇再生一长食指孩子的概率为(女性TSTL,×=)。

[综合强化]

15.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

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

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B.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

C.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型是纯合的

D.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

答案 D

解析 由于双亲皆为褐眼,在孩子中出现蓝眼,所以可推知双亲均为杂合子,若控制褐眼和蓝眼的基因用A和a表示,则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为杂合子,则孩子可以是蓝眼(aa),也可以是褐眼(AA和A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