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39361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docx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答案

模块二教学设计方案(6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3.能够运用新课程的理念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方案;

4.学会教学设计方案评价量规的设计方法;

5.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形成反思的意识。

学习成果

1.掌握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

2.学会对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等的分析方法;

3.初步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方案;

4.初步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方案评价量表:

5.填写培训日志。

模块二教学设计方案(6学时)

活动一了解教学设计

【时间】30分钟。

【方式】主讲教师讲解,小组研讨。

【目标】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

【资源】《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配套光盘。

1.回顾与思考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都要进行教学设计(或称备课),在教学设计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见解。

回顾自己在

教学设计方面的经验和见解,填写在下表中与大家共享,并记录其他学员的经验和见解。

自己的经验

自己的见解

其他学员的经验

其他学员的见解

有较强的目标意识。

结合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及教材,把整体的目标搞清楚,弄明白这节课的具体目标,究竟要解决哪些或哪一个问题,力求做到心中有底或胸有成竹。

 有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过于依赖教参,使得目标设定不尽切实合理。

这种情况一是由于过于依赖教参的编者,专家及名师,二是由于教育教学任务过于繁忙而于此有所疏忽

深钻教材,细读课文,反复体会,重视自己的阅读心得,把自己积累的心得去跟学生讨论,以自己的阅读理解更好地去指导学生解决阅读障碍

 

 

 

 

 以学为本还是以教为本未能做过深入思考,实际教学中偏于本着自己的教的情况可能多于本着学生的学的情况。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为着尽可能完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任务,赶急图快,揠苗助长,客观上后进生面积大,学习主动性还是不够强

2.教学设计的概念

形象地说,教学设计是为老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

是把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转换为教学实践的一种方法。

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请参阅《能力标准》中的教学设计定义,认真思考"什么是教学设计?

",反思以前的教学设计:

1)什么是教学设计?

 

答: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略。

 

 

2)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答: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按教学的进程,教师的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前的反思:

是指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作为调整性的预测,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

教学中的反思:

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

这种反思表现为教学中的一种机智,具有敏感性。

3.阅读资料小组讨论

教学设计的意义和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教学设计的意义和作用究竟有哪些呢?

认真阅读配套光盘中的

"模块2资源"-->"阅读资料"中的材料,就教学设计的意义和作用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把讨论中对自己有启发的观点

记录在表中。

教学设计的实际运用

教学设计的特点有哪些

答:

1可以帮助你上好每节课,有了教学设计就不会出现随堂演义了,

 

1、系统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程序性原则

4、反馈性原则

 

模块二教学设计方案(6学时)

活动二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时间】40分钟。

【方式】主讲教师讲解,小组讨论,全班研讨。

【目标】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资源】配套光盘中模块2资源。

1.头脑风暴

回想自己以前的教学设计主要在哪些环节上进行了设计?

其作用是什么?

1)设计的主要环节:

 

   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 

2)其作用是:

1、学习需要分析:

测量学习差距、确定完成教学后能够做什么?

2、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者学习之前的知识技能分析?

3、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环境分析?

4、编写教学目标:

具体陈述学习后能够做什么?

5、教学策略是指选择哪种教学方式效果最好?

2.了解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念支配下,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结构和规范的教学方法。

认真阅读配套光盘"模块2资源"-->"教学设计模式"中的材料,就不同教学设计模式进行讨论,找出共同的环节,填入

下表中:

1.观摩案例

从配套光盘"模块2资源"-->"范例"中选一个与自己学科相近的案例进行阅读。

这些案例与自己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教案有哪些不同?

主要设计了哪些环节?

请在小组内谈一谈,并记录其他学员的发言。

 

有以下不同,

1、设计了学生回答,2设计了学生的思考

6.2.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收集资源、确立步骤、分析评价等过程(如图所示):

7.前期分析中包括教材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等;教学策略制定中包括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媒体设计等;选择资源中有教学资源的收集、处理及教学资源的整合、有效利用等;确立步骤中有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流程图设计等;评价中包括学习过程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等。

8.3.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头脑风暴: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9.理论指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0.传统的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和面向学生的"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强调的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强调师生平等。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设计。

请再次阅读配套光盘中的"模块1资源"-->"阅读材料"中有关新课程的资料,并思考:

新课程提倡怎样的教学设计?

1、答:

在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思想认识层面上已经被广泛接受,但是,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我国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照搬苏联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惯性。

有研究者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领域抵制、抛弃了‘回到50年代’的选择,逐步以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而教育却不假思索地重新回到50年代的计划体制、苏联模式上去……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而教育领域没有根本改变。

的确如此,在新课程启动前,尽管基础教育多次改革,但始终都没有跳出集中、统一的旧框架。

苏联教育是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一部分,从上到下有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新课程在理论和指导思想上摆脱了旧的模式,但在实践中,几十年形成的惯性依然存在并影响到年青一代教师。

目前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案就是这种惯性的表现之一。

在配套光盘"模块2资源"-->"范例"中选一个与自己学科相近的案例阅读。

这些案例在教学设计上是如何体现"双主"教学的?

答:

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简称为“双主模式”。

双主模式介于上述两种总模式之间,它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像“教师中心模式”中那样发挥“主宰’作用——自始至终主宰课堂,完全由教师唱主角)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即要把“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者的长处吸收过来,而把两者的消极因素加以避免。

一、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体现“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各种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提高其语文能力,并使其逐步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可持续发展。

这是当今教师必须树立的观念,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二、在合作学习中体现“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但是,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不要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忽视了教学的目标导向,教师应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将学生的主体性引向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三、在朗读训练中体现“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四、在网络学习中体现“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模块二教学设计方案(6学时)

活动三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150分钟。

【方式】主讲教师讲解,小组讨论,自主设计。

【目标】初步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

【资源】配套光盘中模块2资源。

模块二教学设计方案(6学时)

活动三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步:

保存教学设计模板

打开配套光盘"模块2资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从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模板(也可用其它的模板)。

把该文件另存到自己的"作品档案袋"中的"教学设计"文件夹中。

请以自己的选题名命名,并填写其中的课题、科目、作者等。

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集被选中作为案例,是否愿意署名?

模块二教学设计方案(6学时)

活动三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步:

观摩教学设计范例

结合自己所任教学科,选读配套光盘"模块2资源"-->"范例"中的相关学科的案例,认真分析各环节中对自己的启发,并在表中填写自己的收获。

案例名称

启发

附件程序画图教案

 1、写清楚了教师的活动

2、安排了学生的活动

3、写了教学意图

以上这些我是没有在教案里表现出来,这样做可以做到让学生有活动,学生就不会死板的听课了,起到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模块二教学设计方案(6学时)

活动三: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步: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1.教材内容分析的方法

教材内容分析的是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是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

教材内容分析的步骤

可归纳为:

1.分析教材内容在整个学科、篇、章或单元中所处的地位。

2.找出教材内容中将要学习的知识点。

3.鉴别知识点的类别。

4.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即明确知识结构。

阅读配套光盘"模块2资源"-->"教材内容分析案例"中的材料和案例,请自己在小组内谈一谈这些案例在教材内容分析

方面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并记录对自己有启发的观点。

2.教学目标分析的方法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决定着教学的总方向。

学习内容的选择、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教学

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评价的设计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展开。

在学习小组内,认真阅读配套光盘"模块2资源"-->"教学目标案例"中的《教学目标分析优秀案例》,思考:

1)这些目标和自己以往描述的教学目标时有什么不同?

 

这些目标和我以往在写教学目标时的不同是:

以前写的教学目标缺乏“过程与方法”目标,而是用能力目标代替。

 

2)应该如何分析和阐述教学目标?

1)应阐明学习行为的主体;

(2)要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结构短语表述教学目标;(3)要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4)对于和目标相关的行为状况要有一定的判别标准

 

  

3)在阐述教学目标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目标要有层次;

   2、目标要简明准确;

   3、目标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4、目标要可行,具有伸展性;

   5、目标要体现能力的培养和觉悟的提高,并将情感目标融于目标之中;

   6、示标方法多样。

我国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考虑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调从过

去的重视知识到重视能力,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从重视认知到重视情感。

认真阅读配套光盘"模块2资源"-->"教学目标案例"中《新课程中的三维学习目标》一文,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内涵。

如何分析和阐述教学目标呢?

*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表述

自主探讨:

1)您对三维目标中的三维是如何理解的?

 答: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

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2)教学中为什么使用三维目标?

答:

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

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

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

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

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努力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正确定位目标对象

教学目标分析与确立针对的是学习者,因此教学目标阐述的是学习者学习的结果,是指他们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

利用资源和工具学会什么,而不是指教师应该做什么,或者通过该课教给学生什么,行为主语是"学生"。

*目标的阐述应尽可能明确、具体

教学目标的描述应力求具体、明确、可观察和测量、可评价,便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了解是否已达到目标,以便及时调

整策略。

*要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短语表达教学目标

请参阅配套光盘"模块2资源"-->"教学目标案例"中《新课程标准描述课程教学目标所使用的行为动词》

*要说明达到目标的条件

请参阅配套光盘"模块2资源"-->"教学目标案例"中《教学目标分析法》

自主练习:

(1)请为配套光盘"模块2资源"-->"教学目标案例"中的练习1、练习2、练习3、练习4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并在小

组内讨论答案。

(2)在配套光盘"模块2资源"-->"教学目标案例"中的《教学目标分析有待改进案例(中学、小学)》选择一个尚待改

进的案例,分析该案例中需要修改之处,并进行修改。

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思考,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

3.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方法

学习者特征分析也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习者的学,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要在体现学习者自己的认识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而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又是以自己的特点来进行学习的。

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

头脑风暴:

1)自己在以前备课中是否会分析学习者特征?

答:

不会

 

 

2)应分析学习者的哪些特征?

答;

教师应当知道学习者的哪些信息呢?

著名教育技术专家迪克和凯瑞认为,有关学习者的有用信息包括八类:

入门技能:

学习者在进入教学之前就应该已经掌握了一些与学习该目标有关的技能。

.对该领域已有的知识:

学习者很少对所学的知识完全不了解,但是,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却经常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在我们教学的时候,学习者可能要用过去所学的相关知识来解释现在所学的内容,他们是在先前理解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

,对教学内容和将采用的传递系统的态度:

学习者对于要学的内容可能已有印象或持有某种态度,甚至对于该如何教也有自己的看法。

.学习动机:

学习者的动机水平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因素。

当学习者对要学的内容没有兴趣或缺乏动机时,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

开发了一个模型,说明成功学习所必需的各类动机。

的模型叫做模型(注意力、关联性、自信心和满足感)。

建议问学习者这样的问题:

“教学目标与你有多大的相关性?

”“教学目标中最吸引你的是哪部分?

”,“你有多大把握能成功地达到目标?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了解学习者的动机;有助于确定教学设计中的潜在问题。

.学业能力水平:

确定学习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基本能力水平。

这类信息有助于了解他们曾有的教学体验,以及他们对新的不同教学方法的适应能力。

,学习偏好:

了解目标人群的学习技能和偏好,以及他们是否愿意探索学习的新方式。

换句话来说,这些学习者是不是只接受讲座/讨论方式的教学,还是他们也成功体验过讨论形式的课程、案例研究、小组问题解决或基于的课程。

.对学校和教师的态度:

要了解学习者对于提供教学的学校和教师的态度。

他们对学校和教师是持积极、建设性的态度,还是持怀疑态度。

.群体特征:

对学习者的仔细分析还要提供其他两类有关学习者群体的信息,这些信息会影响教学的设计。

第一类信息是目标人群在重要变量上的异质度,显然,找出适应差异人群的教学方法很重要。

第二类信息是对目标人群的整体印象,这个印象必须建立在与目标人群的直接交流基础上。

学习者的这些特征将会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策略的为选择、评价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的具体实施。

因此,在教学设计开始时,分析学习者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考与阅读:

结合上图,认真阅读配套光盘"模块2资源"-->"学习者特征分析"中的《学习者特征分析1、2》,思考:

1)分析学习者特征的目的和意义?

 

 

答:

学习者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极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用等教学外因条件适合学习者的内因条件提供依据,从而使教学真正促进学习者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学习准备是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学习准备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

学习者原有的学习准备状态是新的教学的出发点。

学习风格是指对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性。

作为个体稳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的学习风格,源于学习者的个性,是学生的个性在学习活动中的定型化、习惯化。

学生一旦形成某种学习风格,就有相对的稳定性。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风格是学生个别差异的集中表现。

测定学习风格的目的是在承认和尊重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前提下,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使教学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

所以对学生学习风格的分析,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根本。

2)如何分析学习者特征?

答:

教学系统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具有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等特征都会对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因此,设计的教学系统是否与学习者的特点相适或在多大程度上能很好的适应学习者的特征,是衡量一个教学系统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而实际上,学习者特征分析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分析学习者特征时,既需要考虑学习者之间的稳定的、相似的特征,又要分析学习者之间的变化的、差异性的特征。

相似性特征的研究可以为集体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差异性研究能够为个别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当然,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不可能考虑所有的学习者特征,也不是所有的学习者特征都具有设计意义,既使是具有设计意义的学习者特征,在设计层面上也有一定的不同,有些特征是可干预的,有些特征是不可干预,但是可适应的。

对于教学设计实践而言,应主要考虑那些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够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并且是可干预、可适应的特征要素。

在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时,不仅要分析一般性的、稳定的特征外,而且需要考虑学习不同学科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小组讨论:

阅读配套光盘"模块2资源"-->"学习者特征分析"中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优秀案例》。

讨论:

分析学习者特征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在"模块2资源"-->"学习者特征分析"中的《学习者特征分析有待改进案例(中学、小学)》选择一个尚待改进的案例,分析该案例中需要修改之处,并进行修改。

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完成学习者特征分析。

4.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中包含多种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的模式中常用的情景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等。

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方法手段、程序的组合或方案。

教学策略包含若干教学方法,它是由不同的方法排序组合而成的。

教学方法是一种开展活动、处理问题的具体方式、如讲解、演示、设问、指导的方法、讨论的方法等。

教学方法最具体,最通用,在任何教学策略中都可以出现。

理论导学

"支架"原意是建筑行业中搭的"脚手架"。

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

"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个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

让学生独立探索。

4.协作学习:

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5.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学习内容与基本知识有关的方法策略有:

讲授法、启发式方法、先行组织者策略、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操练法、实验法……

学习内容与基本技能有关的方法策略有:

示范-模仿法、操练-反馈法……;

学习内容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关的方法策略有:

直接强化法、间接强化法……;

与建构主义有关的方法策略有:

支架式、情景式、随机通达式、问题解决式、研究式、协作式(协作式又可进一步细分为:

讨论式、辩论式、竞争式、角色扮演式等多种不同的策略)

头脑风暴:

如何选择教学策略?

答:

先摸底,弄清班上的水平,然后按班上实际情况备课,突出重点,重点一个是教材要求的重点,一个是班上学生还不能熟练使用的重要知识点,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有时很有意思,自己觉得难的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有些觉得很容易的学生却效果不明显。

所以备课时可以适当多备一点。

还有注意细节。

教学机智也很重要

教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