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化学中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397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6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日照化学中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照化学中考.docx

《日照化学中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照化学中考.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日照化学中考.docx

日照化学中考

2012年日照化学中考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化学部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C——12O——16Na——23S——32

Fe——56Cu——64

六、单项选择题(共12分)

29.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家庭自冰块B.牛奶变酸

C.糯米酿制酒酿        D.火柴燃烧

30.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以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荣获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在其相关技术中用碘来掺杂聚合物,使其导电能力增强107倍,具有金属般的导电能力。

碘(I2)属于………………………………………………………………()

 A.金属单质  B.非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31.上海被列为全国36个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并被联合国预测为21世纪洁净饮用水严重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

造成水质型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上游水源污染较严重    B.淡水资源短缺

   C.降雨量不均匀         D.取水点原离城市

32.我国已大面积推广食用合格碘盐,即在食盐中添加少量碘酸钾(KIO3)。

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3      C.+5     D.+7

33.点燃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能释放大量的热量,生成熔融状态的铁可用

高温

来修补铁轨,反应如下:

Fe2O3+2Al  Al2O3+2Fe,其中还原剂是…………()

A.Fe2O3B.AlC.Al2O3     D.Fe

34.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开创了"飞秒(10-15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35.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对土壤pH值要求的最佳范围:

茶5~5.5;西瓜6;大豆6~7;甜菜7~7.5。

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以上农作物最不适宜种植的是………(  )

   A.茶        B.西瓜     C.大豆      D.甜菜

3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木炭       B.硫磺     C.镁带      D.铁丝

37.下列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A.草木灰用作钾肥

   B.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作催化剂

   C.氯气在自来水生产中的作用是吸附悬浮物

   D.碳纳米管材料的强度是钢的100倍,轻而柔软,可用于制防弹衣

38.下列药品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减小的是…………(  )

   A.酒精       B.固体烧碱   C.碳酸钠晶体   D.生石灰

39.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和水配制100g10%的稀硫酸,下列仪器中一般不需要使用的是………………………………………………………………………(  )

   A.10ml量筒     B.托盘天平   C.100ml量筒   D.250ml烧杯

40.在FeO、Fe2O3、Fe3O4三种化合物中,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6:

9:

8B.12:

8:

9C.2:

3:

6D.1:

3:

4

七、填空题(共20分)

41.用化学符号表示:

(1)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气体______;

(2)可用来洗涤油腻容器的纯碱________;

(3)写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并表明其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______;

(4)某种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百分含量),表示出它的8个分子________;

4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该元素

  属于________(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

43.乙醚是人类很早就使用的麻醉剂,分子结构如右图,其中短线表示原子间的连接(例如水分子的结构可表示为H-O-H)。

乙醚是由_____种元素组成的,式量(分子量)是______。

44.市售紫葡萄的表皮上常附有一些前蓝绿色的斑点,它是为了防止霉菌而喷洒的农药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可由硫酸铜溶液与石灰水混合而制得(配置时不能使用铁制容器,因为硫酸铜溶液能跟铁发生反应)。

其中石灰水可由生石灰跟水反应得到,而生石灰可由煅烧石灰石得到。

按以下反应类型写出以上叙述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

  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复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

45.到2005年,“西气东输”工将为上海送来30亿立方米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CH4),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城市煤气总通常含

有CO气体,写出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煤气与

天燃气相比,从安全角度看,煤气的缺点是————————————————————————————从环境的

角度考虑,煤气,天然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

46.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t1oC时,A的溶解度比B————(填大或小)

(2)在t2oC时,————————(填能或不能)配制40%的A溶液。

47.某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Na2CO3、Na2SO4、NaCl、Cu(NO3)2、

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

将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滴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向白色沉淀中加入

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

推断:

该固体中肯定存在_______________,

肯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_。

八、实验题(共13分)

48.某学生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

设计了右图实验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1_____;②_____。

(2)本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字母编号为__。

(3)装置B、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4)装置A还可以用于__。

(填①或②)

①氯酸钾分解制O2       ②大理石跟盐酸反应制CO2

(5)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使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更科学,上述实验装置添加酒精灯后还存在缺陷,请提出简要修改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某废液中含有ZnCl2、FeCl2和CuCl2,要从中全部回收金属铜。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加入稍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含有______,如何用化学方法继续实验得到纯净的金属铜,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包括加入试剂和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实验室有失落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

MgCl2、NaCl、HCl和NaOH,现实验桌上只有一瓶酚酞试液。

请设计只用酚酞试液鉴别上述溶液的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步骤

预计产生的实验现象和由此得出的结论

九、计算题(共5分)

51.在某温度下,20gCuSO4饱和溶液跟20g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1)求硫酸铜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2)求该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

 

(3)求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精确到0.1%)。

上海市2002年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文化考试

理化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化学部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C—12O—16Mg—24Cl—35.5K—39Mn—55Fe—56

得分

评卷人

六、单项选择题(共12分)

29.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器生锈B.燃放烟花C.洒水降温D.食品变质

30.2002年中国足球队进入“世界杯”,小小足球牵动着人们的心。

化学物质中有一种由多个五边形和六边形组成的形似足球的笼状分子,称为“足球烯”(如右图),化学式(分子式)为C60。

关于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单质B.属于混合物

C.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D.式量(分子量)为60

3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B.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D.属于金属元素

32.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O

2H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i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B.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C.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33.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

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物质

34.油画上的白色含铅颜料经过一段时间会变为黑色的硫化铅(PbS),使其恢复白色的方法是蘸涂双氧水(H2O2),发生如下反应:

PbS+4H2O2→PbSO4+4H2O。

其中还原剂是…………………………………………………………………………………()

A.PbSB.H2O2C.PbSO4D.H2O

35.下列固体物质通常呈蓝色的是…………………………………………………()

A.二氧化锰B.无水硫酸铜C.胆矾D.生石灰

36.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A.氯化钠溶解度变小B.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变小

C.溶剂质量变小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37.某金属放入稀硫酸中,不产生气泡,该金属可能是……………………………()

A.MgB.AlC.ZnD.Ag

38.CO中混有少量水蒸气和CO2,要得到纯净、干燥的CO,可将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

A.灼热的CuO、浓H2SO4B.浓H2SO4、灼热的CuO

C.浓H2SO4、NaOH溶液D.NaOH溶液、浓H2SO4

39.17世纪人们认为水能变成土,1768年科学家拉瓦锡对此进行研究。

他将一定量的蒸馏水加入特殊的蒸馏器,反复加热蒸馏101天,发现蒸馏器内产生少量沉淀,称得整个蒸馏装置的总质量没变、水的质量也没变、沉淀的质量等于蒸馏器减少的质量。

对于这项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精确称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B.水在长时间加热后能转变成土

C.物质变化过程中总质量守恒D.沉淀物来自于蒸馏器本身

40.等质量的碳、镁、铁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比是……()

A.1:

4:

7B.6:

3:

4C.7:

4:

1D.28:

7:

4

得分

评卷人

七、填充题(共20分)

41.科学家在合成超导材料时偶然制得了在自然界中尚未发现的紫色化学合成物质BaCuSi2O6,它由种元素组成,其中Si呈价。

写出相同价态硅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子式)。

42.医院里用碘酒作消毒剂,它是用碘和酒精溶液配置而成的,其中碘是(填溶质或溶剂),酒精属于(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

43.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浸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或复分解)。

44.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该燃烧产物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7(填<、=或>);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硫的燃烧产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5.我国从西汉时期就开始冶炼铜,方法是先用硫酸与氧化铜反应,再用铁置换出铜,称为“湿法炼铜”。

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气还原氧化铜也可以得到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6.按体积算,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约占0.03%,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约占4%,向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连续吹气(如右图),溶液呈色。

可乐等饮料中溶解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打开平盖会冒出许多气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压强减小导致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填大或小)。

二氧化碳与氨气(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给农作物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补充元素。

47.向BaCl2溶液中加入试剂①,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在滤渣中加入试剂②,产生气泡,白色沉淀不消失。

则试剂①为,试剂②为。

48.实验室要配置360.0克10%的盐酸,需要36%的浓盐酸(密度为1.18克/厘米3)

毫升,水毫升(精确到0.1)。

 

得分

评卷人

八、简答题(共13分)

49.活性炭是一种高效的气体净化剂,能吸收有害气体NO2。

如右图装置,A中充满了红棕色的NO2气体,向A中

加入活性炭并充分振荡,再将a与b连接,打开T处弹

簧夹,装置A、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B。

50.某学生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1)假设:

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2)

设计方案:

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4)实验: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简答

①称得3.2g氧化铁与2g炭粉均匀混合,放入重48.48g的玻璃管中,按上图装置连接

写出装置中编号仪器的名称:

A,B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其目的是:

③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现象说明:

④完成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g

(5)数据处理:

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g,氧元素质量为0.96g…

(6)结论: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

51.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

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Cl2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要使MgCl2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验证MgCl2已完全转化为Mg(OH)2的方法是。

(2)加入试剂①,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

(3)试剂②可以选用。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得分

评卷人

九、计算题9(共5分)

52.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5g该样品与0.5g二氧化锰混合。

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2.12

2.08

2.04

2.04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热t3时间后氯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反应?

(填是或否)

(3)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4)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

上海市2003年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文化考试

理化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化学部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C-12,O-16,Na-23,S-32,Cl-35.5,Fe-56,Cu-64,Ba-137

六、单项选择题(共12分)

29.将白醋、食用油、食盐、酒精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醋B.食用油C.食盐D.酒精

30.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作电极的是…………………………………………()

A.金刚石B.活性炭C.炭黑D.石墨

31.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B.燃烧煤

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

32.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A.锌B.胆矾C.蔗糖D.甲烷

33.钾肥可以增加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目前农村常用的钾肥是……………………()

A.尿素B.碳铵C.硫铵D.草木灰

34.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业等领域。

已知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NSi请推测,氮化硅的化

学式(分子式)为………………()

A.Si3N4B.Si4N3C.Si3N7D.Si7N3

35.距地球15~35km处,有一个臭氧层。

关于臭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臭氧是一种单质B.臭氧和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

C.臭氧和氧气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D.臭氧转化成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3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被点燃,火星四射

B.氧化铁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

C.点燃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发生猛烈爆炸

D.氯化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37.在滴有石蕊试液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加盐酸前后溶液的颜色依次为…()

A.紫色、红色B.红色、紫色C.蓝色、红色D.红色、无色

38.水煤气的组成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它们可由水蒸气和灼热的焦炭反应制得。

在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A.氢气B.一氧化碳C.水蒸气D.焦炭

39.往5.6g混有少量铜粉的铁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

A.大于0.2克B.等于0.2克C.小于0.2克D.无法确定

40.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增加C.溶液浓度不变D.溶解度增大

七、填空题(共12分)

41.维生素C(C6H8O6)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加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维生素C是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每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_________个原子构成的。

42.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涉及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CO和NO反应,并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________和_________。

43.某地区发生水灾,为了解决当地居民缺乏洁净的生活用水问题,支援灾区的上海医疗队员们挨家挨户的发放固体净水剂并标明用量,其中一包是漂粉精,其作用是杀菌消毒;另一包是明矾,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4.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以它为燃料的电池正逐渐被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方法可以得到氢气,请写出其中一种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指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非典”肆虐时期,过氧乙酸(C2H4O3)是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它无色且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温度稍高即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醋酸(C2H4O2)。

请写出过氧乙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6.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盐A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后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滤液中再加入钠盐B的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后在滤渣中的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则A为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

47.右图是病人输液时用的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标签,请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计算该溶液中含水__________g,溶液的密度约为_________g/cm3。

八、简答题(共21分)

48.化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18世纪就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散逸到空中去了),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根据“燃素理论”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当减轻,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时,做了大量定量实验,实验结果都与“燃素理论”相违背。

他大胆质疑,尊重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击破了“燃素理论”,真正发现了氧气。

请回答:

⑴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应该归功于拉瓦锡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精神。

⑵拉瓦锡推翻“燃素理论”的实验事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学过的理论解释磷燃烧时质量的变化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写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实验室可用____________法来收集氧气。

⑹用⑷⑸中的方法制备和收集氧气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填编号):

__________。

a.试管b.漏斗c.酒精灯d.导管e.胶头滴管f.集气瓶g.量筒

49.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某些金属,随机取样对烟泥进行分析。

由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