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1).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6419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1).doc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1).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1).doc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072应玲娜200703140305

摘要:

融资难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环境下,此问题愈发突出。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从政府部门扶持、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创新和中小企业自身建设三方面寻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对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融资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资料显示: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中小企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实现利税占全国的43.2%,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

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由于一些自身的和外部环境的因素,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融资困境。

尤其是2008年爆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这一年来中国央行连续5次加息,16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银根紧缩使得融资原本就困难的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在金融危机下,处于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时期的中国,采取何种策略打破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以及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成因分析融资困境及成因分析是文章的重要内容,最好分为两大部分写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数据表明,全国2008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倒闭超过1万家。

导致中小企业倒闭的直接原因就是企业的现金流中断,不能偿还到期债务。

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种,内部融资是指企业在企业内部通过留用利润而形成的资本来源。

当内部融资不能满足需求时,就必须选择外部融资,如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民间信贷等,其中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属于直接融资,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属于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时,资金提供者必须亲自对资金使用者的状况进行了解和判断,要求使用者的信息透明度高,且偏好大企业,这无形中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和融资成本;而间接融资时,其融资要求和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在我国目前直接融资市场制度存在一定缺陷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偏好银行信贷融资方式。

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98.7%来自银行的间接融资,仅有1.3%来自直接融资。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本部分应有些数据说明,最好是当地的一些数据,感觉有些地方和原因分析相似,还有一开始就多角度展开,涉及面是否有点过多,好像要解决好多复杂交叉的问题。

1、内部融资匮乏。

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的内源融资,但因规模和效益原因其自身积累又极其有限,特别是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自己前期的利润和企业的内部流动性来衡量当前和未来的大资金需求,极大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2、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我国证券市场以主板市场为主,一般向大企业倾斜,虽然在主板市场中开设了中小企业板块,但对中小企业的上市标准并未降低,上市高门槛使很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无法进行直接融资。

又因低门槛的创业板迟迟未推出,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被纷纷取缔,各方面显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3、间接融资困境。

距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98.7%来自银行贷款,但在间接融资中,因信息不透明带来金融机构信息成本和风险的增加必然导致银行“惜贷”现象发生。

银行出于自身风险的考虑,要求中小企业贷款时提供有效担保和抵押,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受经营规模所限,土地、房屋抵押物不足,一般很难提供合乎银行标准的抵押品;加之中小企业社会信用度的不理想,使他们很难找到让银行放心的担保人。

因此,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大银行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宏观经济运行趋紧,央行一系列从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愈显困难。

4、其他融资渠道也不畅通。

从服务体系上看,尚没有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有一定规模的金融机构主要服务大型企业,而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服务范围、服务品种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且对中小企业的贷前贷后检查相当严格,繁琐的手续、漫长的贷款审查周期和严格的贷款条件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贷款积极性;从法规制度建设看,虽然出台了不少推动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的法规制度,设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国际市场开拓基金,但由于数量少、服务范围主要是面向科技型的中小企业,无法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之成因分析

1、中小企业自身“先天不足”是融资难的根本

 

(1)中小企业大多属于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低,企业风险大

  由于经营者的素质、经历等原因,许多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属于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的产品附加值低,成本相对较高,盈利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创新能力不强,员工素质普遍低下,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负债率偏高。

因此,新陈代谢快,稳定性差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一大特点,这就造成了银行贷款在行业选择上将中小企业列入不支持或限制之列。

 

(2)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上存在较大问题

  股权结构单一、家族化管理、独裁型机制、经营策略和经营手段上的短期行为是其集中的表现。

在企业发展初期,这些弊病很难显现出来,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劣根性就逐渐暴露出来,这是银行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3)企业管理混乱,财务不规范

  许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经营随意性大,各类规章制度缺失严重,或有章不循;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常违规操作,有些小企业根本不设账,以票代账,或者虽然设账,但账目混乱,给企业的融资带来困难。

 (4)信用不佳

  中小企业群体信用观念淡薄,机会主义盛行,缺乏长期发展目标,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现象具有普遍性。

在财务方面人为操纵利润现象较多,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企业经营信息透明度差,甚至出于自身短期利益的考虑,造假账、出假报表、偷税漏税,使企业信誉受损,整体形象不佳。

 (5)抵押难,担保难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非常有限,再加上抵押物价值评估、登记的费用较高,抵押之路难行。

同时,担保机构尚未普遍成立,其他企业又不愿意提供担保,因此,担保难亦是中小企业的普通问题。

2.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成为融资难的关键

  

(1)金融体制改革不到位,使中小企业贷款服务出现缺失

  一方面本应面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农村信用社和地方商业银行,片面求大、求强,竞相支持大型企业,而对本该是自己支持重点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置之不理;另一方面我国还没有成立针对中小企业服务的专业性银行和各类基金组织,使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在金融市场上出现缺失。

  

(2)银企信息不对称

  在信息不对称方面,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加严重。

因为中小企业大多都有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对于大企业,很多信息是公开的或是通过其它渠道能够收集的。

而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不透明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很难通过一般的渠道获得其信息,也难以获得其偿债能力的信息。

  (3)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和风险管理的要求,使银行在贷款投放上趋大避小

  由于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小,时效性强,比较频繁,但每笔贷款手续并不比大企业简化,相比之下,小企业贷款平均成本高、工作量大、贷款收益小;同时,由于中小企业效益低,稳定性差,风险较大,出于利润最大化和降低风险的双重追求,银行在贷款投放上趋大避小是必然的。

  (4)贷款权限过度向上集中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在改制和加强管理方面,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贷款审批权上收和集中。

市、县级的银行机构不是对中小企业没有贷款权,就是贷款条件非常苛刻,在当地鲜有符合贷款条件的。

严格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客观上削弱了基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能力。

3.我国政府长期的国营主导观念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1)国营主导观念影响较深,中小企业长期受亚国民待遇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国营大中型企业多次实施优惠政策;外资实行减免税收、设立保税区等“超国民待遇”.国企实施的与中小企业不同的市场准入条件和不同的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银行贷款融资条件等“国民待遇”,使得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企业只能享受“亚国民待遇”,经营、融资、发展环境处于不利地位,严重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出现目前银行信贷经营中产生“垒大户”倾向。

  

(2)国家政策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

  虽然近年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赋予中小企业平等的生存空间、融资待遇和发展环境。

且这些政策偏重于指导,可操作性不强,仍然没有解决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可行的措施。

二、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对策还是一般的对策,体现不出金融危机下的特点,而且,题目是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及对策,好像全文对金融危机的阐述并不多

(一)中小企业要完善自身体制,实现自救。

1、提高中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剧。

因此中小企业要运用多种融资手段保住资金链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和业务结构,削减亏损或利润水平低的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同时重视企业内部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挖掘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资金占用,降低生产成本,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服务水平,并优化人才结构等,从而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减低,也给予银行放贷一定的信心。

有些地方

(1)一个段略讲好几层意思,有点不连贯,

(2)内容要注重分析,不要规定太具体,好像规章制度一样,

2、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公司治理结构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和资金筹措,也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

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融资能力。

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预期报酬率有了一定的保障,这能给予投资者或者债权人一定的信心,这样中小企业才能筹集到一定的资金来发展壮大自身的业务,因此中小企业应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另外,中小企业还要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资金管理。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更要注重对资金进行管理。

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仅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企业管理的核心。

3、加强内部信用制度建设

中小企业应加强内部信用制度建设、强化信用意识、营造信用环境,在企业内部提倡“信用文化”和实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企业家的信用品质,引进和培养信用等级专业人才,真正地把信用当作企业的无形资产来经营,当作投资环境来培育;建立科学的财务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信守合同,依法纳税,尽量按时还本付息,有困难时与银行协商解决,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4、利用内部融资方式。

银行贷款手续一般比较繁琐、贷款成本较高、而且审批时限过长。

中小企业如果单单依靠银行的贷款,比较被动;如果中小企业能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金即留存收益进行融资。

另外,还可以通过内部人员进行集资。

金融危机下,就业环境不乐观。

在这样的形势下,员工不会轻易离职,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会太高,因此可以通过类似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方式筹资资金,给员工配送一定的“股份”,设定若干业绩和工作年限等限制条件,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

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达到筹资的目的,也能留住核心的员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通过这种内部融资的方式,形成内部资金的良性循环,同时也能增强一定的银行还贷能力。

(二)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完善担保体系。

1、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时,能充分利用地方信息存量,低成本地了解到地方上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克服信息不对称、管理成本高等问题。

在适度竞争原则下,有步骤地开放民间资本参与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重组改造,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革步伐。

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积极开展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项目利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的试点工作,鼓励和帮助民营企业利用国外政府和商业贷款,组织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项目招商引资。

2、加快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尽快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信用担保制度及机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主要障碍在于中小企业在贷款担保方面缺乏制度性保障,而信用担保制度是提高中小企业融资信誉度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是因为,有了信用担保制度,金融机构可以降低金融风险,消除对中小企业的后顾之忧,中小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

贷款担保机构可以采取多层次、多途径来建立。

一方面可以由政府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的永久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接受政府监督,不以盈利为目的,对共同体提供再保险业务和资金支持,分散担保共同体的风险,这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也可以成立商业性担保体系,以法人、自然人为主出资,按公司法要求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商业化运作,坚持按市场原则向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业务,以盈利为基本目的。

另一方面可以由中小企业联合组建互助型的担保共同体,对银行贷款提供担保。

这可以是中小企业为缓解自身贷款难、单家实力有限的问题,根据自愿原则,自发组建担保机构,以自我出资、自我服务、独立法人、自担风险为特征,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中小企业按规定缴纳一定的会费,就可以获得数倍于入会费的贷款担保额度。

此外,也可以由政府、社会中介机构、企业和银行四方共同参与设立非盈利性担保基金,专门用于为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时提供担保。

(三)、政府的扶持。

 1、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体系。

完善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是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生存依据和操作指南。

尽快制定《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产业投资基金法》等法律,使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渠道都有法可依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的投资方向,保障私人投资权益,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国家应制定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市场流动性。

央行需要根据危机的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保持银行的贷款发放和盈利水平,提高银行的放贷能力,以降低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提高投资需求,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应出台更多的财政政策,通过更有效手段来刺激内需,同时还要加大服务业改革的力度,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扩大就业,调动居民消费。

并针对外向型企业在货币政策上扩大对出口企业的信贷额度,调整出口退税率;大规模减税,尤其是企业税,增加中小企业利润。

中长期看,企业利润率提高可提升投资者的信心,达到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目的。

 3、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作用。

一要建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推进中小企业投融资市场的完善,协助主管部门与财政等部门管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二要协调联系相关部门和机构,推进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扶持、融资担保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三要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辅导,以选出最适合本企业的融资品种。

4、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担保贷款业务。

国家对于担保贷款从政策上应予以引导与支持。

一要进一步放开担保公司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二要加大对担保公司实施减免税政策的范围。

达到一定条件的担保机构,国家减免所得税;三要提高风险准备金提取比例,30%比率可适度提高;四要进一步建立担保公司风险分散补偿机制。

包括建立国家再担保机构、政府从专项资金中提供一定补贴、银行对担保公司的坏账分担、通过风险基金提供补偿等等。

总之,金融危机下,只有中小企业、金融体系、政府,共同努力、相互支持,才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政府要提供相关政策,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金融机构要开发中小企业适用的金融产品;中小企业要健康发展,提高自身信用度,三管齐下,才能让中小企业平稳,渡过金融危机下的融资难关。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季军: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

(1)

  [2]李东艳: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J].北方经济,2008(11)

  [3]李璞: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与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08(8)

  [4]连平: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N].第一财经日报,2008,7,23

  [5]邓聿文:

中小企业的冬天来了吗[N].上海证券报,2008,8,8

[6]王禧扬赵明星: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研究[J].经济论坛,2009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