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46911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2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docx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化

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高二(上)期初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题3分,共54分)

1.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关于

L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序数116B.中子数177

C.核外电子数116D.相对原子质量293

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B.HF的电子式:

H:

F

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NH4Cl的电子式:

3.同一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

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X>H2Y>ZH3

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

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

Z3﹣>Y2﹣>X﹣

4.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第IIIA的铊(Tl)既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

B.第VIIA的砹(At)为有色固体,易溶于四氯化碳,但难溶于水

C.第IIA的锶的硫酸盐(SrSO4)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第VIA的硒的氢化物(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5.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丁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甲原子核电荷数的2倍,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丙的单质可用于冶炼金属

B.甲与丁形成的分子是酸性氧化物

C.简单离子半径:

丁>乙>丙

D.甲与乙形成的化合物均有强氧化性

6.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

A.H3O+和OH﹣B.CO和N2C.NH3和F﹣D.CH4和NO

7.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碘和干冰的升华B.硅和C60的熔化

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D.溴和汞的汽化

8.将Cl2和H2置于0.5L密闭容器中,反应20s后,生成2.0molHCl.在这段时间内,用HCl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20mol•(L•min)﹣1B.0.1mol•(L•s)﹣1

C.0.2mol•(L•s)﹣1D.0.4mol•(L•min)﹣1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B.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释放能量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吸热反应是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

D.根据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可判断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1•s﹣1”所表示的意思是:

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现象越明显,反应速率越大

11.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组成的混和气体,经较长时间的光照,最后得到的有机物是(  )

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

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都有

12.工业上制取大量乙烯、丙烯所采用的方法是(  )

A.石油分馏B.石油裂化C.石油裂解D.煤的干馏

13.前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t苯泄入路边300m长的水渠,选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若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14.制备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乙烷和氯气反应B.乙烯与氯气反应

C.乙烯与氯化氢反应D.乙炔与氯化氢反应

15.某液态芳香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苯环,具有这种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

A.2种B.5种C.4种D.3种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混合物,汽油是纯净物

B.沸点:

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

C.分馏汽油和裂化汽油成分完全相同

D.石油的分馏是物理过程,而裂化和裂解属于化学过程

17.如图是一种形状酷似一条小狗的有机物,化学家TimRickard将其取名为“doggycene”,有关doggycen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doggycene的分子式为:

C26H30

C.1mol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D.该物质常温为气态.

18.立方烷、棱晶烷和盆烯是近年来运用有机合成方法制备的具有如下图所示立体结构的环状有机物,对上述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立方烷、棱晶烷和盆烯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B.棱晶烷和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C.立方烷的二氯代物共有2种

D.立方烷、棱晶烷中C原子都形成4个单键,因此它们都属于烷烃

 

二、填空题

19.在下列物质中①

Li②

Na③

Mg④

Li⑤

C⑥C60⑦异丁烷⑧正丁烷⑨石墨

互为同位素的是  (填编号,下同);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20.在下列事实中,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夏天的食品易发霉,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影响因素是  ;

MnO2加入双氧水中反应更剧烈.影响因素是  ;

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条,镁条产生气体更快.影响因素是  .

21.下面是我们熟悉的物质:

①O2②SO2③CaCl2④HNO3⑤NaOH⑥NH4Cl

这些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只含离子键的是  .

22.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

把与下面的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的标号填入相应括号中:

①第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

②第三周期离子Na+、Mg2+、Al3+、P3﹣、S2﹣、Cl﹣的离子半径  .

③第二、三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的变化  .

23.已知某单核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x﹣y=10时,该粒子为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②当y=8时,若该微粒的氧化性很弱,得一个电子后变为原子,该微粒的符号是  .

24.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10电子微粒,它们之间存在如图中转化关系.

请写出:

A的化学式  (写一种);D的化学式  .

25.室温下,将2g苯(C6H6)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3.6kJ的热量,写出C6H6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6.通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可在燃烧室内将有机物样品与纯氧在电炉加热下充分燃烧,根据产品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所示的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常用装置.

现准确称取1.8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燃烧后A管增重1.76g,B管增重0.36g.请回答:

(1)用该方法可测定含有哪些元素和什么状态的有机物  ;

(2)A、B管内均盛有固态试剂,B管的作用是  ;

(3)产生的气体由左向右流向,所选用的各导管口连接的顺序是  .

(4)E中应盛装什么试剂:

  .

(5)如果把CuO网去掉,A管重量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  ;

(7)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必须知道的数据是  ;

A.消耗液体E的质量B.样品的摩尔质量C.CuO固体减少的质量

D.C装置增加的质量E.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

(8)在整个实验开始之前,需先让D产生的气体通过整套装置一段时间,其目的是  .

27.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①②③属于同种反应类型.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

A  ,

B  ,

C  ,

D  .

(2)写出②、⑤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②  ,反应类型  .

⑤  ,反应类型  .

 

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高二(上)期初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题3分,共54分)

1.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关于

L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序数116B.中子数177

C.核外电子数116D.相对原子质量293

【考点】核素;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进行解答.

【解答】解:

A.第116号元素Lv的原子序数为116,故A正确;

B.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93﹣116=177,故B正确;

C.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核外电子数为116,故C正确;

D.293代表该原子的质量数,一种元素有多种核素,质量数指的是质子与中子质量的和,不同核素的质量数不同,即一种元素可以有多个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为各核素的平均相对质量,所以同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只有一个数值,两者近似相等,故D错误.

故选D.

 

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B.HF的电子式:

H:

F

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NH4Cl的电子式:

【考点】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A、苯分子为平面结构,C的原子半径大于H原子;

B、氟化氢是共价化合物;

C、氯离子的核内有17个电子;

D、氯化铵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解答】解:

A、碳原子的相对体积大于氢原子,则苯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故A正确;

B、HF为共价化合物,H原子和F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故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氯离子的核内有17个电子,故结构示意图为

,故C错误;

D、氯化铵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是离子化合物,故电子式为:

,故D错误.

故选A.

 

3.同一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

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X>H2Y>ZH3

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

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

Z3﹣>Y2﹣>X﹣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

HXO4>H2YO4>H3ZO4,则非金属性X>Y>Z,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非金属性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氢化物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解答】解: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

HXO4>H2YO4>H3ZO4,则非金属性X>Y>Z.

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

X<Y<Z,故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由于非金属性:

X>Y>Z,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X>H2Y>ZH3,故B正确;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

HXO4>H2YO4>H3ZO4,则非金属性X>Y>Z,即得电子能力:

X>Y>Z,故C正确;

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由于非金属性X>Y>Z,所以阴离子的还原性:

Z3﹣>Y2﹣>X﹣,故D正确.

故选A.

 

4.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第IIIA的铊(Tl)既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

B.第VIIA的砹(At)为有色固体,易溶于四氯化碳,但难溶于水

C.第IIA的锶的硫酸盐(SrSO4)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第VIA的硒的氢化物(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分析】A.金属性Ti>Al,Al与碱反应为其特性;

B.第VIIA的单质由气体到固体,颜色加深,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C.硫酸钙不溶于水;

D.非金属性S>Se.

【解答】解:

A.金属性Ti>Al,Al与碱反应为其特性,则第IIIA的铊(Tl)只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不能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故A错误;

B.第VIIA的单质由气体到固体,颜色加深,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第VIIA的砹(At)为有色固体,易溶于四氯化碳,但难溶于水,故B正确;

C.硫酸钙不溶于水,可知第IIA的锶的硫酸盐(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故C错误;

D.非金属性S>Se,则VIA的硒的氢化物(H2Se)是无色、有毒,不如H2S稳定的气体,故D错误;

故选B.

 

5.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丁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甲原子核电荷数的2倍,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丙的单质可用于冶炼金属

B.甲与丁形成的分子是酸性氧化物

C.简单离子半径:

丁>乙>丙

D.甲与乙形成的化合物均有强氧化性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甲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为O元素;丁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甲原子核电荷数的2倍,则丁的核电荷数是16,为S元素;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则乙为Na、丙为Al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甲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为O元素;丁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甲原子核电荷数的2倍,则丁的核电荷数是16,为S元素;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则乙为Na、丙为Al元素,

A.丙为Al,金属铝可以通过铝热反应冶炼金属,故A正确;

B.甲与丁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者都是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

C.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大小为:

丁>乙>丙,故C正确;

D.甲、乙分别为O、Na,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钠、过氧化钠,氧化钠不具有强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C.

 

6.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

A.H3O+和OH﹣B.CO和N2C.NH3和F﹣D.CH4和NO

【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分析】粒子中质子数等于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中性微粒中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解答】解:

A.H3O+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1﹣1=10,OH﹣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9+1=10,电子数相同,故A错误;

B.CO的质子数为14,电子数为14,N2的质子数为14,电子数为14,电子数相同,故B错误;

C.NH3的质子数为7+1×3=10,电子数为10,F﹣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9+1=10,电子数相同,故C错误;

D.CH4的质子数为6+1×4=10,电子数为10,NO的质子数为7+8=15,电子数为15,电子数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7.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碘和干冰的升华B.硅和C60的熔化

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D.溴和汞的汽化

【考点】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分析】题中碘、干冰、氯化氢、溴、C60属于分子晶体,其中HCl属于电解质,溶于水共价键被破坏,汞属于金属晶体,硅属于原子晶体,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以此判断.

【解答】解:

A.碘和干冰属于分子晶体,升华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类型相同,故A正确;

B.硅属于原子晶体,C60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分别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故B错误;

C.氯化氢溶于水破坏共价键,氯化钠溶解破坏离子键,故C错误;

D.溴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汞气化破坏金属键,故D错误.

故选A.

 

8.将Cl2和H2置于0.5L密闭容器中,反应20s后,生成2.0molHCl.在这段时间内,用HCl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20mol•(L•min)﹣1B.0.1mol•(L•s)﹣1

C.0.2mol•(L•s)﹣1D.0.4mol•(L•min)﹣1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分析】结合v=

计算.

【解答】解:

0.5L密闭容器中,反应20s后,生成2.0molHCl,在这段时间内,用HCl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2mol•(L•s)﹣1,

故选C.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B.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释放能量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吸热反应是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

D.根据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可判断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成键断键都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C.反应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D.反应吸热或放热是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反应的焓变=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解答】解:

A.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成键断键都有能量变化,所以说任何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故A正确;

B.化学反应中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释放能量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

C.燃烧都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到着火点,所以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

D.反应吸热或放热是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反应的焓变=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焓变为负则为放热反应,焓变为正则为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1•s﹣1”所表示的意思是:

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现象越明显,反应速率越大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A.化学反应速率为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

B.化学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

C.化学反应速率即为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

D.反应速率与现象无关.

【解答】解:

A.化学反应速率为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则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变化视为0,故A错误;

B.因化学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则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1s内该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为0.8mol/L,故B错误;

C.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C正确;

D.反应速率与现象无关,反应速率快的,现象可能明显,也可能不明显,故D错误,

故选C.

 

11.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组成的混和气体,经较长时间的光照,最后得到的有机物是(  )

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

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都有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的取代反应为逐步取代,但是多步取代反应是同时进行的,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逐步取代反应,但是多步取代反应是同时进行且各步反应都是可逆反应,所有得到的产物与甲烷与氯气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故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都存在,故选D.

 

12.工业上制取大量乙烯、丙烯所采用的方法是(  )

A.石油分馏B.石油裂化C.石油裂解D.煤的干馏

【考点】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分析】裂解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主要为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

【解答】解:

A.石油分馏是指通过石油中含有的物质的沸点不同而使各种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故A错误;

B.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故B错误;

C.裂解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主要为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故C正确.

D.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物质,故D错误;

故选C.

 

13.前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t苯泄入路边300m长的水渠,选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若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考点】苯的性质.

【分析】A、苯和水是互不相溶的;

B、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容易引发爆炸;

C、苯的密度比水小,和水不溶,在水的上层;

D、苯是一种有毒的无色液体,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易爆炸.

【解答】解:

A、由于苯和水是互不相溶的,所以大量苯不会溶入水中,渗入土壤,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故A错误;

B、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容易引发爆炸事故,故B正确;

C、苯的密度比水小,和水不溶,在水的上层,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故C正确;

D、苯是一种有毒的无色液体,含碳量高,燃烧时冒出大量黑烟污染空气,易爆炸,故D正确.

故选A.

 

14.制备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乙烷和氯气反应B.乙烯与氯气反应

C.乙烯与氯化氢反应D.乙炔与氯化氢反应

【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反应产物及“原子经济”的理念分析,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的利用率为100%.

【解答】解:

A、CH3CH3+Cl2→CH3CH2Cl+HCl,该反应有杂质HCl生成,且生成的氯代烃除氯乙烷外还有其它氯代烃,所以不符合原子经济的理念,故A错误;

B、CH2═CH2+Cl2→CH2ClCH2Cl,产物是二氯乙烷不是氯乙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