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47089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XX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XX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

《XX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docx

XX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

XX年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

  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诸多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虎岭产业集聚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规划调整机遇,采取得力措施,克服不利因素,千方百计抓招商,集中精力抓项目,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XX年主要经济指标及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截止11月份,营业收入完成390亿元,同比增长29.14%,占年度任务440亿元的88.6%;税收收入完成7.3亿元,同比增长1.9%,占年度任务8.6亿元的81.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富士康约完成81亿元,同比增长285.6%,占年度任务65亿元的124.6%;亿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占任务的130.8%,同比增长257.9%;企业从业人数达到4.5万人,占年度任务2.4万人的187.5%,同比增长181.25%。

  

  初步预计,至年底企业营业收入可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占年度任务440亿元的%,低于时间进度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可完成亿元,占年度任务8.6亿元的%,低于时间进度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占年度任务65亿元的%,低于时间进度个百分点;企业从业人数将达到万人,占年度任务2.4万人的%,同比增长%,高于时间进度个百分点。

  

  

(一)工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  

  今年以来,集聚区共实施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9个,总投资112.61亿元,完成投资72.23亿元,年度投资超亿元项目达10个。

其中,丰源石油轻烃综合利用、龙星化工四氯化钛、金马焦化苯加氢、济钢高洁净钢锻件、弘鑫电子等31个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完成投资37.41亿元;对在建项目,虎岭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建厂房、订设备,确保项目快建设快投产、早见效;特别是富士康项目以及济钢高强度机械用钢、中原特钢产业园、金马焦化苯加氢、洛阳石化惠康物业CTA氧化物等一批骨干企业的新上项目均按时间要求达到了投资进度、形象进度、投产目标“三落实”。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  

  XX年,虎岭集聚区计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个,总投资44.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9亿元。

至十一月底,完成投资约28亿元。

其中110kv变电站及电网配套、济源大道西环—西二环段,沿黄河路、济源大道自来水管网工程等5个项目竣工。

目前正在实施的有南环西延、虎岭三号线、一号线南延等6条道路建设;社区及标准化厂房等基础配套建设方面,驿城社区1—4号楼主体已结束,5—8号楼完成七层;三湖嘉园目前12栋栋中已有8栋完成垫层,正在绑扎筏板钢筋,其余4栋正在积极推进;总投资10个亿,由上海红加机械制造公司投资建设的虎岭集聚区机械加工产业园,15栋多层、单层厂房全面开建,部分设备已开始安装;富士康16栋标准化厂房及模具中心已全面建成,合计完成投资22.16亿元。

  

  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加强  

  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

瞄准主导产业,搭建招商平台,创新招商方式,收到良好成效。

截止目前,集聚区共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6个,在谈项目9个,引进市外资金达51.52亿元人民币,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一是持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

一年来,虎岭产业集聚区主要领导外出招商49次,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70余次,在海盐举办了“济源市紧固件产业转移恳谈会”,先后承办了两个全国性行业年会,成功签约国内钢丝绳行业龙头企业江苏巨力来我市投资;二是搭建平台集中招商。

平台建设是项目落地的前提和保障。

按照集聚区发展规划及产业定位,重点围绕“一轴四园”,规划了装备制造产业园、钢材深加工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电子电器产业园等“区中园”,并下大力气推进路、水、电、汽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落地搭建平台。

良好的环境和完善的配套受到了客商的青睐,上海红加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主动和我们接洽,投资10亿元建设机械加工产业园,目前15栋单层、多层厂房已全面开工,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

  

  服务大项目水平进一步提升  

  大项目决定着集聚区发展的快慢和成败。

今年以来,我们不拖延、不懈怠,全神贯注、主动融入,服务了济钢、中原特钢、金马焦化等新上项目。

特别是全面参与了富士康项目建设大会战,达到学习知识、积累经验、锻炼队伍、提升水平的目的。

一是在已有3名班子成员、5名机关干部的基础上,又抽调部分优秀机关干部充实到服务富士康指挥部办公室,全身心、全方位服务富士康项目;二是规划建设了甘河居委会临时商业服务区,满足富士康员工当前的生活性服务需求;三是协调富士康A、B区水、电、蒸汽、通讯等配套工程的建设。

完成了富士康临时餐厅建设、办公楼翻修改造、员工宿舍改造方案制定以及富士康工程建设土建窗口组建、富士康A、B区地质勘探等工程。

通过服务富士康等大项目,不仅直接促进了项目健康顺利实施,而且达到了学习知识、积累经验、锻炼队伍、提升水平的目的。

  

  完成集聚区规划调整及土地收储工作  

  一是抢抓省政府政策机遇,积极与省发改委、国土厅等单位进行对接,增加规划面积10.87平方公里,使集聚区规划面积达到18.97平方公里。

同时依托富士康项目,及时规划了电子信息产业园,使集聚区形成了以梨虎路为东西发展轴,装备制造、钢材深加工、精细化工、电子电器等“一轴四园”的产业布局,使主导产业更加鲜明。

二是加大土地收储力度,为项目落地提供保障。

今年共完成土地组卷上报1906亩,已批复1119亩,分别为:

三湖嘉园329亩,驿城社区107亩,石化产业园3个项目共计299亩,机械加工产业园286亩,玻璃产业园55亩,济钢大棒材43亩等,有力的保证了集聚区项目用地。

三是完成了科技商务楼、机械加工园综合商务楼规划、220千伏苗荆线、220千伏恒荆线、35千伏虎焦线高压线路规划改造。

  

  (六)其它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

完成了“一文六问三十篇”虎岭篇和电视访谈节目“玉川亮见”虎岭篇的宣传报道,邀请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对集聚区承办的XX年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理事会和XX年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进行采访报道;与台湾《联合报》记者沟通,做好入台宣传系列报道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大力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

以“虎岭晨论”、“虎岭大讲堂”、“周一一小时”为载体,抓好全员学习;推行一线工作法,在工作一线培养机关干部乐于奉献、善于思考、雷厉风行的作风。

三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认真开展“一创双优”及“三讲三提升”等系列党建活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预备党员的考察和培养工作,3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

四是扎实做好机关保密工作。

按照统一规划配备了保密计算机及专用系统,严格制度,确定专人负责,重点加强对机密文件、材料的管理及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保密管理工作;五是认真做好接待工作。

立足集聚区展厅对外窗口,做好沙盘解说和形象展示工作,接待客商、党政代表团、友好单位参观考察200余人次。

六是加快规划区内村搬迁。

围绕服务重点项目,统筹协调,先后完成河西105户,小韩村10户,杨庄居委会19户群众的临时搬迁,启动了东张村搬迁和三湖嘉园建设及大驿城中村改造。

  

  二、存在问题  

  1、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一是道路、电、供排水、热力、燃气等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影响企业入驻;二是富士康入驻后,集聚区人口激增,相应的公共服务,包括医疗保健、金融服务网点、公交路线、警务警力等与发展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区的承载能力。

  

  2、要素制约依然明显。

资金、土地、人力资源、创新能力依然是制约集聚区发展的主要瓶颈。

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有限,土地手续繁琐,审批周期长,影响项目落地;建设资金缺乏,融资难度较大,基础设施及配套方面存在较大缺口;人才支撑不强,人力资源缺乏,影响企业用工需求;创新能力不够,产业大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产业链的末端,发展后劲不足。

  

  三、XX年工作安排  

  XX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虎岭产业集聚区面临区划调整、体制理顺、加快发展诸多机遇和挑战的一年。

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鼓舞斗志,增强信心,顺利完成五年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党工委研究,形成XX年工作计划如下:

  

  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建设为主题,以快速发展为主线,以“基础设施完善年、基层组织建设年、干部作风提升年、创业环境优化年”为载体,按照“持续求进、力求先行、抢抓机遇、务实奋进”的工作要求,着力项目建设,着力招商引资,着力平台打造,拉框架、破瓶颈、促发展,为打造千亿元产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奋斗目标  

  XX年,主营业务收入计划实现550亿元,力争完成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70亿元,力争完成 亿元;税收收入计划完成9亿元,力争完成  亿元;企业从业人员计划达到5万人,新增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

入围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争创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确保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成功。

  

  主要工作  

  1、坚持不懈抓项目,提高竞争实力  

  项目建设是立身之本、强区之基。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虎岭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严格台账管理,实行首问负责制,加大协调服务力度,确保济钢大棒材、CTA氧化物、丁二酸、富士康模具生产等续建项目峻工投产;二是以“区中园”建设为重点,实行分包责任制,坚持“一线工作法”,集中力量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力促精细化工产业园、钢材深加工产业园、电子零配件产业园、虎岭机加工产业园等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对前期谋划的紧固件产业园、富士康模具钢等项目,强化指导和服务,加快手续办理,确保尽快落地。

  

  2、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  

  瞄准主导产业,搭建招商平台,创新招商方式,营造安商氛围。

一是围绕主导产业,抢抓长三角、东南沿海等区域产业转移机遇重点招商;二是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在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招商、派出小分队驻地招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领域,开展龙头企业自主招商、积极谋划项目产业招商、依靠行业协会委托招商,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招商;三是盯紧拧死海盐紧固件产业园、厦门乘工阀门、XX热处理、无水港码头等意向项目促签约、促落地,四是力争全年引进一个装备行业龙头以及5家富士康配套产业。

  

  3、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承载能力  

  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完善年”活动,按照“配套设施完备、地下管网齐全、产业布局合理”的要求,完善设施配套,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一是加快道路建设,确保济源大道河西河东段、金马大道改造等台帐道路建成通车;二是加快管网建设,推动供排水、燃气、热力等地下管网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实现已建道路管网全覆盖;三是加快综合服务配套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富士康综合服务区、集聚区科技商务楼、机械加工园综合楼等项目;继续加快新型社区建设,重点加快驿城社区、三湖嘉园等2个安置工程建设,完成集聚区内村庄搬迁规划。

  

  4、着力建好两个平台,破解要素制约  

  重点建好用好投融资平台和土地收储平台,破解要素瓶颈制约,促进集聚区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建好投融资平台,注入优质资产,创新融资方式,提升运作水平,力争全年融资2亿元以上;二是建好土地收储平台,适度超前做好土地收购储备工作。

重点完成钢材深加工850亩、装备制造产业园300亩、富士康配套产业园800亩、沿黄河路商业开发用地100亩等土地的收储工作。

  

  5、加强村管理工作,促进城乡融合  

  大力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加强村居三委班子建设,不断完善村居管理;开展“平安虎岭”建设,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及综合治理工作;大力开展创建工作,优化城乡发展环境;谋划建设新型社区,实现村居管理向社区管理转化。

  

  6、完成常规工作以及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干部素质提升计划、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一创双优”、“3+1”综合治理、接待等常规工作,持续创新思想观念,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扎实做好机关保密工作,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紧紧围绕主要工作,重点实施“双十计划”:

  

  

(1)十项重点工作  

  ①积极主动服务富士康、济钢、中原特钢等市重点项目;  

  ②大力招商引资,全年完成招商引资40亿元;  

  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对划转村居的管理工作;  

  ④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和应急预警工作;  

  ⑤加快投融资和土地平台建设,完成融资2亿元,收储土地XX亩以上;  

  ⑥开展“基础设施完善年”活动,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⑦完成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的编制、评审和批复。

  

  ⑧持续开展“创业环境优化年”活动,大力营造“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⑨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素质提升计划,全面提升机关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⑩入围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争创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确保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创建成功。

  

  

(二)十项重点工程  

  ①加快建设虎岭机械加工产业园,年度完成投资3.7亿元,确保建成投产;  

  ②开工建设集聚区科技商务楼,年度完成投资2亿元,确保主体完工;  

  ③加快建设三湖嘉园,年度完成投资2亿元;  

  ④加快建设驿城社区,年度完成投资2亿元;  

  ⑤加快建设钢材深加工产业园,年度完成投资3.5亿元,确保一期建成投产;  

  ⑥加快建设精细化工产业园,确保CTA氧化物、丁二酸两个项目投产;  

  ⑦加快建设电子零配件产业园,年内引进5家配套企业;  

  ⑧规划建设紧固件产业园,力争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⑨加快建设机械加工园综合楼,年度完成投资3500万元;  

  ⑩加快推进大驿城中村改造。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按照关于理顺集聚区体制机制的要求,尽快完善机构,充实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完善干部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建成一支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干部素质提升教育,启动村居干部培训工程,打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事创业环境,为集聚区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2、要素保障。

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进一步优化融资机制,强化融资责任,增强融资能力,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加快土地收储平台建设,争取财政资金、吸收民间资金、盘活地产房产,壮大土地收储实力,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土地支撑。

  

  3、廉政保障。

加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加快完善廉政制度,为打造廉政干部、廉政工程、廉政项目奠定制度基础。

强化廉政监督小组作用,对重大项目、工程及其它大额支出,坚持集体决策;与工程责任主体签订廉政合同,做到惩防并举,为集聚区建设营清正廉洁的干事环境。

  

  4、舆论保障。

扩大与深化同广大传媒的合作,把握正面引导的报道方向,突出重大事件的宣传重点,为集聚区发展营造宽松的舆论环境。

加强市委、政府两办信息及行业部门工作信息的报送,及时报送集聚区建设动态,为领导决策、舆论支持提供及时、翔实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