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49160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形“影”不离D.湖光倒“影”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线被竿遮挡光线形成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A不符合题意;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进行拍照的,而毕业合“影”中的“影”是照相机拍出的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C不符合题意;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而湖光倒“影”中的“影”是平面镜形成的像,故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合题意,故选D。

考点:

光的反射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

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

【答案】B

..................

【考点定位】声现象

3.如图,图中甲、乙所示是物体甲和乙的s一t图象,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D.甲、乙的速度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所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较大,根据

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

A.

点睛:

能从物体的s﹣t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4.人们常说“油比水轻”实际上是说(  )

A.油比水体积大B.油比水体积小C.油比水质量大D.油比水密度小

【答案】D

【解析】人们常说“油比水轻”,隐含的条件是体积相同,油的质量小,实际上是对应油的密度小。

故选D.

5.一小块0℃的冰,投入一大盆0℃的水中(周围空气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汽化、升华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会发生熔化B.一部分水会凝固

C.冰和水的多少都不会变化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1)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并能不断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凝固点,并能不断放热.

(2)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解:

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因为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不能熔化;水因不能放出热量不能凝固;所以冰和水的数量都没有变.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知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有两个:

一个是温度条件,一个是热量要求,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异.

6.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1.1×103kg/m3,煤油的密度0.8×103kg/m3)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B.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D.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小与体积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

解:

已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知:

甲液体的体积最大,乙液体的体积最小,丙液体的体积居中,根据公式ρ=

得:

甲液体密度最小,为煤油;乙液体密度最大,是盐水;丙液体密度居中,是水.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密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对同种物质,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对不同物质,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7.某同学在上学的路上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5m/sB.10m/s

C.4.8m/sD.不知路程无法计算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物体前半程的运动时间与后半程的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

设全程的路程是2s,则前半程与后半程的路程都是s,

因为v=

所以物体的运动时间:

t前=

=

t后=

=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

=4.8m/s.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物体的平均速度,要求平均速度,应先求出物体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物体的速度,不要错误的认为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不同的

C.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放热,温度不一定降低

【答案】D

【解析】A、固体分为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故A错误;

B、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都相同,故B错误;

C、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故C错误;

D、物体放热,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凝固时要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9.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答案】D

【解析】从图中体温计的横截面看,从圆弧形表面看去,此温度计相当于放大镜,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便于读数.

故D正确为答案。

10.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他在镜内所成的像将(  )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大小不变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与其他因素无关;

所以,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故选C.

点睛:

生活中当人靠近平面镜时,感觉人的像变大,实质上是没有变化的,是人的视觉错误造成的。

人感觉物体的大小跟视角有关,当物体大小一定,离眼睛越近时,人感觉物体越大。

二、填空题

11.打开冰箱门,看到冒“白气”,这“白气”是_____,这是由于_____遇冷_____形成的.

【答案】

(1).小水滴

(2).空气中的水蒸气(3).液化

【解析】打开冰箱门,看到冒“白气”,这“白气”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这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12.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_____色,裙子是_____色.

【答案】

(1).红

(2).黑

【解析】试题分析: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什么颜色的物体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舞台追光灯发出的是红光,白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红色的;绿裙子只能反射绿光,不能反射红光,没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中,我们就看到裙子是黑色的.故答案为:

红;黑.

考点:

物体的颜色.

13.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某探测船竖直向海底发出超声波后,经2s后船收到了回声,则此处距海底的深度是_____m,人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该声音.

【答案】

(1).1500

(2).不能

【解析】解:

(1)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

可得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1s=1500m.

(2)物体振动的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人不能听到超声波.

点睛:

声波测距离利用的是声波的反射,速度乘以总时间算出的是来回的总路程,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只为总路程的一半。

14.海菲同学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她区分依据是这两类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的声音的_____不同.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答案】

(1).音色

(2).响度(3).音调(4).空气

【解析】不同的乐器由于材料和形状的不同,就会构成自己特有的声音特色,即音色不同。

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一听便能分辨,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类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用不同大小的力去弹琴时,物体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琴弦振动的频率不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15.都说景德镇瑶里风光很美“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这美景奇观中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_____像;“鸟”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虚像.

【答案】

(1).折射

(2).虚(3).反射

【解析】“鱼在天上飞”:

鱼在水中,鱼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的折射进入人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鸟在水里游”:

鸟和人都处在同一种介质中,鸟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的反射进入人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折射原理以及它们的成像特点,判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此题的难点.

16.坐在汽车上的人看到公路上的树木向后退,这是以_____为参照物;静止在地球赤道上方的同步通信卫星是以_____为参照物.

【答案】

(1).汽车

(2).地球

【解析】坐在汽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研究对象是树木,并且树木是运动的,向后退去,所以他选取的参照物一定和树木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他是以车或自己为参照物;

点睛:

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是静止的;

17.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的.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答案】

(1).凸透

(2).会聚

【解析】试题分析:

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使树叶燃烧,造成火灾;

三、识图、作图题

18.完成下图所示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据此完成光路图,如图所示:

点睛: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

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19.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度角,要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请通过作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

【答案】

【解析】解:

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则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先过入射点作竖直向下的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再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

因为反射光线与水平面垂直,而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60°的角,所以入射角等于

=75°,

则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90°﹣75°=15°,故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60°=75°或180°﹣75°=105°.

如图所示,平面镜与水平面夹角写为75°.

20.如图,由发光点S发出的光,射到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试在图中准确地画出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解析】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发光点S在水面所成的像S′;由题可知A为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连接S′A,S′A与水面的交点便是入射点O,再连接SO,则S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与探究

2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

“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

(2)相同的操作。

【答案】

(1).较黑暗

(2).确定像的位置(3).重合(4).相等(5).垂直(6).相等(7).B

【解析】

(1)①用烛焰作为成像的物体,环境越暗,烛焰相对越亮,烛焰成像会越清晰。

②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既能成像,又能透光。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为了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应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上述实验操作。

故答案为B。

22.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案】

(1).会聚

(2).11.0(3).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4).放大(5).投影仪(6).靠近

【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以看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1.0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可能是物距小于或等于1倍焦距或透镜、光屏、烛焰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3)物距u=16cm,f

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

五、计算题

23.某人看见闪电经过5s才听到雷声,那么,

(1)人们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2)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多少km?

【答案】

(1)人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2)1.7km.

【解析】解:

(1)人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2)根据公式

可得,打雷处距人的距离:

s=vt=340m/s×5s=1700m=1.7km.

答:

(1)人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2)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1.7km.

24.我国约有4亿多人需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的主要材料指标如下表:

(1)若要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镜片?

试说出你选择的结果及理由.

(2)若你所选择的镜片每块体积为4×10﹣6m3,试求出该副眼镜的镜片质量.

(3)若所用的是一副铜合金镜架,其质量为2×10﹣2kg,如图所示.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这副镜架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1)选择树脂镜片;因为树脂镜片不但透光度好,而且质量相对较轻;

(2)10.4g;(3)11.25g.

【解析】解:

(1)由题,树脂镜片的透光度好,且密度小,同样体积的镜片质量小;

所以我会选择树脂镜片。

(2)由

可得,

树脂镜片的质量:

m=ρ树脂V树脂=1.3×103kg∕m3×4×10﹣6m3×2=0.0104kg=10.4g;

(3)由

可得,

铜合金镜架的体积:

镜架体积不变,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这副镜架的质量:

m钛镜架=V钛合金ρ钛合金=2.5×10﹣6m3×4.5×103kg∕m3=1.125×10﹣2kg=11.25g.

答:

(1)选择树脂镜片;因为树脂镜片不但透光度好,而且质量相对较轻;

(2)该副眼镜的镜片质量为10.4g;

(3)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这副镜架的质量是11.25g.

25.一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一山崖行驶,司机经过某处鸣笛时,2秒钟后听到回声.(当时声速为340m/s)求:

(1)鸣笛处距山崖的距离;

(2)听到回声处距山崖的距离.

【答案】

(1)360m;

(2)320m.

【解析】解:

(1)由

可知,在t=2s的时间内,车行驶的距离:

s1=v1t=20m/s×2s=4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2t=340m/s×2s=680m,

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

2s=s1+s2,所以

(2)司机听到回声车距山崖的距离:

s′=s﹣s1=360m﹣40m=320m.

答:

(1)鸣笛处距山崖离360m;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是320m.

点睛: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