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5207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3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学期月考试题解析版

七年级生物2017-2018第二学期生物月考试题

一:

选择题

1.图表示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情况。

据此推断乙是

A.淀粉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甲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乙被消化,最后是丙被消化,可以判断甲是淀粉,乙代表蛋白质,丙代表脂肪;故选B。

考点: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室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B.结果是2号试管内会出现蓝色

C.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D.若将丙装置保持30分钟,结果是两支试管内都不变蓝。

【答案】C

【解析】1、2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因此该实验是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而不是温度,A错误;

1号试管中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2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B错误;

2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说明2号试管内不再含有淀粉,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C正确;

清水在多长时间下也不能分解淀粉,因此将丙装置保持30分钟,结果仍然是2号试管内不变蓝、1号试管内变蓝,D错误。

3.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消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缺乏维生素C容易患夜盲症

B.糖类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物质基础

C.脂肪的消化需要多种消化液参与

D.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只能在小肠中进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人体缺乏维生素A人会患夜盲症,A错误;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物质基础,B错误;脂肪在小肠内开始消化,首先被小肠内的胆汁乳化为脂肪微粒,然后被肠液和胰液的脂肪酶彻底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胰液、肠液等多种消化液参与,C正确;蛋白质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被小肠内的小肠液、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D错误。

考点: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4.当遇到别人突发紧急情况时,应力所能及的予以救助,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立即设法将其转移到通风处

B.对呼吸突然停止的人做人工呼吸时尽量增大强度、加快频率

C.发现有人心脏病发作,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D.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立即设法将其转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同时可以进行人工呼吸进行自救,A正确;人工呼吸的频率应该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B错误;发现有人心脏病发作,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并拨打“120“急救电话,C正确;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D正确.。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5.在我们手背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些血管,这些血管不具备的特点是

A.管壁较薄,弹性小B.管壁的内面有瓣膜

C.管内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D.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分布、功能如表:

血管类型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负责把心脏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为动脉,管内压力大;负责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为静脉,管内压力较小;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为毛细血管。

故血管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

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

因此在我们手背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些血管,这些血管不具备的特点是: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而不是由管内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考点:

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6.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

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维生素A

维生素B1

缺乏症

夜盲症

坏血病

骨质疏松症

贫血症

 

A.AB.BC.CD.D

【答案】B

【解析】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A正确;

缺乏维生素B1会患脚气病和神经炎,脚气是真菌感染引起的,B错误;

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成人患骨质疏松症。

C正确;

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D正确。

7.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含有细胞核,能吞噬入侵的病菌

B.②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C.③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输血时血型不合,④会凝集成团

【答案】D

【解析】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A、①为白细胞,含有细胞核,个体最大,数量最少,能穿透血管壁,能够吞噬病菌,数量高于正常值时,可能是身体有炎症,A正确;

B、②为血浆,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B正确;

C、③为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C正确.

D、④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输血时血型不合,③为红细胞会凝集成团,D错误.

故选:

D

8.图为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甲内流的是静脉血,丙内流的是动脉血

C.与甲相比,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

D.乙和肺泡的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答案】C

【解析】a、b表示肺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根据箭头方向可知a和b分别表示氧气和二氧化碳,A正确;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所以丙内的血液含有较多的氧,丙内流的是动脉血,B正确;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

所以与甲相比,丙内的血液只是氧气增加,而营养物质并没有变化,C错误;乙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特点是毛细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9.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口腔是消化淀粉最主要的场所

B.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

C.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

D.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在口腔中可以被唾液淀粉酶分解麦芽糖,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葡萄糖;A错误;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只在小肠中进行,B错误;肝脏分泌胆汁,在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为脂肪微粒,C错误;肠液和胰液里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D正确。

考点: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10.心脏壁最厚的腔和与之相连的血管分别是

A.右心室肺动脉B.左心室主动脉C.右心室主动脉D.左心室肺动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心脏有四个腔:

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收缩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与其功能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最厚。

考点:

心脏的结构。

11.下列关于人体的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

B.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

C.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

D.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

【答案】A

【解析】人体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径增大,使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A正确,C错误;

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肋骨向下向内移动,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径均缩小,此时膈顶上升,引起胸腔上下径缩小,胸腔容积缩小,肺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呼气过程,B、D错误。

点睛:

理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通气,肺通气的实现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与外界之间存在压力差。

12.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

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答案】B

考点:

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13.图中①~④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引起有节律的呼吸运动

B.②过程的进行依赖于胸廓容积的变化

C.长期缺铁会影响③过程中气体的运输

D.②④过程均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下列有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①是肺的通气,呼吸运动的过程是:

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可见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A错误;

②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行依赖于气体的扩散作用,B错误;

铁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能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能与氧分离,有运输氧的功能,缺铁会影响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正确;

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错误。

考点: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14.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是胃,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氨基酸

B.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②是小肠,内有胰液、肠液和胆汁三种消化液,利于消化

D.⑤是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

【答案】C

【解析】6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A错误;1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B错误;8是小肠,内有胰液,肠液和胆汁三种消化液,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正确;9大肠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D错误。

15.生物课上学习了“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合理膳食”,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聊里“晒”出了自己的午餐。

你认为谁的午餐既营养合理又经济实惠?

A.甜心冰激淋B.小黄豆C.腹黑大魔王D.太阳雨

【答案】B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考点:

注意合理营养。

16.众所周知,如果没有食物,人仍可以存活几周;如果没有空气,人可能连几分钟都无法生存.人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

①温度升高②水分增加③氧气含量增加④氮气含量减少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②⑤D.②③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①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所以呼出的气体温度升高,故①正确;

②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有水产生,因此呼出的气体水分增加,故②正确;

③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因此氧含量减少,故③错误;

④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是氮气含量基本不变,故④错误;

⑤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有二氧化碳产生,因此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故⑤正确.

因此,①②⑤叙述正确.

考点:

呼气和吸气

17.纪实片《穹顶之下》引起了全社会对环境污染的广泛关注。

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呼吸道对其几乎没有净化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2.5通过扩散作用由外界空气进入肺泡

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氧气

C.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大规模植树造林

D.PM2.5吸入人体后,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雾霾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有危害,主要危害还是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因为雾霾是指空中浮游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因为受到气压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这些有害物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破坏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D正确。

考点: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18.图示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

【答案】C

【解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

①是静脉,②是动脉,③是毛细血管,其流动方向是:

②→③→①。

19.下列关于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人体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成分依次是氮气、二氧化碳

C.呼吸运动需要肋间肌和膈肌提供动力

D.人工呼吸依据的是呼吸运动原理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0,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既不吸气也不呼气,A正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最多的两种成分依次是氮气、氧气,B错误;

呼吸肌包括肋间肌和膈肌,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为呼吸运动提供动力,C正确;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从而使患者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也称肺的通气.D正确。

考点:

呼气和吸气。

20.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

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小肠吸收的成分包括:

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21.某实验小组解剖观察猪的心脏后,总结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对应的关系,你不认同的是()

A.①和③、②和④不相通,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

B.④的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

C.①和②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②

D.②与肺静脉之间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A正确;④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体循环路线最长,与此相适应,④左心室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B正确;①右心房和②右心室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②,而不会倒流,C正确;②右心室连通肺动脉;D错误。

考点:

心脏的结构。

22.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水(毫升)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1.3

 

A.实验中,①应该为20克

B.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不仅要浸入水中,还要接触锥瓶的瓶底

C.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

D.从实验结果可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

【答案】B

【解析】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食品的质量必须相同,因此实验中,①应该为20,A正确;

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

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触瓶底,否则处理数据不准确,B错误;

要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多测几次,以减小误差,提高可信度,C正确;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D正确。

23.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已成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下图甲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图乙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关键期,每天需多吃些图甲中c、d层食物

B.图甲中c层物质在图乙h部位开始消化

C.图甲中e层物质的消化过程可用图乙中X曲线来表示

D.图乙中i处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因此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答案】C

【解析】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关键期,每天需要多吃些图甲中c鱼肉、d奶类食物,为青少年成长提供蛋白质,A正确;c层含有蛋白质,蛋白质的消化是从h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B错误;脂肪在小肠内开始被消化,e为油脂类食物富含脂肪.图甲中e层物质的消化过程可用图乙中Z曲线来表示,C错误;图乙中i处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因此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D错误。

24.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

下图是小明检查时的血涂片和化验单,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血液由左图中的①②③组成

B.左图中的②能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左图中③有细胞核,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D.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答案】D

【解析】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A错误;

图中②是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

③血小板没有细胞核,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C错误;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

当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

所以贫血的病人应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可知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小明患有贫血,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D正确。

25.近期我市电视台播报市中心血库O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各血站无偿献血。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B.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对于严重贫血者,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血浆

【答案】D

【解析】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A正确;

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B正确;

异型者之间如果输入的O型血量较大,同样可以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因此,大量输血时,必须实行同型输血原则,C正确;

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铁或缺蛋白质易患贫血,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即可,D错误。

二、综合题

26.2015年8月12日晚11时许,天津滨海新区某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消防人员不怕牺牲,奋力灭火救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无论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过程_______(填字母)的顺利进行。

(2)a比b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_。

(3)给获救者打点滴时,药物最后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

(4)若该获救者血型为A,但当时无A型血,紧急情况下可少量输入的血型是___________。

(5)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无需用到_______(选填“棉絮(纱布)”、“培养皿”、“滴管”和“盖玻片”);图为观察到的血流情况(箭头表示流向),据此判断静脉血管是_________(填序号)。

(6)若事故中某醉驾者的血液从上臂伤口的b处喷出且为鲜红色,你认为下面较为科学的急救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A.用手指压住a端血管,并用纱布包扎

B.用手指压住c端血管,并用纱布包扎

C.用手指压住ac两端血管,用纱布包扎

D.不用手指压住血管,直接用纱布包扎

【答案】

(1).A

(2).组织细胞(3).4(4).O型(5).盖玻片(6).③(7).A

【解析】观图可知:

1是心脏的右心房、3是右心室、2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

(1)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只有保证呼吸道的畅通,才能更好地实现肺的通气。

(2)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周围毛血管的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泡,通过肺的通气,经呼吸道将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