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5331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docx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型教学案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2.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3.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目的及原因。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意义:

维持和改善土地①生态性状,保持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使土地生产能力不断②恢复更新。

  2.主要措施:

③植树造林。

  3.防护林带类型:

④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

  4.防护林目的:

防御⑤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5.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

防风林、⑥保护性犁地、⑦梯田、轮作、⑧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

  思维活动

  .美国在对西部的建设和改造中采取作物留茬,大力推行免耕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作物的根系大都分布在土壤的疏松耕作层里,作物留茬或免耕,根系就可以抵挡风蚀,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2.我国营造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这些防护林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 “三北”防护林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减轻旱灾的作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

  土地开发要与⑨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

  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重视⑩生态条件的限制。

  2.土地整理

  概念:

以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⑪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⑫质量为目的的土地建设和恢复工程。

  条件:

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⑬废弃地多。

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⑭压占等,废弃了大量土地。

  意义:

可⑮恢复土地生产功能,或作为备用耕地。

  思维活动

  3.“加大开发耕地力度”和“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相矛盾吗?

  答案 不矛盾。

加大开发耕地力度并非单指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也包括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措施。

若是不顾当地的生态环境要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不仅不能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反而会引起土地退化,降低土地的生产能力。

扩大耕地面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土地整理来实现,而不能依靠开垦新的宜农地来实现。

生态条件恶化的地区还要做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沼泽,做到开发耕地与保护环境相协调。

  4.举例说明什么是土地资源的“开源”和“节流”。

  答案 在开源方面,全国尚有一些可垦荒地可以开辟为耕地,全国还有很多宜林的荒地、荒山可以植树造林。

在节流方面,要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地。

  探究点一 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探究活动 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

A是___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_等省的山区。

  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

D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E是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_____,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标。

  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将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起何作用?

  答案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横断山区 台湾、福建、江西

  “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减少水库、河道泥沙淤积

  ①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②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③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①对径流量的作用:

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②对水质的影响:

由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使入河泥沙减少,从而使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少,减少洪涝灾害。

  反思归纳 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从生态的角度看,植树造林是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途径。

  种类

  目的

  植树造林

  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

  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

  耕作方法

  防风林主要适合平原和滨海地区;梯田适合南、北方山区;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适合北方缓丘岗地;保护性犁地和轮作适合北方平原地区

  减少水土流失

  我国主要的生态林工程及其生态功能

  我国的生态林工程主要有:

“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

  其所在的地区不同,主要生态功能也不相同:

“三北”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平原农田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和营造农田小气候;沿海防护林主要是防风防浪。

  迁移应用1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

读图,回答~题。

  图中反映出

  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c.设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综合治理

  答案 B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植被和输沙率的关系及防治荒漠化的措施。

图中显示同一风速条件下,植被覆盖度越高、输沙率越低,则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

  探究点二 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探究活动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XX年3月,国土资源部向社会发《XX年国土资源公报》,《公报》显示,XX年中国耕地面积净减少速度放缓,耕地总面积18.2574亿亩,净减少29万亩。

  材料二 XX年6月25日是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

  材料三 我国每年因灾害毁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省。

灾损耕地严重的省份也是开荒面积最多的地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5。

  描述XX~XX年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

  材料三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你认为应如何合理利用耕地资源?

  答案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但减少的速度也呈下降趋势。

  在生态脆弱的地区,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会加剧灾害的发生。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进灌溉技术,发展生态农业,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依法保护耕地。

  反思归纳 我国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主要措施

  我国为了保护耕地资源,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措施

  具体表现

  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依《土地管理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

  土地整理

  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针对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等造成破坏,废弃了的大量土地,通过土地复垦,恢复土地的生产功能

  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整治田、水、林、村,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迁移应用2 我国农村建房缺乏规划,形成众多的“空心村”,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水资源紧缺

  B.交通不便

  c.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

  D.居住环境改善

  答案 c

  解析 农村众多的“空心村”,既导致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也对农村的居住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读下图,完成1~2题。

  .图示措施,主要是用来治理

  A.塔里木盆地的荒漠化

  B.内蒙古高原的沙尘暴

  c.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D.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

  2.图示措施适用于

  A.陡坡

  B.缓坡

  c.塬

  D.平地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起伏较大,且利用鱼鳞坑植树造林,可知其主要是用来治理水土流失。

第2题,利用鱼鳞坑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适宜布局在地面坡度较为陡峭的山坡。

  读顺口溜“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

据此完成3~4题。

  3.顺口溜描述的现象是

  A.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

  B.地表整体下沉

  c.耕地分散

  D.耕地面积扩大

  4.下列措施可以解决顺口溜描述现象的是

  A.退耕还林

  B.退宅还耕

  c.土地复垦

  D.修筑梯田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顺口溜描述的是“空心村”导致耕地减少的现象,它会导致农村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

第4题,退耕还林是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主要措施;土地复垦是解决土地塌陷的主要措施;修筑梯田是解决缓坡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措施。

  5.下表是我国某区域XX~XX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平均坡度

  平均海拔

  占用耕地

  0.94

  674.46

  增补耕地

  8.40

  830.19

  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 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格限制坡度大区域开垦。

  解析 第题,通过表格信息即可得出结论。

第题,从思想教育、法律法规、农田基本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

  [基础过关]

  .为了加强水土保持,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

  解析 甲、乙、丙、丁四地段中,乙处坡度最大,最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甲、丁地势平坦,丙处位于山脚,坡度较小且为梯田,均不易引起水土流失。

  2.下列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中最适合低山丘陵地区的是

  A.轮作

  B.修筑梯田

  c.保护性犁地

  D.防风林

  答案 B

  解析 所列的四个选项都是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但最适合低山丘陵地区的是修筑梯田。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很多国家将植树节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因为植树造林是防止________的最佳措施

  ①水土流失 ②地面沉降 ③土地荒漠化 ④大气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从成因上看,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是植被破坏的结果;地面沉降是地下水过度开采形成的;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减少大气污染的最佳方式。

  4.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的防护林带主要有

  ①水源防护林带 ②水土保持林带 ③防风固沙林带 ④薪炭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是题眼,植被的水源涵养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水土流失会加剧洪涝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薪炭林是为居民提供薪柴的防护林。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5~7题。

  5.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________

  A.1%

  B.20%

  c.19%

  D.21%

  答案 c

  解析 在土地利用结构图中,未利用地占20%,在土地资源构成图中不适宜地占1%,二者的差就是区域的土地后备资源。

  6.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

  答案 B

  解析 该区域的宜农地仅占12%,耕地却占40%,说明大量的林地和草地开垦为耕地;耕地面积广阔,说明水热条件较好,植被破坏将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7.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答案 B

  解析 “现阶段”和“最有效”是题眼;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效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将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该地大量林地和草地开垦为耕地,说明人均耕地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大,不可能建立商品农业基地。

  8.在我国南方山地和丘陵的土地利用中,应该

  A.发展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

  B.发展畜牧业

  c.大力发展林业,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D.积极发展建筑材料业

  答案 c

  解析 南方低山丘陵从地形角度讲,应重点发展林业。

  [能力提升]

  阅读下列图片,完成9~11题。

  9.上图中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0.图片④的主要功能是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

  c.涵养水源

  D.净化空气

  1.为减少西北地区风沙对耕地的侵蚀,应大量种植图片________中的防护林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9.c 10.c 11.A

  解析 第9题,“保持水土”是题眼,一般来说,坡度较陡的区域,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第10题,图片④中的文字是题眼,说明图片中的森林是水源涵养林。

第11题,防风护田林可以减少风沙,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区域。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2~13题。

  ①全家老少齐上阵\\更招呼左邻右舍\\雪亮的尖锄粗暴挺进\\而青草被蹂躏\\土地在呻吟\\风干后\\卷起飘飘沙粒\\那一双双眼却毫不在意。

  ②但水源不足,是这地方唯一令人望而生畏的缺陷。

地下水位相当的深,因此井就成了无价之宝。

——玛•金•罗琳斯《一岁的小鹿》

  ③山下良田苦不多,耕来山顶做旋螺。

——《山行杂诗》

  2.文字________描述的人类行为,可能造成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文字③描述的人类行为可能造成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地面塌陷

  答案 12.A 13.B

  解析 第12题,土地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由于人类不当的活动破坏植被造成的;文字①中的“卷起飘飘沙粒”和文字②中的“水源不足”是关键词。

第13题,“耕来山顶做旋螺”描述的是陡坡开垦梯田的景观。

  4.读“植被的减水减沙效应表”,完成下列问题。

  植被覆盖率

  径流减少率

  侵蚀减少率

  20

  5

  55~30~20

  40

  30

  80~50~40

  60

  60~50~30

  95~85~70

  80

  75~60~50

  98~90~80

  ≥90

  70

  00~95~90

  注 ①资料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对黄土高原的研究成果。

②减水减沙率是相对于裸荒坡而言的,荒坡植被覆盖率小于10%。

③减水减沙率的三个数值分别为高值、平均值、低值。

④减水减沙率主要为小区域数字。

  由表格中可看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流经该地的河流径流量越________,河流对土壤的侵蚀能力越________。

这充分说明了植被具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

  假设黄土高原上有A、B、c三地,A地的植被覆盖率在40%左右,B地的植被覆盖率为60%,c地的植被覆盖率在10%以下。

则流经B地的河流的径流量最多是流经c地河流径流量的__________,最少是流经c地河流径流量的________;流经A地的河流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平均是流经c地河流侵蚀作用的________。

  答案 小 低 保持水土 70% 40% 50%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本的表格分析能力及植被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和对土壤的保持作用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仔细阅读表格,并注意表格下方的注解,再结合植被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对土壤的保持作用,可以很容易地答出第题。

至于第题的计算,主要在于对表格中的最低、最高值的理解。

如以植覆盖率为60%为例,则流经该处的河流的水量比流经裸荒坡的河流水量减少30%~60%,平均减少50%,因此该处河流的水量最高相当于裸荒坡河流水量的70%,最低相当于它的40%,一般情况下,只相当于它的50%。

  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从干湿地区来看,我国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一种干湿地区:

________________;草原主要分布在哪一种干湿地区:

____________。

  D处土地生产力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人们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遭受到破坏,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中c处良田大量丧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B处耕地缩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后应充分发挥土地生产优势,建立起与当地生态条件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

c处应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处山地丘陵可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平衡,保障农业稳产、高产。

  答案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风蚀、沙漠侵吞 水蚀、土地次生盐碱化,城市、工交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的不断扩大

  畜牧业,退耕还牧,更好地发挥牧业优势 林业,积极扩大森林覆盖率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第题,结合图例在图中找到对应土地类型的分布,再判断其所属的干湿地区。

第题,地势等自然条件影响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土地生产力状况。

第题,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状况来分析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

第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