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5452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2019-2020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案栏内)

1.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提升道德境界。

下列属于高雅情趣的有(  )

A.沉迷于手机聊天B.玩赌博游戏

C.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D.抽烟喝酒

2.人们通过长期观察发现,爱书法使人长寿;爱音乐可增强食欲;爱赏鱼可调节血压……这说明(  )

A.生活中处处有情趣

B.情趣源于兴趣

C.高雅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D.每个人都应该培养广泛的爱好

3.下列对于情趣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益于身心健康

B.能使人充满活力,有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创造力

C.有益于修身养性

D.高雅的生活情趣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4.张昭,从小兴趣广泛,象棋、书法、集邮、打篮球样样喜欢。

他说:

“从象棋里,我学到了大局观和团队意识,从书法里我学到了协调和均衡,从集邮里我感到世界的丰富多彩,打篮球,让我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任何生活情趣都是有益的

B.我们在生活中要培养、发展各种兴趣爱好

C.我们要向张昭同学一样,学习打篮球、下象棋

D.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促进我们健康成长

5.一为同学好奇心强,但缺乏主见,好随波逐流.对什么事情只有三分钟热度:

见被人打球,自己也去打球;过几天又随另一个同学去集邮;集邮不几天,看电子琴有趣,又去玩电子琴.这位同学的心理是(  )

A.消极盲目的从众心理B.形成稳定兴趣的前提

C.积极健康的好奇心理D.培养高雅情趣的基础

6.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说:

“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这是因为(  )

A.好奇心对学习、工作只有积极作用

B.好奇心的作用是双重的

C.从众心理会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

D.好奇心能激励人们接触新事物、研究新问题

7.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唱红了无数人的双眼。

“低头族”们叹息道:

你问我时间都去哪儿了,我知道那是被我的手机浪费了。

这警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

A.学会理性思考,杜绝从众心理,拒绝一切诱惑

B.树立法制观念,依法打击网络违法行为

C.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觉远离网络,绝不使用手机

D.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正确把握好奇心

8.我们是在校读书的莘莘学子,我们的主要任务是(  )

A.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B.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C.遵守法律规范D.锻炼好身体

9.如图所示漫画中的“心里话”(  )

A.反映出我国教育存在乱收费B.表明我国城乡教育极其落后

C.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D.表明义务教育免除一切费用

10.某校七年级(3)班的李红说:

“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就上学,想不上学就不上,谁也无权干涉。

”对于她的这种说法,你的认识是(  )

①片面地强调自己享有的权利,而忽视自己应当履行的义务

②反映了她法律意识淡薄

③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④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1.《求是》杂志载文指出,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对公民提出的要求是(  )

①加大教育投入力度②珍惜受教育权利③树立终身学习观念④履行受教育义务。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2.小名每天按时上学,但是他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或打磕睡,课后抄别人的作业应付老师,对待师长的批评总是左耳进右耳出。

小名的做法(  )

A.珍惜了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

B.既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

C.既珍惜了受教育的权利,也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

D.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

13.初二学生小梅,学习成绩不理想。

他的爸爸认定女儿将来不会有大出息,就决定让其退学,到自家的饭馆里帮忙。

对小梅爸爸的行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女儿同意,别人无权干涉

B.触犯了刑法,是犯罪行为

C.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D.作为小梅的法定监护人,让小梅退学是他的权利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材料一:

阿基米德在洗澡中悟出了浮力原理,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富兰克林用风筝捕捉到雷电从而发明了避雷针……

材料二:

具《光明日报》报道:

科技部曾对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小发明比赛中获奖的11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你的主要心理特征”一栏里,92%的同学写的是“好奇心强”。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有人说:

“只要有了好奇心,就一定能够产生发明创造,就一定能够成为科学家。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3)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好奇心?

15.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2015年我国加快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人数又增长10.5%。

材料二:

某市政府部门制定法律,投入资金,聘请名师开设“在线课堂”,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名师教学。

(1)政府部门采取的措施为公民享有哪一项权利提供了便利?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珍惜这一权利?

16.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己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某校八年级一班思想品德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假如你是调查小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你们将运用哪些调查方法?

(至少两个)

(2)通过调查,请你总结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

(3)某学生说,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那我可以选择放弃,这说法对吗?

为什么?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创新中学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案栏内)

1.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提升道德境界。

下列属于高雅情趣的有(  )

A.沉迷于手机聊天B.玩赌博游戏

C.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D.抽烟喝酒

【考点】培养高雅情趣和高尚情操.

【分析】本题考查高雅情趣和庸俗情趣.高雅情趣:

是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情趣,它符合现代科学和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庸俗情趣:

是平庸鄙俗、不高尚的情趣,它会使人经受不住不良诱惑,贪图安逸享乐,不思进取,精神颓废,不利于身心健康.

【解答】A、B、D项,生活情趣有高雅与庸俗之别,庸俗的生活情趣只图暂时的感官快乐,看不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远景,是不健康的、消极的、不文明的、不科学的;沉迷于手机里聊天、玩赌博游戏、抽烟喝酒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属于庸俗情趣.故错误;C项,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是健康、进取、文明、科学的表现,有利于身心健康,开阔视野,增长智慧,属于高雅情趣.故C项正确.

故选C.

 

2.人们通过长期观察发现,爱书法使人长寿;爱音乐可增强食欲;爱赏鱼可调节血压……这说明(  )

A.生活中处处有情趣

B.情趣源于兴趣

C.高雅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D.每个人都应该培养广泛的爱好

【考点】高雅情趣和庸俗情趣.

【分析】此题考查了“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这一知识点,要在掌握情趣的类别,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性,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等知识的基础上,依据课本和材料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爱书法使人长寿;爱音乐可增强食欲;爱赏鱼可调节血压,说明高雅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而AB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3.下列对于情趣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益于身心健康

B.能使人充满活力,有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创造力

C.有益于修身养性

D.高雅的生活情趣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考点】培养高雅情趣和高尚情操.

【分析】高雅情趣:

是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情趣,它符合现代科学和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庸俗情趣:

是平庸鄙俗、不高尚的情趣,它会使人经受不住不良诱惑,贪图安逸享乐,不思进取,精神颓废,不利于身心健康.

【解答】高雅情趣是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高雅生活情趣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的要求.它对个人发展有促进作用,能够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健康心理,从而使人更加热爱生活.所以选项D观点正确;选项ABC观点片面,高雅情趣有益于身心健康、能使人充满活力,有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创造力、有益于修身养性.

故选D.

 

4.张昭,从小兴趣广泛,象棋、书法、集邮、打篮球样样喜欢。

他说:

“从象棋里,我学到了大局观和团队意识,从书法里我学到了协调和均衡,从集邮里我感到世界的丰富多彩,打篮球,让我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任何生活情趣都是有益的

B.我们在生活中要培养、发展各种兴趣爱好

C.我们要向张昭同学一样,学习打篮球、下象棋

D.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促进我们健康成长

【考点】培养高雅情趣和高尚情操.

【分析】此题考查了“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这一知识点,要在掌握情趣的类别,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性,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等知识的基础上,依据课本和材料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张昭,从小兴趣广泛,象棋、书法、集邮、打篮球样样喜欢,说明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促进我们健康成长,所以D是正确的选项;高雅情趣才是有益的,A项错误;B选项太绝对,排除;C选项不一定适合自己,排除.

故选D.

 

5.一为同学好奇心强,但缺乏主见,好随波逐流.对什么事情只有三分钟热度:

见被人打球,自己也去打球;过几天又随另一个同学去集邮;集邮不几天,看电子琴有趣,又去玩电子琴.这位同学的心理是(  )

A.消极盲目的从众心理B.形成稳定兴趣的前提

C.积极健康的好奇心理D.培养高雅情趣的基础

【考点】从众心理.

【分析】题目考查的是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

【解答】题干中的同学缺乏主见、随波逐流的行为是典型的盲目从众心理,不利于自己的进步与发展,不利于高雅情趣的培养,因此选项B、C、D错误.故选A.

 

6.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说:

“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这是因为(  )

A.好奇心对学习、工作只有积极作用

B.好奇心的作用是双重的

C.从众心理会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

D.好奇心能激励人们接触新事物、研究新问题

【考点】全面看待好奇心.

【分析】题目考查的是正确看待好奇心.

【解答】题干中“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这句话主要体现了好奇心的积极作用,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是走上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选项A、C错误,因为好奇心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选项B观点正确但不符题意.故选D.

 

7.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唱红了无数人的双眼。

“低头族”们叹息道:

你问我时间都去哪儿了,我知道那是被我的手机浪费了。

这警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

A.学会理性思考,杜绝从众心理,拒绝一切诱惑

B.树立法制观念,依法打击网络违法行为

C.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觉远离网络,绝不使用手机

D.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正确把握好奇心

【考点】全面看待好奇心.

【分析】本题考查全面看待好奇心.好奇心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之一,是产生兴趣的先导.好奇心是我们内心深处学习的动机,促使我们主动探索世界的奥秘,开发我们的智力,提高我们的能力.纵观人类发展史,许多著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源于儿童时期的好奇心,而且很好的把这种好奇心发展为一种浓厚的兴趣.

【解答】分析题意可知,“我知道那是被我的手机浪费了”说明自己知道时间都浪费了但是管不住自己,警示我们应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正确把握好奇心.所以D项观点正确;A项观点过于绝对,是错误的;B项不符合题意,C项观点过于绝对,是错误的.

故选D.

 

8.我们是在校读书的莘莘学子,我们的主要任务是(  )

A.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B.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C.遵守法律规范D.锻炼好身体

【考点】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分析】该题考查责任与角色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从纵向看,人的一生会不断变换角色;从横向看,人在不同场合扮演着不同角色.所以,每个人都承担着多种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各种能力的培养.所以B项观点正确;ACD项观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如图所示漫画中的“心里话”(  )

A.反映出我国教育存在乱收费B.表明我国城乡教育极其落后

C.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D.表明义务教育免除一切费用

【考点】教育的重要性.

【分析】此题要在掌握科技教育的作用,创新的作用,国家为科技创新、教育创新采取的措施,青少年要善于创新等知识的基础上,依据课本和材料解答.

【解答】本题考查了我国重视教育问题,依据课本重视分析漫画可知,漫画中的“心里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采取措施改善教育问题,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BD选项太绝对,排除.

故选C.

 

10.某校七年级(3)班的李红说:

“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就上学,想不上学就不上,谁也无权干涉。

”对于她的这种说法,你的认识是(  )

①片面地强调自己享有的权利,而忽视自己应当履行的义务

②反映了她法律意识淡薄

③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④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考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受教育权;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②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

【解答】题干中李红的观点错误.这是其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因为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他的这一行为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因此①②③④正确,故选A.

 

11.《求是》杂志载文指出,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对公民提出的要求是(  )

①加大教育投入力度②珍惜受教育权利③树立终身学习观念④履行受教育义务。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考点】受教育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分析】本题考查受教育权、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青少年要珍爱权利、履行学习义务.

【解答】《求是》杂志载文指出,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要求我们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活到老、学到老,要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①属于国家的义务,与题干不符;故选B

 

12.小名每天按时上学,但是他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或打磕睡,课后抄别人的作业应付老师,对待师长的批评总是左耳进右耳出。

小名的做法(  )

A.珍惜了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

B.既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

C.既珍惜了受教育的权利,也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

D.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

【考点】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分析】本题考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

【解答】作为学生的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小名每天按时上学说明他享有了权利.但是他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或打磕睡,课后抄别人的作业应付老师,对待师长的批评总是左耳进右耳出﹣﹣说明他既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所以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13.初二学生小梅,学习成绩不理想。

他的爸爸认定女儿将来不会有大出息,就决定让其退学,到自家的饭馆里帮忙。

对小梅爸爸的行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女儿同意,别人无权干涉

B.触犯了刑法,是犯罪行为

C.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D.作为小梅的法定监护人,让小梅退学是他的权利

【考点】受教育权;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分析】题考查公民受教育的义务.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解答】小梅爸爸认定女儿将来不会有大出息,就决定让其退学,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侵犯了小梅的学习权力,所以C符合题意;A答题太绝对;B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D错误,监护人,有义务让小梅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故选C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材料一:

阿基米德在洗澡中悟出了浮力原理,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富兰克林用风筝捕捉到雷电从而发明了避雷针……

材料二:

具《光明日报》报道:

科技部曾对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小发明比赛中获奖的11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你的主要心理特征”一栏里,92%的同学写的是“好奇心强”。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有人说:

“只要有了好奇心,就一定能够产生发明创造,就一定能够成为科学家。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3)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好奇心?

【考点】材料分析题;全面看待好奇心.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走科教兴国之路”这个知识点,需要在掌握科技教育的作用,现代科技的主要内容,创新的作用,国家为科技创新、教育创新采取的措施,青少年要善于创新等知识的基础上,依据课本和材料解答.

【解答】

(1)结合两个材料,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是靠好奇心的驱使,青少年科技发明比赛获奖者也是靠好奇心,所以共同说明,好奇心是学习、科研不断前进的动力.科学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人们起初的好奇.

(2)“只要有了好奇心,就一定能够产生发明创造,就一定能够成为科学家.”这种说法太绝对,是错误的,好奇心也需要正确把握,否则会对我们的成长造成消极影响.只有把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家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好创造,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所以回答此题,首先要做出判断,然后回答如何正确认识好奇心这一知识点.

(3)青少年怎样对待好奇心,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正面,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究,发挥其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作用;反面,要克制那些超越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好奇心,防止其消极影响,这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故答案为:

(1)好奇心是学习、科研不断前进的动力.科学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人们起初的好奇.

(2)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好奇心可以激发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也可能把我们引上歧路,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和利用它.好奇心指向美好事物时,它会造福于人类,能够产生发明创造,也能够成为科学家但好奇心一旦与恶结缘,它就可能诱惑我们走向深渊,甚至陷入死亡的沼泽.

(3)对于好奇心,我们一方面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究,发挥其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克制那些超越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好奇心,防止其消极影响,这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15.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2015年我国加快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人数又增长10.5%。

材料二:

某市政府部门制定法律,投入资金,聘请名师开设“在线课堂”,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名师教学。

(1)政府部门采取的措施为公民享有哪一项权利提供了便利?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珍惜这一权利?

【考点】受教育权.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习的重要性,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要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要学会学习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

(1)本题考查了受教育权.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报效国家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故答案为:

(1)受教育权.

(2)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刻苦学习,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回报社会.(答出两点,6分)

 

16.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己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某校八年级一班思想品德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假如你是调查小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你们将运用哪些调查方法?

(至少两个)

(2)通过调查,请你总结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

(3)某学生说,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那我可以选择放弃,这说法对吗?

为什么?

【考点】受教育权;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分析】该题考查未成年人受到的特殊保护等相关知识;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犯.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未成年人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特殊保护.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对未成年人应负的责任.

【解答】

(1)依据与学生接收义务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作答即可;如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常见的调查方法有:

问卷调查法、座谈调查法、走访调查法等.依此作答;

(2)初中学生辍学可能有来自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还有未成年人自己厌学方面的原因以及学校教育不当等等;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受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也是我国公民的义务.接受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应尽的义务.青少年应当按时入学,勤奋学习,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题干中李某不努力学习,经常旷课,并准备外出打工,是不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的表现,其言行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①学习法律:

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②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座谈调查法、走访调查法等.

(2)家庭经济困难,父母让其辍学务工;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非法招工;学校教育不当;自己学习困难,产生厌学情绪等.

(3)观点错误.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也是我国公民的义务.公民的义务必须履行,不得放弃,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李某认为受教育的义务可以放弃是错误的.接受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应尽的义务.青少年应当按时入学,勤奋学习,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李某不努力学习,经常旷课,并准备外出打工,是不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的表现,因而是错误的,应予以改正.

 

2017年3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