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5572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

《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docx

赵家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资料

 

林麻寨小学“帮助他人快乐无穷”德育课题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经学校研究,决定研究“帮助他人快乐无穷”这一课题。

为了让这一课题的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中央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为目标,以社区为依托,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五自”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局面。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刘记庚

副组长:

范志成

组员:

刘涛郝国华刘凤龙

三、主要目标

1、构建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和谐关系。

2、服务社区,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和自律能力,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3、珍惜自然,关爱环境。

4、关爱家庭,学做家务;关爱他人,奉献爱心。

5、善待自己,学会自护。

四、措施与要求

(一)总体要求

1、从全校6个授课班级中,按社区居住的远近和兴趣编成假日小队,以点带面,逐步铺开。

各小队要充分利用双休日,以小队成员的家庭以及社区的教育资源点轮流作为活动地点,聘请家长担任一次性小队活动的辅导员,班主任担任场外指导,积极有效地开展活动。

2、活动目标是:

扶贫、助学、帮困、育智、培德。

活动主旨是:

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亲历亲为原则、自主探究原则、协同配合原则、整合优化原则

3、每个小队必须做到四个“一点”要求:

⑴感情真一点(指进社区、与人交往);

⑵角度巧一点(指选取活动主题);

⑶形式新一点(指安排活动内容);

⑷内涵深一点(指观察与思考)。

(二)活动的组织与要求

1、班主任老师作为场外指导,要做到活动前与小队队长研究,与家长沟通,以保证每次活动计划的可行性。

活动中要尽量参与其中,协助家长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活动后要帮助学生做好总结,积累经验。

为保证有序有效地开展活动,每次活动都应遵循以下程序:

即提前准备→拟定方案→实施活动→交流总结。

2、根据每次活动的目标选取适当的方式,如参观、访问、调查、采访、宣传、郊游、野营、义务劳动、公益服务等方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积极参与。

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

4、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设计活动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以“五自”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1、走进社会,服务社区,培养学生“五自”能力。

“五自”能力即为:

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

内容选择:

①查字典比赛;办手抄报;做标本;观察动物;动画制作。

②访问老红军;自强故事会;爱国志士名言录。

③与谎言告别。

④了解社区内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

⑤调查了解赌博盛行的原因、现状及解决的办法;调查了解社区内的禁毒工作。

⑥去幼儿园当小老师。

2、珍惜社区环境,培养“五自”能力。

内容选择:

①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

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关爱他人,奉献爱心。

内容选择:

①孝敬老人行动——为五保户做好事,为爸妈等洗脚。

②调查走访社区内的残疾人。

③走访特困企业与企业职工。

4、善待自己,学会自护

内容选择:

①“交通安全”我知道。

②走访消防官兵,了解消防知识。

(四)实施“三手工程”,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

“三手工程”的内容是:

楼组学习邻里手拉手,社会实践大手牵小手,弱势群体众人伸援手。

围绕“三手工程”开展活动,要加强学生与社区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寻求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方式生活化、情趣化,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

通过各小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形成负责任的社会观念和基本的服务社会的方法,使学生的生活更为充实,更为进取,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1、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2、日常观察与活动成果展示相结合

具体方式:

观察记录、活动表演、调查报告、成果展示等。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具体方式有:

评估、调查问卷、实际操作、活动记录等。

4、教师评价与家长,社区人士的评价相结合

具体方式有:

档案袋、评语、活动记录、推荐与评论等。

 

林麻寨小学

“帮助他人快乐无穷”德育课题

研究的过程、周期与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7.9)

1、学习理论,提高认识。

2、确定组织机构。

3、撰写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7.10~2018.06)

1、调查、统计、分析。

2、成立假日小队,造册登记,召开指导教师会和队员会。

3、积极开展各种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a.期初开好计划工作会。

b.月初计划,月末小结,加强指导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c.做好记录,填好记载表,做好资料积累工作。

d.每个小队要有一期的阶段性总结

4、充分利用好社区教育资源,为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服务。

5、摸索家校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8.07~2018.08)

1、整理研究资料,对所有材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完成自评自测工作。

2、对研究全过程回顾反思,分析总结,完成研究报告。

 

林麻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帮助他人快乐无穷

我校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好,在家娇生惯养,学生的学习、自理、卫生、心理习惯都缺乏良好的有序地引导和教育,更不懂得理解关爱他人。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参加实践活动,学会自立自强,学会理解关爱他人,学会如何去报答父母、他人、社会和国家,我们确立了“帮助他人快乐无穷”这一实验课题。

本着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的原则,由学校的八个班的班主任承担课题研究的任务,经过近期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和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优良品质,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明确目标,分层次推进,整体实施课题研究

为切实落实实验计划,我们首先从制定目标入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教育目标,确定了组织机构,并撰写了实验方案。

明确目标的同时,在具体操作上又分低、中、高三个层次,提出具体的行为训练要求,从而形成纵横有序,逐步提高,螺旋上升的目标序列。

使学生养成有目标,教师工作有抓手,领导评价有依据。

在实验方法上我们确立了各有侧重、分头实验,定期交流、整体推进的实验思路。

使八个班级的教师在各有侧重、分头实验的基础上,定期开好实验交流会,汇报实验情况,总结实验方法,与全校班主任交流,促进学校德育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点滴入手,扎实实验,摸索教育规律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探索适合学校整体生源情况及学生年龄特点教育方法,是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1、加大宣传力度

社区教育虽不是什么新课题,许多人对他有一定印象和感性认识,但了解的往往只是一些皮毛,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真正理解其内涵,在思想上、观念上明确社区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的,恐怕也是只少数。

社区与学校的结合教育,了解的人就更少了。

为此,我们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加强宣传,求得社会、家长等认同与支持。

2、加强活动的组织与领导

以假日小分队形式开展的社区实践活动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主地有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假日小队成员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以家庭以及社区的教育资源点轮流作为活动地点。

自主组建小分队,自主聘请家长或社区人士任指导老师,自己取队名,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自己联系活动场所、准备活动器材,自己解决活动经费,自己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价。

班主任担任场外指导,以点带面,逐步铺开。

3、加强对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

邀请社会上各方面的一些知名人士进行“远离毒品”、“环境保护”、“交通安全”、“法制教育”等主题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安排好教育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

三、成果与体会

通过近期的实验,构建了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和谐关系,培养了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和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优良品质,形成了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促进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德育局面的形成。

四、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1、教师实验材料整理、积累不够及时。

2、缺少个别指导,学生中还存在着不达标情况。

3、与家长沟通少,某些方面还存在着家校两层皮的现象。

我校的德育课题实验工作,仍处在探索阶段,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不断地克服缺点与不足,从点滴做起,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养成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林麻寨小学德育课题研究

成果报告

----帮助他人快乐无穷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经学校研究,我们确立了“帮助他人快乐无穷”这一课题。

现将此德育课题的实验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新教育内容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为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不断探讨社区教育的新问题、新内容和新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来讲做到五个坚持。

1、坚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假日小队、“五小”、“手拉手”等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和自律等五自能力。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主动同情、关心需要帮助的人们。

遵守社会规范、遵守道德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培养健全完整的人格。

2、坚持开展“五爱”、“五心”教育。

3、坚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4、坚持开展环保教育。

5、坚持开展法制、国防、崇尚科学和远离毒品等主题教育。

二、加大宣传力度

社区教育虽不是什么新课题,许多人对他有一定印象和感性认识,但了解的往往只是一些皮毛,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真正理解其内涵,在思想上、观念上明确社区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的,恐怕也是只少数。

社区与学校的结合教育,了解的人就更少了。

为此,必须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加强宣传,求得社会、家长等认同与支持。

三、加强队伍建设

社区与学校的结合应该是人人相关的教育,每个人既是受教育者,也都可以成为教育工作者。

大家既有受教育的权利,也有为教育创设良好环境的义务。

为此,必须呼吁各级政府、社区专门组织、街道、居委会、学校及各辖区单位都应建立或加入社区教育委员会,挑选和培养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同志负责社区教育工作。

选拔人员时还要注意年龄、性别等结构比例,使之成为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高素质队伍。

对假日小队的指导教师与家长辅导员必须认真选拔,既要具有奉献精神,又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四、加强制度管理

要搞好社区与学校的结合教育,还需要建立“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管理、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运行机制。

学校制订并完善“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大型活动审批制度”、“大型活动安全制度”、“假日小队活动制度”、“突发卫生事件预案”、“学生一日常规要求”、“优秀班级评比制度”、“优秀学生评比制度”和“星级学生评比办法”等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和考核。

五、加强活动的组织与领导

1、加强假日小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以假日小分队形式开展的社区实践活动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主地有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假日小队成员应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以家庭以及社区的教育资源点轮流作为活动地点。

可以自主组建小分队,自主聘请家长或社区人士任指导老师,自己取队名,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自己联系活动场所、准备活动器材,自己解决活动经费,自己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价。

班主任担任场外指导,以点带面,逐步铺开。

2、加强对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

邀请社会上各方面的一些知名人士进行“远离毒品”、“环境保护”、“交通安全”、“法制教育”等主题教育,要科学地安排时间,根据学生特点安排好教育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

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社区教育同样需要进行评价,但评价的重点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加,亲历活动与实践;在于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形成积极体验,获得真实感受,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而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具体知识。

1、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2、日常观察与活动成果展示相结合

具体方式:

观察记录、活动表演、调查报告、成果展示等。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具体方式有:

评估、调查问卷、实际操作、活动记录等。

4、教师评价与家长,社区人士的评价相结合

具体方式有:

档案袋、评语、活动记录、推荐与评论等。

通过一学期的实验,构建了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和谐关系,培养了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和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优良品质,形成了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促进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德育局面的形成。

 

林麻寨小学“帮助他人快乐无穷”德育课题研究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林麻寨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经学校研究,我们确立了“帮助他人快乐无穷”这一课题。

现将此德育课题的实验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新教育内容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为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不断探讨社区教育的新问题、新内容和新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来讲做到五个坚持。

1、坚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假日小队、“五小”、“手拉手”等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和自律等五自能力。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主动同情、关心需要帮助的人们。

遵守社会规范、遵守道德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培养健全完整的人格。

2、坚持开展“五爱”、“五心”教育。

3、坚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4、坚持开展环保教育。

5、坚持开展法制、国防、崇尚科学和远离毒品等主题教育。

二、加大宣传力度

社区教育虽不是什么新课题,许多人对他有一定印象和感性认识,但了解的往往只是一些皮毛,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真正理解其内涵,在思想上、观念上明确社区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的,恐怕也是只少数。

社区与学校的结合教育,了解的人就更少了。

为此,必须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加强宣传,求得社会、家长等认同与支持。

三、加强队伍建设

社区与学校的结合应该是人人相关的教育,每个人既是受教育者,也都可以成为教育工作者。

大家既有受教育的权利,也有为教育创设良好环境的义务。

为此,必须呼吁各级政府、社区专门组织、街道、居委会、学校及各辖区单位都应建立或加入社区教育委员会,挑选和培养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同志负责社区教育工作。

选拔人员时还要注意年龄、性别等结构比例,使之成为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高素质队伍。

对假日小队的指导教师与家长辅导员必须认真选拔,既要具有奉献精神,又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四、加强制度管理

要搞好社区与学校的结合教育,还需要建立“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管理、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运行机制。

学校制订并完善“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大型活动审批制度”、“大型活动安全制度”、“假日小队活动制度”、“突发卫生事件预案”、“学生一日常规要求”、“优秀班级评比制度”、“优秀学生评比制度”和“星级学生评比办法”等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和考核。

五、加强活动的组织与领导

1、加强假日小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以假日小分队形式开展的社区实践活动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主地有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假日小队成员应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以家庭以及社区的教育资源点轮流作为活动地点。

可以自主组建小分队,自主聘请家长或社区人士任指导老师,自己取队名,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自己联系活动场所、准备活动器材,自己解决活动经费,自己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价。

班主任担任场外指导,以点带面,逐步铺开。

2、加强对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

邀请社会上各方面的一些知名人士进行“远离毒品”、“环境保护”、“交通安全”、“法制教育”等主题教育,要科学地安排时间,根据学生特点安排好教育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

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社区教育同样需要进行评价,但评价的重点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加,亲历活动与实践;在于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形成积极体验,获得真实感受,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而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具体知识。

1、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2、日常观察与活动成果展示相结合

具体方式:

观察记录、活动表演、调查报告、成果展示等。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具体方式有:

评估、调查问卷、实际操作、活动记录等。

4、教师评价与家长,社区人士的评价相结合

具体方式有:

档案袋、评语、活动记录、推荐与评论等。

通过一学期的实验,构建了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和谐关系,培养了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和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优良品质,形成了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促进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德育局面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