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5637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202U 加热炉操作规程.docx

2202U加热炉操作规程

加热炉操作规程

业主名称:

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油厂有限责任公司

НаименованиеЗаказчика:

ТОО«АНПЗ»РК

项目名称:

芳烃生产联合装置交钥匙工程

Наименованиепроекта: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комплексапопроизводству

ароматических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наусловиях«подключ»

项目号:

826091

№проекта:

826091

项目地点:

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市

МестореализацииПроекта:

Казахстан,г.Атырау.

2

2013-7-18

1

2013-7-9

版本

Изд.

日期

Дата

描述

Описание

编制

Составил

审核

Проверил

批准

Утвердил

 

目录

СОДЕРЖАНИЕ

1适用范围Сфераприменения3

2编制依据Основаниесоставления3

3名词解释интерпретациятерминов3

4加热炉说明3

5燃烧器性能3

6加热炉操作9

6.1开车前的检查9

6.2点火10

6.3加热炉的操作注意事项12

6.4停炉操作14

6.5加热炉附属设备操作15

6.6冬季操作注意事项17

6.7加热炉的日常维护18

6.8加热炉的异常现象处理19

6.8加热炉的事故预案21

 

1适用范围Сфераприменения

1.1本实施计划适用于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油厂有限责任公司1002U、2202U加热炉开车操作。

2编制依据Основаниесоставления

2.1《阿特劳炼油厂芳烃生产联合装置“交钥匙”建设工程采购合同》[No946-09];

2.2供应商交工文件:

3名词解释интерпретациятерминов

加热炉操作:

在工艺介质条件下,按照设计工况下的操作运行。

4加热炉说明

设备名称:

H601,制造单位:

上海卓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H601加热炉为双对流立管立式方箱炉,总设计负荷约123MW,辐射段加热炉介质为C9+芳烃,选用的炉管规格为辐射段:

Φ219.1*8.18*11000mm;对流段:

Φ219.1*8.18*21000mm(有效长度),材质ASTMA106GrB,共16管程,在4个炉膛均布,介质对流中部进,辐射顶出;对流段加热介质为C8+芳烃,选用的炉管及翘片管规格为Φ114.3*6.02*21000mm(有效长度),材质ASTMA106GrB,共8管程,介质对流顶进,对流中段出。

设备名称:

H651、H652、H701、H702,制造单位:

江苏焱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651、H652、H701、H702四台加热炉均采取辐射-对流型立管立式圆筒炉,加热炉采用模块化供货,主要包括:

炉底、炉顶、辐射侧壁、辐射炉管、辐射烟道、对流段、对流烟道等模块。

5燃烧器性能

5.1H601燃烧器参数:

序数

基本参数

备注

1

炉型

方型炉

2

燃烧空气:

预热空气

3

空气温度

62℃

4

送风类型

鼓风

5

炉体壁衬里厚度mm

265

6

炉壳体金属壁厚mm

8

燃烧室高度m

11.84

燃烧器类型

油气联合圆柱形火焰燃烧器

型号

WYYQ-DQ4.7

燃烧方向

向上

位置

炉底

数量

32+1(1台备用)

7

长明灯:

型式

自吸、连续

点火方式

手动电点火

燃料气压力MPa

0.03-0.1

热负荷MW

≥0.022

8

操作数据:

燃料

燃料气和燃料油

单个燃烧器设计负荷MW

4.7

单个燃烧器正常负荷MW

3.7

设计热负荷过剩空气系数

15%

进燃烧器的燃料气压力MPa

0.15

火焰长度M

6-7

火焰形状

圆形

雾化介质/燃料油比率

0.3

9

燃烧器风箱:

整体性

火焰监测器

每台燃烧器2个

10

炉膛平均温度℃

800

排放烟气:

NOX、

≤70ppm,单烧气

≤200ppm,单烧油

排放烟气:

CO

≤40ppm

5.2H651燃烧器参数:

序数

基本参数

备注

1

炉型

圆筒炉

2

燃烧空气:

预热空气

3

空气温度

116℃

4

送风类型

鼓风

5

炉体壁衬里厚度mm

265

6

炉壳体金属壁厚mm

8

燃烧室高度m

14.4

炉管节圆直径m

6.214

燃烧器类型

油气联合圆柱形火焰燃烧器

型号

WYYQ-DQ1.8

燃烧方向

向上

位置

炉底

数量

12+1(1台备用)

燃烧器节圆直径m

3.8

7

长明灯:

型式

自吸、连续

点火方式

手动电点火

燃料气压力MPa

0.03-0.1

热负荷MW

≥0.022

8

操作数据:

燃料

燃料气和燃料油

单个燃烧器设计负荷MW

1.8

单个燃烧器正常负荷MW

1.1

设计热负荷过剩空气系数

15%

进燃烧器的燃料气压力MPa

0.15

火焰长度M

2-3

火焰形状

圆形

雾化介质/燃料油比率

0.3

9

燃烧器风箱:

整体性

火焰监测器

每台燃烧器2个

10

炉膛平均温度℃

800

排放烟气:

NOX、

≤70ppm,单烧气

≤200ppm,单烧油

排放烟气:

CO

≤40ppm

5.3H652燃烧器参数:

序数

基本参数

备注

1

炉型

圆筒炉

2

燃烧空气:

预热空气

3

空气温度

116℃

4

送风类型

鼓风

5

炉体壁衬里厚度mm

265

6

炉壳体金属壁厚mm

8

燃烧室高度m

15.5

炉管节圆直径m

6.195

燃烧器类型

油气联合圆柱形火焰燃烧器

型号

WYYQ-DQ2.4

燃烧方向

向上

位置

炉底

数量

12+1(1台备用)

燃烧器节圆直径m

3.8

7

长明灯:

型式

自吸、连续

点火方式

手动电点火

燃料气压力MPa

0.03-0.1

热负荷MW

≥0.022

8

操作数据:

燃料

燃料气和燃料油

单个燃烧器设计负荷MW

2.4

单个燃烧器正常负荷MW

1.95

设计热负荷过剩空气系数

15%

进燃烧器的燃料气压力MPa

0.15

火焰长度M

3-4

火焰形状

圆形

雾化介质/燃料油比率

0.3

9

燃烧器风箱:

整体性

火焰监测器

每台燃烧器2个

10

炉膛平均温度℃

800

排放烟气:

NOX、

≤70ppm,单烧气

≤200ppm,单烧油

排放烟气:

CO

≤40ppm

5.4H701燃烧器参数:

序数

基本参数

备注

1

炉型

圆筒炉

2

燃烧空气:

预热空气

3

空气温度

135℃

4

送风类型

鼓风

5

炉体壁衬里厚度mm

265

6

炉壳体金属壁厚mm

8

燃烧室高度m

14

炉管节圆直径m

5.809

燃烧器类型

油气联合圆柱形火焰燃烧器

型号

WYYQ-DQ2.45

燃烧方向

向上

位置

炉底

数量

10

燃烧器节圆直径m

3.4

7

长明灯:

型式

自吸、连续

点火方式

手动电点火

燃料气压力MPa

0.03-0.1

热负荷MW

≥0.022

8

操作数据:

燃料

燃料气和燃料油

单个燃烧器设计负荷MW

2.45

单个燃烧器正常负荷MW

1.84

设计热负荷过剩空气系数

15%

进燃烧器的燃料气压力MPa

0.15

火焰长度M

3-4

火焰形状

圆形

雾化介质/燃料油比率

0.3

9

燃烧器风箱:

整体性

火焰监测器

每台燃烧器2个

10

炉膛平均温度℃

800

排放烟气:

NOX、

≤70ppm,单烧气

≤200ppm,单烧油

排放烟气:

CO

≤40ppm

5.5H702燃烧器参数:

序数

基本参数

备注

1

炉型

圆筒炉

2

燃烧空气:

预热空气

3

空气温度

116℃

4

送风类型

鼓风

5

炉体壁衬里厚度mm

265

6

炉壳体金属壁厚mm

8

燃烧室高度m

12.85

炉管节圆直径m

4.648

燃烧器类型

油气联合圆柱形火焰燃烧器

型号

WYYQ-DQ1.6

燃烧方向

向上

位置

炉底

数量

8

燃烧器节圆直径m

2.55

7

长明灯:

型式

自吸、连续

点火方式

手动电点火

燃料气压力MPa

0.03-0.1

热负荷MW

≥0.022

8

操作数据:

燃料

燃料气和燃料油

单个燃烧器设计负荷MW

1.6

单个燃烧器正常负荷MW

0.84

设计热负荷过剩空气系数

15%

进燃烧器的燃料气压力MPa

0.12

火焰长度M

2-3

火焰形状

圆形

雾化介质/燃料油比率

0.3

9

燃烧器风箱:

整体性

火焰监测器

每台燃烧器2个

10

炉膛平均温度℃

800

排放烟气:

NOX、

≤70ppm,单烧气

≤200ppm,单烧油

排放烟气:

CO

≤40ppm

6加热炉操作

 

6.1开车前的检查

对照图纸,检查所有工艺管线及有关设备是否安装正确并完毕,全部压力管道是否完成水压试验及吹扫工作,供电、供气(仪表风、氮气、)蒸汽等公用工程条件是否正常,燃料气是否能够正常提供。

须检查一下几点:

6.1.1管线

A.检查工艺管线正确连接。

B.确认工艺管线已用蒸汽或氮气吹扫干净,氮气置换气密合格。

C.首次开车时的管线吹扫应注意保护重要的仪表设备:

如现场压力表、压力变送器的根部阀门关闭,调节阀、气动切断阀、电磁阀应该拆除分段吹扫,火嘴喷枪拆离管线后进行吹扫。

D.确认低压瓦斯系统投用。

6.1.2燃烧器

A.清洗各火嘴喷枪;

B.清洗并润滑配风器;

C.清除火嘴盆和烧嘴内的杂物;

D.试验点火器备用。

6.1.3仪表

A.首次开车时,应根据设计文件检查仪表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B.确认可燃气报警系统可靠;

C.检查就地及远传至DCS的仪表显示正确;

D.通过DCS系统对所有现场执行仪表(电磁阀、气动切断阀、调节阀、调节挡板、快开风门)进行测试。

E.确认加热炉部分的DCS的可靠性,包括CPU、卡件、操作站等;

F.检查火焰检测器;

G.检查联锁系统及紧急停车系统正常。

6.1.4炉体

A.检查耐火保温炉壁是否完好,炉膛内杂物是否清除;

B.检查炉管和管架正常;

C.检查烟道挡板和所有燃烧器风门灵活好用;

D.检查灭火蒸汽管是否有泄漏;

E.检查看火窗、防爆门的活动情况,人孔的密闭状况。

6.2点火

(1)引低压蒸汽至炉前,排凝点放净存水。

(2)启用伴热线,引燃料气对燃料气系统管线进行置换。

(3)联系化验人员分析燃气中的O2含量在安全范围内(O2含量<0.5%),应注意分液罐底部液位及时排放,合格后引燃料气至炉前。

(4)需要投用燃料油系统时,启用燃料油伴热线,引燃料油并建立循环,并控制其温度、压力(参考值为T≥180℃、P=0.8MPa)在油火嘴要求的范围内;引雾化蒸汽至炉前备用。

(5)确认炉管内介质循环已经建立,各路循环量应不低于联锁值,对流室也应有介质循环,且循环量不低于联锁值,设置循环量时各支路流量应尽量相等。

(6)打开烟道档板及自然通风门,保持炉膛内空气流通。

(7)打开吹扫蒸汽线对炉膛进行吹扫,烟囱冒白烟5分钟后停止吹扫。

(8)设置一、二次风门的开度约为1/3;调整引、鼓风机入口挡板至合适位置,控制炉膛负压在-20Pa左右。

(9)联系化验分析炉膛爆炸气。

(10)将电子打火枪伸入至合适位置,启动打火枪后缓慢开启长明灯燃料气手阀。

(11)点火时间不超过10秒,点火不成功,必须立即切断长明灯电磁阀,避免大量燃料气进入炉膛,再次点火前必须对炉膛重新进行吹扫。

(12)长明灯点燃后,检查火焰监视系统的信号是否正常。

(13)根据加热炉运行需要逐渐增点燃烧器长明灯,当长明灯达不到升温要求时,则增点主火嘴,视情况决定点燃火嘴的个数,点燃的火嘴要均匀对称,防止炉膛局部过热;

(14)若主火嘴点火失败(第一个主火嘴在点着后又熄灭或在5秒钟内尚未点着,并且长明灯全部熄灭时)应停止继续点火,重新按照要求对炉膛吹扫合格后才能再次点火;

(15)点长明灯和主火嘴时应对称点火,并且仅可能的调低单个燃烧器的负荷,要尽量利用更多的燃烧器来调节整个炉膛的负荷,避免用单个或者局部的燃烧器来调节加热炉的负荷。

(16)调整主火嘴数量和火焰高度,控制炉膛温度;

(17)燃料燃烧完全:

炉膛明亮,短火焰,齐火苗,不扑炉管,烟囱冒白色或淡兰色烟雾。

(18)燃料气各参数应符合要求,且平稳无大的波动,火嘴前燃料气压力一般控制在0.1~0.15MPa间。

(19)控制炉膛内负压值(烟气中氧含量正常为2~4%)。

若炉膛发暗,火焰呈暗红色,说明空气量过小;炉膛内呈白色,则说明空气量过大。

(20)油火点火:

A.投用燃料油压控阀,控制压力约为0.6MPa,并保证燃料油循环量不小于正常用量的5倍,投用雾化蒸汽和燃料油的压差阀,控制其压差为0.1MPa;

B.分别打开炉前各火嘴雾化蒸汽排凝阀,排净凝结水后关闭。

C.点燃油火嘴之前,如果主气嘴正在燃烧,应将其火焰适当关小。

D.分别打开各火嘴吹扫蒸汽手阀,吹扫燃料油管,油嘴见汽后关闭,防止管内积油凝结而堵塞油管。

E.打开被点火嘴的雾化蒸汽手阀,调节阀后蒸汽压力约为0.4MPa。

F.打开燃料油炉前阀,保持阀后压力约为0.3MPa,燃料油即被点着;

G.观察、调整火焰状况,根据负荷的大小可以将炉前阀后雾化蒸汽和燃料油的压力逐渐提高到设计值(约为0.6MPa、0.5MPa);

H.根据火焰的燃烧状况调节一、二次风门,将火焰调到最佳。

6.3加热炉的操作注意事项

6.3.1火嘴燃烧的控制

1)加热炉大多数事故是因燃烧控制不当而引起的,所以必须加强维护和管理。

燃烧火焰要求如下:

A.火焰形状应稳定。

B.火焰不应触及任何管壁。

C.燃烧处的燃料压力和温度应适当。

D.炉内所有火嘴应燃烧均匀。

E.应通过风门、挡板调节适当的空气量来保持最佳的燃烧状态。

2)如果过剩空气系数过大,热效率就会降低,风量过大,火焰容易熄灭。

3)如果过剩空气系数太小,则燃烧不完全,一氧化碳和未燃烧的气体就会有在加热炉和烟气总管产生二次燃烧的危险。

4)过剩空气系数在1.10~1.25为宜。

6.3.2火焰辨别及调节

1)跳动明亮的绿色火焰:

燃烧良好。

2)拉长的绿色的火焰:

不正常,一般是空气过量,应减少。

3)光亮发飘的火焰:

不正常,一般是空气不足,应增加。

4)熄灭:

A.抽力过大,应重新调整负压。

B.火嘴堵塞,应卸下清扫。

5)回火:

A.抽力不够,应增加负压。

B.空气量不足,应增加。

C.火嘴已损坏,应更新。

D.燃烧速度超过了调节范围,应降低速度。

E.燃料气压力大幅度波动,应控稳燃料气压力。

F.燃料气带液,应加强脱液。

6.3.3炉膛压力

1)炉膛压力应始终保待负压。

2)造成炉膛压力高的原因如下:

A.过剩空气量太大。

B.烟道挡板开度不够。

C.对流室积垢严重。

6.3.4炉管表面温度

1)炉管壁温是衡量炉管表面受热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定形炉管来说,壁温超高,意味着炉管使用寿命的缩短,也容易导致管内油品结焦,使炉管压降增加,甚至烧坏炉管。

2)炉管表面温度通过炉管表面热电偶的测量进行检查。

无管壁热电偶可通过介质出口温度来判断。

5.3.5正常操作注意事项

1)开关烟道挡板调节风门时,动作要慢,以避免烟道气压力急剧波动及形成炉膛正压。

2)调整火焰,不允许火焰舔着炉管。

3)炉子各路流量及进出口温度尽量保持一致。

4)为保证加热炉运行安全,各长明灯要保持点燃状态。

5)所有火嘴因事故熄灭后,必须关闭进炉燃料气阀,用鼓风机或仪表风吹扫后重新点火。

6)在点燃主火嘴之前一定要用吹扫蒸汽扫通油管和油嘴,一方面为了防止内漏的燃料油堵塞管线和油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油管和油嘴升温,便于点火时燃油雾化。

7)如果发现长明灯或主气嘴熄灭,应立即点燃,然后由长明灯或主气嘴引燃燃料油,千万不可嘴对嘴点火,防止回火伤人。

8)未被点燃主火嘴的一、二次风门要全部关闭,防止多余的空气进入炉膛造成热量损失。

调整油嘴和主气嘴的发热量,气嘴发热量一般为燃烧器总负荷的20~30%。

9)如果某一油嘴停运,而主气嘴仍然使用,应用雾化蒸汽(或火嘴吹扫蒸汽)冷却油嘴,以免油嘴在高温下被烧损或者残留的燃料油在高温下结焦堵塞喷孔,如长期不用可将油枪拆下,清理干净后小心存放。

6.4停炉操作

6.4.1正常停炉

1)根据装置生产需要,按班长或车间指示,加热炉降温,降温时,逐个灭火嘴,控制好瓦斯压力,同时注意适当调速风门和烟道挡扳。

2)炉子完全熄火后,关闭燃料气炉前手阀和压控阀。

3)如果暂时停炉,长明灯应保留。

若长期停炉,长明灯需要熄火,灭火后,开大风门和烟道挡扳,关闭燃料气、燃料油进装置总阀界区加盲板。

6.4.2事故停炉

6.4.2.1下列情况要停炉维修:

1)工艺进料不正常,无法维护正常运转;

原因:

①进料管线(泵、管道)上有故障。

②炉内结焦。

2)炉管严重过热,调整无效。

原因:

①进料量不足或各路不均。

②炉管内结焦。

③火焰触及炉管。

6.4.2.2下列情况要紧急停炉:

1)加热炉内发生爆炸或者火。

2)加热炉炉管破裂。

3)事故处理需要。

4)工艺要求紧急停炉。

5)炉进料突然中断。

6.4.2.3紧急停炉程序

1)加热炉发生爆炸或着火、炉管破裂时。

①立即切断炉所有进料,并防止一切可燃物料倒流进炉。

②切断全部烧嘴的燃料气进气阀门(包括手动阀门)。

③用蒸汽掩护吹扫加热炉。

2)加热炉周围发生爆炸事故或其他原因,使加热炉周围布满可燃物质,要求加热炉熄火时,立即熄灭加热炉所有烧嘴,停炉进料。

3)如果烧嘴发生故障,应将故障烧嘴切断熄灭。

4)如果工艺进料不正常,炉管过热,炉管金属表面温度过高,首先应把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内,然后查明故障原因,否则,按正常停炉处理。

6.5加热炉附属设备操作

6.5.1余热回收系统的投用

6.5.1.1投用前的检查:

1)、检查鼓风机,引风机的润滑油符合要求。

2)、给鼓风机、引风机盘车2~3圈,观察运转正常。

3)、检查鼓风机入口蝶阀自由开关,并将开度置于最小。

4)、联系钳、电、仪到现场确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6.5.1.2投用步骤:

1)、启动鼓风机,观察鼓风机流量是否正常,电机运行电流是否正常。

2)、逐渐关小风道旁路蝶阀。

3)、将引风机入口蝶阀开度置于50%。

4)、启动引风机并观察引风机的运行情况。

5)、根据空气出预热器温度情况和炉膛负压情况调整引风机入口蝶阀和旁路的开度。

6)、并闭自然通风门,根据烟气O2含量分析来调整鼓风机入口蝶阀的开度,控制氧含量2~4%。

6.5.1.3投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1)、投用预热器应严防空气出预热器的温度超过规定的温度,避免热管因此而爆裂和加热炉联锁停车。

2)、投用过程中一定不能使炉膛出现正压,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和加热炉联锁停车。

3)、投用过程中要保证加热炉正常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避免出现闷炉和加热炉入炉空气流量过低而引起炉子联锁。

4)、投运正常后,观察烟气入引风机的温度,不能过高而引起炉子联锁,也不能过低而对设备造成露点腐蚀。

6.5.2鼓风机的操作

6.5.2.1投用前的检查:

1)、检查鼓风机的润滑油符合要求。

2)、给鼓风机盘车2~3圈,观察运转正常。

3)、检查鼓风机出入口蝶阀自由开关,并将入口蝶阀开度置于最小。

4)、全开风机出口蝶阀。

5)、联系钳、电、仪到现场确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6.5.2.2投用步骤:

1)、启动鼓风机,观察鼓风机流量平稳正常,风机振动正常。

2)、逐渐开大风机入口蝶阀,调整加热炉的烟道挡板,调整加热炉的炉膛压力在规定范围内。

3)、检查风机及电机的声音正常,电机电流、振动、轴承温度正常、风机轴承箱油位,确认风机运行稳定。

6.5.2.3鼓风机切换:

风机A切换B

1)、检查备用B风机的备用情况,包括润滑油、循环水,确认盘车无卡涩。

给B鼓风机盘车2~3圈,观察运转是否正常。

2)、检查B鼓风机出入口蝶阀是否能自由开关,并将入口蝶阀开度置于最小,全开风机出口蝶阀。

3)、联系钳、电、仪到现场确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汇报调度。

4)、提前调整加热炉烟道挡板,把加热炉的炉膛负压适当调高,保证切换时炉膛不至正压;

5)、启动B风机,检查电机电流、风机振动是否正常。

6)、慢慢关闭A风机入口蝶阀,同时慢慢打开B风机的入口蝶阀,切换过程中注意风压和炉膛压力,避免大幅波动造成冲击。

7)、待A风机入口蝶阀全部关闭,风压没有大的变换时,风压与切换前基本一样,检查加热炉供系统如无异常,即可停用A风机。

8)、风机切换完毕后,通过调整烟道挡板调整好加热炉炉膛压力至正常值。

6.6冬季操作注意事项

1)进入冬季前对加热炉仪表风所有低点进行排凝。

2)检查所有定位器和附属仪表风过滤器进行排凝处理。

3)投用有电伴热设施管线的电伴热。

4)对于燃料气脱液罐和燃料油脱液罐要定期脱液,另外要监控好液位变化,一旦有液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